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2010年初,乍暖还寒,云南滇虹药业取得了一个令行业羡慕的开始。
元旦刚过,这家云南最大的民营制药企业历尽艰辛的品牌维权终于获得了回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日前发布公告认定:云南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滇虹药业)所持有的“康王”商标为驰名商标。而在上一个年末,最高人民法院也已裁定滇虹药业“康王”商标为驰名商标。至此,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成为目前全国为数甚少的通过行政、司法双重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件经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认定、再获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16年磨一剑
言道,十年磨一剑,体现出成大事往往非一日之功。然而滇虹药业注册商标“康王”成为获得中国行政和司法机关双重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走过了整整16年。
1993年,几位云南医药行业离退休的老专家,凑了20万元创办了“滇虹天然药物厂(云南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1997年,滇虹天然药物厂与美国大东企业合资,正式注册成立中美合资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中方控股。正是在这个中美合资昆明滇虹的基础上,企业的多项主营业务开始蒸蒸日上。
滇虹药业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在云南省提出打造“云药”产业的大战略和滇虹药业自身努力的双重合力下,滇虹药业开始了几何级数的快速发展,“当初创立滇虹药业的时候,只想做到几百万的销售收入,作为退休后的一点补贴。”滇虹药业的一位创业元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让滇虹药业的创业元老们没有想到的是,滇虹药业后来的发展会如此迅速。1993年建厂初期,滇虹药业首个投产的产品“皮康王”当年销售收入就达到1000万元,上缴税收和利润都达到了100万元,一下就超出了所有创业者的预期。而接下来的3年,滇虹药业销售收入分别跃过了2000万、4000万和8000万元的销售台阶。这样的发展速度不但在云南医药工业领域极为罕见,在全国医药工业领域也不多见。
2003年初,已经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的郭振宇开始执掌滇虹药业帅印,这位年轻的海归博士掌舵滇虹药业的6年间,滇虹药业的销售收入走完了从不足2亿到超过6亿的销售历程,销售收入翻了两倍多,滇虹药业也从原来云南医药行业第5的位置上一跃成为仅次于云南白药的云南第二大医药集团。在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滇虹药业创造的税收也在快速增长,仅郭振宇在任的6年间,累计纳税就超过了4亿元,成为云南最大的民营医药企业。
滇虹药业高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其打造并不断维护的“康王”品牌。“滇虹药业自1997年起,就将注册于第五类的1130744号‘康王’商标,作为滇虹的主品牌加以打造,在所有药品的外包装上都进行了显著标识,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郭振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正是“康王”品牌旗下系列产品一贯的高品质,支撑起了滇虹药业雄踞云南民营医药企业老大的地位。自“康王”品牌产品上市以来,就以其疗效确切、物美价廉,在消费者中享有广泛知名度。滇虹药业主打产品“皮康王”被消费者誉为“皮疾克星”,1993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定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1999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名牌产品”,2003年、2006年蝉联该荣誉;“康王发用洗剂”更以其优异的去屑效果被誉为“去屑专家”,同样连续数次蝉联“云南省名牌产品”荣誉;在云南省年销售过亿的11个品种中,该两产品以稳定的销售增长占据2席。此外,“康王”系列产品还包括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康王”牌“骨痛灵酊”(2007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名牌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余麦口咽合剂”“丹莪妇康煎膏”等。“康王”系列外用药,由于产品质量稳定、疗效显著,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成为中国外用药物制剂类市场的领袖品牌。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康王”系列外用药近三年销售排名占同品类市场前三位,被国家商务部列入《中国品牌发展报告》皮肤外用类唯一重点品牌。在滇虹药业声势浩大的市场拓展中,“康王”产品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远销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及美国和非洲地区。
