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五个手指不一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同样而言,在学校中,既有品学兼优的优等生,也有成绩和品行双差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利因素,未来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是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头痛而又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问题。不论哪个班级、哪个学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后进生,教师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同时,又可能会产生新的后进生。为了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们就很有必要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我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其他班主任的经验、教训,认为现阶段的后进生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有的家长溺爱放纵,养成孩子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任性胡来,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后进生。有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找关系为孩子考虑就业“后路”,使孩子失去学习目标、动力,成为后进生。有的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温暖,使其在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对立性、对抗性较强,把不学习做为报复家长的一种手段,成为后进生。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享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后进生。
2.社会因素。社会信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网吧老板为了牟取暴利,在网上可直接进入很多的黄色网站及交友中心,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拜金主义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以为学到知识也没用处,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后进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都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师的因素。学校办学思想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容易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后进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及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兴趣,逐渐成为后进生。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动不动就骂学生,甚至用各种带有侮辱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学生,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由于以上若干原因引起学习上的欠帐,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补救,帐越欠越多,产生恶性循环,使学生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因素。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驗。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总之,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危害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学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么,我们应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第一,多给后进生以关爱。后进生比优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人们常说“赏识导致成功,指责导致失败”,道理寓意其中,对于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的学生,老师的爱足以点燃他们奋进的火花,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及师生的隔阂,促进其迅速转化。但是,教师应注意差生在转化过程中具有反复性和不稳定性,这是正常的,需要正确对待,这时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第二,多加激励,促其转化。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后进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手段。多数“后进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还有许多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他们会在学习上也能像发挥特长一样,要求上进,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
第三,转化后进生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因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个人等多种因素。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改进教学设施;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形成一股转化后进生的“合力”:要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用有益身心的活动来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侵蚀;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家庭管理教育方法的引导:要督促教师做好后进生的家访或电话联系工作,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彰和鼓励:要教师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要求和做法……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就一定能使后进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总之,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认真总结经验、逐渐形成完善的教育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
1.家庭因素。有的家长溺爱放纵,养成孩子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任性胡来,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后进生。有的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早期和现阶段的教育,找关系为孩子考虑就业“后路”,使孩子失去学习目标、动力,成为后进生。有的家庭不和睦,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温暖,使其在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对立性、对抗性较强,把不学习做为报复家长的一种手段,成为后进生。有的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享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丧失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后进生。
2.社会因素。社会信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如网吧老板为了牟取暴利,在网上可直接进入很多的黄色网站及交友中心,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拜金主义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以为学到知识也没用处,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后进生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都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师的因素。学校办学思想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智育,忽视德育,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和教育过程,容易使学生的品行发展滞后,思想观念偏差,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沦为后进生。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及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也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学习无兴趣,逐渐成为后进生。有些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动不动就骂学生,甚至用各种带有侮辱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学生,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恶化。由于以上若干原因引起学习上的欠帐,又没有得到及时的补救,帐越欠越多,产生恶性循环,使学生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因素。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质的转变期,各项生理、心理机能日趋成熟和完善,智力发展迅速,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转变时期,许多新的东西突然涌现,未成年学生来不及消化和适应这些变化,因而在心理上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体驗。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常常因一件小事而欢欣鼓舞,也因一件小事一点小挫折就一厥不振,自暴自弃。急剧发展的身心不成熟、不稳定,使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容易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求知欲、依赖性较大,受控能力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就会养成不良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
总之,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危害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的话,就会使我们的学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么,我们应如何转化后进生呢?
第一,多给后进生以关爱。后进生比优生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人们常说“赏识导致成功,指责导致失败”,道理寓意其中,对于家庭中得不到温暖的学生,老师的爱足以点燃他们奋进的火花,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及师生的隔阂,促进其迅速转化。但是,教师应注意差生在转化过程中具有反复性和不稳定性,这是正常的,需要正确对待,这时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与爱护。
第二,多加激励,促其转化。对于许多学生,特别是“双差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更能体现这个原则。教师要多点循循善诱,多点表扬激励。“激励”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个体始终在一个兴奋状态中。要使“后进生”持久地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励是最为有效手段。多数“后进生”除了学习相对或暂时落后外,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点,还有许多一些优秀学生所没有的特长。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对他们的特长肯定、奖励,以激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向他们提出希望。他们会在学习上也能像发挥特长一样,要求上进,坚定地迈出前进的步伐。
第三,转化后进生需要进行“综合治理”。因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及个人等多种因素。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改进教学设施;要协调好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形成一股转化后进生的“合力”:要经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用有益身心的活动来抵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生的侵蚀;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家庭管理教育方法的引导:要督促教师做好后进生的家访或电话联系工作,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彰和鼓励:要教师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要求和做法……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关心后进生的生活,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就一定能使后进生踏上积极向上的人生轨道。
总之,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敢于创新、认真总结经验、逐渐形成完善的教育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