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大同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党的建设为根本保障,以推进落实各级部署为重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攻坚导向、目标导向,立足当前开展“十大行动”,立足长远实施“十大计划”,全力推进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进大同教育现代化,办好全市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重点可以概括为“123456”工作法。
“1”就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这个根本保障
唱好党建主旋律,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团”,开展全覆盖宣讲宣传活动。
学教并举,拧紧思想总开关。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抓住干部、教师、学生三个关键,建好党建、德育、宣传三支队伍,守住教材、讲台、网络三个阵地,实现学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巩固提升。
建整并重,守好组织主阵地。扎实推进“三基建设”、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每所学校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团委书记,推进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一校一品”党建文化特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打造5~10所示范学校,立起组织建设标杆,树起党建工作典型。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挖掘宣传一批先进基层党务工作者,征集一批党建创新案例,构建教育系统特色化、品牌化党建新格局。
严实并措,绷紧纪律高压线。要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理论学习的必修课,通过研读原文、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党纪法规学习。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法规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全面筑牢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思想防线。要密切关注“四风”新动向,着力整治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
“2”就是做好做实立德树人、教育蓝图谋划两篇大文章
做好做实立德树人大文章。一要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学雷锋、祭英烈、寻足迹、讲传统、晒家风”系列活动,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红色研学、宣传大同市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成果等活动,让学生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扎扎实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建设德育实践大环境。扩大15个班主任工作室、15个德育示范基地功能和示范效应,深入拓展2018年1000名师德标兵引领作用,引领全市德育工作。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中。全面提升全国研学营地辐射功能,打响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德育实践品牌。三要强化诸育并举共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体育教育,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做好中考体育工作。加强美育教育,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艺术大赛,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提升中小学艺术活动实施水平,以美引善、以美启智、以美健身。深化劳动教育,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与生存生活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加强学校公共卫生防疫工作,出台《大同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四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积极挖掘本土德育资源,开发德育校本教材,编制德育地方教材。在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下功夫,重点打造10个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远大人生目标。
做好做实教育蓝图谋划大文章。出台《大同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大同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3年)》,谋划大同教育发展蓝图,为加快推进全市教育现代化定好总基调、画好路线图。
“3”就是开拓思路用好教研、督導、信息化三种工具
练好教研内功。以学科教研、校本教研为基础,依托市县两级教研室、名师工作室、学校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立足城乡教育教学联合体、学科教研基地校与名师工作室三大平台,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教研有效开展的运行机制。要开展“推门听课”。开展市、县、校三级质量监测评价,梳理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研修活动,提高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的实效性。
强化督导探头。出台《大同市教育督导三年规划》,引进第三方教育督导机构,履行好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职责。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学校周边和社区,用“放大镜”发现学校亮点,用“显微镜”找准存在问题,用“望远镜”引领学校发展,“督”出我市依法治教的良好氛围,“导”出我市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评”出我市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估”出我市教育事业的整体水平,开创教育督导工作新局面。
打造智慧桥梁。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观念,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评比活动,培育5~10所信息化特色示范校。积极争取政策,筹建全国信息化示范城市。组织名师团队录播优质课程,分学段、分学科打造大同在线课堂,以“互联网+”理念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让全市中小学生足不出户享受全市名师的免费教学服务。
“4”就是深化招生考试、队伍机制、办学模式、学校管理机制四项改革
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按照国家、省部署,各县区、各高中学校必须直面挑战,准确把握政策调整方向,加大人、财、物、智的保障力度,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评价考核、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对接新高考。要探索新高考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形式、校本课程建设和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加强自主招生指导,拓宽学生升学渠道,确保改革平稳落地。要稳妥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测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等改革,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倒逼初中提升办学质量。 深化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加大教师表彰力度,举行全市教师表彰大会。破解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继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打造10个名校长工作室。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运用大同大學、大同师范毕业生顶岗实习。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展名师流动课堂、送教下乡、跟岗学习、参与名师工作室研修等活动,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