通过巨资投入和持续的创牌、护牌工程,滇虹药业形成了以品牌营销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康王”也拥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组品牌宣传广告投入显示了滇虹药业对品牌投入的力度:2006年滇虹药业投入广告宣传费用5327万元,2007这个数字增加到6966万元,2008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可是滇虹药业当年投入的广告宣传费用还是维持在5000万元以上,2009年更是一举中标央视A特段黄金广告段位广告,仅一季度在央视的广告投入就超过了4000万元。滇虹药业不仅仅为云南本土为数不多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的商家,而且其广告投放的范围还包括湖南卫视、重庆卫视、江苏卫视、河南卫视、安徽卫视、东方卫视、云南卫视等卫视频道以及多个省份的地方电视台。平面媒体包括中国工商报、中国知识产权报、法制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经理日报和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各大报刊,以及新浪、网易、三九健康网等门户网站和百度、谷歌搜索引擎等新媒体。企业不遗余力的品牌推广,使公众对“康王”品牌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也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
“康王”商标早在2000年即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列入“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2003年10月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有效期三年),2006年、2009年蝉联该荣誉;2006年“康王”系列药品被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评定为全国前三大外用制剂品牌;同年被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首届知名品牌诚信企业创新企业家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云南省十大知名品牌”及“云南十大领袖品牌”,被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授予“消费者最喜爱的医药保健类知名品牌”;2007年“康王”上榜“亚洲品牌500强”。在2006年元月经司法认定为“驰名商标”之后,于2008年1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为“驰名商标”,今年元月国家工商总局的一纸公告,更给予“康王”行政机关的“驰名商标”认定,品牌声誉可谓实至名归。
高成本曲折维权
然而,滇虹“康王”凭借多年的投入和培育获得的市场影响力,成为一些企业非法侵权的对象。“康王”品牌旗下产品皮康王在消费者中刚刚开始走俏,假皮康王就出现在市场之中,“假冒产品的出现,对我们的冲击太大了。”郭振宇如是说。而随着滇虹“康王”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假冒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滇虹药业开始投入巨资和倾注大量营销资源,逐步将“康王牌发用洗剂”打造成为专业去屑领域的领导品牌之后,陆续有80余家不法厂家仿冒“康王牌发用洗剂”,蓄意“傍名牌”获取不法利益。这些产品以外包装仿冒或侵权使用商标等手段,大量倾销假冒伪劣“康王”洗剂,靠“搭便车”获取不法利益,严重扰乱了滇虹药业的市场,引起销售额下降并对“康王”品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我们企业从2004年起,为了应付越来越猖獗的假冒行为,成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组建了专门的打假小组。”滇虹药业总经理助理李华告诉记者,几年下来,参与滇虹维权打假的人员都成了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而一本厚厚的《滇虹药业“康王”商标被侵权资料汇编》则记载了滇虹在打假路上的种种艰辛,由于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不断翻阅,滇虹内部相关员工将这本册子称为“宝书”。
“我们在打假维权上的资金投入都不下几百万,如果延展到打造品牌的概念,包括市场推广投入,一年的维权费用更是超过1亿元。”如此高昂的打假维权成本,滇虹药业硬是坚持了下来。而在正常情况下,这笔高昂成本,本应用于企业品牌市场推广的人力、物力投入和正常的公关活动。近几年,滇虹药业诉诸行政处罚和司法处理进行维权的个案已达上百起,公司法律顾问和审计法务部人员常年转战全国各地,解决屡禁难绝的商标侵权问题。“康王”商标被侵权一方面使滇虹药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直接导致局部市场销售下滑,另一方面“康王”品牌声誉受到损害,对整体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为此,滇虹不仅仅安排了十数人专门在全国各地从事“康王”商标维权行动,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打假活动时,其审计法务部、市场督察办公室和设置在各省的营销办事处全面参与,打假团队的人数最多时达到1500人左右。投入如此之大,损失却是难以计算的,“最大的影响是对品牌的伤害,而且有很多损失是潜在的,如待开发的市场被其占领,还可能导致我们失去一部分消费者和经销商。”品牌被侵权带来的损害,对任何一个企业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由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尚待完善,诚信守法的商业大环境尚未形成,即便拥有雄厚实力,滇虹维权的这条路也走得异常艰辛。
在众多的“康王”冒仿者中,以汕头市某精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汕头公司”)尤为典型和严重。《滇虹药业“康王”商标被侵权资料汇编》收录了自2004年始汕头公司侵犯滇虹药业“康王”商标专用权的演变过程、汕头公司制造欺诈性诉讼骗取驰名商标被揭穿的有关事实和司法机关、工商机关查处其侵权的民事判决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有关材料,同时收录了汕头公司对其它知名品牌的“傍名牌”产品照片以及部分其它侵权产品和滇虹药业“康王”发用洗剂正品的对照照片……翻阅这本厚厚的“宝书”,了解了滇虹药业“康王”商标被侵权事实及其维权成果,不禁对滇虹药业坚持捍卫商标知识产权的信念心生敬意。
双重认定凸显品牌价值
