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语文教学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的重任。楹联作为素材性资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作为语文老师,关注楹联在教学中的渗透,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学习赏析身边的楹联
我们学校是有着120年历史的老校,原名为三江书院,校门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横批:三江书院。横额中的三江:琴江、棉江、周江,三江汇聚,积聚了龙气、灵气、人气,西水东流,一衣带水。也可以解读为三年寒窗苦读,江山建国人才。三江毓秀,桃李芬芳。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
吸引全球华人眼球的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大奖赛,是中国楹联界建国以来奖金最高,规模最大的征联比赛,五年征联荣获春联总冠军的是一副四言短联:“足承虎步;势启龙章。” 此联以八个字获得总冠军巨奖,真的可谓“一字万金”!此联写的当年是兔年,但此联却不着兔字,只从上一年的虎年和下一年的龙年着笔,构思极为精巧,炼字极为考究。“虎步”指矫健威武的脚步,用来形容去年国家发展的成就;“龙章”喻指不凡的文章;文章也可用来形容明年发展的蓝图。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丰富的内涵,夺得桂冠,可谓名至实归,更是众望所归。赏读获奖的春联作品,领略楹联的魅力:构思精巧,匠心独运;语言精短,方便实用;内涵精彩,贴近生活、时代和传统。
二、让楹联走进语文课堂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寓对联赏析于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对联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如讲《阿Q正传》,我便指导学生赏析郭沫若悼鲁迅的挽联:“平生功业尤拉化;旷代文章数《阿Q》。”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赏析,同学们不仅明确了《阿Q正传》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还了解到了鲁迅先生在汉字改革方面立下的汗马功劳。对联讲授新课,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体会。教学《荷塘月色》引用“月色荷塘,荷塘月色,此夜朦胧素淡;思乡怀古,怀古思乡,经年苦闷哀愁。”来让学生把握文中的景与情。分析课文,对联的渗透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对激发学生思维,发掘主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总结《边城》的有:“古朴湘西长卷画,清纯翠女散文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余音缭绕,思之更远。
三、学习拟写楹联更精彩
学生听得多了,学得多了,自然而然去尝试作对联。学生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一篇美妙的写景抒情的范文后,有学生作联:“柳荫月下,照见独步人,胸怀净土;荷塘岸边,记起采莲女,情系江南。”在对联中描绘出宁静的夜色,而且还体会出作者当时思想感情。学完《兰亭集序》,同学们跃跃欲试,写下的对联:“群贤毕至成佳作;少长咸集悟人生。”、“妙趣横生山和水;触景生情乐与悲。”等等。在学生作文中也出现诸如:“三江扬波传喜讯;书院点头迎嘉宾.”“三江盛世;书院芬芳”的对联。记得在高二(12)班同学自我介绍时,让他们根据对联特点写自己的嵌名联。如班长张柳兰:“柳影十二现;兰香天下闻。”王海春的“海鸥跃地起;春鹭冲天飞”;曾祥清的“祥云集三江;清风临书院”;刘雨的“松流煮茗乐;竹雨吟诗忙”;胡建浪的“建树天下;浪涌三江”……同学拟写对联都善于巧思,有哲理,写出自己的个性。
其实,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领域是很广阔的。只要我们对楹联有深厚感情,对语文教学有沉甸甸的责任感,那么也必定会很好地把楹联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把楹联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去开发应用,担当起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一定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喜悦。
(本文是广东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一、学习赏析身边的楹联
我们学校是有着120年历史的老校,原名为三江书院,校门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横批:三江书院。横额中的三江:琴江、棉江、周江,三江汇聚,积聚了龙气、灵气、人气,西水东流,一衣带水。也可以解读为三年寒窗苦读,江山建国人才。三江毓秀,桃李芬芳。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
吸引全球华人眼球的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大奖赛,是中国楹联界建国以来奖金最高,规模最大的征联比赛,五年征联荣获春联总冠军的是一副四言短联:“足承虎步;势启龙章。” 此联以八个字获得总冠军巨奖,真的可谓“一字万金”!此联写的当年是兔年,但此联却不着兔字,只从上一年的虎年和下一年的龙年着笔,构思极为精巧,炼字极为考究。“虎步”指矫健威武的脚步,用来形容去年国家发展的成就;“龙章”喻指不凡的文章;文章也可用来形容明年发展的蓝图。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丰富的内涵,夺得桂冠,可谓名至实归,更是众望所归。赏读获奖的春联作品,领略楹联的魅力:构思精巧,匠心独运;语言精短,方便实用;内涵精彩,贴近生活、时代和传统。
二、让楹联走进语文课堂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寓对联赏析于语文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陶冶他们的情操,增长他们的知识和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对联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如讲《阿Q正传》,我便指导学生赏析郭沫若悼鲁迅的挽联:“平生功业尤拉化;旷代文章数《阿Q》。”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赏析,同学们不仅明确了《阿Q正传》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还了解到了鲁迅先生在汉字改革方面立下的汗马功劳。对联讲授新课,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体会。教学《荷塘月色》引用“月色荷塘,荷塘月色,此夜朦胧素淡;思乡怀古,怀古思乡,经年苦闷哀愁。”来让学生把握文中的景与情。分析课文,对联的渗透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对激发学生思维,发掘主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总结《边城》的有:“古朴湘西长卷画,清纯翠女散文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余音缭绕,思之更远。
三、学习拟写楹联更精彩
学生听得多了,学得多了,自然而然去尝试作对联。学生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一篇美妙的写景抒情的范文后,有学生作联:“柳荫月下,照见独步人,胸怀净土;荷塘岸边,记起采莲女,情系江南。”在对联中描绘出宁静的夜色,而且还体会出作者当时思想感情。学完《兰亭集序》,同学们跃跃欲试,写下的对联:“群贤毕至成佳作;少长咸集悟人生。”、“妙趣横生山和水;触景生情乐与悲。”等等。在学生作文中也出现诸如:“三江扬波传喜讯;书院点头迎嘉宾.”“三江盛世;书院芬芳”的对联。记得在高二(12)班同学自我介绍时,让他们根据对联特点写自己的嵌名联。如班长张柳兰:“柳影十二现;兰香天下闻。”王海春的“海鸥跃地起;春鹭冲天飞”;曾祥清的“祥云集三江;清风临书院”;刘雨的“松流煮茗乐;竹雨吟诗忙”;胡建浪的“建树天下;浪涌三江”……同学拟写对联都善于巧思,有哲理,写出自己的个性。
其实,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领域是很广阔的。只要我们对楹联有深厚感情,对语文教学有沉甸甸的责任感,那么也必定会很好地把楹联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把楹联作为语文校本课程去开发应用,担当起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重任,一定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喜悦。
(本文是广东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