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创新意识的养成,是各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关于工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这一问题上,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通过对工科学生特点的分析,进而阐述工科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等因素对创新意识养成的重要性。
关键词:工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
作者简介:徐双迪(1985-),男,浙江岱山人,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助教。(浙江 舟山 316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34-02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怎样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以面对激烈的竞争是各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笔者通过翻检材料发现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有较多学者已经论及,而本文试图以工科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现阶段工科学生特点的分析,同时结合实践这一载体,主要对工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工科学生,由于“毕业后直接流向社会经济生产主战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高、操作性强,尤其是面临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工艺不断升级、生产企业竞争加剧等新情况”,[1]所以,从社会的需求性以及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工科学生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那么关于创新能力,是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都在强调的内容之一。在十八大新修订的党章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这里的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党发挥创造性的产物。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无论是政府导向、社会需求还是学生本身等角度都在呼唤着创新。而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发明,而且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感,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3]所以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要的就是夯实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创新才会变得可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在校或者刚毕业的工科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强求他们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或者说能够创新出某件具体事物或理论来,而是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意识。大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打好基础,在走上社会后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加上这种创新意识,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目前工科学生的特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抛开坚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学术修养,那么再来谈创新意识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要培养创新意识首要的就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意识。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的主体构成来看,工科学生以男生为主体。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一些工科院系的男生数基本达到90%左右,有些班级甚至出现无女生的现象。一般来讲,男生的特性和关注点相较于女生是十分不同的。男生更喜欢动手操作,更喜欢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进而加深所学知识;而女生更倾向于识记内容,注重学习的成效。所以即便是在男生占绝大多数的工科院系,从学习成绩上来看,女生却能够与男生平分秋色。当然,男女生的这些特点是难以改变的,这就要求在对创新意识养成的过程中,在夯实基础的学习中,能够尊重学生的特质,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其次,面对快速的信息化,网络迅速占领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再加上现在基本是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溺爱,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比较淡漠,从高中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犹如从千斤重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出现失去方向,无法准确定位自己,逐渐出现沉迷网络等现象。所以这个时候,朋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经与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过交流,该生反馈自己的自控力比较弱,进入大学后看到寝室同学在玩游戏,那么自己也开始玩网游,一开始是不自觉的,到后来就是不自主了。所以要夯实基础就要重视朋辈的影响力、重视榜样的力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面的东西可以传播,但是负面的东西更易传染。在创新意识养成的过程中,要重视整体环境,做到全员育人,有效联动。
再次,有些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平时的积累中逐渐树立起来的。所以在养成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激发兴趣。
二、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意识养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部动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的形成,而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性的形成”。[4]所以要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要重视这种内部动机,也就是兴趣。通过兴趣来推动创新,正所谓“兴趣导致爱好,爱好引起迷恋,迷恋促发创造”。[5]
关于兴趣的激发,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往往可能是不经意间的一次比赛、一次实验。比如科技创新比赛,不断给工科学生提供了很具有创新引导意味的比赛题目,例如2011年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赛题就是抗震救灾机器人、2012年“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赛题是直立行走的智能车等等。正是这些能够激发兴趣的赛题直接或者间接刺激着工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态度的调整,转读死书为会读书,学会转化、变通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服务,从而提高工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潜意识中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每年都会举办科技文化月等活动。这些活动为省级科技竞赛储备了人才,也积极吸引着一批刚进入大学、既兴奋又胆怯的大一新生。当在理论学习中的困惑在实践过程中迎刃而解的时候,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喜悦,而且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兴趣,朝着更深层次的目标探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应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规划要求,浙江省团委、省科技厅、省学联共同举办了浙江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赛事。那么无论是地区赛事、省赛还是学校的活动,其实都是希望构筑一个日益优化的创新平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服务。