汕头公司侵犯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最典型的案件发生在安徽宣城,2006年5月汕头公司通过制造假案情,编造假被告人和聘请假律师,提起所谓诉讼,非法侵害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此后,在滇虹药业不懈的司法努力下,滇虹药业商标权益得到维护。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副主任、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导师杨叶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滇虹药业“康王”商标的宣城诉讼案最后的公正判决,澄清了一些人认为的只要抢注了驰名商标就可以得到保护,以及高知名度商标在类别上没有注册就得不到保护的误解,从而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滇虹康王在宣城的这个案子,给仿冒知名商标的不法厂商一个警示,那就是高知名度商标没在类别注册,也可以受到商标法的保护。”杨叶璇说。
国内商标侵权案件中一个顽疾就是,对侵权者惩罚太低,“这和商标侵权者非法获取的高回报相比,处罚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滇虹法律顾问祝琼华如是说。现实的确如此,很多造假企业在被处罚后,赔了钱再接着造假,截至到目前为止,汕头公司侵害滇虹“康王”商标的产品包装已经有4个版本,也就是说光是“汕头康王”一家,来回“变脸”侵害“康王”就是4次。而全国各地的造假势头难以遏制,滇虹药业为此付出的精力和金钱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事实是,很多具有强大发展前景的品牌,就是在被冒仿中夭折,“维权成本太高,没有办法支撑下去的,只有放弃。”一位放弃了商标维权的商标创始人无奈的说。很显然,商标侵权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危机,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杨叶璇说,持有驰名商标的企业不但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税收的支柱,而驰名商标被侵害所造成的损失事实上就成了社会成本,“侵权还会对行业造成危害。”杨叶璇分析,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任由侵权存在,就很难培育知名商标,自然也就很难培育出支柱企业,这个地方经济就会受到商标侵权极大的影响。而滇虹药业之所以投入高昂的费用坚持维权,是因为滇虹药业坚信法律是公正的,“这样的企业具备知识产权意识,同时能够洁身自好承担企业责任,所以也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滇虹药业高成本维权的另一现实意义是,让那些已经失去维权信心的企业重新树立起了对法律的信心,从侧面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滇虹药业决策层的思想是成熟的,因为滇虹药业在维权中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让市场和社会更加承认这个企业及其“康王”品牌的含金量。值得我们所有云南企业借鉴和思考的还在于,“康王”能拿下第一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不仅仅是滇虹药业始终坚持维权赢得的回报,更意味着实施品牌战略的滇虹药业坚守住了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在未来将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吴安臣
2010年初,乍暖还寒,云南滇虹药业取得了一个令行业羡慕的开始。
元旦刚过,这家云南最大的民营制药企业历尽艰辛的品牌维权终于获得了回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日前发布公告认定:云南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滇虹药业)所持有的“康王”商标为驰名商标。而在上一个年末,最高人民法院也已裁定滇虹药业“康王”商标为驰名商标。至此,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成为目前全国为数甚少的通过行政、司法双重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更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件经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认定、再获国家工商总局行政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16年磨一剑
言道,十年磨一剑,体现出成大事往往非一日之功。然而滇虹药业注册商标“康王”成为获得中国行政和司法机关双重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走过了整整16年。
1993年,几位云南医药行业离退休的老专家,凑了20万元创办了“滇虹天然药物厂(云南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1997年,滇虹天然药物厂与美国大东企业合资,正式注册成立中美合资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中方控股。正是在这个中美合资昆明滇虹的基础上,企业的多项主营业务开始蒸蒸日上。
滇虹药业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在云南省提出打造“云药”产业的大战略和滇虹药业自身努力的双重合力下,滇虹药业开始了几何级数的快速发展,“当初创立滇虹药业的时候,只想做到几百万的销售收入,作为退休后的一点补贴。”滇虹药业的一位创业元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让滇虹药业的创业元老们没有想到的是,滇虹药业后来的发展会如此迅速。1993年建厂初期,滇虹药业首个投产的产品“皮康王”当年销售收入就达到1000万元,上缴税收和利润都达到了100万元,一下就超出了所有创业者的预期。而接下来的3年,滇虹药业销售收入分别跃过了2000万、4000万和8000万元的销售台阶。这样的发展速度不但在云南医药工业领域极为罕见,在全国医药工业领域也不多见。
2003年初,已经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终身教授的郭振宇开始执掌滇虹药业帅印,这位年轻的海归博士掌舵滇虹药业的6年间,滇虹药业的销售收入走完了从不足2亿到超过6亿的销售历程,销售收入翻了两倍多,滇虹药业也从原来云南医药行业第5的位置上一跃成为仅次于云南白药的云南第二大医药集团。在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滇虹药业创造的税收也在快速增长,仅郭振宇在任的6年间,累计纳税就超过了4亿元,成为云南最大的民营医药企业。
