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Langacker将突显原则分为两类:侧面与基体、射体与界标。本文从这两类突显原则分别对隐喻现象进行解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一般隐喻现象进行分析,旨在向人们展示隐喻更多是作为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
关键词:隐喻 突显 侧面与基体 射体与界标
一、隐喻研究现状
隐喻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人们的话语中。据波里奥等人(Pollio,Barlow,Fine and Pollio)的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四个(隐喻)辞格(束定芳,2000)。在传统的语言学中,隐喻一直被视为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手段,属于辞格的一种。近几年来,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索这一普遍现象,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它更多是以人的切身体验和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从“识解”方面去研究隐喻,是一种既新颖又实用的方法。本文尝试用“识解”中的突显原则去解释隐喻。
二、“识解”中的突显原则
在介绍突显原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谓“识解”。识解(Construal)是指人们为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可从不同视角、辖域、背景,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的一种认知能力。Langacker将其定义为:“our capac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content in alternate ways”(Langacker,1991)。Langacker认为可从五个方面描写“识解”,其中就包括突显(salience)。
在一个场景中,我们会选择某一事物做为观察的焦点,这是形成突显的认知基础。运动的物体(海浪、行人)往往比静止的背景(沙滩、人行道)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相对较小的物体上。例如:
(1)The bicycle is beside the church.
? The church is beside the bicycle.
根据Langacker的观点,每一种识解都将一个侧面加于一个基体之上,这与认知主体的视角和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王寅,2006)。对于同一情景或事件,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语言表达也会不同,同一情景就会突显出不同侧面。例如:
(2)a.I was racing toward the tree at 60 miles per hour.
b.The tree came toward me at 60 miles per hour.
由于识解角度的不同,同一情景就会突显出以上两个不同侧面:“车撞树”和“树‘撞’车”。
因此,一般可以认为突显的参与者(特别是施事者)就成为分句的主语,而不很突显的参与者就成为宾语或其他成分。
Langacker将突显分为两类:侧面与基体(profile-base)、射体与界标(trajector-landmark)。本文将在后面进行具体阐述。
三、隐喻的工作机制和理解
隐喻的工作机制的关键因素在于因语言经济原则而省略了内在逻辑,因此而造成了隐喻的省略和美感的产生。符号学家皮尔斯认为,隐喻表达的是一种平行关系,即通过指出某物与另一物之间某方面的相似来表达某物(束定芳,2000)。皮尔斯的观点反映出隐喻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在日常话语表达中,人们会借双方所熟知的A(喻体)来认知相对陌生的B(本体)。在两者进行互动时,A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B上,因此,喻体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本体的特点和结构。如:
(3)Sally is a block of ice.
“ice”的特点是冰冷,借助它,人们就能了解到Sally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所以,隐喻并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一种辞格,它更多地应被纳入认知科学来分析。在看到本体和喻体时,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使大脑自发地、无意识地将二者联结在一起。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赵艳芳,2001)。换句话说就是,主体借助认知和推理以及相关经验来解释隐喻。本体和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交际推理程序系统。
四、两类不同突显对隐喻的解释
(一)侧面与基体(profile-base)对隐喻的解释
在了解侧面与基体的具体概念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图(直角三角形):
图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描写斜边的基体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而斜边c就是侧面,也就是说前者所涉及到的认知域是理解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被突显的焦点部分。因此,一个词语的基体就是它能在相关的认知域中涉及到的范围,而侧面则是指基体内被最大突显的某一部分,也就是基体内的焦点。
基体是意义形成和理解的基础,侧面是对基体内容的聚焦,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突显原则用于隐喻研究是一种既十分新颖而又非常实用的方法。例如用侧面与基体来分析句(3):
Sally is a block of ice.
