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合肥市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但合肥市依然存在脱贫成果尚不牢固,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工作衔接机制有待健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存在困难、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卡脖子”,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相对贫困人口安全屏障,构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有效衔接 全面脱贫 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我国需要持续解决好农村相对貧困问题,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内涵:从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五个方面统筹谋划。具体而言,通过产业振兴,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通过生态振兴,实现生态扶贫到生态宜居;通过文化振兴,实现扶贫扶志扶智到乡风文明;通过组织振兴,实现从基层党建扶贫到治理有效;通过人才振兴,实现从扶贫主体到振兴队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均承担着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任务,二者在目标具有一致性,发展阶段上具有渐进性与过渡性的特征。二者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指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都包含了补短板的方法论思维。
当前,合肥市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汇期,应紧紧抓住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接续推进精准脱贫,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梯次推进城乡扶贫治理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专题调研。本课题阐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涵、价值取向,分析了推进二者有效衔接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提出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一、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我国消除世界难题贫困的举措,又是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是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一)从历史逻辑看,是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逻辑在于:两者在战略目标上具有共通性,都是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遵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本质上都是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目标。在战略要求上各具侧重点:全面脱贫是短期发展战略,属于攻坚战,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则是长远发展战略,属于持久之战,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时间上具有承接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后续支撑。
(二)从理论逻辑看,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内在需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推动扶贫与开发相互促进,将“扶智”和“扶志”融入其中,有利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内在需要。
(三)从实践逻辑看,是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今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思想。未来,脱贫工作的重心将从解决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隐形的相对贫困。从实践层面讲,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后中国制定减贫发展新战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二、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脱贫成果尚不牢固,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1、脱贫基础比较薄弱。一些地区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能力也较为欠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缓慢,村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强有力产业支撑,要实现“真脱贫”确有有困难。
2、脱贫户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户在扶贫政策撤出、社保断供后,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我 “造血”内生动力,一味依赖政府和社会托底,使乡村振兴缺乏推动力。
3、脱贫人口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不强,对现代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不敏感,自我观点表达不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决策的能力不足。有些脱贫户文化素质较低低,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机制有待健全
1、总体规划衔接不畅。部分扶贫干部没有大局意识,缺乏长远眼光,只重视眼前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缺乏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使乡村振兴后续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2、工作体系衔接不紧。对脱贫攻坚成熟的工作体系,缺乏有效的借鉴、吸收和应用;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之间政策的过渡接续谋划不够,缺乏统筹性的政策设计;二大战略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做到统筹安排、一体部署。
3、扶贫干部队伍不稳。贫困地区一线驻村工作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较为恶劣艰苦,部分扶贫工作人员意志不坚定, 畏难怕苦,“走读”、调动现象频繁。有少数接任领导干部好大喜功,追求个人政绩,走马上任后让前任领导干部或工作组的努力和投入全数作废,不利于脱贫攻坚有效持续开展。 (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
1、贫困地区产业层次不高。一些地方的产业基础薄弱,扶贫产业发展尚未进入良性轨道,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目前,产业扶贫短平快项目多,长效产业少,产业结构不优,带动性不强,融合度不够,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且多集中在种养业的前端,与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还存有差距。
2、产业支撑还比较孱弱。有些脱贫地区产业搞起来了,但资金、人才、市场、技术等支撑不够强,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缺少创新型科技产业支撑,最新生产技术在贫困地区得不普及。有些贫困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长久利益联结和良性合作,在市场化竞争中处于劣势。
3、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经济薄弱地区的产业以传统的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部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依然是种植业,产业处于低成本原始生产阶段,产品缺乏市場化营销手段、进一步深加工和品牌文化的价值赋予,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广度还不够,多维立体化的扶贫产业结构仍待架构。
(四)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卡脖子”问题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使得我市在一些中高端种业和大型农业机械方面对外依度高,粮食供求不宽。
1、粮食安全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供求不宽。当前,虽然我市粮食连年丰收、供给充裕。但需求上,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消费总量将呈刚性增长趋势;生产上,粮食增产面临的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硬约束”越来越紧,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安全一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流通环节,粮食损失损耗的问题比较突出;消费环节,还存在浪费粮食现象,尤其是宴席、学校食堂粮食浪费较严重;国际上,多国限制粮食出口。
2、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包括有些地方土种、还有一些珍稀濒危的种质资源消失风险还在加剧。目前,合肥市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存在小、散、低、重等问题。而我市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尚未建立,投入有限、基础薄弱,缺乏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协作。
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有待强化。我市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状态,导致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人多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质量偏低。个别地方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扩大自然保护地;也有一些企业或个体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鱼等;还有一些大农户承包农户土地改种非粮作物,这些行为不同程度地造成耕地减少。究其根源,是有的干部轻耕地保护,重项目建设,依法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不强造成的。
(五)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不高
无论是从收入上看,还是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看,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按常住地分,2020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83元,年增速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2元,年增速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9:1。可见,近年年,尽管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但和城镇居民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2、乡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偏低。在脱贫攻坚阶段,我市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用于农村安全饮水、输变电、村村通公路、土地整治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基础条件。但这些措施是基于脱贫标准来建设的,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例如,经济薄弱村虽然建好村级公路,但宽仅有 3 ~ 3.5 米,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行,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而且,部分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
