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弥彰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颁奖典礼的红毯,永远是时装周T台的缩影,不知何时也成为女星争奇斗艳的战场,利器法宝当然是身上的装束……在今年第64届戛纳电影节上,开幕片《午夜巴黎》的女主角Rachel McAdams身着Marchesa 2011秋冬新款透视礼裙娇艳如花。其裸色纱质面料搭配红色蕾丝花边,流露出中国剪纸韵味,喜庆十足。或许,电影中的Rachel McAdams略显平凡,如同一个在巴黎的美国观光客,但是,在电影节红毯上的她,穿着最性感、最引人注目的衣服,举手投足间散发迷人的气息,即使是她头发的拂动,也会造成全场的惊呼。或许,因为这套特别的礼服,会帮她赢得更多的掌声与新的角色。
  
  [“透视”这样应运而生……]
  
  一件衣服就是具有如此的魔力,或许,你并不相信。但你不得不认可,一件与众不同的、时尚前卫的服装,可以让你变得更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残酷的事实是:过于惊艳的衣服,会让我们忘记穿衣的人,而记住衣服本身。像今年春夏时装周的T台,我们无法记住模特的脸,却能记住那一件件赢得掌声的时装。当然,时装周上最令人嘉奖的就是永盛不衰的see—through透视装。
  
  透视装的真正出现,应该是由Yves Saint Laurent这个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在60年代,以雪纺为物料,制作一系列全透明晚装,他近乎以惊世骇俗的高调姿态,向世人展示了新的时装审美定义。当时,震惊了整个时装界,并且赋予了更多设计师设计灵感。
  
  但在20世纪90时年代之前,这种大胆、刺激、新潮的镂空透明风貌,还只是属于天桥上的模特儿,普通女性即使看的目眩神迷,仍是有此心没有此胆尝试一下滋味,大街上依旧是一股保守风貌。直到临近90年代,确切一点说是96至97年的夏季,透明的衣料,透明的鞋,透明的手提包席卷了欧洲大大小小的服装店,你会发现,大街上的女孩转眼间变得通灵透明。但是,她们并没有走极端,你还不能看到完完全全的“see—through”打扮,她们所展示的有限空间感代表了透明风貌与习俗的妥协。在1998年的夏季,设计师们的喜好逐渐由“透”向“露”偏移,沿袭了镂空风格,并不断发展……
  
  时隔近50年后,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早已经打破陈旧的观念,不断的审视对美的定义,不管是设计师,还是定制购买高级服装的顾客,对于服装的要求也日新月异。透视早已成为设计师手中把玩地出神入化的纯熟把戏,雪纺、蕾丝、镂空、纱质等等有关透视的元素无限创新,使穿透视装的女人万千风情。当然,不同的设计师,在设计“see—through”时心中的缪斯不同,其风格也大相径庭。在Chanel是华丽宫廷的现代解读,于Fendi成就甜美印象,落到Dior手中却变做硬朗女性的诱惑心机,透视元素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以轻盈多变的表象,归结成一种被称之为性感、浪漫、直接的诱惑!
  
  [透视元素席卷今夏大牌]
  
  有人说:“透”就是为了“露”,就是为了要“惹火”。但是,“惹火”的最高境界是不低级、不色情、不肉欲,最本质的呈现女性美态。在今夏的各大奢侈品在T台上,不断出现一件件销魂露骨的透视装……Brioni沿袭着罗马风格,它以出类拔萃的裁剪技术而文明,设计师亚历山德罗·戴拉夸(AlessandroDell’Acqua)今年担任了它的女装设计工作,将女性特质与中性风结合的天衣无缝,服装的细节则体现出了轻盈、高雅气质。在米兰时装周上,展示了数件透视风格的时装,亦黑亦白的纯棉府绸搭配可人蕾丝,巧妙的与模特肌肤相结合,简洁大方的剪裁配上大气的金色首饰或者地域风格的饰品,使得整体感觉达到平衡,回归女性原始魅力;Louis Vuitton的首席设计师马克·雅克布一贯为其LV设计的服装典雅、简洁,而这次却尝试了大胆新鲜的设计风格,他解释为“莫名其妙”的冲动,略带一点复古和角色扮演的成分,突出“性”的美感,神秘的黑色充斥着整场秀,轻纱薄影的面料与剪裁力度产生的反差张力,刺激着看客的视觉感官;不同于前两个品牌,Dior可谓是将撞色与see—through结合的淋漓尽致,跳动活跃的彩色,长短不一的款式,流梳般的裙摆,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带给我们的清新、度假气息,将水手风格重新诠释。在选材方面更是大胆,不仅选择传统的纱质面料,还采用了镂空布料,捆绑于女模身上,仿佛身体里的夏季疯狂因子,即将冲破束缚,将性感进行到底。
  
  不难发现,各大品牌将这场透视革命进行的有声有色,对于这场服装界的革命对于女性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有人说:透视装的出现,其实是女性运动的产物,再逐渐衍生成对“性”的渴望,要求其解放。一个产物的诞生,必定与当下的时代背景、文化等息息相关,如今,这场革命取得的胜利,换来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凝聚了众人的眼光,,人们对其美的理解有了更强烈的主体意识。设计师和大众站在了一个阵营,更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不仅女性善于对透视装表现出浓烈的喜爱之情,而且,男性的服装呈现越来越多see—through趋势,不同的是,男性的透视美感,是肌肉线条的展示,力量的体现,与服装有机的结合。或许,现在,在大众品牌中,完全透视装还未盛行,令我们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服装,已经加入了透视的元素,或许没有那么夸张、放肆,但小小的性感表露无遗,且这些衣服的价格,也更能被大众所接受。这就是服装世界的发展,进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性感会在大街上蔓延,而不仅仅是T台,红毯,时尚派对吧!人们不再会戴上有色眼镜去审视你,不会在将性感与色情挂上等号了。
  
