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知道吗,中国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日本男孩相比,中国男孩变“矮”了:中国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了2,54厘米;
你知道吗,男孩比女孩的情绪更脆弱,北京儿童医院7年间19196个病例中,男性患儿占69%,其中6~11岁男孩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
你知道吗,国家奖学金“阴盛阳衰”,男生学习佼佼者比例呈自由落体式下降,初中和小学的男孩更是早就掉队了,男孩学业全线告急……
2010年1月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披露了当下正在发生的,让家长、教师和公众深感震惊的一些事实和数据。本书的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之中忽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
然而,面对“拯救男孩”的呼声,也有一些女性主义者提出疑问: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非要把男孩教育得“像个男孩”,把女孩教育得“像个女孩”。有没有必要?
对此,孙云晓表示,人们应该首先接受性别差异,并正视其带来的影响。
男孩到了“悬崖边”
现在,不少学校大多数“差生”都是男孩。广西一所中学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班级,班里53名学生全是男生,并被认为是纪律差、不好好学习的“差生”。
而且,男孩不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皮实”了。一些老师不敢批评男生,因为“回答不出问题时,他们露出极其尴尬的表情,要是再说上两句,看起来马上就要哭了”。
“有些男孩娇滴滴的,行动扭扭捏捏,比女孩还要胆小怕事,而有些活泼好动、敢冒险、敢质疑的男孩却被看成问题孩子。”在孙云晓看来,男孩“全面溃败”乃至趋向“女性化”的现象,已成为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
甚至在高校,男生的气场也不够强大。2006年8月,在新生录取工作结束不久,清华大学校内BBS上出现了一个帖子,列出1991年至2006年清华新生中的男女生比例变化。比如1991年,2032名新生中男生1643人,女生389人,男女比例为422,37:100。随着女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到2006年清华3313名新生中,男女比例为194,23:100。
《拯救男孩》还提供了一系列数据表明:体质上,男孩在视力不良、超重、肥胖发生率方面持续走高,呈现“胖无力”特征,健康持续恶化;心理上,男孩更容易染上各种成瘾行为,出现情绪问题乃至心理疾病。
“我们发现从幼儿园起,一直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线溃败。男孩还身陷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并且越来越严重。”孙云晓说,现在提出“拯救男孩”都有点晚了,算是“亡羊补牢”。
更让研究者们着急的是,社会对此茫然不知或熟视无睹。孙云晓说,《拯救男孩》一书是在发出呐喊:“男孩的父母和老师注意了,前面到悬崖边了!”
中国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
男孩危机不是中国特色。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而在孙云晓看来,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使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
据他分析,应试教育对男孩女孩都不利,但对男孩的伤害更大。首先,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资产”变成了“负债”;而且,应试教育强调动脑而不注重动手能力,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接着,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使男孩深感挫败;此外,现在学校里大部分教师是女性,教育环境中缺乏男性教师,这种教育方式也对男孩的成长不利。
孙云晓先后主持过4次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以及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是最大的,中国的父教缺失现象也是最严重的。
甚至,中国男孩更容易“女性化”。孙云晓分析,首先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教缺席、母教溺爱是男孩女性化的两大主因;二是流行文化,主要指商业运作所塑造出“男不男女不女”的榜样形象。“性别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化的环境中,在家里缺少爸爸这个男性榜样,在幼儿园和小学,缺少男教师的榜样,在社会上是一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娱乐明星榜样,这对于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男孩是有危害作用的。”
在另一个方面,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不尊重、不鼓励独立,往往“圈养”孩子,导致男孩的开放、开拓意识得不到发展,男孩的阳刚气质得不到培育。
男人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
“拯救男孩”的呼吁者也常常与人“辩论”。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袁军曾不认同“拯救男孩”。他认为,一些选秀节目里中性化的男孩优胜,并不意味着会引导所有孩子都喜欢“不男不女”的装束与举止。“没必要见到偶然的中性化得宠就惊慌失措,男孩还没有糟糕到需要拯救的地步。”
