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教师教授的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朱镕基总理2001年视察上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欣然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十六字诤言,至今仍然振聋发聩。教育治本,法纪治标;教育治远,法纪治近;教育和法纪,德治和法治,二者只有并举,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造假行为的源头,教会会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下面对如何提高会计教学的效率谈一点体会。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 会计学是一门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在学习时,最难做到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如果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将无法阐释。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传授学习会计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核算,书本上的知识无论用什么方式传授,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通过书本之外的各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运用案例教学。会计学一门需要用案例来阐述的课程,尤其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只能靠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合适分析的案例。所谓“合适” 就是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所选案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理论,直接验证会计教学内容,将会计案例与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所选典型案例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综合性,会计教学学科众多,内容丰富,在选择案例时可考虑选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较广的案例;.真实性,无论从时间、地点、人物、单位、内容都要求具有真实性。具有真实性并不是不需要再加工,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所选案例从内容、逻辑结构、情节、文字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再经过改写、组织、加工、润色,最后形成教学案例;.可参与性。
第三,教授中倡导实证研究的精神。在教学中倡导研究精神,尤其是实证研究的精神,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会计研究的方法广义上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规范研究主要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而实证研究主要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我们的会计教学其实类似于推广规范研究的成果,将漫长社会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以及实务操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免于经历实证研究的艰辛过程。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传播媒介。 课堂上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多为单向交流,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除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試,几乎没有其他的反馈渠道。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利用传播媒介向学生推荐如中华会计网、全景网、财会世界、天润财经、会计资讯网等权威的专业网站,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会计资讯,当然也包括职业道德方面的最新资讯。
第五,改变考试办法。会计学成债往往是平时成绩、会计实验、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期末考试会计学试卷的题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这些题分值一般占到20至40分,实际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账务核算的错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原理,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让我们共同遵守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财会人才,为会计事业做出贡献。
第一,丰富教学内容。 会计学是一门极为抽象和理论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识要点。在学习时,最难做到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如果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将无法阐释。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局限于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学习职业道德的精髓,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传授学习会计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不同目的,就有不同的核算,书本上的知识无论用什么方式传授,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学效果事倍功半;而通过书本之外的各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运用案例教学。会计学一门需要用案例来阐述的课程,尤其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只能靠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合适分析的案例。所谓“合适” 就是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所选案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理论,直接验证会计教学内容,将会计案例与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所选典型案例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综合性,会计教学学科众多,内容丰富,在选择案例时可考虑选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涵盖较广的案例;.真实性,无论从时间、地点、人物、单位、内容都要求具有真实性。具有真实性并不是不需要再加工,可以在真实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所选案例从内容、逻辑结构、情节、文字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再经过改写、组织、加工、润色,最后形成教学案例;.可参与性。
第三,教授中倡导实证研究的精神。在教学中倡导研究精神,尤其是实证研究的精神,其实是很有必要的。会计研究的方法广义上可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规范研究主要回答“应该如何”的问题,而实证研究主要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我们的会计教学其实类似于推广规范研究的成果,将漫长社会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知识以及实务操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其免于经历实证研究的艰辛过程。
第四,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传播媒介。 课堂上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又多为单向交流,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除一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試,几乎没有其他的反馈渠道。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利用传播媒介向学生推荐如中华会计网、全景网、财会世界、天润财经、会计资讯网等权威的专业网站,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会计资讯,当然也包括职业道德方面的最新资讯。
第五,改变考试办法。会计学成债往往是平时成绩、会计实验、期末考试综合构成的。平时成绩一般根据学生出勤率、上课回答问题情况以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来评定。然而,这些传统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平时成绩应该全面考虑个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甚至创造知识的综合素质。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辩论赛,教师可以邀请非发言组队长共同构成评审团,根据发言组的观点正确程度、资料充分性、论证结构的合理性、表达能力等各种评价指标,分别给出团队分和个人分。期末考试会计学试卷的题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这些题分值一般占到20至40分,实际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账务核算的错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原理,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帮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为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的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让我们共同遵守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财会人才,为会计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