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上期)
2.怎样保养阳气
养阳气,得和天时相应,借助天之阳气,养人之阳气,可以事半功倍。从冬到春,阳气开始生发;从春到夏,阳气最多,春夏就应该养阳。
养阳气最重要的就是晒太阳。人的阳气和天上的阳气是息息相通的。当金乌东升之时,用两个手的“劳宫穴”,面对太阳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养心肺;第二佳时间是在中午,尤其是冬天。把帽子脱掉,沐浴在阳光下,头顶正中的百会穴通大脑就把气吸入,可以养脑。我们还可以转身低头,让阳光从后面颈部的发际上边一寸的“风池”和它旁开1.5寸的“风府”,让阳光直接进入人体,贯通督脉;最后还可以在傍晚时,让晚霞的余辉再照耀我们一次,一边手握半拳,叩击肾枢。肚脐眼正对着的背部位置即命门,左右旁开差一拳的部位即肾枢。用拳头叩击这三个穴位,可以把阳光吸收到肾里。
其次,养阳还要注意调整心态。我们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也分阴阳,喜属于阳,悲属于阴。我们每天欣喜快乐,阳气就充分;我们悲伤抑郁,阳气就损伤。所以我们每天要快乐的生活,从而给我们沾染阳气。
3.怎样排除阴毒
从“太极生命钟”和“十二消息卦”可以看出,人到中年阴气逐渐增加,阳气被挤退。所以从中年开始,就应该抵制阴的增加,排除阴毒。
阴毒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瘀毒、气毒等。阴毒好比我们身体中的蛀虫,如不及时清除,就会吞噬我们的健康。
水毒表现为下眼皮浮肿、脚内踝浮肿。有了水毒症状要及时做肾功能检查;排泄水毒可以通过吃丝瓜、冬瓜、西瓜皮等解决。
湿毒表现为舌苔绿、恶心、大便不成型。出现湿毒症状要吃一些健脾的药和养脾的食物:豆子最养脾,可以用各样豆子熬粥服用;可以用党参和白术炖肉吃;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丸)。
痰毒表现为:不停地吐痰。多痰或源于饮食问题,或源于肺部病症。
如果是前者,可以多吃萝卜、冬瓜、无花果、紫菜、青菜以化痰;如是后者,可以服用二陈汤:即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0克,甘草6克,水煮饮用10天。
脂毒是由于缺乏运动,大量吃肉饮酒,积累过多脂肪造成的。
淤毒多发生于四十岁后,血管开始淤积气毒是淤积在肺部的浊气造成的。每天早上起来做深呼吸,有助于排出肺部的浊气,清除气毒。
4.怎样平衡阴阳
养生要注意协调阴阳,所谓“阴阳平衡,健康一生”。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其实质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以养生的宗旨就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第一要注意寒热平衡。寒伤阳,热伤阴。寒热平衡会影响阴阳平衡;
第二要注意维持气血的平衡。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血则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无以载气。所以气血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尤为重要。很多女性卫生期间不注意修养,卫生期之后不注意养血,就很容易出现血亏。血虚的表现是面色发黄、没有光泽、爪甲苍白、头昏、眼睛发花。专家建议可以服用红糖、红枣煮荷包蛋,一天吃两个,连吃三到五天;也可以用当归或人参炖鸡,对造血、补血都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要注意维持津液的平衡、燥湿的平衡。人体70%是水,包括津液。伤津会引起水分不够,就会出现津亏,表现为口干、大便干、皮肤干;水分在人体内同样也不能太多,湿燥要平衡。太多水分停留在体内,会脾肾阳虚。
《易经》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天人合一”。 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这就是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人们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来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第一:阴阳的气化规律。《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做:“天地合气,命曰人”,即人是天地的气组成的,所以你一切都不能离开天地。养生当然也不能离开天地。阴阳的气化规律就是“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不停地变化,我们养生也要随着这个规律进行。