对此,《拯救男孩》的另一位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李文道解释说,选秀节目对成年人没有伤害,但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很容易直接模仿其外在形象,导致审美观、价值观混乱,“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有一些女性主义者直言:中国是个男权社会,男孩根本不需要拯救。孙云晓有一个相交20多年的知名学者朋友,一个有理论素养的女权主义者,正是持这个观点。
“就整体而言,中国目前依然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这并不表明男孩成长的危机不存在。”孙云晓说,他和那个朋友几次争论,并不妨碍两人的友谊。“真理越辩越明,我认为《拯救男孩》是有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的。”
孙云晓笑着说:“我非常赞同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男人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不负责任的男人多了,女人还会感觉到安全吗?如果不拯救男孩,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缺乏责任感的男人,这对女性来说可能是噩梦的开始,它肯定会危及女性和社会的和谐。”
性别教育首先要尊重性别差异
几个男孩在河边玩,其中一个孩子溺水了。其他几个男孩没有呼叫、没有找人,反而平静地各自回家,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事后,当大人问起,他们说自己害怕,怕担责任。
孙云晓提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说。男孩首先要成为男孩,女孩首先要成为女孩,然后吸收对方性格中的优点。面对灾难时,比如遭遇歹徒袭击,女孩当然也要勇敢,但这时如果男孩懦弱躲在女孩身后。或者丢下女孩自己逃之夭夭,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呢,这也是写《拯救男孩》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对男孩和女孩进行教育时,要有意识地灌输“男人应该更勇敢”,而非“男孩女孩一样勇敢”呢?
他表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男童子军、女童子军,在日本有男孩节、女孩节,但在中国,人们几乎不考虑性别差异的影响,即使是体育课,许多学校也没有考虑到男女不同的体质特点,男女一起上体育课(后来一些地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北京市从2008年起在初中实行体育分性别上课)。在“男女平等”的大旗下,中国学校以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方式、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男孩和女孩,而这恰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给男孩和女孩选择的自由,并在法律上保障这种自由。例如,根据男孩的生理特点和需求,让男孩有足够的运动,锻炼出强健的体魂,就是尊重性别差异。
“性别教育,第一位是要尊重自然的、先天的性别差异。”孙云晓说。
你知道吗,男孩比女孩的情绪更脆弱,北京儿童医院7年间19196个病例中,男性患儿占69%,其中6~11岁男孩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
你知道吗,国家奖学金“阴盛阳衰”,男生学习佼佼者比例呈自由落体式下降,初中和小学的男孩更是早就掉队了,男孩学业全线告急……
2010年1月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披露了当下正在发生的,让家长、教师和公众深感震惊的一些事实和数据。本书的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我们往往关注女孩的平等受教育权,而无意之中忽视了男孩,男孩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群体,其危机不断恶化而不为人所关注。”
然而,面对“拯救男孩”的呼声,也有一些女性主义者提出疑问: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非要把男孩教育得“像个男孩”,把女孩教育得“像个女孩”。有没有必要?
对此,孙云晓表示,人们应该首先接受性别差异,并正视其带来的影响。
男孩到了“悬崖边”
现在,不少学校大多数“差生”都是男孩。广西一所中学曾出现过一个特殊的班级,班里53名学生全是男生,并被认为是纪律差、不好好学习的“差生”。
而且,男孩不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皮实”了。一些老师不敢批评男生,因为“回答不出问题时,他们露出极其尴尬的表情,要是再说上两句,看起来马上就要哭了”。
“有些男孩娇滴滴的,行动扭扭捏捏,比女孩还要胆小怕事,而有些活泼好动、敢冒险、敢质疑的男孩却被看成问题孩子。”在孙云晓看来,男孩“全面溃败”乃至趋向“女性化”的现象,已成为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
甚至在高校,男生的气场也不够强大。2006年8月,在新生录取工作结束不久,清华大学校内BBS上出现了一个帖子,列出1991年至2006年清华新生中的男女生比例变化。比如1991年,2032名新生中男生1643人,女生389人,男女比例为422,37:100。随着女生比例大幅度上升,到2006年清华3313名新生中,男女比例为194,23:100。
《拯救男孩》还提供了一系列数据表明:体质上,男孩在视力不良、超重、肥胖发生率方面持续走高,呈现“胖无力”特征,健康持续恶化;心理上,男孩更容易染上各种成瘾行为,出现情绪问题乃至心理疾病。
“我们发现从幼儿园起,一直到大学。男孩学业成绩全线溃败。男孩还身陷体质危机、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并且越来越严重。”孙云晓说,现在提出“拯救男孩”都有点晚了,算是“亡羊补牢”。
更让研究者们着急的是,社会对此茫然不知或熟视无睹。孙云晓说,《拯救男孩》一书是在发出呐喊:“男孩的父母和老师注意了,前面到悬崖边了!”
