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男女性别语言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但同时也呈现出同一性。本文选取《老爸老妈罗曼史》第一季中50段异性间的对话作为语料,根据Robin Lackoff性别语言的研究,综合量化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尽管男女对话仍有性别差异,但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性较为微弱,表现近乎一致。
【关键词】性别语言 语音语调 话语 篇章 趋同性
性别语言是指男性和女性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及某种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性别语言的研究已遍布口语和书面语中各个方面,其异同之处是语言学领域不可或缺的课题。
一、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是区分性别语言特征的最基本维度。Lackoff认为,女性语言在语音层面的文体特征是规范化。在语调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具表现力。女性使用升调的频率高于男性,表现出女性对他人的尊重或犹豫不决。剧中50段对话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升调次数为59次,女性升调次数为61次,男性的升调次数非常接近于女性,且主要表现在询问并征求女性建议或是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例如下面两组对话:e.g.1:Laura(F):Isn’t that great?Ted(M):So great.Laura (F):Aren’t they cute?e.g.2:Laura (F):You are?Well,then we’ll see you on the plane.Ted (M):No.Barney!Don’t you get on that escalator!And don’t you dare get on that subsequent escalator!
在以上两例中,女性和男性的对话中出现反意疑问句和感叹句,都是升调。这里女性的反义疑问句期待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结合实际情境考虑,Ted不希望Barney上电梯,这里的感叹句是结合说话者的强烈情感而形成的,其本质是希望对方有所答复的反问句。因此在这两例对话男女的语调都是以上升为主。
二、话语
模糊限制语(hedges)是男女口语交际中频繁出现的元素。Lackoff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女性多用它来传达不确定感。分析50段对话后的数据显示,男性的模糊限制语使用次数高达65次,而女性是48次。在这部剧中,男性在对话中的随意感较强,在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渴望营造出轻松的氛围,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才有和理论不相符的结果。男性和女性使用模糊限制语虽然是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但是两者在总体使用数量上是近似的。
委婉语(euphemism)的运用是对他人尊重的礼貌性表现。Lackoff把女性的语言特征归为“过度礼貌”,间接表达较多。相比之下,男性的表达会直接地多,礼貌程度也远不及女性。在对该剧的数据统计中,男性和女性使用委婉语的数量均为22次。并且,男性表达感谢的次数超过女性。委婉语的使用自觉程度和受教育的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剧中的角色都是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年轻人,不论男女,都有礼貌性的意识。因此,在委婉语的运用方面,男性和女性的情况大致相同。
粗话(dirty words)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而电视剧需要考虑对受众的影响,在撰写脚本时应有所控制。同委婉语的使用情况相反,Lackoff认为男性表意直接,更具有进行咒骂的倾向;女性总体而言则很少说粗话。对剧中台词的调查数据表明,粗话出现在男女对白中的频次分别为男性15次,女性11次,虽然有一定差别,但总的来说差别较小。粗话是对情绪的宣泄,宣泄的情绪既可以是积极情绪,也可以是负面情绪。强烈情绪的表达并无明显的性别之分,在很多情况下是出于本能的需要。
空泛性形容词(‘empty’ adjectives)的使用并无重要意义,却在日常对话中有很高的出现频次。Lackoff指出,女性尤其对空泛性形容词的偏好性很强,与男性的语言习惯形成鲜明对比。据统计,剧中男性使用空泛性形容词次数达到48次,女性是45次。男女使用的频次相当,主要是因为剧中人物关系紧密,互动积极,对白生动,男女用词风格具有一致性。
三、篇章
话题的打断(interruption)和男女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对该剧的调查数据也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男性打断话题11次,女性3次。在这一方面,男女语言并无趋同性特点。
话题的转移(transition)是对话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某一发话者不可能无休止占据发话者的地位,而是由会话参与者交替发话。在交替发话过程中必然出现转移话题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男性话题转移次数为15次,女性为10次,二者数据较为接近。和话题打断不同,话题转移的过程自然,并且也是对话进行的需要。这个方面存在的趋同性是必然的。
最简反馈和话题打断在对话过程中的作用是消极的,但其消极程度不及话题打断,出现频次也多于话题打断。剧中男性最简反馈出现15次,女性的最简反馈出现20次,频率差距不大。更容易给出最简反馈的是话题的非主导者,男性与女性都可成为话题的非主导者,趋同性也因此存在。
笔者以《老爸老妈罗曼史》中50段异性间的对话作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语调、话语、篇章三个方面论述男女性别语言趋同性,并得出男女在多方面的语言特征上呈现相似性的结论。本研究所选语料数量较少,并且对话为台词,缺乏真实性,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Coates Jennifer.Women,Men and Language[M].New York:Longman INC,1993.
