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视和加强煤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员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努力为员工构建终身教育、提升能力、成才发展的平台。
关键词:建立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 问题改进
我国自1993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全国已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6000多个,工人考核组织1900个,考评人员7万余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重庆于2012年启动实施“一年起步、两年普及、三年提高、四年巩固”的四年规划,要求全市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及煤炭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广泛深入基层调研,制定完善的目标规划,逐步推进重庆煤炭工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开展,努力提高煤炭行业职工技能水平。2012上半年,重庆市乡镇煤矿共有1642人次巷道掘砌工参加了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煤矿职工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和队伍建设的稳定发展。本人连续参与了重庆市的3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中发现煤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 1 煤炭行业不景气,鉴定人数急剧下降
2012后,我国电力对煤炭需求疲软,用煤量下降。下游用煤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导致煤炭库存積压严重,并且随着国际煤价持续下跌,对国内煤矿企业造成很大冲击。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直接造成了这两年培训鉴定的人数急剧下降,见表1。
可以看出,由于受到行业的影响,2014年的鉴定人数仅为往年的五成不到。
1. 2从业人员对职业资格证书认知度低
重庆与2012年才逐步在各区县煤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由于是新生事物,所以存在着上至企业管理者,下至普通职工对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内容、程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重要性知之甚少,不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不了解职业工种市场准入的要求。
1. 3企业缺人,往往一人多鉴
煤炭企业与之其它行业相比,生产一线严重缺员,技术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如何留住人,降低人才流失率已成为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庆能源打通一矿2013年专门成立了招工组在四川、重庆、贵州各地招工,招工条件从35周岁放宽到40周岁。但碾转20天,行车3000多公里,走了56个乡镇,仅有29人报名,实际到矿工作只有12人。随着煤炭价格疲软,企业拖欠工资严重,职工无法维持生活,尤其是从事生产一线的“农协工”纷纷出走。煤炭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也不希望自己出钱给员工培训鉴定拿到等级证后,员工却跳槽到其他煤矿,最后人财两空。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个煤矿派同一人参加多个工种鉴定,而这些人中大多数又并非一线工作者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有人已经在前一年取得了该职业的等级证书,而今年企业又派他来参加同等级鉴定这类乌龙。总体而言还是因为企业无法解决人才流失的这种困境。
1. 4技能人才不被重视
相当部分企业未将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与工资福利挂钩,这是长期影响技能人才参与技能鉴定的根本原因。
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技能要素占工资分配的比重过小,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总体偏低,价值未得到应有体现。按重庆市统计局公布,2013年度全市采矿业平均工资45934元,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82312元,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58531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平均工资45986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平均工资43446元。可以看到技术工人的整体收入是整个行业中最低的。
八十年代初期企业还是八级工资制,工资同技术等级挂钩,而现在考取职业资格认证不能带来实惠,技术工人取得职业资格认证的积极性不高。工人有否职业资格证书都关系不大,在薪酬上也没有任何体现,所以一般工人没有动力去考取中高级技工等职业资格。
1. 5实际操作现场考试难度大
技能实操考核是煤矿职业技能鉴定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工种进行技能实操考核,只有到井下现场作业才能完成。而煤矿生产任务紧,安全形势严峻,在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考核难度太大。
2建议
2. 1加大宣传力度
要加大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技能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都认识到推行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力措施,是理顺和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是提高技能人才地位的重要途径。推行职业技能鑒定,克服了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存在的轻技能,重文凭、轻水平的弊端,使职工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上发展,实现了自身价值。国家为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实行对技术职业(工种)从业人员的就业准入;推行持证上岗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等,这为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 2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切实落实渝煤监办〔2011〕382号《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施工队伍管理的意见》文件:施工队伍中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并应当有技师,班组中应当有高级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特殊工种培训并取得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煤矿安全培训并取得煤矿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以此督促煤炭企业及职工积极参加到职业技能鉴定中来。
2. 3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
要坚定技术工人走“技术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应该针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制定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比例的工资标准,作为技术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其区别于普通工人,从而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例如2012年苏州就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重点明确,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各类招考中,对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报考相关职位时,与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聘任人员时,对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其工资待遇、职位晋升、考核定级及其他各项待遇,按照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学历毕业生待遇执行。
2. 4注重实际操作考核
针对工考矛盾的问题,建议初、中级工实际操作考核可引入人机对话系统、模拟仿真软件,在地面模拟井下工作环境进行考核;高级工、技师实际操作考核,由鉴定站组织考评员,根据矿井的生产情况确定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事前与安监部门联系,对考核工作面进行检查,拉起警戒线,竖起安全标志,检查所需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确保实际操作考核场地万无一失,在考核内容上,紧密联系生产,既考核生产实际中关键性的问题,又考核其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2. 5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确保鉴定质量,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确保了鉴定质量,也就确保了技术工人的素质,质量是鉴定的生命线。作为鉴定机构,要从规章制度、约束机制的操作程序上,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要加快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督导制度。
参考文献:
[1]高立厚《要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宣传力度》中国培训 1999年第03期