3、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首先,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办学设施落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和巩固面临挑战。其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滞后,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民看病难间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最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社会福利机构匮乏和社会福利覆盖面狭窄等诸多问题。
三、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思路
(一)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1、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产业基础、人才基础、文化基础、生态基础和组织基础。合肥市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推进乡村振兴接奠定坚实基础。合肥市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帮扶力量和资金保障总体稳定,确保工作有效衔接。常态化监测预警出列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在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推进扶贫兜底与多元化乡村保障体系,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网。
3、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摒弃帮扶对象“等靠要”和一“保”到底的落后思想与作风,采取扶志、扶智和“三治合一”举措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1)扶“志”就是促进自我开发,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提供实践发展机会、重塑个体职业观念、培育自主脱贫氛围等方式,引导贫困人员增强干事创业愿望,主动进行自我开发,通过劳动获取财富。(2)扶"智"就是促进培训开发,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扶贫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活动培养提高贫困人员的各项素质,增强应对返贫风险的能力。(3)“三治合一”就是激发贫困人口基层治理能力。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设,在源头预防纠纷、在原地化解矛盾、在基层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提升贫困村民自治意识,帮助村民找准自己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角色定位,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由被动接受帮扶转向积极主动追求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承担乡村振兴中的责任。 (二)将全面脱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等有效衔接,将全面脱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1、在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乡村振兴和全面脱贫工作的统筹规划有效结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摆脱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现状。即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体系奠定两大战略衔接。也就是,通过产业振兴,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通过生态振兴,实现生态扶贫到生态宜居;通过文化振兴,实现扶贫扶志扶智到乡风文明;通过组织振兴,实现从基层党建扶贫到治理有效;通过人才振兴,实现从扶贫主体到振兴队伍。
2、加强领导体制及工作机系的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时期,可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系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乡村振兴活力。(1)加强领导体制衔接。在领导体制上,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统一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2)做好工作机系的衔接。脱贫攻坚取得顺利后,要及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及要素保障方面的有机结合,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持续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对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
3、加强二大战略政策有效衔接。做好资金、土地、人才智力政策衔接,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1)人才衔接是关键。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继续实施城市的教师和医生定期服务乡村计划;原来派到乡村去的人才和工作队伍,可考虑适当留下一些就地转化,直接转换成乡村振兴工作队。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下乡、农民工返乡和城镇居民回乡,做好农村干部、经营主体、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培训,为农村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2)资金衔接是保障。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和社会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3)土地衔接是根本。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过渡期内专项安排脱贫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指标不得挪用。
(三)推进脱贫地区产业振兴,构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1、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产业扶贫经验来看,在短时期内发展就业门槛低、增收见效快的传统产业,能够较快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但是从长远来养,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1)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在乡村振兴阶段,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为指导,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改变以往粗放型的产业方式,转为依靠高科技发展的精细化农业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园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绿色、高效、融合”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经营模式。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如做起“合肥稻.健康米”,做响“合肥龙虾”,做强“长丰草莓”、“三瓜公社”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等。(3)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就是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组织方式,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链接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2、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1)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抓特色,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抓生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以乡村特色产业精品园和“一村一品”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集聚多元市场主体、现代科技、高端人才、资本投入等要素,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利用合肥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强休闲农业园区、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渔家和康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带、主题创意园和美丽休闲乡村,打造合肥休闲农旅文化,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2)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目标从短期向长期转换。为此,需要优化顶层设计,探索将扶贫产业打造为优质高效的富民特色主导产业;同时着眼未来,将产业逐渐融入到我市主导优势特色产业链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大对市场前景较好的扶贫产业的扶持。产业扶贫政策要保持总体稳定,重点应放在乡村特色产业行政审批简化、科学市场监管、税收政策优惠、资金投入保障等政策的有效供给,创造产业发展壮大良好环境。(3)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农业及其产业的科技进步,提高科技产量,特别是要把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同农村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培育、构建起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农民增收。3、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扶贫产业转变为致富产业。(1)打造农业产业融合载体,促进产销对接。打造农业产业融合载体。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建设一批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等,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形成多主体、多要素,多业态聚集发展的格局。促进产销对接。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示范园、优势特色产业农业集群。加快脱贫地区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形成新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分到更大的“蛋糕”。(2)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旺并非单一农业发展,而是多样化的产业融合。综合考虑产业选择、技术服务、资金投入等因素,丰富产业形态,鼓励多元产业发展,以二产为桥梁,通过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和做活三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一产和三产融合,催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亲子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农业、体育农业、婚庆农业等新业态,达到做好三产目的。加强特色产业与品牌融合,积极打造“金品牌”、“土品牌”。(3)让扶贫产业转变为致富产业。探索乡村特色扶贫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中心的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体验农业、电子商务等互动融合的现代农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同时,完善扶贫产业分红政策,加大对贫困人口分配比例,讓农户深度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扩大经营所得。通过电子商务、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方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规模,让扶贫产品变成致富产品。 (四)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如何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