这些科技竞赛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能够很好结合的平台。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工科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对多数的教学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多数的实践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些工科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金工实习,进而对多数的暑期社会实践也不明白自己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造成这一困惑主要是一直以来固定不变、形式单一枯燥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所以说本身就有独特形式优势的科技竞赛,从一个侧面弥补了这种单一枯燥而带来学生厌学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进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工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那么根据现实和借鉴国外经验也可以看出,加强人文教育也是有益于创新意识的养成。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通过大学阶段“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潜质,在校方的宏观引导下独立自主学习,从而得到充分发现个人的研究爱好,激发浓厚的创新兴趣和创新动机”。[6]当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当下如浙江海洋学院也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或者说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凡此种种其实也是在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服务。
三、注重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及习惯问题时曾有这样一段话:“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因为“习惯使行为变成了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7]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7]并可以“自觉地做应该做的事、发挥下意识的作用和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那么这是好习惯的作用,反之坏习惯的影响也亦然。所以,正是基于此,作为高校也在不断重视和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在新生入学进行始业教育的时候,会让新生思考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来上大学、如何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将去从事什么工作。通过这三个问题使新生能够明确自己该如何渡过这四年时光。同时,以此为抓手,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此外,通过报刊杂志等传媒手段,使全校形成对好习惯好未来等问题的讨论,加深对大学教育的补课与重构这一问题的认识。
不苛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是要有创新意识。那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加深,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在此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习惯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事半功倍。学生走出校园,靠的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在校期间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结合工科学生自身的特点,这在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上也将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作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能力。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无论是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意识的养成,还是注重习惯,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因素都内化为学生的自有品质,不仅让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更让学生自己能够深切体悟到,这也是值得再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新林,沈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育途径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3).
[2]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8.
[3]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
[4]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周懿.美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2008,(2):130.
[7]夏跃平,陈水林.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与大学生谈大学生活[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4.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工科学生;创新意识;养成
作者简介:徐双迪(1985-),男,浙江岱山人,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助教。(浙江 舟山 31602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34-02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怎样让学生养成创新意识,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以面对激烈的竞争是各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笔者通过翻检材料发现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有较多学者已经论及,而本文试图以工科学生为考察对象,通过对现阶段工科学生特点的分析,同时结合实践这一载体,主要对工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作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工科学生,由于“毕业后直接流向社会经济生产主战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高、操作性强,尤其是面临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工艺不断升级、生产企业竞争加剧等新情况”,[1]所以,从社会的需求性以及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求工科学生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那么关于创新能力,是政府以及整个社会都在强调的内容之一。在十八大新修订的党章中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这里的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党发挥创造性的产物。
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无论是政府导向、社会需求还是学生本身等角度都在呼唤着创新。而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和发明,而且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感,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3]所以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要的就是夯实他们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谈创新,创新才会变得可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对于在校或者刚毕业的工科学生来说,并不一定强求他们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或者说能够创新出某件具体事物或理论来,而是应该鼓励和引导他们养成创新意识。大学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在大学阶段就打好基础,在走上社会后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加上这种创新意识,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目前工科学生的特点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抛开坚实的理论知识、深厚的学术修养,那么再来谈创新意识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要培养创新意识首要的就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意识。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学生的主体构成来看,工科学生以男生为主体。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一些工科院系的男生数基本达到90%左右,有些班级甚至出现无女生的现象。一般来讲,男生的特性和关注点相较于女生是十分不同的。男生更喜欢动手操作,更喜欢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进而加深所学知识;而女生更倾向于识记内容,注重学习的成效。所以即便是在男生占绝大多数的工科院系,从学习成绩上来看,女生却能够与男生平分秋色。当然,男女生的这些特点是难以改变的,这就要求在对创新意识养成的过程中,在夯实基础的学习中,能够尊重学生的特质,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其次,面对快速的信息化,网络迅速占领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再加上现在基本是独生子女,得到父母的溺爱,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比较淡漠,从高中进入大学后,有些学生犹如从千斤重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出现失去方向,无法准确定位自己,逐渐出现沉迷网络等现象。所以这个时候,朋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经与一名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过交流,该生反馈自己的自控力比较弱,进入大学后看到寝室同学在玩游戏,那么自己也开始玩网游,一开始是不自觉的,到后来就是不自主了。所以要夯实基础就要重视朋辈的影响力、重视榜样的力量,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面的东西可以传播,但是负面的东西更易传染。在创新意识养成的过程中,要重视整体环境,做到全员育人,有效联动。