滇虹药业高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其打造并不断维护的“康王”品牌。“滇虹药业自1997年起,就将注册于第五类的1130744号‘康王’商标,作为滇虹的主品牌加以打造,在所有药品的外包装上都进行了显著标识,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大品牌知名度。”郭振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而正是“康王”品牌旗下系列产品一贯的高品质,支撑起了滇虹药业雄踞云南民营医药企业老大的地位。自“康王”品牌产品上市以来,就以其疗效确切、物美价廉,在消费者中享有广泛知名度。滇虹药业主打产品“皮康王”被消费者誉为“皮疾克星”,1993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定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1999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名牌产品”,2003年、2006年蝉联该荣誉;“康王发用洗剂”更以其优异的去屑效果被誉为“去屑专家”,同样连续数次蝉联“云南省名牌产品”荣誉;在云南省年销售过亿的11个品种中,该两产品以稳定的销售增长占据2席。此外,“康王”系列产品还包括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康王”牌“骨痛灵酊”(2007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名牌产品),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余麦口咽合剂”“丹莪妇康煎膏”等。“康王”系列外用药,由于产品质量稳定、疗效显著,知名度和美誉度稳步提升,成为中国外用药物制剂类市场的领袖品牌。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康王”系列外用药近三年销售排名占同品类市场前三位,被国家商务部列入《中国品牌发展报告》皮肤外用类唯一重点品牌。在滇虹药业声势浩大的市场拓展中,“康王”产品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远销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及美国和非洲地区。
通过巨资投入和持续的创牌、护牌工程,滇虹药业形成了以品牌营销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康王”也拥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组品牌宣传广告投入显示了滇虹药业对品牌投入的力度:2006年滇虹药业投入广告宣传费用5327万元,2007这个数字增加到6966万元,2008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可是滇虹药业当年投入的广告宣传费用还是维持在5000万元以上,2009年更是一举中标央视A特段黄金广告段位广告,仅一季度在央视的广告投入就超过了4000万元。滇虹药业不仅仅为云南本土为数不多的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的商家,而且其广告投放的范围还包括湖南卫视、重庆卫视、江苏卫视、河南卫视、安徽卫视、东方卫视、云南卫视等卫视频道以及多个省份的地方电视台。平面媒体包括中国工商报、中国知识产权报、法制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医药报、医药经济报、经理日报和云南日报、春城晚报等各大报刊,以及新浪、网易、三九健康网等门户网站和百度、谷歌搜索引擎等新媒体。企业不遗余力的品牌推广,使公众对“康王”品牌的知晓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也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
“康王”商标早在2000年即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列入“全国重点商标保护名录”;2003年10月被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有效期三年),2006年、2009年蝉联该荣誉;2006年“康王”系列药品被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评定为全国前三大外用制剂品牌;同年被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首届知名品牌诚信企业创新企业家评选组委会,评定为“云南省十大知名品牌”及“云南十大领袖品牌”,被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授予“消费者最喜爱的医药保健类知名品牌”;2007年“康王”上榜“亚洲品牌500强”。在2006年元月经司法认定为“驰名商标”之后,于2008年1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再次认定为“驰名商标”,今年元月国家工商总局的一纸公告,更给予“康王”行政机关的“驰名商标”认定,品牌声誉可谓实至名归。
高成本曲折维权
然而,滇虹“康王”凭借多年的投入和培育获得的市场影响力,成为一些企业非法侵权的对象。“康王”品牌旗下产品皮康王在消费者中刚刚开始走俏,假皮康王就出现在市场之中,“假冒产品的出现,对我们的冲击太大了。”郭振宇如是说。而随着滇虹“康王”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假冒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滇虹药业开始投入巨资和倾注大量营销资源,逐步将“康王牌发用洗剂”打造成为专业去屑领域的领导品牌之后,陆续有80余家不法厂家仿冒“康王牌发用洗剂”,蓄意“傍名牌”获取不法利益。这些产品以外包装仿冒或侵权使用商标等手段,大量倾销假冒伪劣“康王”洗剂,靠“搭便车”获取不法利益,严重扰乱了滇虹药业的市场,引起销售额下降并对“康王”品牌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我们企业从2004年起,为了应付越来越猖獗的假冒行为,成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组建了专门的打假小组。”滇虹药业总经理助理李华告诉记者,几年下来,参与滇虹维权打假的人员都成了知识产权方面的专家,而一本厚厚的《滇虹药业“康王”商标被侵权资料汇编》则记载了滇虹在打假路上的种种艰辛,由于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不断翻阅,滇虹内部相关员工将这本册子称为“宝书”。