第二:气机升降的规律。子时则气升,午时气就开始降。夏天是气机升的最高的时候,冬天是最低的时候。养生离不开气机升降理论。
第三:天地气化是有开有闭。养生也要跟之而开合。比如春分时,天门打开,春天来临,阳气生发,天气渐暖;到秋分时,就进入地户,天门就要关闭,大自然也要保养。生气和春天对应肝,所以春天要养肝;夏天是长,对应心,夏天着重养心;秋天开始收,要养肺;冬天开始藏,要养肾。
三、12时辰养生
现在一天24小时,在古代叫12时辰,所以“日养生”也叫“12时辰养生”。人体十二经络分别对应着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就有一个脏腑正值精气旺盛。
子时是夜半23点到1点,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中阴极的时候,阴气最重,胆经值班,阳气刚刚长出来,还很微弱,这时我们应处于熟睡状态,通过睡觉来保护阳气,而应忌熬夜。
丑时是1点到3点,肝经值班,肝主生发,肝脏解毒、造血,就在这时进行,所以应避免夜半酗酒、游戏。
寅时是3点到5点,又叫平旦。这时阴阳开始平衡,肺经值班,气血最平静,号脉最准,此时宜早起做深呼吸。
卯时是5到7点钟,大肠经值班,精气旺盛,是排便的最佳时机,此时宜起床喝一杯空腹水,帮助大肠经解毒,消除便秘。
辰时是7到9点,胃经值班,胃主受纳,此时最能够帮助进食。早餐不可草率对待,一定要摄入动物蛋白。
巳时9到11点,脾经值班,脾主消化,供给大脑丰富的营养,所以这时大脑最有活力,是人一天中的第一黄金时间,学习、工作最有效率。
午时是11点到13点,心经值班,这时阳气最旺,宜午饭后休养。
阳虚的人此时酒足饭饱后美睡一觉,最养阳气;正常人只小憩半小时就可以。午休最好平躺,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充分供给。《黄帝内经》就认为:“卧则血归于肝”,要平躺血液才养肝;平躺另一个好处就是保护颈椎、腰椎,让其放松,减少腰椎病、颈椎病、坐骨神经病等。
未时是13点到15点,小肠经值班,中午吃饭得到的营养充满血液,睡午觉前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稀释血液,防止血液过稠,拥堵血管。
申时是15点到17点,肾经值班,小肠经已把午饭的营养输送到大脑,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要抓紧工作。
酉时是17点到19点,,这时应再喝一杯水,帮助减毒,清洗肾和膀胱,减少肾结石、膀胱癌、肾炎等疾病发生。
戌时是19点到21点,心包经值班,这时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可以学习或锻炼身体,之后必须再喝一杯水,让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是21点23点,这时是休息或者进行夫妻生活的最佳时间。
专家总结了一首歌诀,有助于人们更好的遵照十二个时辰来养生。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另外,防治疾病还要和气机升降、寒热变化相结合。子和午、卯和酉这四个时辰,尤其应该注意。
午时有“三极”:阳升之极、药之极、气升之极。也就是阳气最重、气机升降最高的时候。高血压的病人在这个时辰应忌喝酒、生气、用重力,应及时服用降压药;否则很容易中风、出血。
子时恰好和午时相反。它是阴极之时,从午时开始气降,降到阴极是最低的时候。有气虚、肾病、心脏病、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时出事;要提前给病人服药才能让其安然度过“子三极”这一劫难。
卯时是天刚亮的时候,此时本应该阴阳平衡。但阳虚的人,阳不能跟阴平衡,所以在卯时阳虚就显露出来,造成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会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也叫“五更泄”。专家建议“五更泄”的病人可以服用“附子理中汤”。平时饮食也可适当补充改善畏寒体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鹅肉、鸽肉、虾、枸杞、韭菜、羊肾、核桃、黑豆、栗子。煲汤时适当放点胡椒,炒菜稍放辣椒和生姜,都有利驱寒保暖。
酉时本来也应该是阴阳平衡。但很多病往往在这个时候发作。比如肺结核病人在酉时会发烧、手心脚心烫、干渴。肺结核大部分是肺阴虚,阴不能和阳平衡,所以病在这时就表现出来了。在上午这个阳长阴消的时辰补阳的药,就比在其他时候给药效果要倍增;同样,在傍晚这个阴长阳消的时候补养阴的药,也往往事半功倍。
2.怎样保养阳气
