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自然地理的“反直觉”知识辨析及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123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直觉知识是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知识,它既是地理教学的难点,也是课堂活力的生成点.文章通过剖析地理学习中反直觉现象产生的过程,得出反直觉知识的特征,基于其特征列举了高中自然地理中典型的反直觉知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双减”政策的落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生态的正向改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契机.“双减”是地理教育“双增”的开始,即增加地理跨学科融合的通识教育内容,增加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劳动教育活动.文章以“垃圾分类”为跨学科学习主题,探索以地理项目式教学融合“双增”育人目的 的设计思路,强调以实践获得地理真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更好地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自公元14世纪起,蔓延不息的瘟疫砸碎了“上帝至上”的信仰,宗教改革找回了古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传统,揭开了文艺复兴大幕,寻找东方的探险、海上新航路开拓新需求再次涌现,地理学从湮灭中获得重生.
“双减”政策对地理教学提出了重视课堂质量的要求,数字教材作为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成果,响应时代和政策要求,是地理课堂提质增效的一种实现方案.地理数字教材具有富媒体平台的优势,能够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生动多样的情境和互动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课堂跨学科综合育人和生成性教学.“双减”背景下地理数字教材的发展体现出以下趋势:把牢政治方向,树立国家事权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做大做细教材资源;加速技术升级,支持多元学习方式.
针对新高考,地理教师要有新想法、新对策、新思路.文章从高考地理命题的三重境界、新高考命题带来的启示和地理教学新策略思考(注重分层评价、课标解读、教学设计和命题研究)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地理教师如何加强地理教学新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