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装备现状及近期发展态势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打击司令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管美国空军属下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平时负责维持一支安全、可靠、有效的核威慑力量,战时则根据战区指挥官和美国总统的指示实施核打击等作战行动。
  2010年9月30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GSc)在其驻地——路易斯安那州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向外界宣布,该司令部已形成完全作战能力(F0c)并从10月1日起正式承担美国军方为其赋予的所有任务,这标志着自2008年10月25日开始启动的全球打击司令部组建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新建全球打击司令部是美国空军近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机构改组计划,也是1992年6月原战略空军司令部(SAC)撤消以来美国空军核打击力量再次被集中置于某个专门司令部的统一管辖:ZTo此举不仅有助于减少美军方在核武器监管领域的疏漏,整合近年来不时出问题的空基战略核力量,还将确保美国空军核武库更加高效,有助于美国谋求并维持其全面核优势地位。目前美国空军现役的洲际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等战略核武器已全部划归全球打击司令部管辖。
  装备现状
  按照预定计划,全球打击司令部已经分别于2009年12月1日、2010年2月1日正式接管了美国空军的两个军级单位——装备“民兵”一3洲际弹道导弹的第20航空队和装备B-2A、B-52H战略轰炸机的第8航空队,并相应地接收了二者的武器装备,其中包括:450枚LGM-30G“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1~3枚W78或1枚W87核弹头;现役76架(另外有17架储存备用)B-52H“同温层堡垒”轰炸机,该机可携带AGM-86空射巡航导弹、AGM-69短距攻击导弹、AGM-12先进巡航导弹、B-53/-61Modl l/-83核炸弹;现役20架B-2A“幽灵”隐身轰炸机,该机除装备有B-61/-83核炸弹外,还可携带AGM-129巡航导弹和AGM-131短距攻击导弹。
  除上述主战装备外,全球打击司令部在接收“民兵”一3洲际弹道导弹时也——并接收了一批承担导弹发射阵地安全保障任务的UH-1N“休伊”直升机,同时还在根据9.11事件后美国内及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寻求一种更适合担负此类任务的新型直升机,并希望能在下一个十年的中期(大约2015-2018年)列装。
  之所以按照上述方式为全球打击司令部配备主战武器,按照包括全球打击司令部首任司令克劳兹中将在内的美国军方高层的观点,主要是因为这种配置方式正好体现了现役各种战略核武器在作战能力上的互补关系,可以更好地发挥现役战略核武器的作战效能。这种互补关系首先体现在洲际弹道导弹与战略轰炸机之间的互补:前者突防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并且己方无驾驶人员伤亡危险,后者则具有灵活机动、可重复使用性、出击后可中途召回、兼具战略战术用途等特点,因此二者都是战略核威慑力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次体现在B-52H和B-2A轰炸机之间的互补:B-52H战场生存能力较差但具备强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B-2A隐身性能好因而突防/生存能力强,战时可渗透敌方严密防线并打击其纵深要害目标。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空军还曾考虑将现役的67架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也划归全球打击司令部。但由于该机自1995年之后已经拆除了核武器挂架和引信装置而专用于常规作战,不再担负核打击任务,因此美国空军最终决定该机仍保留在第12航空队建制内归空军作战司令部管辖。此外,与原战略空军司令部不同,全球打击司令部没有自己的电子战、战略侦察、空中加油、空中指挥控制等支援保障飞机。
  装备近期发展态势
  按照美国军方的规划,全球打击司令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管美国空军属下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平时负责维持一支安全、可靠、有效的核威慑力量,战时则根据战区指挥官和美国总统的指示实施核打击等作战行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打击司令部今后在保持核打击能力的同时也将对常规作战日益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已经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加上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持续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国的核威慑能力,因此美国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依赖已有所降低。鉴于远程常规武器的使用限制远低于核武器而实际起到的作用并不逊于前者,甚至可能更大,美国官方已经日益强调用远程常规力量替代核力量起到“地区性威慑效应”,这在近期美国政府公布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核态势评估》以及美俄近期签署的《战略武器削减条约》中均有所反映。在此背景下,目前美国军战略核武器威慑地位已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不能不对全球打击司令部今后的任务使命有所影响,目前全球打击司令部在装备建设方面已经开始出现重视常规作战的动向。