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拓展“1+X”城乡教育教学联合体改革效应,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现学区内资源配置、师资调配、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学校招生、质量评价的“六统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形成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新机制,构建县域、城乡、校际深度合作的义务教育学校“同生共长”发展新格局。
深化学校管理机制改革。立足民生难点、热点,加强学校管理机制改革,在市直、平城区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托管全覆盖,破解“四点半”难题。建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学生成长档案,形成一体化的学生成长记录管理体系。推行阳光编班、阳光编座位,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编座位的做法,在全市推广。
“5”就是下大力气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五大攻坚战
公益普惠共同落实,打好学前教育攻坚战。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坚持建设认定并举,着力提高覆盖面和普惠率。坚持规范管理并重,强调健康有序发展。坚持教研交流并行,扩大优质园覆盖面。坚持补充提质并用,加强幼教队伍建设。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调整编制、学生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补充师资。开展送教到乡到园、幼师技能比武等活动,提升保教质量。
均衡优质全面发展,打好义务教育攻坚战。以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引领,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巩固的基础上,在市区试点打造优质均衡示范区,按照国家、省部署,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均衡配置资源,形成“一校一品”的良好局面。继续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扶持”等工作。
质量内涵全面深化,打好高中教育攻坚战。确保实现高考再战再胜、连战连胜,由追跑并跑变为领跑。继续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现代化办学之路。全面优化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形成“一县一重点、县县有龙头”的办学格局。充分发挥教科研牵引作用,加强教研指导,全面舞起高中教育龙头。加强普通高中精细化管理,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
提速提质做大做强,打好职业教育攻坚战。坚持规模层次升级、人才培养提质、产教融合提速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全面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一是在大同师范成功挂牌的基础上,推进大同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建设华北能源学院,进一步整合“小散弱”的学校、专业,筹建职教城。二是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学校与园区、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教学与生产相对接。鼓励职业学校招聘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三是发挥中职学生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以岗位职业标准引领技能大赛和教学改革。
提升存量扩大增量,打好民办教育攻坚战。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奖励优质学校等多项扶持和优惠政策,通过“民校+名校”“名校办分校”等方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继续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专项治理与督查,利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培训机构管理,公布民办教育“白名单”与“黑名单”。
“6”就是对标一流下好安全稳定、对外开放、家校共建、脱贫攻坚、创优环境、作风提振六大先手棋
坚持安全稳定底线思维,打造平安校园。全面加强保安器械配备、校园硬隔离、校园监控全覆盖等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创建“平安校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活动,全面排查、整治学校及周边安全问题和隐患,提高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宪法教育和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教育系统信访维稳、突发事件舆情处理工作,坚持“三报告”制度,第一时间做好事态稳定工作,防止信息倒流。
坚持打开视野办教育,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继续开展1000名大中小学师生研学交流活动,组织3万名中小学生开展大同周边研学实践。依托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国际能源博览中心等本地精品研学资源,编制大同本土研学方案,开发4大主题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包括18条线路、21门研学实践课程,吸引国内外学生来大同研学。举行大同—台湾教育交流研讨会,推进同台教育交流合作。
坚持搭平台畅渠道,推进家校共建。在前期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探索成立我市首批中小学家长工作室。研究制定《家长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和《家长课程标准》,完善三级家委会制度,培养家庭教育指导师200名,创建示范家长学校100所,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200场,打造学校家庭教育新格局。
坚持服务改善民生,推进教育脱贫攻坚。落实教育资助五项政策,研究制定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建立完善贫困学生、残疾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在各个教育阶段的精准资助体系,实现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继续做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丰富资助宣传形式,加强资助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
坚持扎根大同办好教育,推进发展环境优化。一是助力能源革命。拓展全市教育系统“抓创新、助转型,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系列活动效果,打造1000名“能源革命宣传小标兵”,建设能源革命十大校园。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与企业探索共建新能源实训基地、开设新能源专业、研发新能源课程,为“能源革命·大同尖兵”再做新贡献。二是加强创城工作。发挥教育系统优势,开展理想信念建设、文明道德风尚培育等十大行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报告会、读书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出台《终身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规划》《学习型社会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推动形成以政府协调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学习型城市创建体系。三是深化扫黑除恶。继续加大扫黑除恶宣传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线索摸排。把打击黑恶势力与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
强使命重担当,展现作风建设新面貌。一要领导带头。二要勇争一流。三要增强本领。四要勤奋敬业。要想方设法谋干得好的举措,对既定目标要抓紧不放,对质量提升要执着追求、信心百倍,用质量提升的实绩践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誓言,用勤劳和汗水交出推进大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答卷。
(本文摘编自范振凯在2019年度大同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