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绎”是近来在各类报刊、互联网站上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语。是否是新词新语?我们的考察发现它是一个外来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久,然而现在的用法有了新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452页)对“演绎”的解释如下: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跟“归纳”相对)。
在新闻报道以及INTEL网上,点击相关搜索键,就会发现许多词典上无法解释的用例,如:
(1)在音乐会上,张纬晴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出色地演绎了巴赫D小调钢琴协奏曲。(《人民日报》2003年5月12日)
(2)宁静从银幕下荧屏演绎另类赵姬。(《北京青年报》2001年3月7日)
(3)瞧这一家子,在死亡的旋涡中演绎非凡的人生。(《公安月刊》2002年12月)
第(1)则中张纬晴“演绎”钢琴协奏曲实为“演奏”之意。第(2)例是一则消息的标题,读完全篇报道我们才知道:宁静是一名演员,她将在电视剧《吕不韦传奇》中担任女主角,所以该标题中的“演绎”其实就是“扮演”的意思。而第(3)例,是说一家人在面对死亡时毫不畏惧、相互关爱、相互鼓励,战胜了死神,最终获成功,这里的“演绎”可以解释为“表现”。这些例子,我们很难用词典上的释义来加以解释。如果说还保留逻辑推理方法的影子的话,下面一例还略留踪迹:
(4)改善“软环境”,演绎“硬道理”——安徽省加大纠风治乱力度。(《中国监察》2001年第21期)
该例是想表述在“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普遍规律的指导下,安徽省采取措施纠正不正之风,改善投资环境,其“演绎”就是“表现、反映”的意思。类似的例子众多,一般作为新闻标题出现,往往遵循经济原则,蕴涵最大信息量,其语用上具有告示性,如:
一个日本女儿两个中国妈妈,演绎爱怨交织人间情(《现代妇女》)
新加坡潮剧精英演绎《梁祝情梦》(《中国戏剧》)
穿越千年2001年演绎纯平时代(《电子科技》)
铁将军演绎的悲剧何时休(《时代消防》)
现代快嘴李湘演绎古代快嘴李翠莲(《电影通讯》)
“浪漫爱情”演绎惊天大案(《公安月刊》)
保险公司上市演绎双赢格局(《上海保险》)
米东明:用真情演绎人生(《中国职工教育》)
考察发现,“演绎”一词,由原来的逻辑推理方法(NP),逐渐演化成动词(VP),因“演绎”在新的句法格局中,受“句管控”作用,一般都带有宾语,如上面例中,“演绎”的宾语分别为:人间情、《梁祝情梦》、纯平时代、悲剧、古代快嘴李翠莲、惊天大案、双赢格局、人生等等,其涵义可以是“演变、演化、扮演、演奏”等,也就是说“演绎”一词,逐渐演化成一个偏义复词,“绎”的意义脱落和虚化,其语义重心偏向“演”,凡跟“演”组配的词语,都可用“演绎”取而代之,在本义消失的同时,内涵丰富的新义逐渐滋长。我们可以图示为:
当然,“演绎”的词义发展成为“阐释,抒发,表现”是经过与“演”相关的词语意义的整合与加工,才逐渐获得的。除新闻(消息、报道)标题,我们还发现小说的标题,如《中篇小说选刊》1999年第3期上有肖克凡的小说《演绎小神仙》。此外,写作此篇短文时,翻阅近年出版的词典,发现将“演绎”列入新词,这也印证我们的观察。如《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林伦伦等编著,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5l页)是这样解释“演绎”的:
[演绎]原指逻辑学上的一种推理方式,引申指阐释,抒发,表现:“饶容发演绎《骨肉情、同胞爱》……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洋溢着江南民间音乐韵味的歌,其作者就是深圳作曲家饶容发。”(《羊城晚报》1999年7月12日)。
吴为善认为:“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成分虚化是一种趋势,尤其是一些实义成分会逐渐虚化为语法成分或语法标记,促使整个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在词汇发展的历程中,语义会合成,形成双音节化倾向,但逆向的发展不可避免:语义会分化,我们考察印证了这一点,在双音节词汇发展历程中,处在一个稳定的双音节音步中的两个单音节成分在语义上出现不平衡现象,语义重心偏移至其中一个成分上。如“演绎”即是如此,其语义重心偏移至“演”上,直接的影响是该成分成为该词音节的“韵律重读”部分。类似的例子很多,兹不赘述。
参考文献:
①袁宾、段晓华、徐时仪等编著:《宋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②吴为善:《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载《汉语学习》2003年第2期。
③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作者通联:南京大学文学院]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三段论”就是演绎的一种形式(跟“归纳”相对)。
在新闻报道以及INTEL网上,点击相关搜索键,就会发现许多词典上无法解释的用例,如:
(1)在音乐会上,张纬晴在交响乐队的伴奏下出色地演绎了巴赫D小调钢琴协奏曲。(《人民日报》2003年5月12日)
(2)宁静从银幕下荧屏演绎另类赵姬。(《北京青年报》2001年3月7日)
(3)瞧这一家子,在死亡的旋涡中演绎非凡的人生。(《公安月刊》2002年12月)
第(1)则中张纬晴“演绎”钢琴协奏曲实为“演奏”之意。第(2)例是一则消息的标题,读完全篇报道我们才知道:宁静是一名演员,她将在电视剧《吕不韦传奇》中担任女主角,所以该标题中的“演绎”其实就是“扮演”的意思。而第(3)例,是说一家人在面对死亡时毫不畏惧、相互关爱、相互鼓励,战胜了死神,最终获成功,这里的“演绎”可以解释为“表现”。这些例子,我们很难用词典上的释义来加以解释。如果说还保留逻辑推理方法的影子的话,下面一例还略留踪迹:
(4)改善“软环境”,演绎“硬道理”——安徽省加大纠风治乱力度。(《中国监察》2001年第21期)
该例是想表述在“发展就是硬道理”这一普遍规律的指导下,安徽省采取措施纠正不正之风,改善投资环境,其“演绎”就是“表现、反映”的意思。类似的例子众多,一般作为新闻标题出现,往往遵循经济原则,蕴涵最大信息量,其语用上具有告示性,如:
一个日本女儿两个中国妈妈,演绎爱怨交织人间情(《现代妇女》)
新加坡潮剧精英演绎《梁祝情梦》(《中国戏剧》)
穿越千年2001年演绎纯平时代(《电子科技》)
铁将军演绎的悲剧何时休(《时代消防》)
现代快嘴李湘演绎古代快嘴李翠莲(《电影通讯》)
“浪漫爱情”演绎惊天大案(《公安月刊》)
保险公司上市演绎双赢格局(《上海保险》)
米东明:用真情演绎人生(《中国职工教育》)
考察发现,“演绎”一词,由原来的逻辑推理方法(NP),逐渐演化成动词(VP),因“演绎”在新的句法格局中,受“句管控”作用,一般都带有宾语,如上面例中,“演绎”的宾语分别为:人间情、《梁祝情梦》、纯平时代、悲剧、古代快嘴李翠莲、惊天大案、双赢格局、人生等等,其涵义可以是“演变、演化、扮演、演奏”等,也就是说“演绎”一词,逐渐演化成一个偏义复词,“绎”的意义脱落和虚化,其语义重心偏向“演”,凡跟“演”组配的词语,都可用“演绎”取而代之,在本义消失的同时,内涵丰富的新义逐渐滋长。我们可以图示为:
当然,“演绎”的词义发展成为“阐释,抒发,表现”是经过与“演”相关的词语意义的整合与加工,才逐渐获得的。除新闻(消息、报道)标题,我们还发现小说的标题,如《中篇小说选刊》1999年第3期上有肖克凡的小说《演绎小神仙》。此外,写作此篇短文时,翻阅近年出版的词典,发现将“演绎”列入新词,这也印证我们的观察。如《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林伦伦等编著,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5l页)是这样解释“演绎”的:
[演绎]原指逻辑学上的一种推理方式,引申指阐释,抒发,表现:“饶容发演绎《骨肉情、同胞爱》……许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洋溢着江南民间音乐韵味的歌,其作者就是深圳作曲家饶容发。”(《羊城晚报》1999年7月12日)。
吴为善认为:“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成分虚化是一种趋势,尤其是一些实义成分会逐渐虚化为语法成分或语法标记,促使整个语言系统发生变化。”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在词汇发展的历程中,语义会合成,形成双音节化倾向,但逆向的发展不可避免:语义会分化,我们考察印证了这一点,在双音节词汇发展历程中,处在一个稳定的双音节音步中的两个单音节成分在语义上出现不平衡现象,语义重心偏移至其中一个成分上。如“演绎”即是如此,其语义重心偏移至“演”上,直接的影响是该成分成为该词音节的“韵律重读”部分。类似的例子很多,兹不赘述。
参考文献:
①袁宾、段晓华、徐时仪等编著:《宋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②吴为善:《双音化、语法化和韵律词的再分析》,载《汉语学习》2003年第2期。
③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作者通联:南京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