1、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首先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既要守住量,更要提升质。合肥市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植树种草、挖湖造景等“非农化”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2)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压紧压实重要农产品属地生产保供责任。合肥市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全面落实安徽省《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部署,积极推进科技兴粮,推动龙头企业向粮食精深加工延伸,整合优质资源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3)以法治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日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次,《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加强粮食流通管理,确保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加工各个环节平稳有序运行。再次,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最后,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还要需要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种粮人的生产积极性。
2、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打好种业翻身仗。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种子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应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这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抓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的调查收集,实施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抓好种子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要发展现代种业,着眼粮食核心技术攻关,不断研发粮食新品种,尽快实现市场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2)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特别是要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2021年合肥市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扩大生物育种产业化规模。(3)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攻克一批突破性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遴选一批创新强、潜力大、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积极推进“放管服”,为种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装备。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助力农业供应价值链延伸,也能带动辐射农业上下游产业,助力经济“双循环”。(1)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突出“基础设施、农业装备、信息技术”三项重点,持续加大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适应都市现代农业需要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体系。(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培育农业高新产业。要建设一批农业示范园、产业园、科技园,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集聚。建立创新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发,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生物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绿色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合肥市推进农业科技赋能,建设合肥智慧农业谷,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基地。(3)构建科技产品供给机制。在种类繁多的科技产品中,一类是普惠型的科技产品,比如有着广泛应用场景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直播经营;一类是农业农村发展专用的科技产品,比如,优质抗病抗倒伏的粮食种子。构建科技产品供给机制,既要着力提高农业农村专用型的科技产品供给,让农民掌握更多的新农资和新农具,更要积极推动城乡普惠型的科技产品在乡村落地生根,使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农民新的收入来源。粮食安全也需要数字技术支撑,要大力发展“互联网+粮食”,加强粮食生产大数据的运用,最大限度上减少自然灾害、疫病灾害,抵御市场风险。
(五)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要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居民收入差距,加快补齐乡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1、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首先是培育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加强农业产业链的纵向拓展,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实现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增长,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链延长增值收益。其次是加快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最后不断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政府应切实加强就业帮扶。政府应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支持乡村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等涉农项目建设时,优先使用当地脱贫劳动力就业。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3)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延续支持就业帮扶车间等各类就业载体的费用减免及各项优惠政策,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实施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补贴。将符合条件的脫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就业援助对象范围。合肥市继续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村新基建。(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燃气下乡和农村千兆光网建设。(2)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实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在补齐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高压、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教育、医疗新设施等重点领域,把新基建进一步向农村拓展。(3)补齐现代农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与现代乡村特色产业相匹配的道路、能源、水利、农业机械化、智慧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冷链仓储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畅通与外部的信息流、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支撑。
3、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发展,改善相对贫困人口发展条件。(1)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引导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保障基本。优先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弱项,扩大供给。政府在做好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环境营造、监管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加大财政投入。从资金方面补足脱贫地区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的机会,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2)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在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就业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需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的学生都有学上,同时提高教育质量。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以及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和救助水平,强化农村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通过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善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口,同时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要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通道,推动资金、土地、人才、产业等要素在城乡间平等交换与良性循环。未来一段时期,县域将是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要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一体设计,一体推进。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务县乡村统筹、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发展格局。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也在“三农”。所以,我们应该接续奋斗,为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作出合肥新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9〕12号
[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3.
