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有20道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23.(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或答: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①李丽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价值。②李丽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个人的价值。③李丽在疾病面前没有怨天尤人,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施展自身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了成功。
1.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能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把握
A. 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
B. 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 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回答2-3题。
2.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 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C.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3.上述论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③必须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④要充分利用事物之间的有利联系,自觉克服和尽量避免不利联系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答6—7题。
6.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得以大大加强。这主要说明了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积极的反作用
B.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D.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深刻反映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三个伟大创举: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三大创举说明
A. 新农村建设必须完全依靠农民
B.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一观点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 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内容,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
A. 对立统一的观点B. 辩证的否定观
C.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D.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0.汶川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奋力自救,广大公益组织与民间力量纷纷伸出援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力争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说明①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③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 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 只要否定,就能发展D. 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12.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的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A.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
13.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 只要有量变,就必然发生质变
C.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14.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者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 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B. 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 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D.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15.近年来,“草根网民”、“奥运经济”、“换客”、“房奴”等新词汇不断出现。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生活。这体现了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6. “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这句话在人生观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②利用集体去谋取个人利益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为民造福、为民谋利,永远不脱离群众。回答第17-18题。
17.材料中提出“我们要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这是因为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我国的领导力量
D.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8.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心 ③是我们党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④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抱着不劳而获的思想,“靠老”、“刮老”,对父母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这样的年轻人
①没有认识到劳动着的人、奉献的人是幸福的②正确处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③缺乏自强拼搏的精神④只强调索取,而不愿意付出与奉献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20.“今朝踏浪书海豪情盛,来年题名金榜笑颜开”,这是一位老师送给高三学子的一副对联。该对联的哲学寓意是
A.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对真理的求索无止境,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和规律的限制
D. 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题)
21.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有80%以上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而京、津及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京、津及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势在必行。国务院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道理的?
22.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推陈出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全社会倡导创新意识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扑面而来的新信息、新事物。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
(1)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2)有人说:“新事物就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否定旧事物而产生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5年时间,温暖8万个冰冷的心灵。李丽被评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
请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李丽是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D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B 18.A 19.D20.B
二、非选择题
21.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安排,处理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体现了这一观点。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施南水北调,可有效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北方经济和社会发展。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做好准备。南水北调工程要有先有后,分步实施体现了这一观点。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同时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任答三点即可。)
22.(1)是看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或答: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2)①题中认为“新事物是否定旧事物中产生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②这种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但由此认为“新事物是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产生”则是错误的。以创新意识指导实践,可以推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但创新意识不是新事物产生的基础。
23.(1)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或答: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①李丽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了价值。②李丽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个人的价值。③李丽在疾病面前没有怨天尤人,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施展自身才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砥砺自我中走向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