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命观是中学生物教学核心素养的首要内容,开展生命观教育是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是教育的应然。然而,学生升学压力、教师授课进度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生命观教育的开展。本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提升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观教育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核心素养;生命观教育;中学教学
一、中学生物教学生命观教育内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用生命观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生命观教育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生命觉醒,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悦纳生命、追逐生命、绽放生命,扩展生命的宽度,以此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教育希望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认知,生命观教育即通过提升学生生命观认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和明白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知的阻碍。
二、中学生物教学开展生命观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个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以齐齐哈尔市几所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选择高一至高三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300份,样本男女比例适中,年级比例适中,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受试人的情况,收回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7.3%,并将所有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1.中学生物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情况见图1~2.
由统计结果可知,经常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教师很少,仅占比23.9%,从未开展的占比17.4%,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生命观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当今教学中,学生升学压力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知识点的讲授,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以及基础的生命观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统计显示,即使在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教师在教学时简单提及的态度占比也是相对较大的,达56.6%,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很少关注生命观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对生命观概念及生命意义等的理解相对缺失。
2.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情况见图3~4.
由调查结果看出,部分学校没有将生命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教育不完善,学校忽视生命观教育,课程开设要求及检查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观念懵懂不知,教师对生命观教育态度不佳。
3.学生自身对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态度
学生对生命观念教育的态度见图5~6.
学生对于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态度各有不同,其中,17.4%的学生特别希望增加生命观教育内容,19.6%的学生希望不在教学中开展,理由是浪费学习时间,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生命观教育的态度不只是单纯的喜不喜爱的问题,还会考虑升学的压力,希望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听讲考试的知识点。而如何开展生命观教育会更有效,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主题班会和角色互换,因此,在教学中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更容易进行生命观教育。
同时,在对一些学生了解后发现,当今时代,部分网络不良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有一定的冲击,网络管理存在一定的纰漏,导致学生在不当网络环境下出现一些生命观心理认知问题。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调查结果统计发现,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生命观的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关注度不够,对开展生命观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第二,学校对生命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更注重学业成绩及升学率,对开展生命观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检查和监督不到位;
第三,学生无法正确看待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及德育,认为开展此类教育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多花些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第四,网络不良文化的冲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影响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基于调查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对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考升学为最终教学目标的趋势,因此,在未来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新课标及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完善教学目标,改变对生命观教育的态度,提升教师自身的生命观教育素质,将生命观教育融入教学目标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提升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率。
2.教学内容丰富化
中学生物学教材是生物课堂中实施生命观教育的基本载体。新课标及新教材对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进行了更新和重组,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背后的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素材,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将生命观教育做到与时俱进,将教材的知识与内涵共同挖掘,深入学习,提高生命观教育的教学效果。
3.教學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到想要教会学生什么,希望学生获得什么,如何将生命观教育传授给学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丰富教学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兴趣,采用主题教育、角色互换、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生命观教育模式,通过生物学教学过程将生命观教育传递给每一名学生。 (二)学校方面
1.加强教学评价多元化
学校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转变“考试万能”评价方式的观念,学校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以德为先,才能真正实现生命观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动态发展。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不同于知识点的讲授,其测量和评价难以量化,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观察和有效的实施渗透,可以参考电子档案及成长记录袋等看得见的方式记录学生长时间的心理及成长发展表现,更好地将生命观教育成果反馈给教师、学生和家长,从而提高生命观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对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监督和检查
改善生命观教育工作实施不到位现象,加强对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规则条例制订,将核心素养等实施规定为硬性考察内容,加强教师的重视度,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优化课程体系,真正达到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开展。
(三)学生方面
1.改变应对高考为当前一切任务的心理态度
认真对待教师的每一句话,重新审视生活的态度,加强自身对生命观的学习,减少培养核心素养等教学内容是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为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自身判断能力
明辨是非,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培养正确积极的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减少上网时间,从而减小接触不良信息概率的目的,一举两得。
(四)社会方面
加强学生心理保护,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社会应该管理好网络等公众资源,让学生在文明的社会和公众环境中得到更好的身心保护,从而积累生命观等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
中学生物学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教师应将生命观融入教育教学,将生命观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反思和改进生命观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上好生命观教育这堂课,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生涯中不只看重成绩,更多的是对生命观的感悟和思想道德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赵姗,王小琴,王晓甜.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审视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9):74-75.
[2]毛婵,廖黎芳.高职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6):233-234.
[3]方贞.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4]金卓,邢二涛.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J].知与行,2019(05):89-94.
[5]吴海云,罗京滨.肇庆市高中生生命教育的對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83-86.