[4]黄承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概论》人民出版社 2021
[5]刘杰《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 人民出版社 2021
[6]朱永新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N].人民日报,2020-9-22(5).
[7]谢来位《党课参考》 2020.9
[8]2021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系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编号:HFSKYY202117),课题负责人: 王丛莲,课题参与者:胡申法、夏明杰、薛颖。
作者简介:
王丛莲 经济学研究生 肥西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关键词:有效衔接 全面脱贫 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消除绝对贫困之后,我国需要持续解决好农村相对貧困问题,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内涵:从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五个方面统筹谋划。具体而言,通过产业振兴,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通过生态振兴,实现生态扶贫到生态宜居;通过文化振兴,实现扶贫扶志扶智到乡风文明;通过组织振兴,实现从基层党建扶贫到治理有效;通过人才振兴,实现从扶贫主体到振兴队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均承担着实现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生活富裕的重要任务,二者在目标具有一致性,发展阶段上具有渐进性与过渡性的特征。二者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指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都包含了补短板的方法论思维。
当前,合肥市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汇期,应紧紧抓住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接续推进精准脱贫,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梯次推进城乡扶贫治理一体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专题调研。本课题阐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涵、价值取向,分析了推进二者有效衔接重大意义、存在问题,提出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
一、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意义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我国消除世界难题贫困的举措,又是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是关系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
(一)从历史逻辑看,是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选择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逻辑在于:两者在战略目标上具有共通性,都是紧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遵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逻辑,本质上都是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目标。在战略要求上各具侧重点:全面脱贫是短期发展战略,属于攻坚战,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则是长远发展战略,属于持久之战,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时间上具有承接性,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后续支撑。
(二)从理论逻辑看,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内在需要
构建新发展格局,潜力后劲在“三农”。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从根本上解决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推动扶贫与开发相互促进,将“扶智”和“扶志”融入其中,有利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不断拓展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内在需要。
(三)从实践逻辑看,是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今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思想。未来,脱贫工作的重心将从解决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隐形的相对贫困。从实践层面讲,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今后中国制定减贫发展新战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二、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脱贫成果尚不牢固,脱贫人口内生动力不足
1、脱贫基础比较薄弱。一些地区虽然已经脱贫摘帽,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能力也较为欠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缓慢,村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强有力产业支撑,要实现“真脱贫”确有有困难。
2、脱贫户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户在扶贫政策撤出、社保断供后,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我 “造血”内生动力,一味依赖政府和社会托底,使乡村振兴缺乏推动力。
3、脱贫人口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不强,对现代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不敏感,自我观点表达不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决策的能力不足。有些脱贫户文化素质较低低,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机制有待健全
1、总体规划衔接不畅。部分扶贫干部没有大局意识,缺乏长远眼光,只重视眼前脱贫攻坚的阶段性成果,缺乏统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使乡村振兴后续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2、工作体系衔接不紧。对脱贫攻坚成熟的工作体系,缺乏有效的借鉴、吸收和应用;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之间政策的过渡接续谋划不够,缺乏统筹性的政策设计;二大战略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做到统筹安排、一体部署。
3、扶贫干部队伍不稳。贫困地区一线驻村工作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较为恶劣艰苦,部分扶贫工作人员意志不坚定, 畏难怕苦,“走读”、调动现象频繁。有少数接任领导干部好大喜功,追求个人政绩,走马上任后让前任领导干部或工作组的努力和投入全数作废,不利于脱贫攻坚有效持续开展。 (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
1、贫困地区产业层次不高。一些地方的产业基础薄弱,扶贫产业发展尚未进入良性轨道,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目前,产业扶贫短平快项目多,长效产业少,产业结构不优,带动性不强,融合度不够,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且多集中在种养业的前端,与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的内在要求还存有差距。
2、产业支撑还比较孱弱。有些脱贫地区产业搞起来了,但资金、人才、市场、技术等支撑不够强,甚至帮扶干部一撤,产业就可能垮掉。缺少创新型科技产业支撑,最新生产技术在贫困地区得不普及。有些贫困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长久利益联结和良性合作,在市场化竞争中处于劣势。
3、三产融合程度不高。经济薄弱地区的产业以传统的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部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依然是种植业,产业处于低成本原始生产阶段,产品缺乏市場化营销手段、进一步深加工和品牌文化的价值赋予,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乡村旅游、农旅融合、农旅文融合发展的广度还不够,多维立体化的扶贫产业结构仍待架构。
(四)农业科技创新存在“卡脖子”问题
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使得我市在一些中高端种业和大型农业机械方面对外依度高,粮食供求不宽。
1、粮食安全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供求不宽。当前,虽然我市粮食连年丰收、供给充裕。但需求上,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消费总量将呈刚性增长趋势;生产上,粮食增产面临的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硬约束”越来越紧,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安全一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流通环节,粮食损失损耗的问题比较突出;消费环节,还存在浪费粮食现象,尤其是宴席、学校食堂粮食浪费较严重;国际上,多国限制粮食出口。