  这个夏天就开始学会小性感吧。记住:欲盖弥彰,只是为了完美展现!
其他文献
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完美的人   ——保罗·萨特     如果有一天去往古巴,在享受了巴拉德罗海滩的怡人海景,领略了圣地亚哥山城秀美神韵之后,请你务必不要忘记去圣克拉拉走一趟,这个距离古巴首都哈瓦那277公里的中部城市,是西班牙人在古巴建立的第八个城镇。古巴革命胜利后,作为古巴的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圣克拉拉在旅游业方面并没有倾注太多精力,然而随着1997年切·格瓦拉的遗骸被运送并安葬在这里,圣克拉拉
期刊
在大城市,我们似乎24小时都离不开人群,需要从他人身上映射自身,以获得某种存在感。而在雪山与湖泊之间,一朵花的开放,一场雨,一顿星光下的晚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以更隽永的时间刻度来衡量,这是一种智慧。    瑞士大概是很多人心中的天堂,然而上帝对这个欧洲“小”国并没有特别的眷顾。它由东至西不过350公里,南北相距220公里,只有半个重庆大,且其中70%以上的国土被山地和高原覆盖。这里不出产石油
期刊
在1987靠4张小桌子起家的上海本帮菜馆“小南国”,如今已经发展成以餐饮业为主,在全球拥有1万名员工和10万平方米营业场所的大型国际集团,仅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大连、香港、东京等地,就拥有大型中餐厅30余家,“小南国”也由当初的名不见经传,发展成为高端上海菜的代表品牌。这家一直致力于推广上海美食与上海文化的著名企业,如今高举“我爱上海菜”的大旗,从自家上千道菜肴中,拿出了20道历经了时光的考
期刊
皇室形象    从贞洁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到平民王妃戴安娜,英国皇室历来是好莱坞和娱乐圈创作素材的来源地。而2010年一部《国王的演讲》,直接将话题引向了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成为各项颁奖礼上的年度赢家。  作为一位从未被看做是国王接班人的中年王子,乔治六世对妻子忠贞不渝,对孩子爱心备至,但似乎建树不多,甚至连说话都不太利索。如果不是有着一位被爱情冲昏头脑的长兄(大名鼎鼎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温莎
期刊
多彩不仅是这一季的流行趋势,它更会延续到秋冬,让你的视觉绚丽不停歇。  你可以放心大胆地选择跳跃的色彩,它不再是你美丽的点缀,它就是主角!
期刊
明星名模们频频出席到一线品牌的时装秀场、顶级的派对、大牌店开幕、不停秀出自己的美,都只为了能跟大牌牵手。在大牌眼里,明星早分为了三六九段位。有的是国际时装界的宠儿,秀场座上客;有的是国际时装界的嘉宾,具备商业价值;而有的只是国际时装界的过客,来去匆匆。台上秀的是设计,台下秀的是美丽,这些时尚秀霸们如何在如此密不透风的秀场中,见缝插针把自己捯饬得如此完美呢?    吴佩慈:街拍女王 中药世家    
期刊
温润优雅的“天使之泪”,最富女人味的珠宝,即使对珠宝最挑剔的皇室,也对它情有独钟。戴安娜曾经说,“女人如果只能拥有一件珠宝,必是珍珠”。难怪它会成为皇妃和明星的共同之选。  皇妃,是一群在现实世界实现了童话故事的女人,是要嫁给一个国家而非一个男人的女人,是要被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婆婆所挑剔的女人……所以,当她们都不约而同地在公众场合选择佩戴珍珠首饰时,珍珠不但已经成为她们皇室身份的标志,而且成为了她们
期刊
生于1911年,卒于1942年,萧红只活了31年。但她的一生没有灰色的冷场,满是大红大绿的抒发,在热情刚烈和脆弱纤细两极之间活得正是悲壮。现代某名士称:“萧红命虽短但不薄,张爱玲长寿而不幸,我倒是情愿跟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咖啡。”    飘萍的“娜拉”    萧红在呼兰河边的小城里出生。1911年端午节,正是屈原投江自沉的忌日,家族里正忙着准备祭品,萧红出生了。刚生下来的时候,父亲给她
期刊
龙神之雨 点到为止   推理整体来说是不能承载太多东西的小说类型。这是一个浅浅的容器,里面可以放下诡计和人心,有欢笑和泪水,但是如果强求它呈现出大地般的厚重或者天空般的高远就有点困难。也许推理小说作家最清楚这点,反而促使他们不断尝试,试图挣脱重力的束缚,展现自己普渡众生般的情怀。不过目力所
期刊
他在《一级恐惧》中稚气未脱,却在“神圣”的地狱里埋藏最凶狠的魔鬼,作为一名温情脉脉的《魔术师》,面对穷凶极恶时依然可以与其开起游刃有余的玩笑,他是合作者眼中的“控制狂人”,是崇拜者心里的“分裂天才”,是娱乐媒体名单里的“跋扈帝”。他是只乘坐纽约地铁的Edward Norton。  耶国大学的背景以及精通多国语言的能力在Edward Norton这里不值一提,比起一场表演梦,一切皆为浮云。这个生于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