[6]王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吕研)
[关键词] 核心素养;生命观教育;中学教学
一、中学生物教学生命观教育内涵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用生命观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独特性和复杂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生命观教育是教育主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育和引导,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启迪他们的生命觉醒,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悦纳生命、追逐生命、绽放生命,扩展生命的宽度,以此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教育希望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认知,生命观教育即通过提升学生生命观认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和明白生命的不可重复性,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知的阻碍。
二、中学生物教学开展生命观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深入研究和分析当前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我们设计了一个针对中学生的调查。以齐齐哈尔市几所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选择高一至高三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300份,样本男女比例适中,年级比例适中,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受试人的情况,收回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为97.3%,并将所有问卷回收后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一)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1.中学生物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情况见图1~2.
由统计结果可知,经常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教师很少,仅占比23.9%,从未开展的占比17.4%,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生命观教育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当今教学中,学生升学压力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知识点的讲授,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以及基础的生命观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统计显示,即使在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教师在教学时简单提及的态度占比也是相对较大的,达56.6%,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很少关注生命观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对生命观概念及生命意义等的理解相对缺失。
2.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现状
学校开展生命观教育情况见图3~4.
由调查结果看出,部分学校没有将生命观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教育不完善,学校忽视生命观教育,课程开设要求及检查工作不到位,从而导致学生对生命观念懵懂不知,教师对生命观教育态度不佳。
3.学生自身对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态度
学生对生命观念教育的态度见图5~6.
学生对于开展生命观教育的态度各有不同,其中,17.4%的学生特别希望增加生命观教育内容,19.6%的学生希望不在教学中开展,理由是浪费学习时间,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待生命观教育的态度不只是单纯的喜不喜爱的问题,还会考虑升学的压力,希望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听讲考试的知识点。而如何开展生命观教育会更有效,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主题班会和角色互换,因此,在教学中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更容易进行生命观教育。
同时,在对一些学生了解后发现,当今时代,部分网络不良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有一定的冲击,网络管理存在一定的纰漏,导致学生在不当网络环境下出现一些生命观心理认知问题。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调查结果统计发现,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生命观的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关注度不够,对开展生命观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第二,学校对生命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更注重学业成绩及升学率,对开展生命观教育教学工作的落实、检查和监督不到位;
第三,学生无法正确看待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及德育,认为开展此类教育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多花些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第四,网络不良文化的冲击,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影响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
三、中学生物教学中生命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基于调查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对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观教育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考升学为最终教学目标的趋势,因此,在未来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新课标及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完善教学目标,改变对生命观教育的态度,提升教师自身的生命观教育素质,将生命观教育融入教学目标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提升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的教学效率。
2.教学内容丰富化
中学生物学教材是生物课堂中实施生命观教育的基本载体。新课标及新教材对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进行了更新和重组,教师在进行教学备课过程中,应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背后的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素材,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将生命观教育做到与时俱进,将教材的知识与内涵共同挖掘,深入学习,提高生命观教育的教学效果。
3.教學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基础,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到想要教会学生什么,希望学生获得什么,如何将生命观教育传授给学生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丰富教学方法,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方式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兴趣,采用主题教育、角色互换、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生命观教育模式,通过生物学教学过程将生命观教育传递给每一名学生。 (二)学校方面
1.加强教学评价多元化
学校应完善教学评价机制,转变“考试万能”评价方式的观念,学校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以德为先,才能真正实现生命观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动态发展。生命观教育等核心素养不同于知识点的讲授,其测量和评价难以量化,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时间的观察和有效的实施渗透,可以参考电子档案及成长记录袋等看得见的方式记录学生长时间的心理及成长发展表现,更好地将生命观教育成果反馈给教师、学生和家长,从而提高生命观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对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的监督和检查
改善生命观教育工作实施不到位现象,加强对教师开展生命观教育的规则条例制订,将核心素养等实施规定为硬性考察内容,加强教师的重视度,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优化课程体系,真正达到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开展。
(三)学生方面
1.改变应对高考为当前一切任务的心理态度
认真对待教师的每一句话,重新审视生活的态度,加强自身对生命观的学习,减少培养核心素养等教学内容是浪费时间的错误观念,为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自身判断能力
明辨是非,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学会抵制不良诱惑,培养正确积极的兴趣爱好,充实课余生活,减少上网时间,从而减小接触不良信息概率的目的,一举两得。
(四)社会方面
加强学生心理保护,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社会应该管理好网络等公众资源,让学生在文明的社会和公众环境中得到更好的身心保护,从而积累生命观等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
中学生物学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教师应将生命观融入教育教学,将生命观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及时反思和改进生命观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上好生命观教育这堂课,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生涯中不只看重成绩,更多的是对生命观的感悟和思想道德的升华。
参考文献:
[1]赵姗,王小琴,王晓甜.高校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审视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9):74-75.
[2]毛婵,廖黎芳.高职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6):233-234.
[3]方贞.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9.
[4]金卓,邢二涛.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J].知与行,2019(05):89-94.
[5]吴海云,罗京滨.肇庆市高中生生命教育的對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10):83-86.
[6]王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