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在栓塞源与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转归
【出 处】
: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20年28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依据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便利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1 032例,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PICC置管后上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检验,采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血脂、血清瘦素及脂联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同期体检无甲状腺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者40例(对照组),计算所有受试者体质量指数并检测血脂、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组女性多于男性,三组间性别分布差异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复发难治PTCL-NOS患者给予PD-1抑制剂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出现疾病进展,后继续治疗,在24周靶病灶最大垂直径乘积(SPD)缩小49%,评估疾病稳定,48周SPD缩小67.8%,达部分缓解,不良反
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就诊的4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鲜晨尿。应用荧光标记的第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p16位点探针,用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及传统离心滴片两种预处理方式对尿液进行富集。比较两种处理方式的FISH结果。结果液基薄层细胞富集方法收集细胞数多于传统离心滴片方法,差异有统计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基因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DNA甲基化水平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共纳入3组GBM样本[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35例)、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22891队列(50例)、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数据库(105例)]及非肿瘤对照脑组织(NTB)(TCGA数据库10例、GSE22891队列6例、CGGA数据库
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是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因其异常分泌释放的儿茶酚胺,疾病风险较高,目前对于该疾病的药物治疗选择尚存在争议。研究的不断深入表明其不同的分子亚型具有不同的致癌机制和治疗反应,并且已有多种相对应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展现出了一定的治疗潜力。文章就嗜铬细胞瘤及副神经节瘤的治疗现状、靶向药物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研究PRR13基因表达量与结直肠癌细胞对于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在奥沙利铂药物作用下PRR13基因表达高低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在美国模式菌种收集中心(ATCC)常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筛选出2株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SW480),通过慢病毒载体进行细胞转染构建PRR13沉默结直肠癌细胞模型,采用MTT法进行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实验,本研究将稳定转染包含沉默PRR13基因序列s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是亚洲人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原因,而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又是其最常见的部位。MCA狭窄可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目前的血管内治疗主要针对有症状狭窄。早期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自然病程。文章从药物治疗和血管内治疗2个方面
再灌注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转归和降低病死率。有研究发现,再灌注治疗可能会增加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但目前对此观点仍存在争议。文章对近年来再灌注治疗与卒中后癫痫发作及卒中后癫痫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