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患者需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病患60例,首先通过谈心方式调查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然后将这60例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通过调查发现100%的病患希望获得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效果、住院期间沟通及配合、服抗凝药及检测PT方法三个方面的健康教育,瓣膜质量、工作原理与使用年限(98%),疾病知识(96%)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病患需求也较大。对抗凝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情况方面对照组的合格率为66%,观察组为90%,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率方面,对照组为76.67%,观察组为93.33%,在合格率与满意率方面,对照组都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值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健康教育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需求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16-01
由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原因所导致的瓣膜疾病均需要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也就是需要应用其他材料(如自体心脏瓣膜、异种生物瓣、机械瓣)将病变的瓣膜置换掉。此类病患由于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前有较重的病情,心功能方面比较差,需要高昂的手术费用,且在术后往往必须长时间甚至终身施行抗凝治疗,所以病患容易出现如经济困扰、担心预后、手术恐惧等心理障碍。我院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病患6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患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根据需求拟定对应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案,进而提高病患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病患60例,其中男性病患23例,女性病患37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为43±1.5岁。文化程度情况为:12例本科及以上学历,22例中学学历,9例小学学历,还有7例病患为文盲。有6例为先天性心脏病,49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施行Re-MVR病患1例,DVR2例,AVR12例,MVR45例。将此60例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术前通过谈心形式调查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术后第二天发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保健手册》给此60例病患。观察组病患由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术前调查结果拟定术后抗凝健康教育护理方案,方案拟定好之后各保存一份于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手上,责任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护理方案指导病患及其家属仔细阅读方案,同时对难懂、容易误解的地方给予及时的解释与指导。每天评估之后再开展健康教育,直到达到健康教育相关标准。而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开展宣讲,也就是在病患阅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保健手册》的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在接触病患实施治疗与护理工作之时开展随机健康教育。
1.3 评价方法
对此60例病患出院前一天,都通过询问方式调查病患及其家属对抗凝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调查表由医生、护士长、主管护理工作人员依据术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拟定10道题,合计一百分。病患出院掌握抗凝健康知识测试小于70分则为差,80-89分则为一般,90-95分为良,96-100分则为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小于0.05则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患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见下表)
通过谈心方式调查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病患对住院期间沟通及配合、瓣膜置换后效果、服抗凝药物及检测PT的方法的需求最高,调查的60名病患均表达了对此三项的需要;其次病患对置换瓣膜质量、工作原理与使用年限、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疾病知识方面的需求也较高,分别达到了98%与96%。此外对术前治疗及配合、监护室设施及使用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
2.2 两组病患对抗凝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具体见下表)
本研究60例病患都发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保健手册》,在此手册中都体现出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抗凝的有关知识。传统抗凝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病患及其家属自行阅读该手册,病患无法全部掌握,因此在出院前对对照组病患进行测试发现,其掌握抗凝健康教育效果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合格率仅达到66%,且与观察组90%的合格率相比差距较大。
2.3 两组病患对抗凝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栓塞、出血、血栓是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加强术后抗凝健康教育,让病患对有关抗凝知识理解、掌握清楚,提高病患出院之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的生存率有着较为关键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病患对心脏瓣膜置换术術后效果、住院期间沟通及配合、服抗凝药及检测PT方法、置换瓣膜质量、工作原理与使用年限、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疾病知识、对术前治疗及配合、监护室设施及使用方面的需求较高。(具体见表2)。针对不同病患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不同,结合病患实际情况,拟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大致如表1所示)。提高护理路径的针对性可以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组对抗凝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合格率达到90%,且在对抗凝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也可以达到93.33%,教育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这方面在刘娟在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一期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指导》以及喻本桐在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第3期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都得到了印证。
正如王曙红等在2012年第12期的《临床路径在室间隔缺损修补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中所指出的那样: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让护理工作人员克服传统健康教育中的随机性与盲从性。本研究发现除此之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还可以依据护理路径方案与术前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患实行健康教育,确保了教育的延续性与完整性,病患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是渐进式的过程,预防了传统健康教育中的灌输式、集中式教育,与此同时因为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及时的质量监控与评价,针对病患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开展再教育,进而有效提高并确保了教育的成效;此外护理路径方案的宣教计划让护理工作人员由被动宣讲变为主动详细向病患讲解需掌握的健康知识,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应用效果,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方案的实行,促进了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沟通交流,有效改善了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芳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四川医学,2012(3)
[2]范珊红.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4)
[3]廖雪芳,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4(2)
