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源电能质量评估在电网治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力用户的增加,以及电网的整改工作开展,电力用户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引导、提升电能质量治理工作,需要在分布式的电源下,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基于此,本文将对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应用。电网中对电能质量最为直接的影响有频率偏差、电压波动、电压闪变、电压失衡、谐波畸变等。为了在实际的电能供应环节中提升电能质量,采取分布式电源电能的质量评估,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的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1 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常规评估现状
与一般意义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评估相比,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质量评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配电系统中,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电网中以后,会使系统中的电压发生明显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电压偏差、三相不平衡、谐波电流等连续型电能质量方面。因此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质量评估主要是在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在对电源电能质量进行评估环节中,需要在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下进行仿真,及时发现分布式电源中的问题。但是在计算机软件模拟计算下,只能得到简单的离散数据,将电源电能在实际供应中的瞬间数值反映出来,而瞬间的数值不能代表整体的评估结果。由于在实际的电能供应环节中会出现很多功率波动的情况,因此会导致传统电源电能质量评估环节的局限性。
2 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分析
2.1 电压质量评估
由于在分布式电源供电模式下,电源的功率P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忽高忽低,这些波动对供电系统中的电压会产生直接影响,又可能导致电压质量的下降,因此需要对电压的质量进行评估。在实际评估中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第一,近似值评估。近似值评估通过对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概率密度进行分析,求取近似目标函数,并对概率统计的特征进行记录。第二,解析法。在系统中通过反复抽样的形式,对影响电压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模拟,以近似的线性数学对卷积进行计算。该种计算模式与近似值模式相比,计算上比较复杂,数据计算量比较大,并且计算的周期比较长。
2.2 三相不平衡问题评估
在三相不平衡的电能质量问题上,电压不平衡问题最为突出,大量的文献研究,根据配电网三相潮流方程,对配电网中的负荷随机变化进行仿真,在不同的获取方式下,利用伪测量模式,来解决数据测量上数据获取少的困难。但是在实际的测量环节中,需要对分布式电源功率输出的随机变量问题进行集中分析。
2.3 分布式电源体系建立
在分布式的电源进行投运之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分析,并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在该体系中主要分为两种指标,输入指标、输出指标。在输入指标中,包含很多内容,分别为分步式电源参数、储能装置容量以及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容量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指标都是实际电能质量评估环节中需要的参数。在输出指标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需要在分布式并网环节中可能产生的故障点,分别为电压闪变、谐波、电压波动、电压偏差、电压三相不平衡、频率偏差等。通过实际数据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析,在110V电压等级下,分布式的电压等级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分析出不同参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标,需要对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考虑。在对电能质量进行排序的环节中,电能治理被忽视,这样的方式比较传统并且需要改进。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方式,在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环节中比较适用。
其中数据包络分析模式是指,对多指标的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在数学规划下,对DMU投影到DEA前沿中,在比较决策单元下,评价相对有效性。在该模型中DEA的优势比较突出:首先,在权重方面,DEA无须任何权重,每一个输入、输出的权重,都需要由决策单元中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并获得最优的权重,这样的模式能够避免主观评价中的因素。其次,在决策单元上,各个输入、输出的权重是变量,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评估能够从比较有利的决策单元角度来实现。当每一个输入与输出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在使用DEA方式进行评估环节中,不需要通过DEA进行显性关系确定。
3 结论
在本文中首先对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常规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分布式电源需要在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下进行仿真,及时发现分布式电源中的问题。电能供应环节中会出现很多功率波动的情况,因此会导致传统电源电能质量评估环节的局限性;然后列出了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对电压质量以及三相不平衡问题进行评估。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电网中的电能质量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应用。电网中对电能质量最为直接的影响有频率偏差、电压波动、电压闪变、电压失衡、谐波畸变等。为了在实际的电能供应环节中提升电能质量,采取分布式电源电能的质量评估,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的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1 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常规评估现状
与一般意义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评估相比,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质量评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配电系统中,将分布式电源接入到电网中以后,会使系统中的电压发生明显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电压偏差、三相不平衡、谐波电流等连续型电能质量方面。因此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质量评估主要是在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在对电源电能质量进行评估环节中,需要在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下进行仿真,及时发现分布式电源中的问题。但是在计算机软件模拟计算下,只能得到简单的离散数据,将电源电能在实际供应中的瞬间数值反映出来,而瞬间的数值不能代表整体的评估结果。由于在实际的电能供应环节中会出现很多功率波动的情况,因此会导致传统电源电能质量评估环节的局限性。
2 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分析
2.1 电压质量评估
由于在分布式电源供电模式下,电源的功率P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忽高忽低,这些波动对供电系统中的电压会产生直接影响,又可能导致电压质量的下降,因此需要对电压的质量进行评估。在实际评估中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第一,近似值评估。近似值评估通过对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概率密度进行分析,求取近似目标函数,并对概率统计的特征进行记录。第二,解析法。在系统中通过反复抽样的形式,对影响电压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模拟,以近似的线性数学对卷积进行计算。该种计算模式与近似值模式相比,计算上比较复杂,数据计算量比较大,并且计算的周期比较长。
2.2 三相不平衡问题评估
在三相不平衡的电能质量问题上,电压不平衡问题最为突出,大量的文献研究,根据配电网三相潮流方程,对配电网中的负荷随机变化进行仿真,在不同的获取方式下,利用伪测量模式,来解决数据测量上数据获取少的困难。但是在实际的测量环节中,需要对分布式电源功率输出的随机变量问题进行集中分析。
2.3 分布式电源体系建立
在分布式的电源进行投运之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分析,并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在该体系中主要分为两种指标,输入指标、输出指标。在输入指标中,包含很多内容,分别为分步式电源参数、储能装置容量以及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容量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指标都是实际电能质量评估环节中需要的参数。在输出指标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需要在分布式并网环节中可能产生的故障点,分别为电压闪变、谐波、电压波动、电压偏差、电压三相不平衡、频率偏差等。通过实际数据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析,在110V电压等级下,分布式的电压等级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分析出不同参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超标,需要对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考虑。在对电能质量进行排序的环节中,电能治理被忽视,这样的方式比较传统并且需要改进。而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方式,在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环节中比较适用。
其中数据包络分析模式是指,对多指标的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在数学规划下,对DMU投影到DEA前沿中,在比较决策单元下,评价相对有效性。在该模型中DEA的优势比较突出:首先,在权重方面,DEA无须任何权重,每一个输入、输出的权重,都需要由决策单元中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并获得最优的权重,这样的模式能够避免主观评价中的因素。其次,在决策单元上,各个输入、输出的权重是变量,分布式的电源电能评估能够从比较有利的决策单元角度来实现。当每一个输入与输出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关系,那么在使用DEA方式进行评估环节中,不需要通过DEA进行显性关系确定。
3 结论
在本文中首先对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常规评估现状进行分析,分布式电源需要在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下进行仿真,及时发现分布式电源中的问题。电能供应环节中会出现很多功率波动的情况,因此会导致传统电源电能质量评估环节的局限性;然后列出了分布式电源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对电压质量以及三相不平衡问题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