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高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路径上看,其路径的选择方式呈现多样化,对高校的改革发展也起到至关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民主党派监督路径的选择标准,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研究
众所周知,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场所,汇集了大量的民主党派及其他党外人士。这部分群体不仅数量较多,范围较广,而且学历层次也比较高,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当把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做为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高校监督工作的内涵。
一、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特点
1.主体的广泛性。通常情况下,高校中的民主党派人士多数是专家教授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学识渊博,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可见,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是高校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2.目标的趋同性。如何从实际出发,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不断推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共识。在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在党委的领导下,将团结和发展放置到工作的首位,既悉心服务于学校建设的中心任务,又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因此,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体系的构建目标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这是高校民主党派参与民主监督的基础内容。3.方式的多样性。民主党派参与高校的民主监督,其形式多种多样。有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来征求意见,制定专题报告,为学校发展献智;通过选派民主党派人士到学校职能部门挂职,参与学校管理;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决策的研究等等。可见,民主监督方式的多样性是促进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
二、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主、客体方面的问题
1.监督主体方面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民主监督工作在落实上还不够到位,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受到监督主体的影响。高校的民主党派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严重地影响到监督的意识。很多民主党派成员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将主要的精力放到自身的本职工作上,对民主监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所忽视。另外,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够,认为民主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监督,缺乏责任感,导致监督主体的凝聚力明显降低。2.监督客体方面的问题。高校中一些基层单位的党政领导对于民主监督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民主监督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监督的就是不信任,以至于很多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一些民主监督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监督机制方面
在现有监督机制的影响下,很多高校的民主党派人士对监督信息的获取不及时、不到位。很多工作没有时间进行调研,使得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主要是以“走过场”为主。民主监督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落实,看不到实际效果。另外,民主监督的具体形式、程序以及责任等都不同程度的缺乏运行机制,监督主客体的约束力以及机制的保障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三、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的选择
(一)民主监督主体要把握好“度”
所谓把握好“度”就是既要有效地防止民主监督的缺位现象,也要防止监督人员出现越位的现象。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高校的各级党政负责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开展工作,切实解决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监督主体工作的积极性,给予民主党派及无党人士充分的话语权。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找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角度。从高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出,民主监督的内容相对较多,因此,民主党派人士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职能、职责等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握具体的方向和主题。在民主监督工作中,党的方针政策需要贯穿在整个监督工作的始终,但具体执行时需要做到分清主次,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2.提升民主党派监督的力度和深度。对于民主党派的监督工作来说,在深入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和中心任务来进行。梳理好学校短期、中长期的工作重点,明确具体内容,掌握第一手信息,协助和参与学校各级组织开展工作,确保监督效果。同时,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监督人员应尽量避免出现任何的片面性和绝对性。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实践和调查,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工作的推动作用。3.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要适度。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需要讲原则,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民主监督工作,不能全盘地否定或者是肯定。要做到深浅有度,恰到好处。另外,在监督提意见的时候,态度要恳切,不能冷嘲热讽或者是一味地指责。在民主党派人士进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掌握适度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在民主监督客体方面,营造出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从高校民主监督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监督工作的时效性主要取决于党委对民主监督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具体的监督中,监督人员需要对民主党派进行民主监督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全面了解,实践中还应该充分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做到在其位谋其政。高校的党政领导如果能够加强对民主监督工作的支持力度,必然会为监督工作给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而发挥监督客体的积极作用。另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三)在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方面,重点突出制度化与规范化运行机制
1.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机制。要完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机制,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如党委主要负责人与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制度、学校情况通报会制度、学校职能部门工作通报制度、民主党派知情渠道制度、民主监督反馈制度等。2.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渠道。监督渠道对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十分重要。只有拓宽了监督渠道,才能获得监督实效。为此,学校各级党组织应定期或不定期向民主党派通报近期工作情况,诚心听取民主党派的批评和建议,要在学校的人、财、物管理,招标采购,工程建设,招生招聘等重要工作上,更多的引入民主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的规避因监督不力而可能带来的违规违纪风险。
四、总结
新常态下,加强和推进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能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举措,是高等学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和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研究和探讨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路径选择,对高校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琨.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
[2]靳晓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5).