[2]赵刚《浅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职业?下旬 2012年11期
作者简介:
李阳坤鎏(1982),男,本科,重庆市,讲师,现就职于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关键词:建立制度 职业技能鉴定 问题改进
我国自1993年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全国已共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站)6000多个,工人考核组织1900个,考评人员7万余人,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重庆于2012年启动实施“一年起步、两年普及、三年提高、四年巩固”的四年规划,要求全市各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及煤炭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广泛深入基层调研,制定完善的目标规划,逐步推进重庆煤炭工业技能鉴定工作全面开展,努力提高煤炭行业职工技能水平。2012上半年,重庆市乡镇煤矿共有1642人次巷道掘砌工参加了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有力的促进了煤矿职工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和队伍建设的稳定发展。本人连续参与了重庆市的3年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中发现煤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 1 煤炭行业不景气,鉴定人数急剧下降
2012后,我国电力对煤炭需求疲软,用煤量下降。下游用煤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导致煤炭库存積压严重,并且随着国际煤价持续下跌,对国内煤矿企业造成很大冲击。煤炭行业的不景气直接造成了这两年培训鉴定的人数急剧下降,见表1。
可以看出,由于受到行业的影响,2014年的鉴定人数仅为往年的五成不到。
1. 2从业人员对职业资格证书认知度低
重庆与2012年才逐步在各区县煤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由于是新生事物,所以存在着上至企业管理者,下至普通职工对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内容、程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重要性知之甚少,不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不了解职业工种市场准入的要求。
1. 3企业缺人,往往一人多鉴
煤炭企业与之其它行业相比,生产一线严重缺员,技术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如何留住人,降低人才流失率已成为煤炭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庆能源打通一矿2013年专门成立了招工组在四川、重庆、贵州各地招工,招工条件从35周岁放宽到40周岁。但碾转20天,行车3000多公里,走了56个乡镇,仅有29人报名,实际到矿工作只有12人。随着煤炭价格疲软,企业拖欠工资严重,职工无法维持生活,尤其是从事生产一线的“农协工”纷纷出走。煤炭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也不希望自己出钱给员工培训鉴定拿到等级证后,员工却跳槽到其他煤矿,最后人财两空。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个煤矿派同一人参加多个工种鉴定,而这些人中大多数又并非一线工作者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有人已经在前一年取得了该职业的等级证书,而今年企业又派他来参加同等级鉴定这类乌龙。总体而言还是因为企业无法解决人才流失的这种困境。
1. 4技能人才不被重视
相当部分企业未将技能人才的技术等级与工资福利挂钩,这是长期影响技能人才参与技能鉴定的根本原因。
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技能要素占工资分配的比重过小,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总体偏低,价值未得到应有体现。按重庆市统计局公布,2013年度全市采矿业平均工资45934元,单位负责人平均工资82312元,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工资58531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平均工资45986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平均工资43446元。可以看到技术工人的整体收入是整个行业中最低的。
八十年代初期企业还是八级工资制,工资同技术等级挂钩,而现在考取职业资格认证不能带来实惠,技术工人取得职业资格认证的积极性不高。工人有否职业资格证书都关系不大,在薪酬上也没有任何体现,所以一般工人没有动力去考取中高级技工等职业资格。
1. 5实际操作现场考试难度大
技能实操考核是煤矿职业技能鉴定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绝大多数工种进行技能实操考核,只有到井下现场作业才能完成。而煤矿生产任务紧,安全形势严峻,在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考核难度太大。
2建议
2. 1加大宣传力度
要加大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力度。宣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性质、内容和技能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都认识到推行职业技能鉴定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力措施,是理顺和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是提高技能人才地位的重要途径。推行职业技能鑒定,克服了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存在的轻技能,重文凭、轻水平的弊端,使职工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上发展,实现了自身价值。国家为推行职业资格证制度,还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实行对技术职业(工种)从业人员的就业准入;推行持证上岗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等,这为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2. 2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切实落实渝煤监办〔2011〕382号《重庆煤矿安全监察局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施工队伍管理的意见》文件:施工队伍中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并应当有技师,班组中应当有高级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特殊工种培训并取得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煤矿安全培训并取得煤矿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以此督促煤炭企业及职工积极参加到职业技能鉴定中来。
2. 3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
要坚定技术工人走“技术改变命运,岗位成就事业”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政府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应该针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制定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一定比例的工资标准,作为技术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使其区别于普通工人,从而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例如2012年苏州就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重点明确,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各类招考中,对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报考相关职位时,与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聘任人员时,对取得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其工资待遇、职位晋升、考核定级及其他各项待遇,按照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学历毕业生待遇执行。
2. 4注重实际操作考核
针对工考矛盾的问题,建议初、中级工实际操作考核可引入人机对话系统、模拟仿真软件,在地面模拟井下工作环境进行考核;高级工、技师实际操作考核,由鉴定站组织考评员,根据矿井的生产情况确定进行实际操作考核,并事前与安监部门联系,对考核工作面进行检查,拉起警戒线,竖起安全标志,检查所需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确保实际操作考核场地万无一失,在考核内容上,紧密联系生产,既考核生产实际中关键性的问题,又考核其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2. 5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管理,确保鉴定质量,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确保了鉴定质量,也就确保了技术工人的素质,质量是鉴定的生命线。作为鉴定机构,要从规章制度、约束机制的操作程序上,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要加快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督导制度。
参考文献:
[1]高立厚《要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宣传力度》中国培训 1999年第03期
[2]赵刚《浅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职业?下旬 2012年11期
作者简介:
李阳坤鎏(1982),男,本科,重庆市,讲师,现就职于重庆市科能高级技工学校,主要从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