[2]Sacks Harvey et al.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 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
【关键词】性别语言 语音语调 话语 篇章 趋同性
性别语言是指男性和女性具有性别特征的语言及某种语言中用来区别男性与女性的语言现象。性别语言的研究已遍布口语和书面语中各个方面,其异同之处是语言学领域不可或缺的课题。
一、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是区分性别语言特征的最基本维度。Lackoff认为,女性语言在语音层面的文体特征是规范化。在语调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具表现力。女性使用升调的频率高于男性,表现出女性对他人的尊重或犹豫不决。剧中50段对话的统计数据显示,男性升调次数为59次,女性升调次数为61次,男性的升调次数非常接近于女性,且主要表现在询问并征求女性建议或是在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例如下面两组对话:e.g.1:Laura(F):Isn’t that great?Ted(M):So great.Laura (F):Aren’t they cute?e.g.2:Laura (F):You are?Well,then we’ll see you on the plane.Ted (M):No.Barney!Don’t you get on that escalator!And don’t you dare get on that subsequent escalator!
在以上两例中,女性和男性的对话中出现反意疑问句和感叹句,都是升调。这里女性的反义疑问句期待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结合实际情境考虑,Ted不希望Barney上电梯,这里的感叹句是结合说话者的强烈情感而形成的,其本质是希望对方有所答复的反问句。因此在这两例对话男女的语调都是以上升为主。
二、话语
模糊限制语(hedges)是男女口语交际中频繁出现的元素。Lackoff认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女性多用它来传达不确定感。分析50段对话后的数据显示,男性的模糊限制语使用次数高达65次,而女性是48次。在这部剧中,男性在对话中的随意感较强,在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渴望营造出轻松的氛围,拉近彼此的距离。因此才有和理论不相符的结果。男性和女性使用模糊限制语虽然是受到不同原因的影响,但是两者在总体使用数量上是近似的。
委婉语(euphemism)的运用是对他人尊重的礼貌性表现。Lackoff把女性的语言特征归为“过度礼貌”,间接表达较多。相比之下,男性的表达会直接地多,礼貌程度也远不及女性。在对该剧的数据统计中,男性和女性使用委婉语的数量均为22次。并且,男性表达感谢的次数超过女性。委婉语的使用自觉程度和受教育的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剧中的角色都是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年轻人,不论男女,都有礼貌性的意识。因此,在委婉语的运用方面,男性和女性的情况大致相同。
粗话(dirty words)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而电视剧需要考虑对受众的影响,在撰写脚本时应有所控制。同委婉语的使用情况相反,Lackoff认为男性表意直接,更具有进行咒骂的倾向;女性总体而言则很少说粗话。对剧中台词的调查数据表明,粗话出现在男女对白中的频次分别为男性15次,女性11次,虽然有一定差别,但总的来说差别较小。粗话是对情绪的宣泄,宣泄的情绪既可以是积极情绪,也可以是负面情绪。强烈情绪的表达并无明显的性别之分,在很多情况下是出于本能的需要。
空泛性形容词(‘empty’ adjectives)的使用并无重要意义,却在日常对话中有很高的出现频次。Lackoff指出,女性尤其对空泛性形容词的偏好性很强,与男性的语言习惯形成鲜明对比。据统计,剧中男性使用空泛性形容词次数达到48次,女性是45次。男女使用的频次相当,主要是因为剧中人物关系紧密,互动积极,对白生动,男女用词风格具有一致性。
三、篇章
话题的打断(interruption)和男女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对该剧的调查数据也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男性打断话题11次,女性3次。在这一方面,男女语言并无趋同性特点。
话题的转移(transition)是对话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某一发话者不可能无休止占据发话者的地位,而是由会话参与者交替发话。在交替发话过程中必然出现转移话题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男性话题转移次数为15次,女性为10次,二者数据较为接近。和话题打断不同,话题转移的过程自然,并且也是对话进行的需要。这个方面存在的趋同性是必然的。
最简反馈和话题打断在对话过程中的作用是消极的,但其消极程度不及话题打断,出现频次也多于话题打断。剧中男性最简反馈出现15次,女性的最简反馈出现20次,频率差距不大。更容易给出最简反馈的是话题的非主导者,男性与女性都可成为话题的非主导者,趋同性也因此存在。
笔者以《老爸老妈罗曼史》中50段异性间的对话作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语调、话语、篇章三个方面论述男女性别语言趋同性,并得出男女在多方面的语言特征上呈现相似性的结论。本研究所选语料数量较少,并且对话为台词,缺乏真实性,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Coates Jennifer.Women,Men and Language[M].New York:Longman INC,1993.
[2]Sacks Harvey et al.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 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