图2
在图2中,基体为“ice”,侧面为“Sally”,以粗黑线表示,相对于外部界标十分突显,外面的方框限制了它的基体覆盖内容,右下角注明其认知域。这样的图式给人一个印象:“Sally”是“ice”中的一部分,和“ice”有着相同的结构和特征。在这个隐喻中,喻体和本体相当于“base”和“profile”,即喻体提供了一个理解主体的基体,本体是基体中被突显的事体。
(二)射体与界标(trajector-landmark)对隐喻的解释
射体是一个关系性述义中最突显的参与者,处于一对或一组关系中最突显的位置。界标则是关系述义中较次突显的实体,是射体定位的参照点。射体与界标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侧面和焦点。例如:
in front of in back of
(a) (b)
图3
图3中,“V”为观察者“viewer”,黑圈表示焦点参与者,黑虚线表明观察者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视线方向。两图的区别在于射体(tr)选择的不同。
射体这个成分在认知中较为突出,在句法表达中极有可能充当主动语态分句的主语,是关系性述义中的主要图形,也是人们关注的第一焦点。而界标是次突显的成分,可充当分句的宾语,是关系性述义中的次要图形,属于第二焦点。
射体 界标
主要图形(第一焦点) 次要图形(第二焦点)
(4) A boy stood behind the tree.
射体与界标同样可以用来分析隐喻。如:
(5)An atom is a solar system.
An atom is a solar system.
图4
在图4中,两个黑圈分别表示射体“atom”和界标“solar system”,黑虚线表明说话人(Speaker)和听话人(Hearer)的参照方向。这种方向表明射体是关系述义的起点,是主要图形。而界标的作用不仅仅是充当背景,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较次于射体,是次要图形。隐喻中的本体“atom”和喻体“solar system”都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只是主次不同而已。人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次要图形来理解主要图形,所以虽然参照方向落到了喻体上,但在人们的思维中,它的潜在方向是从本体(射体)指向喻体(界标),再由喻体(界标)射回到本体(射体)。所以,人们在看到例(5)时,先关注射体“atom”,后关注界标“solar system”,但由于对“atom”的不了解,思维便落在了“solar system”上,再借助对喻体的了解来“识解”本体。
五、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联系密切,更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隐喻研究源远流长,2000多年来一直受到修辞学家,特别是哲学家的关注,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对隐喻的狂热。如今,隐喻已经成为认知科学中的热门话题。隐喻就是摆在认知科学和心理科学面前的一个巨大宝藏,里面所蕴藏的语言和心理的矿产不计其数,这些还有待人们去继续挖掘。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Ⅰ: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Ⅱ: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谢应光.语境中的主观因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婷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401331)
关键词:隐喻 突显 侧面与基体 射体与界标
一、隐喻研究现状
隐喻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在人们的话语中。据波里奥等人(Pollio,Barlow,Fine and Pollio)的估计,人们在自由交谈中平均每分钟使用四个(隐喻)辞格(束定芳,2000)。在传统的语言学中,隐喻一直被视为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辞手段,属于辞格的一种。近几年来,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索这一普遍现象,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它更多是以人的切身体验和社会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心智活动的产物。从“识解”方面去研究隐喻,是一种既新颖又实用的方法。本文尝试用“识解”中的突显原则去解释隐喻。
二、“识解”中的突显原则
在介绍突显原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何谓“识解”。识解(Construal)是指人们为达到思维和表达的目的,可从不同视角、辖域、背景,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情景和解释内容的一种认知能力。Langacker将其定义为:“our capac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content in alternate ways”(Langacker,1991)。Langacker认为可从五个方面描写“识解”,其中就包括突显(salience)。
在一个场景中,我们会选择某一事物做为观察的焦点,这是形成突显的认知基础。运动的物体(海浪、行人)往往比静止的背景(沙滩、人行道)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人们通常会将焦点放在相对较小的物体上。例如:
(1)The bicycle is beside the church.
? The church is beside the bicycle.
根据Langacker的观点,每一种识解都将一个侧面加于一个基体之上,这与认知主体的视角和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王寅,2006)。对于同一情景或事件,由于认知主体的不同,语言表达也会不同,同一情景就会突显出不同侧面。例如:
(2)a.I was racing toward the tree at 60 miles per hour.
b.The tree came toward me at 60 miles per hour.