[3]胡秋娇,王宝山.关于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4]高磊.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
[关键词]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研究
众所周知,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场所,汇集了大量的民主党派及其他党外人士。这部分群体不仅数量较多,范围较广,而且学历层次也比较高,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当把发挥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做为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高校监督工作的内涵。
一、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特点
1.主体的广泛性。通常情况下,高校中的民主党派人士多数是专家教授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学识渊博,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重要力量,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可见,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是高校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2.目标的趋同性。如何从实际出发,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不断推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是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共识。在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在党委的领导下,将团结和发展放置到工作的首位,既悉心服务于学校建设的中心任务,又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因此,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体系的构建目标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这是高校民主党派参与民主监督的基础内容。3.方式的多样性。民主党派参与高校的民主监督,其形式多种多样。有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来征求意见,制定专题报告,为学校发展献智;通过选派民主党派人士到学校职能部门挂职,参与学校管理;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决策的研究等等。可见,民主监督方式的多样性是促进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
二、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主、客体方面的问题
1.监督主体方面的问题。目前,高校的民主监督工作在落实上还不够到位,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受到监督主体的影响。高校的民主党派自身定位不够准确,严重地影响到监督的意识。很多民主党派成员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将主要的精力放到自身的本职工作上,对民主监督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所忽视。另外,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够,认为民主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监督,缺乏责任感,导致监督主体的凝聚力明显降低。2.监督客体方面的问题。高校中一些基层单位的党政领导对于民主监督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民主监督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认为监督的就是不信任,以至于很多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一些民主监督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监督机制方面
在现有监督机制的影响下,很多高校的民主党派人士对监督信息的获取不及时、不到位。很多工作没有时间进行调研,使得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主要是以“走过场”为主。民主监督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落实,看不到实际效果。另外,民主监督的具体形式、程序以及责任等都不同程度的缺乏运行机制,监督主客体的约束力以及机制的保障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三、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的选择
(一)民主监督主体要把握好“度”
所谓把握好“度”就是既要有效地防止民主监督的缺位现象,也要防止监督人员出现越位的现象。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高校的各级党政负责人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定开展工作,切实解决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监督主体工作的积极性,给予民主党派及无党人士充分的话语权。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找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角度。从高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出,民主监督的内容相对较多,因此,民主党派人士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职能、职责等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把握具体的方向和主题。在民主监督工作中,党的方针政策需要贯穿在整个监督工作的始终,但具体执行时需要做到分清主次,以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2.提升民主党派监督的力度和深度。对于民主党派的监督工作来说,在深入落实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和中心任务来进行。梳理好学校短期、中长期的工作重点,明确具体内容,掌握第一手信息,协助和参与学校各级组织开展工作,确保监督效果。同时,在实际的监督工作中,监督人员应尽量避免出现任何的片面性和绝对性。不仅如此,工作人员应该通过实践和调查,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工作的推动作用。3.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要适度。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需要讲原则,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民主监督工作,不能全盘地否定或者是肯定。要做到深浅有度,恰到好处。另外,在监督提意见的时候,态度要恳切,不能冷嘲热讽或者是一味地指责。在民主党派人士进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掌握适度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在民主监督客体方面,营造出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从高校民主监督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出,监督工作的时效性主要取决于党委对民主监督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具体的监督中,监督人员需要对民主党派进行民主监督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全面了解,实践中还应该充分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做到在其位谋其政。高校的党政领导如果能够加强对民主监督工作的支持力度,必然会为监督工作给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进而发挥监督客体的积极作用。另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三)在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方面,重点突出制度化与规范化运行机制
1.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机制。要完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机制,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制度,如党委主要负责人与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制度、学校情况通报会制度、学校职能部门工作通报制度、民主党派知情渠道制度、民主监督反馈制度等。2.进一步拓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渠道。监督渠道对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十分重要。只有拓宽了监督渠道,才能获得监督实效。为此,学校各级党组织应定期或不定期向民主党派通报近期工作情况,诚心听取民主党派的批评和建议,要在学校的人、财、物管理,招标采购,工程建设,招生招聘等重要工作上,更多的引入民主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的规避因监督不力而可能带来的违规违纪风险。
四、总结
新常态下,加强和推进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能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举措,是高等学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和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研究和探讨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路径选择,对高校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瑞琨.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2).
[2]靳晓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5).
[3]胡秋娇,王宝山.关于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思考[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4]高磊.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