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在课堂,而课堂活动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互动教学”的理念已经深深地融入教师的内心,在任何一节课上,特别是各级学校的展示课、研究课的课堂上,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教师与学生的活动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了凸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学生忙于活动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展示;小组讨论热闹非凡、旁若无人足以显示出合作学习这一理念的存在;教师忙于活动的组织、展开和在各小组间的往返表明我们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我们的课堂是生动的、热闹的,相对过去沉闷、单向的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正沿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向前大幅迈进。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倡导建构性的学习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部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目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互动教学”的探索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价值,它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弊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
然而,随着我们对“互动教学”要求的进一步深化、落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发出互动教学“不过如此”的无奈:所谓公开课,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设计“秀”出来;所谓学生主体性就是要有学生发言、展示、小组讨论;所谓课堂氛围就是弥漫音乐、录像和笑声;所谓互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起来。如此种种的无奈,反映的正是我们对“互动的教育模式”的理解陷入了停滞,对“互动”内涵的挖掘缺乏深度和广度。正如我们在听了几十节展示课之后,会有“大同小异”“模式化”“流于形式”“收获不大”的种种印象。
原因何在?客观地讲,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课堂的活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新课程提出的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而问题就在于课堂活动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具体来说:首先,在活动的目标定位上,课堂活动缺乏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为活动而活动”,而不是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比如:某语文课上,本是一段主人公的对话,以分析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教学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来分析、体会。但是为了使课堂动起来,教师就让学生预先进行了化妆,表演课本剧。事实表明,这个课本剧的表演,不仅没有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关注角色的语言特色和内心感受的细微变化,反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服装、音乐、搞笑上来。究其原因就是活动本身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活动不能为教学服务,成为一种附属、摆设。其次,在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局限于表层的活动,相对比较肤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探究。比如:某物理公开课,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自由落体运动,教师做大、小球同时进行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只要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就完全可以实现,但是该教师硬是给每桌的两位同学配了一套设备,让他们活动。结果是学生反复扔球、到处找球,教室里一片嘈杂。再次,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而且随意性较大。在我们的课堂上,所谓探究学习就是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开展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毫无研究过程的研究小组代表的成果展示。有的公开课,研究小组的代表发言就占了四分之三的课堂时间。最后,客观地讲,多数教师是心中有学生的,但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展示课、公开课上,学生活动的范围相对局限,学生活动往往成为某几个优秀学生的轮番表演。这样对课堂气氛的调动,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严重的桎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部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从“灌”到“动”,而且要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化倾向,追求从“动”到“生动、个性、有价值的互动”。
再次,课堂活动应该是有价值的活动,课堂活动要真正为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而不能走过场、做样子,“为了活动而活动”。我们提倡发挥学生主体性,开展活动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教师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互动的活动参与形式,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生成性地掌握知识。所以,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讲求效益,真正有利于强化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取决于所学知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和客观条件,而并不是绝对化的“为活动是从”,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要有所谓的学生活动。
其次,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出发,追求形式上的生动、多样和内容上的贴切。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想使课堂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专注程度是有限的,新事物对他们具有更大的刺激和可接受性。所以,课堂活动在形式上要克服僵化、单一的弊病,要注重生动、多样。比如:在政治课中,对市场交易原则的教学,现在普遍采用影像材料设置背景,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教师归纳,练习反馈。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可以考虑使用模拟交易、“我的交易故事”、“如果世界是这样”、辩论(搭售也双赢、无商不奸)等形式,这样就把原理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受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必然性及要求。当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要在深层次上调动学生,还必须在活动的内容上切合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活动的内容要紧紧扣住学生的知识模糊点。比如,在前面活动中的辩论题,就是从学生平时模棱两可的认识切入,让他们有话说,有收获。
再次,课堂活动的设计要追求创新,富有个性,要体现学科特色、教师特色。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对学生活动的方向性要求,它是一个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活动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模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千篇一律,应该尽可能地从本校、本学科、本人的实际出发,创造出基于该理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比如:理科课堂的学生活动侧重于通过实验进行知识原理的生成或验证,所以活动设计的关键是注意实验的可操作性,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原理生成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标准套路、追求形式的花哨。文科的学习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比,从而生成自己内化的知识,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所以文科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质疑、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场,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认知的提升。它在意的是学生的知识融通、思想碰撞、情感体验,而不是一味地渲染那些旨在让学生仅仅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外显活动。