2、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包括有些地方土种、还有一些珍稀濒危的种质资源消失风险还在加剧。目前,合肥市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存在小、散、低、重等问题。而我市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尚未建立,投入有限、基础薄弱,缺乏和科研院所的有效协作。
3、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有待强化。我市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状态,导致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人多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质量偏低。个别地方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绿化造林、扩大自然保护地;也有一些企业或个体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鱼等;还有一些大农户承包农户土地改种非粮作物,这些行为不同程度地造成耕地减少。究其根源,是有的干部轻耕地保护,重项目建设,依法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不强造成的。
(五)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不高
无论是从收入上看,还是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看,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按常住地分,2020年合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83元,年增速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2元,年增速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99:1。可见,近年年,尽管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快,但和城镇居民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2、乡村基础设施供给标准偏低。在脱贫攻坚阶段,我市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用于农村安全饮水、输变电、村村通公路、土地整治等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基础条件。但这些措施是基于脱贫标准来建设的,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例如,经济薄弱村虽然建好村级公路,但宽仅有 3 ~ 3.5 米,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行,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而且,部分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
3、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首先,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办学设施落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和巩固面临挑战。其次,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依然滞后,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薄弱,农民看病难间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最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散、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社会福利机构匮乏和社会福利覆盖面狭窄等诸多问题。
三、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思路
(一)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1、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产业基础、人才基础、文化基础、生态基础和组织基础。合肥市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为推进乡村振兴接奠定坚实基础。合肥市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帮扶力量和资金保障总体稳定,确保工作有效衔接。常态化监测预警出列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在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推进扶贫兜底与多元化乡村保障体系,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网。
3、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摒弃帮扶对象“等靠要”和一“保”到底的落后思想与作风,采取扶志、扶智和“三治合一”举措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1)扶“志”就是促进自我开发,激发内生动力。通过提供实践发展机会、重塑个体职业观念、培育自主脱贫氛围等方式,引导贫困人员增强干事创业愿望,主动进行自我开发,通过劳动获取财富。(2)扶"智"就是促进培训开发,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健全扶贫培训体系。通过培训活动培养提高贫困人员的各项素质,增强应对返贫风险的能力。(3)“三治合一”就是激发贫困人口基层治理能力。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建设,在源头预防纠纷、在原地化解矛盾、在基层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环境。提升贫困村民自治意识,帮助村民找准自己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角色定位,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由被动接受帮扶转向积极主动追求发展,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承担乡村振兴中的责任。 (二)将全面脱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等有效衔接,将全面脱贫工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
1、在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下,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乡村振兴和全面脱贫工作的统筹规划有效结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摆脱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现状。即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体系奠定两大战略衔接。也就是,通过产业振兴,实现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通过生态振兴,实现生态扶贫到生态宜居;通过文化振兴,实现扶贫扶志扶智到乡风文明;通过组织振兴,实现从基层党建扶贫到治理有效;通过人才振兴,实现从扶贫主体到振兴队伍。
2、加强领导体制及工作机系的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时期,可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系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乡村振兴活力。(1)加强领导体制衔接。在领导体制上,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统一高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议事协调工作机制。(2)做好工作机系的衔接。脱贫攻坚取得顺利后,要及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及要素保障方面的有机结合,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持续加强脱贫村党组织建设,选好乡村振兴带头人。对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
3、加强二大战略政策有效衔接。做好资金、土地、人才智力政策衔接,构建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1)人才衔接是关键。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继续实施城市的教师和医生定期服务乡村计划;原来派到乡村去的人才和工作队伍,可考虑适当留下一些就地转化,直接转换成乡村振兴工作队。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人才下乡、农民工返乡和城镇居民回乡,做好农村干部、经营主体、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培训,为农村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2)资金衔接是保障。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发挥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同效应,积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和社会资本进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过渡期内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聚焦支持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适当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并逐步提高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3)土地衔接是根本。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过渡期内专项安排脱贫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专项指标不得挪用。
(三)推进脱贫地区产业振兴,构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
