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价值观是指在对客观事物或对象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判断时所依据的准则或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便是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二、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的内涵与要求
(一)忠诚教育的内涵界定
《说文解字》释“忠”为“敬也,从心”,“诚”为“信也,从言”。《现代汉语词典》对忠诚的解释“是(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忠诚是指对一些特定的事业、组织和领导尽职尽责。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院校必须始终把学生忠诚教育放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首位。
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就是依据人民警察忠诚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忠诚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影响和宣传学习,使公安院校学生提高对警察忠诚内涵、忠诚原则、忠诚规范的认识,努力实现警察忠诚原则和忠诚规范向个人品德的转化,完善忠诚人格。
(二)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的要求
1.忠于党。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忠于国家。忠于国家就是教育公安院校学生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的荣誉高于一切;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做到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把忠于国家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出牺牲和奉獻。
3.忠于人民。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就是“人民公安为人民”,公安院校学生忠于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职业精神和忠诚行为。
4.忠于法律。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和真实表达,人民警察作为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与执法力量,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的制度要求和职业规范,也是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
三、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因此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忠于中国当前最大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求,又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又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三)忠诚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忠于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依存关系的集中反映,体现为深厚的爱国之情、自觉的报国之行和坚定的强国之志的统一,它以国家的发展前途为目标,以民族的利益为最大利益,能够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人们, 共同抵御任何外来侵略,能够激发全民族的拼搏精神,促进祖国日益强盛。”在当代中国,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改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四)忠诚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忠于人民警察职业内涵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的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价值观是指在对客观事物或对象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判断时所依据的准则或尺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便是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是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二、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的内涵与要求
(一)忠诚教育的内涵界定
《说文解字》释“忠”为“敬也,从心”,“诚”为“信也,从言”。《现代汉语词典》对忠诚的解释“是(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忠诚作为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归纳起来可以认为忠诚是指对一些特定的事业、组织和领导尽职尽责。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是掌管社会治安和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专门机关。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公安院校必须始终把学生忠诚教育放在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首位。
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就是依据人民警察忠诚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实施系统的忠诚影响的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影响和宣传学习,使公安院校学生提高对警察忠诚内涵、忠诚原则、忠诚规范的认识,努力实现警察忠诚原则和忠诚规范向个人品德的转化,完善忠诚人格。
(二)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的要求
1.忠于党。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2.忠于国家。忠于国家就是教育公安院校学生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的荣誉高于一切;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做到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把忠于国家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出牺牲和奉獻。
3.忠于人民。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就是“人民公安为人民”,公安院校学生忠于人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职业精神和忠诚行为。
4.忠于法律。法律是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和真实表达,人民警察作为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与执法力量,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的制度要求和职业规范,也是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
三、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学生忠诚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说,“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因此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二)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忠于中国当前最大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逐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体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求,又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又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三)忠诚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忠于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依存关系的集中反映,体现为深厚的爱国之情、自觉的报国之行和坚定的强国之志的统一,它以国家的发展前途为目标,以民族的利益为最大利益,能够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的人们, 共同抵御任何外来侵略,能够激发全民族的拼搏精神,促进祖国日益强盛。”在当代中国,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改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品格。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四)忠诚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忠于人民警察职业内涵的生动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道德领域和社会关系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全社会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两会”期间,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的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