  根据美俄签署的《战略武器削减条约》,今后美国只能保留60架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轰炸机和至多420枚洲际弹道导弹,而全球打击司令部现役核力量已经大大超出了条约标准,再加上前面所述的美国军方对常规作战日益重视,目前美国空军正在考虑采取如下措施:将部分洲际弹道导弹换装常规弹头;全部20架B-2A在保留核打击能力的同时,将在今后的改进升级中重点增强常规作战能力(如:加装MOP巨型钻地弹和SDB/b直径炸弹);76架B一52H中至少有36架将接受改装,取消核打击能力,今后只承担常规作战任务。但值得指出的是,与美国空军现役另外一种只承担常规作战任务的远程轰炸机——B-1B不同(现隶属于空中作战司令部),全球打击司令部要求改装后只承担常规作战任务的B-52H轰炸机仍归自己管辖。鉴于将同型飞机编制在不同司令部将会给部队的作战、训练、维护保障等方面带来极大不便,应当说这部分B-52H轰炸机今后仍隶属于全球打击司令部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今后美国空军B-2A/B-52H和B-lB轰炸机今后各自承担的任务不同(后者不担负核打击任务),并且分别隶属于全球打击和空中作战两个不同的司令部,但鉴于它们同为多发动机大型空中平台,不但部分技术设施通用,在训练、作战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今后全球打击司令部和空中作战司令部将会在远程轰炸机领域保持密切合作。全球打击司令部首任司令克劳兹中将2010年1月曾向外界透露,今后B-2A和B-52H将会继续参加空中作战司令部组织的战术作战任务和演习,同时全球打击司令部也会要求B-1B参加自己发起的轰炸机技能竞赛等日常训练活动。
  新一代轰炸机的前景
  目前全球打击司令部正计划对仍保留有核打击能力的现役B 52H和B-2A-轰炸机实施进一步的改进升级,以便在新一代轰炸机服役之前能确保美国军拥有可靠有效的空中核威慑力量。不过,鉴于现役B 52H轰炸机日益老旧、急需后 继机,多年以来美国空军一直在积极推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发。全球打击司令部首任司令克劳兹中将十分重视轰炸机在核威慑/核打击中的作用,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大力支持发展新一代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远程轰炸机。尽管这样,从目前情况来看美国空军下一代轰炸机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自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美军军事转型的深入和对信息化战争认识的深化,加上能彻底颠覆现有轰炸机概念的高超声速、无人驾驶和定向能武器等技术的发展,使传统轰炸机在未来战争中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质疑,而前苏联解体而带来的独霸地位也使美国空军轰炸机队的更新换代显得不那么迫切。因此冷战后相当长时间内美军方对轰炸机的未来发展一直持观望态度,其下一代轰炸机的发展规划经历了多年的反复研讨与修改。一度被美国空军寄予厚望、并于2007年5月公布初步性能指标的2018年轰炸机也在2010财年国防预算案中被中止研发经费。到2010年2月,美国防部虽然重启了下一代远程打击(NGLRS)系统的研发,但其发展思路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美国军方目前的构想,今后的远程打击系统将不再是某种单一型号的轰炸机,而是一个包括新型远程打击飞机(LRSA)、远程弹道导弹和高速巡航导弹等多种成员在内的“系统家族”(family 0fsystems)。尽管该家族中的LRSA飞机相对来说与传统轰炸机较为类似,但从近期美国防部和空军官员在不同场合的谈话来看,美国军方对新型LRSA提出的初步战技性能指标和任务需求已经与传统的远航程、大载弹量轰炸机相距甚远,更象一种战术作战飞机。美国空军负责作战、计划与需求事务的副参谋长菲利普·布里德拉夫中将在2010年7月的一次谈话中甚至表示,下一代轰炸机(NGB)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经“死亡”(dead)。
  不仅如此,新型LRSA是否应该具备核打击能力在美国内也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而这对于该机今后是否隶属于全球打击司令部至关重要。如前所述,近年来美国军战略核武器威慑地位已有所下降,而这其中尤以战略轰炸机为甚,2009年美国国内甚至一度有人提议将传统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转为把轰炸机摒除在外的“两位一体”。尽管经过多次争论和权衡,美国空军现役的B-2A和B-52H两种核轰炸机最终还是保留了核任务,但今后也将更加重视常规作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目前还不能完全断言LRSA今后将只用于常规作战,但至少可以说核打击已不再是该机首选和必备的任务。因此,目前美国军方拟议中的LRSAN口使顺利研制成功,最终是装备全球打击司令部还是空中作战司令部也还存在很大疑问。
  鉴于上述原因,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今后能否如愿以偿地装备新一代具备核打击能力的远程轰炸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以“海军中的74师”自居的“太平”号护航驱逐舰,曾是国民政府1946年收回南沙群岛主权“威远支队”的旗舰,今天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太平岛就是以“太平”号舰名命名的。  1949年,国民党集团败逃台湾岛后,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依仗美国的支持,利用其残存的海空军盘踞东南沿海岛屿,严密封锁大陆温州湾、台州湾及三门湾等海上咽喉,试图困死新生的新中国。为粉碎蒋介石的阴谋,解放军从1950年开始相继解放了披山岛、
期刊
