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江苏省沛县中学新校区建设的逐步竣工,一所现代化的新型高中就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过去的几年,沛县中学在校长吴德苏的带领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得学校面貌一新。
沛县中学源自爱国人士李昭轩于1923年发起创立的沛县初级中学。 1956年,学校增设高中部,1980年被江苏省定为首批重点中学,1991年沛县中学分离初中,更名为江苏省沛县中学。沛县中学的师生一面研究科学文化知识,一面心系国家的前途命运。这里成了中共沛县地下县委的诞生地,成了沛县革命活动的中心,造就了一批批革命与建设人才。沛中校友,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韦国清、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郭影秋、原外交部驻外大使葛步海、原辽宁省副省长王光中、原河南省副省长张洪华、原上海市委秘书长张世珠等,都在沛县中学的办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近年来,沛县中学立足于“高标准、高质量、示范性、有特色”的办学总目标,实施“学校创名校、教师做名师、学生考名牌”的“三名”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已连续9年在徐州市26所重点中学中名列第一。2001年高考本科上线873人,2002年高考本科上线1003人,2003年高考本科上线1126人。沛县中学还多次受到江苏省和徐州市的嘉奖,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卫生先进单位”、“徐州市文明单位”,1995年至2001年连续三次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2002年又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员早期培训基地先进单位”。沛中师生用智慧和汗水打造出的“沛中”品牌,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教育事业是未来的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沛中必须切实加快改革与发展,扩大办学规模,使更多的人在沛中接受更好的教育。沛县中学校长吴德苏审时度势,制定出兴建沛中新校,把沛中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沛中新校按照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的标准建造,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规模为30轨制90个高中教学班,需建设资金上亿元!沛中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理智和坚强。2002年8月,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一栋,可容纳32个高中教学班,学生公寓4栋,可容纳2300多名学生住宿,学生食堂一栋,可容纳5000多名学生同时就餐,同时还配套设有教工浴室、学生浴室、开水房、教工之家等。2002年11月18日,二期工程胜利竣工,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至此,可容纳6000多名学生正常上课的教室、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已基本完成。2003年全校90个班级喜迁新校上课。如今一座气势恢宏的现代化示范高中已初具规模。沛中的校园建设,始终体现着沛中人的办学理念:以优美的物态空间营造育人氛围。这里的一墙一壁、一字一画,无不从时间和空间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置身其间,时刻会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美的激励。这对学生的优良品质以及广泛兴趣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润化作用。不断向高层次、高标准迈进的校园建设,为沛中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沛县中学以“人本思想”为核心,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情感原则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放在管理的首位,改善激励机制和领导方式,提高管理效益,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尊重人、发展人、塑造人,从而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路子。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师德建设为根本,以推进学校发展为主线,树立正气,凝聚人心,开创学校团结、稳定、发展的新局面。以锤炼教师业务能力为重点,以加强培训为依托,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大力倡导教师大练基本功,参加多渠道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坚持名教师、学科优秀教师带头上好示范课,提倡优秀骨干教师上研讨课,要求青年教师上汇报课,通过观摩教学提高执教水平。一批批青年教师在市、县评优课中脱颖而出,全校专任教师中,高中级职称教师占60%以上,98%以上的教师学历达标,教师中人才济济,其中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学能手125人。在省市县各级评优课中,获奖的教师达210人次。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思路,积极倡导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成立以校长和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为主体的教学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学校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根据不同学科分别负责相关方面的研究。为了调动广大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在平时工作中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每项工作的开展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促使任课教师快出成果、多出成果。近年来,学校在科研意识、课题立项以及付诸实施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学校现有国家级研究课题两项,省级“十五”规划教科研课题两项,市级课题多项。为真正把教科研落到实处,学校加强教学研究活动,坚持集体备课“三定制”和每周开课公示制,对教师切磋教学技艺、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少教师以高超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方法及突出的教科研成果成为“专家型”、“科研型”名师,享誉苏北大地。
教育底蕴、教学品位是教学的第一要素。为使学生的智慧得以彰显,主体性得以张扬,学校在教学中坚持了“两个结合”: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把过去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把过去的重知识传授,变为重能力培养;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倡教师们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采用“愉快教学法”、“单元整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强化思维推断能力,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努力达到“和谐、互动、高效、创新”的目标,师生间实现认知的互承、情感的互融、意志的互助、行为的互促。同时,学校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组成各种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联欢周、艺术节、学术讲座、专家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明素质教育。学校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发了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才干的发挥提供了舞台。既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又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劳动习惯,逐步把他们培养成为会做人、会合作、会发展、会生存的高素质人才。近两年来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竞赛中获全国、省、市一、二等奖200余人次;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省级大赛中获奖;校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市、县团体总分第一名达数十次,并为省队、国家队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更为了顺应高中段教育的发展要求,校长吴德苏确立了“两三年内把沛县中学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近年内通过三星级高中验收并向“四星”、“五星”级高中迈进的奋斗目标。这枝历经80年风雨的杏坛奇葩,必将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辉煌!
相关链接:吴德苏,男,1978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中学高级教师。历任中共沛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沛县计生局局长,2000年起任沛县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98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称号。在相关媒体发表著作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