[4]李敏.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J].哈尔滨医药,2011(12)
[5]李兆梅.心理干预用于瓣膜置换术患者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2(2)
[6]刘娟,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指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1)
[7]喻本桐.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J].现代预防医学,2013(3)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需求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16-01
由于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原因所导致的瓣膜疾病均需要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也就是需要应用其他材料(如自体心脏瓣膜、异种生物瓣、机械瓣)将病变的瓣膜置换掉。此类病患由于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前有较重的病情,心功能方面比较差,需要高昂的手术费用,且在术后往往必须长时间甚至终身施行抗凝治疗,所以病患容易出现如经济困扰、担心预后、手术恐惧等心理障碍。我院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病患6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患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根据需求拟定对应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案,进而提高病患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病患60例,其中男性病患23例,女性病患37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为43±1.5岁。文化程度情况为:12例本科及以上学历,22例中学学历,9例小学学历,还有7例病患为文盲。有6例为先天性心脏病,49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施行Re-MVR病患1例,DVR2例,AVR12例,MVR45例。将此60例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则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术前通过谈心形式调查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术后第二天发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保健手册》给此60例病患。观察组病患由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术前调查结果拟定术后抗凝健康教育护理方案,方案拟定好之后各保存一份于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手上,责任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护理方案指导病患及其家属仔细阅读方案,同时对难懂、容易误解的地方给予及时的解释与指导。每天评估之后再开展健康教育,直到达到健康教育相关标准。而对照组则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开展宣讲,也就是在病患阅读《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保健手册》的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在接触病患实施治疗与护理工作之时开展随机健康教育。
1.3 评价方法
对此60例病患出院前一天,都通过询问方式调查病患及其家属对抗凝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调查表由医生、护士长、主管护理工作人员依据术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拟定10道题,合计一百分。病患出院掌握抗凝健康知识测试小于70分则为差,80-89分则为一般,90-95分为良,96-100分则为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小于0.05则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患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见下表)
通过谈心方式调查病患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需求,病患对住院期间沟通及配合、瓣膜置换后效果、服抗凝药物及检测PT的方法的需求最高,调查的60名病患均表达了对此三项的需要;其次病患对置换瓣膜质量、工作原理与使用年限、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疾病知识方面的需求也较高,分别达到了98%与96%。此外对术前治疗及配合、监护室设施及使用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
2.2 两组病患对抗凝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具体见下表)
本研究60例病患都发放《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保健手册》,在此手册中都体现出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抗凝的有关知识。传统抗凝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病患及其家属自行阅读该手册,病患无法全部掌握,因此在出院前对对照组病患进行测试发现,其掌握抗凝健康教育效果没有获得预期效果,合格率仅达到66%,且与观察组90%的合格率相比差距较大。
2.3 两组病患对抗凝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栓塞、出血、血栓是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之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加强术后抗凝健康教育,让病患对有关抗凝知识理解、掌握清楚,提高病患出院之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的生存率有着较为关键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病患对心脏瓣膜置换术術后效果、住院期间沟通及配合、服抗凝药及检测PT方法、置换瓣膜质量、工作原理与使用年限、心脏瓣膜置换术相关疾病知识、对术前治疗及配合、监护室设施及使用方面的需求较高。(具体见表2)。针对不同病患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不同,结合病患实际情况,拟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大致如表1所示)。提高护理路径的针对性可以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组对抗凝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合格率达到90%,且在对抗凝健康教育方式满意率也可以达到93.33%,教育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这方面在刘娟在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一期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指导》以及喻本桐在现代预防医学2013年第3期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都得到了印证。
正如王曙红等在2012年第12期的《临床路径在室间隔缺损修补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中所指出的那样: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让护理工作人员克服传统健康教育中的随机性与盲从性。本研究发现除此之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还可以依据护理路径方案与术前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患实行健康教育,确保了教育的延续性与完整性,病患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是渐进式的过程,预防了传统健康教育中的灌输式、集中式教育,与此同时因为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及时的质量监控与评价,针对病患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开展再教育,进而有效提高并确保了教育的成效;此外护理路径方案的宣教计划让护理工作人员由被动宣讲变为主动详细向病患讲解需掌握的健康知识,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应用效果,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健康教育护理路径方案的实行,促进了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沟通交流,有效改善了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芳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四川医学,2012(3)
[2]范珊红.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4)
[3]廖雪芳,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4(2)
[4]李敏.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J].哈尔滨医药,2011(12)
[5]李兆梅.心理干预用于瓣膜置换术患者效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2(2)
[6]刘娟,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指导[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1)
[7]喻本桐.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健康指导[J].现代预防医学,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