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型,为有效教学助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并不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随时随地都可体现在课堂中。”抱着学习的态度,通过教学摸索与实践,笔者欣然发现新课改下教学课型的操作程式具有多元化、多向性等特点,这种新课型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提倡、追求的新课型有如下几种:
  一、个性发展的课堂
  “教育中压制学生个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教育的模式化。中国教育的一切几乎都被模式化了。有人形容,我们的学校就像一座工厂,教育的过程就像一条条流水线,学生就像一个个被标准化的产品。教育的模式化,造成了学生发展的一律化和平面化,唯唯诺诺,无棱无角。”显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培养。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个性化的教堂?就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去创设一个以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成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人。这就必须变革传统提问方式。
  传统上我们总习惯于教师提问、学生问答。这种方式易于教师掌握,控制课堂情况:问题是设计好的,答案心中有数,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处于被动的客体位置。当教师提问时,有的同学甚至提心吊胆怕被叫起来回答;而创设富有启发性、包孕性问题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
  如我在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时,我没有按照教参的结论,对杜十娘这一主人公作过多讲解,我请学生做杜十娘命运的设计人,把提问的权力交还给学生,学生兴致勃勃,生成的问题精彩纷呈:①假如杜十娘没有怒沉百宝箱,她会另觅知音?遁入空门?独居?(包孕性、想象性)②杜十娘要追求什么?(指向性)③杜十娘与琵琶女相比,哪一个更具人格魅力?为什么?(启发性),问题的设计过程,学生已经在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同时,学生作为主体,处于主动位置,学习兴趣大为增强,课堂气氛浓厚、教学收效甚好。
  二、诗情画意的课堂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感悟诗意,让学生学会思考,让文字之美静静在每个孩子心头流淌。
  1、只有思考,才能领略真谛,方能感悟诗意:如我在教读《故都的秋》,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古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古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忧郁、孤独的心境。,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与作者的情怀:“清晨静观图”通过朗读,领略景物描写的细致,但不细讲,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清扫落蕊图”,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揣摩作者寂寞的心境。(教学内容主次的安排,体现联想的层次感):①槐树的花蕊,为什么“像花又不像花”?花蕊,象征生命的柔弱。②“扫帚的丝纹”,为什么扫帚会留下丝纹?轻轻地、细细地扫,扫街人对花蕊生命柔弱的怜惜之情。③“落寞”?生命消失的落寞,生命的消亡仍然是很美的。
  2、唯有融入,才能咀嚼其味,方能引发共鸣:如教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大胆取舍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的追求,更易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首叙事长诗,如果在教学设计上面面俱到,势必导致课堂的冗长与漫无目的,与其那样,还不如抓住诗歌诵读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在读中把握诗人感情和思路发展脉络,体会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深切的怀念,眷恋和同情、赞美之情。以点带面,既遵循诗歌应该重朗读的规律,又确保教学内容的核实定位和落点准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每一环节都是围绕诗这一教学重点来设置的,如开头的《懂你》这首歌的播放,后录音的范读,中间重点诗节学生的反复品读,结尾师生的齐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中让学生融入情感,咀嚼诗的韵味,在情感共鸣中让学生体验真情。
  其实,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教育,不是吗?就散文而言,冰心的柔美隽丽,朱自清的绵密醇厚,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徐志摩的繁复浓艳,……阳刚固好,阴柔亦佳。欣赏散文,本身就是欣赏美。更何况还有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含蓄隽永的小品,耐人寻味的故事,都是教师应当带领学生一头扎进的知识之海。
  三、开放灵活的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变化——由单一必修课程到必修加选修,要求课堂的模式应该灵活多变。为此,教师必须大胆尝试,让自己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样化:如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应加强朗读,体会烛之武“说”辞的精妙:句句悚动,短兵接战,其中有无限层褶。思考:烛之武说秦为什么会成功?;《祝福》一课,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妙:“放着罢,祥林嫂!”与“祥林嫂,放着罢!”传递情感的差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无需太多的分析,精心设计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教学课堂。
  四、情理交融的课堂
  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学不同于文学教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恐怕不仅仅是“教书”。我们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博大精深和曼妙优美同时,别忘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周恩来,少年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胸怀天下,心系黎民,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事业,践行了自己“吾貌虽瘦,愿肥天下!”的人生信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身体力行,真正做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带领学生鉴赏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朴实而伟大的情怀,学习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告诉学生:人的成熟离不开这样那样的痛苦经历。曲折,加速着人的意志的成熟;挫折,培养着人的性格的成熟。把挫折看作一种精神财富吧,战胜挫折,收获的必将是成功和快乐。鼓励学生:人岂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人该有自己的目标,该有自己的理想,应该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光辉的一页。如果学生因此能够努力做一个知书、通情、达理的人,做一个文明、正直、善良的人,这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了。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者,每个人都应该责无旁贷地为教学的实效性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宽松民主、充满生机与活力、诗意与情感的课堂。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2003年年底到2004年初,在我国珠三角地区特别是东莞等地企业招不到民工或者招不满民工,发生用工短缺,而且这一现象迅速波及到江浙沿海地区以及湖南、湖北中部地区和新疆等西部地
摘要: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加上现今社会都是用白话文,两者之间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不免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学生学起来就觉得难以理解。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既是难点也是重点,从升学考试角度说,它是必考的内容;从文明传承的角度说,它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之一,是祖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因而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学好文言文。  关键词:中学 文言文教学 问题  1.引言  文言文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我国新时期军队医院临床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与对策,构建与探索适应新时期军队医院特点的护理带教管理模式,并研制与开发军队护理带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批改与讲评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是作文指导的继续。针对当前作文批改讲评不能有机统一问题,我们认为作文的批改只有采取学生自改、教师示范改、互批互改、针对性的面改等形式,再汇集典型例文,精心组织讲评,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教学 批改 讲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