再次,有些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所选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况。那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兴趣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平时的积累中逐渐树立起来的。所以在养成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激发兴趣。
二、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意识养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内部动机。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内部动机能够促进创造性的形成,而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性的形成”。[4]所以要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要重视这种内部动机,也就是兴趣。通过兴趣来推动创新,正所谓“兴趣导致爱好,爱好引起迷恋,迷恋促发创造”。[5]
关于兴趣的激发,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往往可能是不经意间的一次比赛、一次实验。比如科技创新比赛,不断给工科学生提供了很具有创新引导意味的比赛题目,例如2011年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赛题就是抗震救灾机器人、2012年“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赛题是直立行走的智能车等等。正是这些能够激发兴趣的赛题直接或者间接刺激着工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不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态度的调整,转读死书为会读书,学会转化、变通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服务,从而提高工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潜意识中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每年都会举办科技文化月等活动。这些活动为省级科技竞赛储备了人才,也积极吸引着一批刚进入大学、既兴奋又胆怯的大一新生。当在理论学习中的困惑在实践过程中迎刃而解的时候,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喜悦,而且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兴趣,朝着更深层次的目标探究。
在过去的一年里,应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规划要求,浙江省团委、省科技厅、省学联共同举办了浙江省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赛事。那么无论是地区赛事、省赛还是学校的活动,其实都是希望构筑一个日益优化的创新平台,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服务。
这些科技竞赛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能够很好结合的平台。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工科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对多数的教学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多数的实践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有些工科学生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金工实习,进而对多数的暑期社会实践也不明白自己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造成这一困惑主要是一直以来固定不变、形式单一枯燥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所以说本身就有独特形式优势的科技竞赛,从一个侧面弥补了这种单一枯燥而带来学生厌学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进而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工科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那么根据现实和借鉴国外经验也可以看出,加强人文教育也是有益于创新意识的养成。如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通识教育,通过大学阶段“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高尚道德的陶冶、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人所共需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能力潜质,在校方的宏观引导下独立自主学习,从而得到充分发现个人的研究爱好,激发浓厚的创新兴趣和创新动机”。[6]当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当下如浙江海洋学院也开设一些通识课程,或者说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凡此种种其实也是在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服务。
三、注重习惯,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及习惯问题时曾有这样一段话:“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因为“习惯使行为变成了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7]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7]并可以“自觉地做应该做的事、发挥下意识的作用和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那么这是好习惯的作用,反之坏习惯的影响也亦然。所以,正是基于此,作为高校也在不断重视和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在新生入学进行始业教育的时候,会让新生思考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来上大学、如何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后将去从事什么工作。通过这三个问题使新生能够明确自己该如何渡过这四年时光。同时,以此为抓手,培育学生良好的习惯。此外,通过报刊杂志等传媒手段,使全校形成对好习惯好未来等问题的讨论,加深对大学教育的补课与重构这一问题的认识。
不苛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是要有创新意识。那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随着经验和阅历的加深,就会取得更好的成效。在此过程中,一种良好的习惯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事半功倍。学生走出校园,靠的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在校期间养成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同时结合工科学生自身的特点,这在创新能力的自我养成上也将大有裨益。
综上所述,创新能力作为大家所认同的一种能力。对于工科学生来说,无论是激发兴趣,引导创新意识的养成,还是注重习惯,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怎样把这些因素都内化为学生的自有品质,不仅让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更让学生自己能够深切体悟到,这也是值得再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新林,沈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育途径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3).
[2]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8.
[3]安江英,田慧云.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1):29.
[4]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6]周懿.美国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2008,(2):130.
[7]夏跃平,陈水林.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与大学生谈大学生活[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4.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