中国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
男孩危机不是中国特色。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
而在孙云晓看来,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使中国比其他国家更容易出现男孩危机。
据他分析,应试教育对男孩女孩都不利,但对男孩的伤害更大。首先,学校教育漠视性别差异,男孩的一些好动、竞争与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点,“资产”变成了“负债”;而且,应试教育强调动脑而不注重动手能力,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接着,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使男孩深感挫败;此外,现在学校里大部分教师是女性,教育环境中缺乏男性教师,这种教育方式也对男孩的成长不利。
孙云晓先后主持过4次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以及中、日、韩三国首都小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孩子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是最大的,中国的父教缺失现象也是最严重的。
甚至,中国男孩更容易“女性化”。孙云晓分析,首先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教缺席、母教溺爱是男孩女性化的两大主因;二是流行文化,主要指商业运作所塑造出“男不男女不女”的榜样形象。“性别形成的主要机制是模仿,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相对女性化的环境中,在家里缺少爸爸这个男性榜样,在幼儿园和小学,缺少男教师的榜样,在社会上是一些男不男女不女的娱乐明星榜样,这对于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男孩是有危害作用的。”
在另一个方面,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不尊重、不鼓励独立,往往“圈养”孩子,导致男孩的开放、开拓意识得不到发展,男孩的阳刚气质得不到培育。
男人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
“拯救男孩”的呼吁者也常常与人“辩论”。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袁军曾不认同“拯救男孩”。他认为,一些选秀节目里中性化的男孩优胜,并不意味着会引导所有孩子都喜欢“不男不女”的装束与举止。“没必要见到偶然的中性化得宠就惊慌失措,男孩还没有糟糕到需要拯救的地步。”
对此,《拯救男孩》的另一位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讲师李文道解释说,选秀节目对成年人没有伤害,但对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很容易直接模仿其外在形象,导致审美观、价值观混乱,“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有一些女性主义者直言:中国是个男权社会,男孩根本不需要拯救。孙云晓有一个相交20多年的知名学者朋友,一个有理论素养的女权主义者,正是持这个观点。
“就整体而言,中国目前依然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这并不表明男孩成长的危机不存在。”孙云晓说,他和那个朋友几次争论,并不妨碍两人的友谊。“真理越辩越明,我认为《拯救男孩》是有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的理论为依据的。”
孙云晓笑着说:“我非常赞同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男人的第一魅力是责任感。不负责任的男人多了,女人还会感觉到安全吗?如果不拯救男孩,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缺乏责任感的男人,这对女性来说可能是噩梦的开始,它肯定会危及女性和社会的和谐。”
性别教育首先要尊重性别差异
几个男孩在河边玩,其中一个孩子溺水了。其他几个男孩没有呼叫、没有找人,反而平静地各自回家,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事后,当大人问起,他们说自己害怕,怕担责任。
孙云晓提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说。男孩首先要成为男孩,女孩首先要成为女孩,然后吸收对方性格中的优点。面对灾难时,比如遭遇歹徒袭击,女孩当然也要勇敢,但这时如果男孩懦弱躲在女孩身后。或者丢下女孩自己逃之夭夭,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呢,这也是写《拯救男孩》的原因之一。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对男孩和女孩进行教育时,要有意识地灌输“男人应该更勇敢”,而非“男孩女孩一样勇敢”呢?
他表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男童子军、女童子军,在日本有男孩节、女孩节,但在中国,人们几乎不考虑性别差异的影响,即使是体育课,许多学校也没有考虑到男女不同的体质特点,男女一起上体育课(后来一些地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北京市从2008年起在初中实行体育分性别上课)。在“男女平等”的大旗下,中国学校以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方式、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男孩和女孩,而这恰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是给男孩和女孩选择的自由,并在法律上保障这种自由。例如,根据男孩的生理特点和需求,让男孩有足够的运动,锻炼出强健的体魂,就是尊重性别差异。
“性别教育,第一位是要尊重自然的、先天的性别差异。”孙云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