“我们在打假维权上的资金投入都不下几百万,如果延展到打造品牌的概念,包括市场推广投入,一年的维权费用更是超过1亿元。”如此高昂的打假维权成本,滇虹药业硬是坚持了下来。而在正常情况下,这笔高昂成本,本应用于企业品牌市场推广的人力、物力投入和正常的公关活动。近几年,滇虹药业诉诸行政处罚和司法处理进行维权的个案已达上百起,公司法律顾问和审计法务部人员常年转战全国各地,解决屡禁难绝的商标侵权问题。“康王”商标被侵权一方面使滇虹药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直接导致局部市场销售下滑,另一方面“康王”品牌声誉受到损害,对整体企业的品牌营销战略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为此,滇虹不仅仅安排了十数人专门在全国各地从事“康王”商标维权行动,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打假活动时,其审计法务部、市场督察办公室和设置在各省的营销办事处全面参与,打假团队的人数最多时达到1500人左右。投入如此之大,损失却是难以计算的,“最大的影响是对品牌的伤害,而且有很多损失是潜在的,如待开发的市场被其占领,还可能导致我们失去一部分消费者和经销商。”品牌被侵权带来的损害,对任何一个企业都可能造成致命的打击。由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尚待完善,诚信守法的商业大环境尚未形成,即便拥有雄厚实力,滇虹维权的这条路也走得异常艰辛。
在众多的“康王”冒仿者中,以汕头市某精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汕头公司”)尤为典型和严重。《滇虹药业“康王”商标被侵权资料汇编》收录了自2004年始汕头公司侵犯滇虹药业“康王”商标专用权的演变过程、汕头公司制造欺诈性诉讼骗取驰名商标被揭穿的有关事实和司法机关、工商机关查处其侵权的民事判决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有关材料,同时收录了汕头公司对其它知名品牌的“傍名牌”产品照片以及部分其它侵权产品和滇虹药业“康王”发用洗剂正品的对照照片……翻阅这本厚厚的“宝书”,了解了滇虹药业“康王”商标被侵权事实及其维权成果,不禁对滇虹药业坚持捍卫商标知识产权的信念心生敬意。
双重认定凸显品牌价值
汕头公司侵犯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最典型的案件发生在安徽宣城,2006年5月汕头公司通过制造假案情,编造假被告人和聘请假律师,提起所谓诉讼,非法侵害滇虹药业“康王”商标,此后,在滇虹药业不懈的司法努力下,滇虹药业商标权益得到维护。原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副主任、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生导师杨叶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滇虹药业“康王”商标的宣城诉讼案最后的公正判决,澄清了一些人认为的只要抢注了驰名商标就可以得到保护,以及高知名度商标在类别上没有注册就得不到保护的误解,从而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滇虹康王在宣城的这个案子,给仿冒知名商标的不法厂商一个警示,那就是高知名度商标没在类别注册,也可以受到商标法的保护。”杨叶璇说。
国内商标侵权案件中一个顽疾就是,对侵权者惩罚太低,“这和商标侵权者非法获取的高回报相比,处罚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滇虹法律顾问祝琼华如是说。现实的确如此,很多造假企业在被处罚后,赔了钱再接着造假,截至到目前为止,汕头公司侵害滇虹“康王”商标的产品包装已经有4个版本,也就是说光是“汕头康王”一家,来回“变脸”侵害“康王”就是4次。而全国各地的造假势头难以遏制,滇虹药业为此付出的精力和金钱可想而知。更为严重的事实是,很多具有强大发展前景的品牌,就是在被冒仿中夭折,“维权成本太高,没有办法支撑下去的,只有放弃。”一位放弃了商标维权的商标创始人无奈的说。很显然,商标侵权不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市场危机,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杨叶璇说,持有驰名商标的企业不但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税收的支柱,而驰名商标被侵害所造成的损失事实上就成了社会成本,“侵权还会对行业造成危害。”杨叶璇分析,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任由侵权存在,就很难培育知名商标,自然也就很难培育出支柱企业,这个地方经济就会受到商标侵权极大的影响。而滇虹药业之所以投入高昂的费用坚持维权,是因为滇虹药业坚信法律是公正的,“这样的企业具备知识产权意识,同时能够洁身自好承担企业责任,所以也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滇虹药业高成本维权的另一现实意义是,让那些已经失去维权信心的企业重新树立起了对法律的信心,从侧面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滇虹药业决策层的思想是成熟的,因为滇虹药业在维权中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让市场和社会更加承认这个企业及其“康王”品牌的含金量。值得我们所有云南企业借鉴和思考的还在于,“康王”能拿下第一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司法机关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不仅仅是滇虹药业始终坚持维权赢得的回报,更意味着实施品牌战略的滇虹药业坚守住了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在未来将进一步凸显。
责任编辑:吴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