1、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产业扶贫经验来看,在短时期内发展就业门槛低、增收见效快的传统产业,能够较快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但是从长远来养,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1)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在乡村振兴阶段,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为指导,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改变以往粗放型的产业方式,转为依靠高科技发展的精细化农业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园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绿色、高效、融合”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梯度培育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经营模式。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如做起“合肥稻.健康米”,做响“合肥龙虾”,做强“长丰草莓”、“三瓜公社”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等。(3)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农业全产业链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物,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就是紧紧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按需生产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组织方式,围绕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各个主体链接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构建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
2、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1)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抓特色,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抓生态,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以乡村特色产业精品园和“一村一品”产业集聚区为载体,集聚多元市场主体、现代科技、高端人才、资本投入等要素,打造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特色产业集群。利用合肥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加强休闲农业园区、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渔家和康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带、主题创意园和美丽休闲乡村,打造合肥休闲农旅文化,构建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2)促进扶贫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目标从短期向长期转换。为此,需要优化顶层设计,探索将扶贫产业打造为优质高效的富民特色主导产业;同时着眼未来,将产业逐渐融入到我市主导优势特色产业链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大对市场前景较好的扶贫产业的扶持。产业扶贫政策要保持总体稳定,重点应放在乡村特色产业行政审批简化、科学市场监管、税收政策优惠、资金投入保障等政策的有效供给,创造产业发展壮大良好环境。(3)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农业及其产业的科技进步,提高科技产量,特别是要把数字技术和数字资源同农村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培育、构建起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带动农民增收。3、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扶贫产业转变为致富产业。(1)打造农业产业融合载体,促进产销对接。打造农业产业融合载体。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建设一批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等,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形成多主体、多要素,多业态聚集发展的格局。促进产销对接。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示范园、优势特色产业农业集群。加快脱贫地区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形成新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能够分到更大的“蛋糕”。(2)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旺并非单一农业发展,而是多样化的产业融合。综合考虑产业选择、技术服务、资金投入等因素,丰富产业形态,鼓励多元产业发展,以二产为桥梁,通过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和做活三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利用现代技术如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一产和三产融合,催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亲子农业、康养农业、会展农业、体育农业、婚庆农业等新业态,达到做好三产目的。加强特色产业与品牌融合,积极打造“金品牌”、“土品牌”。(3)让扶贫产业转变为致富产业。探索乡村特色扶贫产业与文化、教育、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中心的乡村旅游、休闲康养、体验农业、电子商务等互动融合的现代农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同时,完善扶贫产业分红政策,加大对贫困人口分配比例,讓农户深度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扩大经营所得。通过电子商务、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方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规模,让扶贫产品变成致富产品。 (四)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后,如何实现我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将依赖于农业农村的科技创新。
1、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首先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既要守住量,更要提升质。合肥市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坚决遏制乱占耕地建房、植树种草、挖湖造景等“非农化”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抓手。(2)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压紧压实重要农产品属地生产保供责任。合肥市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等供给安全。提高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全面落实安徽省《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部署,积极推进科技兴粮,推动龙头企业向粮食精深加工延伸,整合优质资源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3)以法治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日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次,《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规定:加强粮食流通管理,确保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加工各个环节平稳有序运行。再次,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减少生产、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环节粮食损耗浪费。最后,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还要需要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种粮人的生产积极性。