由于识解角度的不同,同一情景就会突显出以上两个不同侧面:“车撞树”和“树‘撞’车”。
因此,一般可以认为突显的参与者(特别是施事者)就成为分句的主语,而不很突显的参与者就成为宾语或其他成分。
Langacker将突显分为两类:侧面与基体(profile-base)、射体与界标(trajector-landmark)。本文将在后面进行具体阐述。
三、隐喻的工作机制和理解
隐喻的工作机制的关键因素在于因语言经济原则而省略了内在逻辑,因此而造成了隐喻的省略和美感的产生。符号学家皮尔斯认为,隐喻表达的是一种平行关系,即通过指出某物与另一物之间某方面的相似来表达某物(束定芳,2000)。皮尔斯的观点反映出隐喻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在日常话语表达中,人们会借双方所熟知的A(喻体)来认知相对陌生的B(本体)。在两者进行互动时,A的特点和结构被映射到B上,因此,喻体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本体的特点和结构。如:
(3)Sally is a block of ice.
“ice”的特点是冰冷,借助它,人们就能了解到Sally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所以,隐喻并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一种辞格,它更多地应被纳入认知科学来分析。在看到本体和喻体时,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使大脑自发地、无意识地将二者联结在一起。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赵艳芳,2001)。换句话说就是,主体借助认知和推理以及相关经验来解释隐喻。本体和喻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交际推理程序系统。
四、两类不同突显对隐喻的解释
(一)侧面与基体(profile-base)对隐喻的解释
在了解侧面与基体的具体概念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图(直角三角形):
图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描写斜边的基体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而斜边c就是侧面,也就是说前者所涉及到的认知域是理解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被突显的焦点部分。因此,一个词语的基体就是它能在相关的认知域中涉及到的范围,而侧面则是指基体内被最大突显的某一部分,也就是基体内的焦点。
基体是意义形成和理解的基础,侧面是对基体内容的聚焦,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突显原则用于隐喻研究是一种既十分新颖而又非常实用的方法。例如用侧面与基体来分析句(3):
Sally is a block of ice.
图2
在图2中,基体为“ice”,侧面为“Sally”,以粗黑线表示,相对于外部界标十分突显,外面的方框限制了它的基体覆盖内容,右下角注明其认知域。这样的图式给人一个印象:“Sally”是“ice”中的一部分,和“ice”有着相同的结构和特征。在这个隐喻中,喻体和本体相当于“base”和“profile”,即喻体提供了一个理解主体的基体,本体是基体中被突显的事体。
(二)射体与界标(trajector-landmark)对隐喻的解释
射体是一个关系性述义中最突显的参与者,处于一对或一组关系中最突显的位置。界标则是关系述义中较次突显的实体,是射体定位的参照点。射体与界标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侧面和焦点。例如:
in front of in back of
(a) (b)
图3
图3中,“V”为观察者“viewer”,黑圈表示焦点参与者,黑虚线表明观察者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视线方向。两图的区别在于射体(tr)选择的不同。
射体这个成分在认知中较为突出,在句法表达中极有可能充当主动语态分句的主语,是关系性述义中的主要图形,也是人们关注的第一焦点。而界标是次突显的成分,可充当分句的宾语,是关系性述义中的次要图形,属于第二焦点。
射体 界标
主要图形(第一焦点) 次要图形(第二焦点)
(4) A boy stood behind the tree.
射体与界标同样可以用来分析隐喻。如:
(5)An atom is a solar system.
An atom is a solar system.
图4
在图4中,两个黑圈分别表示射体“atom”和界标“solar system”,黑虚线表明说话人(Speaker)和听话人(Hearer)的参照方向。这种方向表明射体是关系述义的起点,是主要图形。而界标的作用不仅仅是充当背景,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较次于射体,是次要图形。隐喻中的本体“atom”和喻体“solar system”都是人们谈论的焦点,只是主次不同而已。人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次要图形来理解主要图形,所以虽然参照方向落到了喻体上,但在人们的思维中,它的潜在方向是从本体(射体)指向喻体(界标),再由喻体(界标)射回到本体(射体)。所以,人们在看到例(5)时,先关注射体“atom”,后关注界标“solar system”,但由于对“atom”的不了解,思维便落在了“solar system”上,再借助对喻体的了解来“识解”本体。
五、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它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联系密切,更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隐喻研究源远流长,2000多年来一直受到修辞学家,特别是哲学家的关注,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种对隐喻的狂热。如今,隐喻已经成为认知科学中的热门话题。隐喻就是摆在认知科学和心理科学面前的一个巨大宝藏,里面所蕴藏的语言和心理的矿产不计其数,这些还有待人们去继续挖掘。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Ⅰ: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Ⅱ:
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谢应光.语境中的主观因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6).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婷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