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把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基石,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导的绿色成长教育”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把学生培养成“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立,健康自强”的小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课程为引导、以生活为实践、以岗位为抓手、以评价为激励、以家校协同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切实有效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对学生养成教育中进行了全面规划,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教育方法。
一、开设课程,让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习好习惯
1.主题教育课程
学校进一步确定主题教育的内容,分别从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科技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环保心理等方面设置课程,以课程形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孩子道德发展。
2.实践活动教育课程
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是学生获得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力求用体验活动去影响孩子,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实践教育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搭建舞台。
3.德育校本课程
素质见于常态,品德寓于习惯。为了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真正将“德行”内化于学生的内心,又外化于他们的言行呢?我们以校本课成为载体,将切入点定位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固化,来促进目标的逐步达成。结合德育大纲、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将学习、生活、礼仪三大方面的习惯细化成92个训练点,编写了《好习惯成就卓越》德育校本教材。将课程纳入课时计划,每学年16课时,使学生在有计划的学习过程中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逐步养成各种好习惯。
二、创新机制,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好习惯
1.路,让干部自己走——学校管理自治化
学校成立了校级“小小责任岗”下设“红领巾监督岗”“领操示范岗”“卫生督查岗”三个工作部门,直接领导、督管各班相应的工作小组。形成“学校←→班级←→个体”的管理体系,鼓励所有干部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建设工作中来,学校的各项评比活动的权利教给他们,各项监督由他们设定评比的内容、形式、评分标准,老师进行指导和协调。
2.路,让学生自己走——班级管理自主化
一是创建富有自主参与特色的人文教室,让班级焕发生命活力。
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生对所在班级教室的自主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文化环境,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自己的家”。
二是构建班级“小小责任岗”, 激发自主管理意识。
为了将自主管理的意识深入每一位同学心中,各班成立了“小小责任岗”,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来。学生们人人有管理服务的岗位,在管理的过程中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这样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的管理。“他律”将转化为“自律”,前进、向上的力量在此得到了激发。
三、家校联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巩固好习惯
我校在养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注重争取家长的配合,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长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习惯养成教育“教师”的职责。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委员会”组织家长配合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每学期举办两期家长培训会,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教子成功的家长、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分别为家长们授课,共同解决困惑家长的疑难问题。学校、各年级段举办家长会,及时反馈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加强家校联系,专门开设“家教网络”平台,“教师博客”互动沟通;定期进行家长调查问卷,汲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
四、科学评价,让孩子在成功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1.成长过程性评价——“好习惯储蓄卡”
为发挥德育校本课程的实际作用,我们给每名学生准备了与课本封皮一样的“好习惯储蓄卡”,共六本。每次课程之后,同学们都要用两周的时间在储蓄卡上对刚学过的好习惯进行自我评价,两周后进行他评。一学年可以积累16个好习惯,经过这样的积累,成为孩子们一生享用的财富。经过自我和他人的互动评价,促使孩子们平时应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自我与他人评价中认识了自己,发现了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更增强了学习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自我向前发展。
2.成长过程性评价——“少年星卡”
从遵规守纪、文明礼仪、学习进取、阅读成长、卫生健康、艺体特长、环保节约、安全自护、自主管理九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依托“少年星卡”为激励手段,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较强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自立、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班级激励性评价——“众手浇灌荣誉树,收获常规荣誉果”展板
结合学生一日常规的评价,由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对一周督查记录进行梳理总结,并在学校大门口的“众手浇灌荣誉树,收获常规荣誉果”的展板上,从两操、卫生和五项常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综合性评价,做得优秀的在“班级大树”相应的位置上,会结出成熟的“果实”。每月综合各周成绩,评出年级优胜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期末结合果实的多少,评选优秀班集体。通过一系列对班级的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每一位学生是自己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人,更是學校的主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为了实现学校的“四自培养目标,”我们将着眼儿童的日常行为,继续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形成“善学习、会思考、懂生活、知做人、勤实践、能创造”的独特品质,为孩子一生的健康人格奠基。