养阳气,得和天时相应,借助天之阳气,养人之阳气,可以事半功倍。从冬到春,阳气开始生发;从春到夏,阳气最多,春夏就应该养阳。
养阳气最重要的就是晒太阳。人的阳气和天上的阳气是息息相通的。当金乌东升之时,用两个手的“劳宫穴”,面对太阳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养心肺;第二佳时间是在中午,尤其是冬天。把帽子脱掉,沐浴在阳光下,头顶正中的百会穴通大脑就把气吸入,可以养脑。我们还可以转身低头,让阳光从后面颈部的发际上边一寸的“风池”和它旁开1.5寸的“风府”,让阳光直接进入人体,贯通督脉;最后还可以在傍晚时,让晚霞的余辉再照耀我们一次,一边手握半拳,叩击肾枢。肚脐眼正对着的背部位置即命门,左右旁开差一拳的部位即肾枢。用拳头叩击这三个穴位,可以把阳光吸收到肾里。
其次,养阳还要注意调整心态。我们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也分阴阳,喜属于阳,悲属于阴。我们每天欣喜快乐,阳气就充分;我们悲伤抑郁,阳气就损伤。所以我们每天要快乐的生活,从而给我们沾染阳气。
3.怎样排除阴毒
从“太极生命钟”和“十二消息卦”可以看出,人到中年阴气逐渐增加,阳气被挤退。所以从中年开始,就应该抵制阴的增加,排除阴毒。
阴毒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瘀毒、气毒等。阴毒好比我们身体中的蛀虫,如不及时清除,就会吞噬我们的健康。
水毒表现为下眼皮浮肿、脚内踝浮肿。有了水毒症状要及时做肾功能检查;排泄水毒可以通过吃丝瓜、冬瓜、西瓜皮等解决。
湿毒表现为舌苔绿、恶心、大便不成型。出现湿毒症状要吃一些健脾的药和养脾的食物:豆子最养脾,可以用各样豆子熬粥服用;可以用党参和白术炖肉吃;还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丸)。
痰毒表现为:不停地吐痰。多痰或源于饮食问题,或源于肺部病症。
如果是前者,可以多吃萝卜、冬瓜、无花果、紫菜、青菜以化痰;如是后者,可以服用二陈汤:即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0克,甘草6克,水煮饮用10天。
脂毒是由于缺乏运动,大量吃肉饮酒,积累过多脂肪造成的。
淤毒多发生于四十岁后,血管开始淤积气毒是淤积在肺部的浊气造成的。每天早上起来做深呼吸,有助于排出肺部的浊气,清除气毒。
4.怎样平衡阴阳
养生要注意协调阴阳,所谓“阴阳平衡,健康一生”。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其实质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所以养生的宗旨就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第一要注意寒热平衡。寒伤阳,热伤阴。寒热平衡会影响阴阳平衡;
第二要注意维持气血的平衡。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血则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气虚可导致血虚,血虚无以载气。所以气血的平衡对于身体健康的意义尤为重要。很多女性卫生期间不注意修养,卫生期之后不注意养血,就很容易出现血亏。血虚的表现是面色发黄、没有光泽、爪甲苍白、头昏、眼睛发花。专家建议可以服用红糖、红枣煮荷包蛋,一天吃两个,连吃三到五天;也可以用当归或人参炖鸡,对造血、补血都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要注意维持津液的平衡、燥湿的平衡。人体70%是水,包括津液。伤津会引起水分不够,就会出现津亏,表现为口干、大便干、皮肤干;水分在人体内同样也不能太多,湿燥要平衡。太多水分停留在体内,会脾肾阳虚。
《易经》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天人合一”。 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这就是天人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人们要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适合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变化,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来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第一:阴阳的气化规律。《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做:“天地合气,命曰人”,即人是天地的气组成的,所以你一切都不能离开天地。养生当然也不能离开天地。阴阳的气化规律就是“阳长阴消,阴长阳消”,不停地变化,我们养生也要随着这个规律进行。