2、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打好种业翻身仗。粮食生产出路在科技,种子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应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这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抓紧开展农作物和畜禽、水产资源的调查收集,实施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抓好种子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要发展现代种业,着眼粮食核心技术攻关,不断研发粮食新品种,尽快实现市场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2)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特别是要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2021年合肥市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扩大生物育种产业化规模。(3)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启动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品种,攻克一批突破性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种源自主可控。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遴选一批创新强、潜力大、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积极推进“放管服”,为种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科技装备。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助力农业供应价值链延伸,也能带动辐射农业上下游产业,助力经济“双循环”。(1)强化现代农业科技装备。提高农机装备自主研制能力,支持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突出“基础设施、农业装备、信息技术”三项重点,持续加大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力度,构建适应都市现代农业需要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体系。(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培育农业高新产业。要建设一批农业示范园、产业园、科技园,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集聚。建立创新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发,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生物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绿色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合肥市推进农业科技赋能,建设合肥智慧农业谷,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基地。(3)构建科技产品供给机制。在种类繁多的科技产品中,一类是普惠型的科技产品,比如有着广泛应用场景的互联网技术和电商直播经营;一类是农业农村发展专用的科技产品,比如,优质抗病抗倒伏的粮食种子。构建科技产品供给机制,既要着力提高农业农村专用型的科技产品供给,让农民掌握更多的新农资和新农具,更要积极推动城乡普惠型的科技产品在乡村落地生根,使新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农民新的收入来源。粮食安全也需要数字技术支撑,要大力发展“互联网+粮食”,加强粮食生产大数据的运用,最大限度上减少自然灾害、疫病灾害,抵御市场风险。
(五)畅通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要围绕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居民收入差距,加快补齐乡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繁荣。
1、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首先是培育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加强农业产业链的纵向拓展,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实现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增长,让农民获得更多产业链延长增值收益。其次是加快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最后不断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高起点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政府应切实加强就业帮扶。政府应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支持乡村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等涉农项目建设时,优先使用当地脱贫劳动力就业。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最大幅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3)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延续支持就业帮扶车间等各类就业载体的费用减免及各项优惠政策,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实施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补贴。将符合条件的脫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就业援助对象范围。合肥市继续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 2、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农村新基建。(1)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有序实施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燃气下乡和农村千兆光网建设。(2)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实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在补齐铁路、公路、桥梁等传统基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高压、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教育、医疗新设施等重点领域,把新基建进一步向农村拓展。(3)补齐现代农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与现代乡村特色产业相匹配的道路、能源、水利、农业机械化、智慧农业、互联网+、物联网、冷链仓储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畅通与外部的信息流、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支撑。
3、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发展,改善相对贫困人口发展条件。(1)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鼓励引导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保障基本。优先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傾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弱项,扩大供给。政府在做好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环境营造、监管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和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加大财政投入。从资金方面补足脱贫地区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为农村居民提供平等的机会,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2)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在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就业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需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保障农村的学生都有学上,同时提高教育质量。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因病致贫以及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和救助水平,强化农村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通过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善相对贫困人口的发展条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切入口,同时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要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通道,推动资金、土地、人才、产业等要素在城乡间平等交换与良性循环。未来一段时期,县域将是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要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一体设计,一体推进。要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事务县乡村统筹、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发展格局。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农”;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也在“三农”。所以,我们应该接续奋斗,为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作出合肥新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国务院《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9〕12号
[3]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3.
[4]黄承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概论》人民出版社 2021
[5]刘杰《脱贫攻坚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 人民出版社 2021
[6]朱永新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N].人民日报,2020-9-22(5).
[7]谢来位《党课参考》 2020.9
[8]2021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系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合肥市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研究。编号:HFSKYY202117),课题负责人: 王丛莲,课题参与者:胡申法、夏明杰、薛颖。
作者简介:
王丛莲 经济学研究生 肥西县委党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