最后,课堂活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的单向活动,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相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而课堂活动则是这种交往、互动的载体。所以,在课堂活动中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与教师的指导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课堂活动切合学生的实际,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真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活动的平台,而不能使课堂的学生活动成为几个好学生的“独角戏”。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学会自然地介入和退出,学会引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学会控制活动的进程,实现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倡导建构性的学习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部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目前,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互动教学”的探索具有前瞻性、突破性的价值,它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弊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实践的、感性的、操作的活动。
然而,随着我们对“互动教学”要求的进一步深化、落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发出互动教学“不过如此”的无奈:所谓公开课,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设计“秀”出来;所谓学生主体性就是要有学生发言、展示、小组讨论;所谓课堂氛围就是弥漫音乐、录像和笑声;所谓互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起来。如此种种的无奈,反映的正是我们对“互动的教育模式”的理解陷入了停滞,对“互动”内涵的挖掘缺乏深度和广度。正如我们在听了几十节展示课之后,会有“大同小异”“模式化”“流于形式”“收获不大”的种种印象。
原因何在?客观地讲,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课堂的活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新课程提出的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现在课堂上呈现了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也是必须的。而问题就在于课堂活动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具体来说:首先,在活动的目标定位上,课堂活动缺乏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为活动而活动”,而不是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比如:某语文课上,本是一段主人公的对话,以分析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教学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来分析、体会。但是为了使课堂动起来,教师就让学生预先进行了化妆,表演课本剧。事实表明,这个课本剧的表演,不仅没有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关注角色的语言特色和内心感受的细微变化,反而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服装、音乐、搞笑上来。究其原因就是活动本身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活动不能为教学服务,成为一种附属、摆设。其次,在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局限于表层的活动,相对比较肤浅,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探究。比如:某物理公开课,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自由落体运动,教师做大、小球同时进行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只要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就完全可以实现,但是该教师硬是给每桌的两位同学配了一套设备,让他们活动。结果是学生反复扔球、到处找球,教室里一片嘈杂。再次,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而且随意性较大。在我们的课堂上,所谓探究学习就是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开展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毫无研究过程的研究小组代表的成果展示。有的公开课,研究小组的代表发言就占了四分之三的课堂时间。最后,客观地讲,多数教师是心中有学生的,但是在真正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展示课、公开课上,学生活动的范围相对局限,学生活动往往成为某几个优秀学生的轮番表演。这样对课堂气氛的调动,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严重的桎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部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不仅要从“灌”到“动”,而且要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形式化倾向,追求从“动”到“生动、个性、有价值的互动”。
再次,课堂活动应该是有价值的活动,课堂活动要真正为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服务,而不能走过场、做样子,“为了活动而活动”。我们提倡发挥学生主体性,开展活动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教师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为学生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互动的活动参与形式,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生成性地掌握知识。所以,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实际出发,讲求效益,真正有利于强化知识重点,突破知识难点。取决于所学知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和客观条件,而并不是绝对化的“为活动是从”,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要有所谓的学生活动。
其次,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出发,追求形式上的生动、多样和内容上的贴切。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想使课堂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专注程度是有限的,新事物对他们具有更大的刺激和可接受性。所以,课堂活动在形式上要克服僵化、单一的弊病,要注重生动、多样。比如:在政治课中,对市场交易原则的教学,现在普遍采用影像材料设置背景,学生讨论发言,然后教师归纳,练习反馈。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可以考虑使用模拟交易、“我的交易故事”、“如果世界是这样”、辩论(搭售也双赢、无商不奸)等形式,这样就把原理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感受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必然性及要求。当然,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要在深层次上调动学生,还必须在活动的内容上切合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活动的内容要紧紧扣住学生的知识模糊点。比如,在前面活动中的辩论题,就是从学生平时模棱两可的认识切入,让他们有话说,有收获。
再次,课堂活动的设计要追求创新,富有个性,要体现学科特色、教师特色。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倡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是对学生活动的方向性要求,它是一个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活动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模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千篇一律,应该尽可能地从本校、本学科、本人的实际出发,创造出基于该理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比如:理科课堂的学生活动侧重于通过实验进行知识原理的生成或验证,所以活动设计的关键是注意实验的可操作性,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原理生成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标准套路、追求形式的花哨。文科的学习侧重于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比,从而生成自己内化的知识,提升道德认知水平。所以文科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境,通过质疑、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场,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认知的提升。它在意的是学生的知识融通、思想碰撞、情感体验,而不是一味地渲染那些旨在让学生仅仅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外显活动。
最后,课堂活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的单向活动,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相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而课堂活动则是这种交往、互动的载体。所以,在课堂活动中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与教师的指导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课堂活动切合学生的实际,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真正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活动的平台,而不能使课堂的学生活动成为几个好学生的“独角戏”。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高对活动的指导水平,学会自然地介入和退出,学会引导学生活动的方向,学会控制活动的进程,实现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