第二:气机升降的规律。子时则气升,午时气就开始降。夏天是气机升的最高的时候,冬天是最低的时候。养生离不开气机升降理论。
第三:天地气化是有开有闭。养生也要跟之而开合。比如春分时,天门打开,春天来临,阳气生发,天气渐暖;到秋分时,就进入地户,天门就要关闭,大自然也要保养。生气和春天对应肝,所以春天要养肝;夏天是长,对应心,夏天着重养心;秋天开始收,要养肺;冬天开始藏,要养肾。
三、12时辰养生
现在一天24小时,在古代叫12时辰,所以“日养生”也叫“12时辰养生”。人体十二经络分别对应着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就有一个脏腑正值精气旺盛。
子时是夜半23点到1点,这是一天当中太极生命中阴极的时候,阴气最重,胆经值班,阳气刚刚长出来,还很微弱,这时我们应处于熟睡状态,通过睡觉来保护阳气,而应忌熬夜。
丑时是1点到3点,肝经值班,肝主生发,肝脏解毒、造血,就在这时进行,所以应避免夜半酗酒、游戏。
寅时是3点到5点,又叫平旦。这时阴阳开始平衡,肺经值班,气血最平静,号脉最准,此时宜早起做深呼吸。
卯时是5到7点钟,大肠经值班,精气旺盛,是排便的最佳时机,此时宜起床喝一杯空腹水,帮助大肠经解毒,消除便秘。
辰时是7到9点,胃经值班,胃主受纳,此时最能够帮助进食。早餐不可草率对待,一定要摄入动物蛋白。
巳时9到11点,脾经值班,脾主消化,供给大脑丰富的营养,所以这时大脑最有活力,是人一天中的第一黄金时间,学习、工作最有效率。
午时是11点到13点,心经值班,这时阳气最旺,宜午饭后休养。
阳虚的人此时酒足饭饱后美睡一觉,最养阳气;正常人只小憩半小时就可以。午休最好平躺,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充分供给。《黄帝内经》就认为:“卧则血归于肝”,要平躺血液才养肝;平躺另一个好处就是保护颈椎、腰椎,让其放松,减少腰椎病、颈椎病、坐骨神经病等。
未时是13点到15点,小肠经值班,中午吃饭得到的营养充满血液,睡午觉前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稀释血液,防止血液过稠,拥堵血管。
申时是15点到17点,肾经值班,小肠经已把午饭的营养输送到大脑,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这是我们的第二个黄金时间,要抓紧工作。
酉时是17点到19点,,这时应再喝一杯水,帮助减毒,清洗肾和膀胱,减少肾结石、膀胱癌、肾炎等疾病发生。
戌时是19点到21点,心包经值班,这时是我们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可以学习或锻炼身体,之后必须再喝一杯水,让血管保持通畅。
亥时是21点23点,这时是休息或者进行夫妻生活的最佳时间。
专家总结了一首歌诀,有助于人们更好的遵照十二个时辰来养生。
寅时天亮便起身,喝杯开水楼下行;
定时如厕轻如许,卯时晨练最宜人;
辰时看书戏幼孙,巳时入厨当灶君;
午时进餐酒少饮,未时午休要抓紧;
申时读报写诗文,酉时户外看流云;
戌时央视新闻到,闭目聆听好养神;
亥时过半快洗漱,子时梦中入画屏;
丑时小解一时醒,轻摩“三丹”气血盈;
脉络通畅心如水,一觉睡到金鸡鸣。
另外,防治疾病还要和气机升降、寒热变化相结合。子和午、卯和酉这四个时辰,尤其应该注意。
午时有“三极”:阳升之极、药之极、气升之极。也就是阳气最重、气机升降最高的时候。高血压的病人在这个时辰应忌喝酒、生气、用重力,应及时服用降压药;否则很容易中风、出血。
子时恰好和午时相反。它是阴极之时,从午时开始气降,降到阴极是最低的时候。有气虚、肾病、心脏病、低血糖的人,容易在这时出事;要提前给病人服药才能让其安然度过“子三极”这一劫难。
卯时是天刚亮的时候,此时本应该阴阳平衡。但阳虚的人,阳不能跟阴平衡,所以在卯时阳虚就显露出来,造成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会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也叫“五更泄”。专家建议“五更泄”的病人可以服用“附子理中汤”。平时饮食也可适当补充改善畏寒体质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鹅肉、鸽肉、虾、枸杞、韭菜、羊肾、核桃、黑豆、栗子。煲汤时适当放点胡椒,炒菜稍放辣椒和生姜,都有利驱寒保暖。
酉时本来也应该是阴阳平衡。但很多病往往在这个时候发作。比如肺结核病人在酉时会发烧、手心脚心烫、干渴。肺结核大部分是肺阴虚,阴不能和阳平衡,所以病在这时就表现出来了。在上午这个阳长阴消的时辰补阳的药,就比在其他时候给药效果要倍增;同样,在傍晚这个阴长阳消的时候补养阴的药,也往往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