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位于有“装甲兵的母亲城”之称的蒙斯特市,收藏了许多大名鼎鼎的武器装备,在世界军事博物馆里也是名列前茅。  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的英文全称是“DeutschesPanzermuseum Munster”,位于德国下萨克森的德国蒙斯特市,该市位于汉堡和汉诺威之间。  蒙斯特市地处广袤的北德平原腹地,属下萨克森州。要知道,在东西方冷战时期,这里曾是华约和北约两大对立集团设想的“坦
期刊
2012年2月13日,奥巴马总统向国会提交201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申请。从内容上看,新财年预算申请着力调整支出结构、压缩开支总量,以期达到《预算控制法》和《国防战略指南》所要求的削减国防支出的目的。  2013财年国防预算总体规模  2013财年美国国防预算申请(不含能源部和其他部门与防务有关预算)总额达6139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减少318亿美元,降幅达5%,是近10年来美国防部预算申请额的首次下
期刊
目前,美军现役11艘航母,包括1艘“企业”号航母和10艘“尼米兹”级航母,约占全球在役航母数量的55%。航母作为夺取海上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主要工具,服役期限较长。为确保航母及舰上装备能够满足作战需要,航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接受维修和保养。  确保航母可维修性的基本原则  美海军上海上系统司令部1997年专门设立了航母维修和保养管理机构——第一航母小组。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审查和改进航母维修工作流程
期刊
“龙”太空舱是第一艘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商业太空舱,也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  北京时间5月22日15时44分,美国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龙”太空舱搭乘“猎鹰”9(Falcon 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5月26日0时2分,“龙”太空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这是第一艘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商业太空舱,也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首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 
期刊
俄罗斯直升机工业之所以发展稳定,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俄国防部对新式直升机的大量需求,二是庞大的海外市场牵引,三是政府对直升机行业的大力支持。  发展势头强劲  近十多年来,与航天以及其它国防工业整体发展缓慢相比,俄罗斯直升机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俄罗斯直升机股份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直升机生产商,旗下囊括了俄最重要的两个直升机设计局和数家生产厂员工数万名。其直升机的海外销量占国际市场的14
期刊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军事舞台,无人驾驶飞机的身影可谓异常频繁,从阿富汗反恐战争直到北约干涉利比亚内战,无人机几乎无役不与。  2011年12月8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突然中断正常节目,播出了一段据称是伊朗革命卫队在12月4日击落美国最尖端无人侦察机——RQ-170“哨兵”的视频,革命卫队空军司令哈吉扎德准将声称该机是通过网络袭击夺取的,显示了伊朗军民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和实力”。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军事舞
期刊
美国空中力量无论规模还是战斗力,与其他任何国家相比都处于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处于“超杀”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不将已经服役的F-22和即将服役的F-35等五代机计算在内,仅凭美军现役其它装备就足以对潜在敌手保持足够的技术优势。  2012年3月14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空军生产的第187架、也是最后一架F-22“猛禽”战斗机(编号4195)在佐治亚州的玛丽埃塔完成了首次试飞。按计划,该机
期刊
在作战人员和工业界的强烈呼吁下,美陆军终于启动了下一代旋翼机——“联合多用途旋翼机”(JMR)研发项目,以替换正在高强度工作的现役直升机机队。但美陆军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是,能否从政府和工业界为该项目争取足够经费。  目前,美陆军对JMR项目的需求还不明确,也没有确定首先用JMR替代何种现役机型。陆军只对JMR提出了它所期望的性能,部署时间则大约定于2027-2028年。计划利用2架技术验证机验证预
期刊
面对大量的进口先进技术和武器,印度研究开发部门总是“消化不良”,很难走出一条从购买、引进技术、特许仿制到改造创新的发展之路。  印度装备采办管理体制脱胎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国防体制。独立后,随着军队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国防科研生产的发展,印度对其装备采办管理体制进行了不断调整,形成了目前的装备采办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近年来,为实现地区强国和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印度加快武器装备采办管理改革的步伐,特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