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给排水设计与绿色建筑进行理念的融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供给和消耗的平衡。所以,在给排水的设计中,要通过节能环保的理念支撑,进行不断的技术应用优化,确保绿色建筑的应有社会价值得到发挥。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给排水;排水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速发展的工业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新的提高,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如何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带来改变是当前需要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不对环境进行保护,首先威胁到的就是人们的生存。为此,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也让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占用资源非常大的行业,如何完成绿色建筑为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提供发展的空间成为了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帮助建筑行业更好地完成资源的节约。
1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给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在节水节能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现阶段,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中水回用技术
该项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通过将生活废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将其应用到园林灌溉、清洗道路之中,可以明显减少饮用水的消耗,促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往往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出去,引起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实际上只有厨房用水需要直接排放,其他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应用到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中,因此运用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和输送,以實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1.2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也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水资源,利用特殊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输送到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将雨水处理后予以使用,如灌溉、洗车、冲厕所等,甚至在一些水资源贫瘠地区,雨水用特殊工艺处理后可以直接饮用,大大缓解了该地区饮用水紧张的问题。在雨水利用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配套系统,如雨水收集设施、雨水输送设施、雨水处理设施等,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来处理雨水,并在处理后对水质进行精密的检测,确保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才能使用。
2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2.1新型节能设备的应用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资源浪费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新型节能设备,老旧的设备经常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更换为新型设备,就难以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其中,有关新型节能设备的应用,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2.1.1优质管材与阀门的应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管材和阀门,这是整体给水排水工程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设备。目前,我国很多给水排水工程在施工中所使用的管道和阀门都是普通材质,老旧设备无论是防水性还是防腐蚀性,比起新型设备都相对较差。为此,老旧设备在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设备被腐蚀或者设备老化等不同的问题。如果对设备进行维修,其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浪费,也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给水排水工程中可以选择更多新型的建筑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普及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有很多给水排水工程负责人认为绿色环保材料从经济上分析不符合利润要求,从而选择更为便宜的老旧设备,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提出硬性要求,特别是对阀门与管材的选择要更加重视。以往应用老旧的阀门设备完成给水排水工程时,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管道和开关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漏水,长此以往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然而利用新型的设备,选择铝塑复合钢管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了节水节能,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新的保障。
2.1.2节水型卫生器具的应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如果施工工程是小区等民用建筑,那么用水最多的器具是卫生器具。作为家庭用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完成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在家庭范围内完成对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十分重要。负责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团队可以推荐给所有用户相关的器具,保证完成家庭内部的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在小区销售时,作为销售人员,需要给用户推荐更为节水的卫生器具,如小容量水箱大便器以及两档冲洗水箱,这种做法不仅仅使用户节省了水费,也节省了水资源。
2.2节水节能理念在消防池上的应用
消防池是完成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做好对消防池的施工对于完成给水排水工程十分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的整体情况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小区有关消防池的规划不够严谨,特别是一些修葺年代比较久远的小区,不仅存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管材和阀门的老旧问题,还存在消防池规划不细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给水排水工程的失误,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很多小区的消防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方便,甚至还存在极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在我国不少小区都存在消防池形同虚设的现象。为此要求现阶段所有小区在完成给水排水工程中的消防池建设过程中,都需要严格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保证建设过程严格遵守我国对于给水排水工程消防池的要求和标准,只有建设出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消防池,才能让消防池拥有实际意义。
2.3第二水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目前水资源的使用和应用中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对第二水源进行利用和开发,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并且难以解决我国很多省市存在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3.1中水的开发和利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所有的建筑生活排水统称为中水,如何完成对中水的利用是当前很多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所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主要将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所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统称为中水。中水中相对优质的水源可以在经过一系列净化之后达到生活杂用水的用水标准,或者可以用来完成农田灌溉等工作,这些都是对中水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为此,要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在完成给水排水工程之前需要将这些考虑到整体工程的设计中,确保所有中水中的优质水源能够被二次利用。
2.3.2雨水的开发和利用
雨水是目前水资源应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用好雨水可以减缓当前我国所面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要求所有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完成对雨水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完成对雨水的收集。雨水的收集可以利用各个不同的建筑物中的屋面,在下滑的位置放上可收集雨水器保证雨水的收集。作为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在完成建设时也可以放入相关的器具,做好雨水的收集。第二点,将雨水收集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经处理后保证其符合实际用水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将雨水投入实际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已经成了当前城市建设的主要理念。将绿色建筑应用到城市的给排水技术实施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对能源的耗费,同时增强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绿色给排水的实施需要从水资源的节约、能源的节约和污水治理等多个方面加以考虑。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强化给排水施工工艺,使给排水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对水资源的有效回收和二次利用,实现水资源、电能的高效利用。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实现,体现工程县建设的综合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汤峰.现代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刍议[J].建材与装饰,2018(24)108.
[2] 周黎明,李凤宇.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2(07).
[3] 谢宏波.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1(22).