一、开设课程,让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习好习惯
1.主题教育课程
学校进一步确定主题教育的内容,分别从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礼仪教育、科技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环保心理等方面设置课程,以课程形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道德教育,促进孩子道德发展。
2.实践活动教育课程
生活中的许多情景和事件都蕴含了丰富的道德内涵,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是学生获得真情实感的重要途径,我们力求用体验活动去影响孩子,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实践教育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搭建舞台。
3.德育校本课程
素质见于常态,品德寓于习惯。为了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真正将“德行”内化于学生的内心,又外化于他们的言行呢?我们以校本课成为载体,将切入点定位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固化,来促进目标的逐步达成。结合德育大纲、学科要求和学生实际,将学习、生活、礼仪三大方面的习惯细化成92个训练点,编写了《好习惯成就卓越》德育校本教材。将课程纳入课时计划,每学年16课时,使学生在有计划的学习过程中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逐步养成各种好习惯。
二、创新机制,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好习惯
1.路,让干部自己走——学校管理自治化
学校成立了校级“小小责任岗”下设“红领巾监督岗”“领操示范岗”“卫生督查岗”三个工作部门,直接领导、督管各班相应的工作小组。形成“学校←→班级←→个体”的管理体系,鼓励所有干部参与到学校的日常建设工作中来,学校的各项评比活动的权利教给他们,各项监督由他们设定评比的内容、形式、评分标准,老师进行指导和协调。
2.路,让学生自己走——班级管理自主化
一是创建富有自主参与特色的人文教室,让班级焕发生命活力。
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学生对所在班级教室的自主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文化环境,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自己的家”。
二是构建班级“小小责任岗”, 激发自主管理意识。
为了将自主管理的意识深入每一位同学心中,各班成立了“小小责任岗”,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班集体的管理中来。学生们人人有管理服务的岗位,在管理的过程中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这样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的管理。“他律”将转化为“自律”,前进、向上的力量在此得到了激发。
三、家校联动,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巩固好习惯
我校在养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注重争取家长的配合,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长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习惯养成教育“教师”的职责。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委员会”组织家长配合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每学期举办两期家长培训会,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教子成功的家长、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分别为家长们授课,共同解决困惑家长的疑难问题。学校、各年级段举办家长会,及时反馈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加强家校联系,专门开设“家教网络”平台,“教师博客”互动沟通;定期进行家长调查问卷,汲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
四、科学评价,让孩子在成功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1.成长过程性评价——“好习惯储蓄卡”
为发挥德育校本课程的实际作用,我们给每名学生准备了与课本封皮一样的“好习惯储蓄卡”,共六本。每次课程之后,同学们都要用两周的时间在储蓄卡上对刚学过的好习惯进行自我评价,两周后进行他评。一学年可以积累16个好习惯,经过这样的积累,成为孩子们一生享用的财富。经过自我和他人的互动评价,促使孩子们平时应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认真地对待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自我与他人评价中认识了自己,发现了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更增强了学习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自我向前发展。
2.成长过程性评价——“少年星卡”
从遵规守纪、文明礼仪、学习进取、阅读成长、卫生健康、艺体特长、环保节约、安全自护、自主管理九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依托“少年星卡”为激励手段,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较强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自立、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3.班级激励性评价——“众手浇灌荣誉树,收获常规荣誉果”展板
结合学生一日常规的评价,由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对一周督查记录进行梳理总结,并在学校大门口的“众手浇灌荣誉树,收获常规荣誉果”的展板上,从两操、卫生和五项常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综合性评价,做得优秀的在“班级大树”相应的位置上,会结出成熟的“果实”。每月综合各周成绩,评出年级优胜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期末结合果实的多少,评选优秀班集体。通过一系列对班级的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实现每一位学生是自己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人,更是學校的主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良好行为习惯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健康人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要经过长期培育。为了实现学校的“四自培养目标,”我们将着眼儿童的日常行为,继续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形成“善学习、会思考、懂生活、知做人、勤实践、能创造”的独特品质,为孩子一生的健康人格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