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2007年3月~2011年6月共收治急性淋球菌行盆腔炎40例。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经临床观察,综合治疗组疗效较好。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均为未婚女性,年龄18~22岁,均有不洁性交史,均有发热、腹痛、肛门坠胀和阴道脓性分泌物等症状。血常规:
WBC15~21*109/L,N0.90~0.97:;B超提示:盆腔积液,经对阴道、宫颈分泌物和后穹窿穿刺液涂镜检,细胞内外均查到淋球菌。
(二)治疗方法
1、治疗组 (1)取截石位,用0.01%醋酸氯已定液冲洗阴道,单页拉钩暴露后穹窿,行后穹窿穿刺,抽尽脓液,将青霉素(皮试阴性后)640万U和庆大霉素24万U溶于500ml0.9%氯化钠溶液中,用50ml注射器反复抽注冲洗盆腔,待盆腔冲出液清亮后,将青霉素240万U和庆大霉素16万U溶于60ml0.9氯化钠溶液中,注入盆腔内,连用3天。(2)青霉素240万U和庆大霉素8万U溶于30ml0.9%氯化钠溶液中,浸在20*10cm消毒纱布上,置入阴道内,每日1次,连用3天。(3)头孢三嗪1.0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4)治疗第2天,青霉素240万U和庆大霉素16万U溶于80ml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输卵管通液,每日1次,连用3天。(5)0.5%甲硝唑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天。
2、对照组 头孢三嗪1.0肌肉注射,每日1次;0.5%甲硝唑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天.。
二、结果
(一)综合治疗组
治疗第3天,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均小于10*109/L,中性小于0.70.腹痛和肛门坠胀感消失,后穹窿穿刺未抽出脓液。阴道、宫颈管内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胞内外均未查到淋球菌,治疗结束后7天和每次月经干净后按上述方法连续复查3次,细胞内外未查到淋球菌。
(二)对照组
治疗第3天,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液5-10ml,阴道、宫颈管内分泌物和后穹窿穿刺抽出的脓液,涂片镜检细胞内外均查到淋球菌,继续治疗3-4天;治疗结束后按综合治疗组方法,复查细胞内外未查到淋球菌。
两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通畅率高,见下表。
三、讨论
淋病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所致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平均3-5天。如阴道感染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淋球菌即上行播散,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输卵管炎,甚至急性盆腔腹膜炎。淋菌性盆腔炎,系淋菌性输卵管炎引起的盆腔感染。本组均反复感染淋球菌,未及时治疗或不规则治疗,导致盆腔积脓,引起输卵管阻塞及盆腔粘连。由于治疗不规则,使淋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滥用头孢三嗪现象普遍,使淋菌对其敏感性降低;淋菌容易潜伏于深层腺体及输卵管(输精管),因其管壁致密坚硬,血运不太丰富,故需用药量足、维持时间长。我们采用后穹窿穿刺,反复抽注抗生素冲洗盆腔、盆腔注药等综合方法,使脓液及时清除,避免了毒素的吸收,使体温和血常规很快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头孢三嗪、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使淋球菌和其它致病菌,在高浓度有效抗生素的直接作用下,很快被杀灭。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一倍多,减少了盆腔粘连。在综合治疗的第2天,反复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溶液进行输卵管通液,既杀灭了子宫和输卵管内的淋球菌,又去除了输卵管内沉积或粘附的纤维蛋白,其通畅率较对照组高80%。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均为未婚女性,年龄18~22岁,均有不洁性交史,均有发热、腹痛、肛门坠胀和阴道脓性分泌物等症状。血常规:
WBC15~21*109/L,N0.90~0.97:;B超提示:盆腔积液,经对阴道、宫颈分泌物和后穹窿穿刺液涂镜检,细胞内外均查到淋球菌。
(二)治疗方法
1、治疗组 (1)取截石位,用0.01%醋酸氯已定液冲洗阴道,单页拉钩暴露后穹窿,行后穹窿穿刺,抽尽脓液,将青霉素(皮试阴性后)640万U和庆大霉素24万U溶于500ml0.9%氯化钠溶液中,用50ml注射器反复抽注冲洗盆腔,待盆腔冲出液清亮后,将青霉素240万U和庆大霉素16万U溶于60ml0.9氯化钠溶液中,注入盆腔内,连用3天。(2)青霉素240万U和庆大霉素8万U溶于30ml0.9%氯化钠溶液中,浸在20*10cm消毒纱布上,置入阴道内,每日1次,连用3天。(3)头孢三嗪1.0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4)治疗第2天,青霉素240万U和庆大霉素16万U溶于80ml0.9%氯化钠溶液中,进行输卵管通液,每日1次,连用3天。(5)0.5%甲硝唑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天。
2、对照组 头孢三嗪1.0肌肉注射,每日1次;0.5%甲硝唑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天.。
二、结果
(一)综合治疗组
治疗第3天,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均小于10*109/L,中性小于0.70.腹痛和肛门坠胀感消失,后穹窿穿刺未抽出脓液。阴道、宫颈管内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胞内外均未查到淋球菌,治疗结束后7天和每次月经干净后按上述方法连续复查3次,细胞内外未查到淋球菌。
(二)对照组
治疗第3天,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液5-10ml,阴道、宫颈管内分泌物和后穹窿穿刺抽出的脓液,涂片镜检细胞内外均查到淋球菌,继续治疗3-4天;治疗结束后按综合治疗组方法,复查细胞内外未查到淋球菌。
两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综合治疗组较对照组通畅率高,见下表。
三、讨论
淋病是泌尿生殖道感染所致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平均3-5天。如阴道感染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淋球菌即上行播散,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输卵管炎,甚至急性盆腔腹膜炎。淋菌性盆腔炎,系淋菌性输卵管炎引起的盆腔感染。本组均反复感染淋球菌,未及时治疗或不规则治疗,导致盆腔积脓,引起输卵管阻塞及盆腔粘连。由于治疗不规则,使淋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滥用头孢三嗪现象普遍,使淋菌对其敏感性降低;淋菌容易潜伏于深层腺体及输卵管(输精管),因其管壁致密坚硬,血运不太丰富,故需用药量足、维持时间长。我们采用后穹窿穿刺,反复抽注抗生素冲洗盆腔、盆腔注药等综合方法,使脓液及时清除,避免了毒素的吸收,使体温和血常规很快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头孢三嗪、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等全身用药及局部用药,使淋球菌和其它致病菌,在高浓度有效抗生素的直接作用下,很快被杀灭。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一倍多,减少了盆腔粘连。在综合治疗的第2天,反复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溶液进行输卵管通液,既杀灭了子宫和输卵管内的淋球菌,又去除了输卵管内沉积或粘附的纤维蛋白,其通畅率较对照组高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