(作者身份证号:130226197606280023)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给排水;排水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高速发展的工业为人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新的提高,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如何对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带来改变是当前需要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果不对环境进行保护,首先威胁到的就是人们的生存。为此,环保意识的逐渐提升也让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占用资源非常大的行业,如何完成绿色建筑为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提供发展的空间成为了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帮助建筑行业更好地完成资源的节约。
1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给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在节水节能方面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现阶段,在绿色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较为常用的节能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1中水回用技术
该项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通过将生活废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将其应用到园林灌溉、清洗道路之中,可以明显减少饮用水的消耗,促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往往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出去,引起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实际上只有厨房用水需要直接排放,其他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应用到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中,因此运用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和输送,以實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1.2雨水利用技术
雨水也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水资源,利用特殊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输送到绿色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将雨水处理后予以使用,如灌溉、洗车、冲厕所等,甚至在一些水资源贫瘠地区,雨水用特殊工艺处理后可以直接饮用,大大缓解了该地区饮用水紧张的问题。在雨水利用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配套系统,如雨水收集设施、雨水输送设施、雨水处理设施等,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来处理雨水,并在处理后对水质进行精密的检测,确保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才能使用。
2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2.1新型节能设备的应用
在以往的建筑施工中,资源浪费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新型节能设备,老旧的设备经常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更换为新型设备,就难以达到绿色节能的目的。其中,有关新型节能设备的应用,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2.1.1优质管材与阀门的应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管材和阀门,这是整体给水排水工程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设备。目前,我国很多给水排水工程在施工中所使用的管道和阀门都是普通材质,老旧设备无论是防水性还是防腐蚀性,比起新型设备都相对较差。为此,老旧设备在投入使用后,短时间内就会出现设备被腐蚀或者设备老化等不同的问题。如果对设备进行维修,其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浪费,也不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给水排水工程中可以选择更多新型的建筑材料,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普及为给水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提供了新的方向。但是有很多给水排水工程负责人认为绿色环保材料从经济上分析不符合利润要求,从而选择更为便宜的老旧设备,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提出硬性要求,特别是对阀门与管材的选择要更加重视。以往应用老旧的阀门设备完成给水排水工程时,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管道和开关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漏水,长此以往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然而利用新型的设备,选择铝塑复合钢管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保证了节水节能,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新的保障。
2.1.2节水型卫生器具的应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如果施工工程是小区等民用建筑,那么用水最多的器具是卫生器具。作为家庭用水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完成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它的重视程度,在家庭范围内完成对节水型卫生器具的推广十分重要。负责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团队可以推荐给所有用户相关的器具,保证完成家庭内部的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在小区销售时,作为销售人员,需要给用户推荐更为节水的卫生器具,如小容量水箱大便器以及两档冲洗水箱,这种做法不仅仅使用户节省了水费,也节省了水资源。
2.2节水节能理念在消防池上的应用
消防池是完成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做好对消防池的施工对于完成给水排水工程十分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建筑的整体情况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居民小区有关消防池的规划不够严谨,特别是一些修葺年代比较久远的小区,不仅存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管材和阀门的老旧问题,还存在消防池规划不细致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给水排水工程的失误,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很多小区的消防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方便,甚至还存在极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在我国不少小区都存在消防池形同虚设的现象。为此要求现阶段所有小区在完成给水排水工程中的消防池建设过程中,都需要严格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建设,保证建设过程严格遵守我国对于给水排水工程消防池的要求和标准,只有建设出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消防池,才能让消防池拥有实际意义。
2.3第二水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目前水资源的使用和应用中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对第二水源进行利用和开发,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并且难以解决我国很多省市存在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3.1中水的开发和利用
在给水排水工程中所有的建筑生活排水统称为中水,如何完成对中水的利用是当前很多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所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主要将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所排出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统称为中水。中水中相对优质的水源可以在经过一系列净化之后达到生活杂用水的用水标准,或者可以用来完成农田灌溉等工作,这些都是对中水的二次开发和利用。为此,要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在完成给水排水工程之前需要将这些考虑到整体工程的设计中,确保所有中水中的优质水源能够被二次利用。
2.3.2雨水的开发和利用
雨水是目前水资源应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用好雨水可以减缓当前我国所面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此,要求所有的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完成对雨水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完成对雨水的收集。雨水的收集可以利用各个不同的建筑物中的屋面,在下滑的位置放上可收集雨水器保证雨水的收集。作为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团队,在完成建设时也可以放入相关的器具,做好雨水的收集。第二点,将雨水收集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处理,经处理后保证其符合实际用水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将雨水投入实际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已经成了当前城市建设的主要理念。将绿色建筑应用到城市的给排水技术实施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对能源的耗费,同时增强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绿色给排水的实施需要从水资源的节约、能源的节约和污水治理等多个方面加以考虑。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强化给排水施工工艺,使给排水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对水资源的有效回收和二次利用,实现水资源、电能的高效利用。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实现,体现工程县建设的综合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汤峰.现代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刍议[J].建材与装饰,2018(24)108.
[2] 周黎明,李凤宇.关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2(07).
[3] 谢宏波.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1(22).
(作者身份证号:1302261976062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