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来信说,随着组合音响的走俏,激光唱片的流行,国内的“发烧友”逐渐增多。他们论音乐,侃CD,吹音响,来劲得很。
“发烧友”这名词挺逗,有意思,我认为它应该大摇大摆地走进“语词的密林”。对这词的来龙去脉我尚未做过深究,只知它是港台音乐与音响杂志中的常用词。所谓“发烧友”是特指那些爱好音乐、收藏激光唱片、摆弄音响设备的乐迷。这批人不是一般地迷,而是迷得厉害,所以就玩得很“疯”。想必只有烧得够呛,才能进入迷狂的状态。不管怎么说,音乐“发烧友”这名儿起得绝。
CD是英文COMPACTDISC的缩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激光唱片。许多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现在也已习惯于用CD来称呼激光唱片。CD的历史不过十多年,它的出现对这世上所有爱好音乐的人来讲真是一大福音。CD的最大优点是其卓越的音响品质,它能非常逼真地展现出音乐演奏的立体声效果,其音色的清晰度和音量的对比度之完美,是普通立体声唱片与磁带所无法企及的。另外,CD体积小,容易收藏,加上它是“永不磨损型”,可以毕生享用。因此,对钟情于音乐的人来说,收藏与鉴赏CD可算是一件大有乐趣之事。
现在出版的CD,大都标明“DDD”、“ADD”或“AAD”。这三种标记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CD技术制作。“DDD”是指CD制作采用数码录音机录音,数码技术混音、剪辑,和数码技术制版。“ADD”为模拟录音机录音,数码技术混音、剪辑,和数码技术制版。“AAD”则是模拟录音机录音,模拟技术混音、剪辑,和数码技术制版。毫无疑问,就CD的技术制作来讲,当然是第一种最先进,音响效果也更佳。八十年代开始原版录音(Originalsoundrecording)的作品,几乎都已采用“DDD”的技术制作,而“ADD”和“AAD”则用于翻版制作老录音的CD,即:将八十年代之前为普通唱片和磁带制作而灌制的录音,经过技术加工再转制成CD。美国目前的CD价格基本上分四档——十五元、十二元、九元和六元。这价格的档次与上述的技术制作分类有一定关系,“DDD”的都要卖到十五元一张。但是,有些“ADD”或“AAD”的也得花上十五元才能得手,原因是这些CD的演奏版本相当好,均为以往的著名演奏(唱)家、指挥家和乐团所灌录,作品被公认为大师级的艺术阐释。
我接触CD始于一九八八年,不过那时是为别人购买,为公家收藏。记得那年秋末,上海黄浦区图书馆沈馆长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说黄图拟办一个音乐欣赏厅及相应的音乐资料室,已经划出专款来购买唱片和磁带,希望我能帮忙为他们选购。在以后的近两年中,我就成了黄图音乐资料室采购唱片的“特命全权代表”,大约每隔半月就跑一次延安路上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唱片及磁带销售部。除了买进一些普通唱片与磁带外,我为黄图大量购买的是CD。那时我自己尚无欣赏CD的音响设备,当然也没经济条件去收藏CD。但每当我以“特命全权代表”的身份尽情选购CD时,总好像是为自己买似的,一种快感便油然而生,真可谓:先过瘾!
一九九○年暑假末,我赴美国读书,这才真正开始了属于我个人的CD收藏。我就读的大学地处洛杉矶西城的威斯特坞,这一地段的层次若用上海人的话来讲,属于“上只角”,学校外围的住户大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家。学校附近的威斯特坞大街不是以热闹繁华取胜,而是以宁静幽雅为特色。这条街上所卖的东西大都要比其他地区贵许多。还算好,街上所开的两家CD店,货品的价格倒与其他同类店基本相同。这两家CD店分别属于洛杉矶两大专销CD与LD(激光录相)的商业联号——Tower与Where-house。相比之下,前者拥有的古典音乐类CD更多、更全,而且专设一个独立的店堂。因此,我更乐意逛Tower,每次到那儿一泡就是二、三小时,很有乐趣。店里的CD放置主要按作曲家的人名划分,在同一作曲家的名下再按音乐作品的体裁分类,如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像Tower这样的大店,某些名家的名曲可找到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演奏版本。这的确给爱挑剔版本的CD收藏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与乐趣。
在美国,CD已基本上代替了普通唱片。虽然CD的主要市场是流行音乐类,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热衷于选购、收藏古典音乐类的CD。因此,像《Gramophone》、《Fanfare》、《StereoReview》等专门评论CD版本、纵谈演奏得失、褒贬音响效果的杂志就很有读者。另外,我见到的《CD购买者指南》(《CDBuyer’sGuide》)之类的专著就不下六、七种。这类书刊由此行业的职业评论家(这类评论家不同于学院派的音乐学家)撰文。有些评论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毕竟这些人专吃这类饭——CD听得多,所谈的东西多少有一些参考价值。所以不少音乐爱好者选购CD版本时,很受这些评论家的影响。我虽然也喜欢翻看这类书刊作为消遣,但我购买CD时更相信自己的鉴赏力。好在我校的音乐图书馆内CD藏品甚丰,这就给了我选听、比较的机会。每当我认定哪一个版本后,就非想买到它不可。如果店里一时缺货,我情愿耐心等待它下次的到来。
我收藏的第一张CD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演奏版本是:次女高音克里斯塔·路德维希,男高音弗里茨·温德里希,指挥奥托·克勒姆佩雷尔,演奏新爱乐乐团(前身为伦敦爱乐乐团),原录音为一九六七年,技术制作分类为AAD。我之所以特别喜爱这张CD是有缘由的。几年前,当我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硕士时,撰写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马勒的交响曲。在马勒的所有交响曲中,我最欣赏这首《大地之歌》,因为它是作曲家创作的巅峰,音乐本身的美感与渗透其中的哲理意蕴都让人回味无穷。那时我就比较过几个不同的演奏版本(当然听的都是磁带),其中让我听来最感震撼的就是现在这个版本。两位歌唱家的演唱艺术极为精湛,表达细腻贴切,尤其是温德里希的演唱更为动人心魄。克勒姆佩雷尔对整部作品的把握极好,艺术处理很有感染力,把马勒音乐中那种特有的情感宣泄与复杂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实话,每次聆听这一版本的录音,我的心灵都受到一次震颤。来美后,我又选听过近十个不同版本的《大地之歌》,无论是卡拉扬的,还是索尔第或伯恩斯坦的,没有一个能与克勒姆佩雷尔的强烈艺术效果相比。这样,当我首次决定买CD时,毫不犹豫地就挑了这张。
目前我已收藏约七十张CD,数量虽不多,但自我感觉其中有不少无论从作品还是从演奏版本的角度,都值得再侃上一番。
理查·斯特劳斯是与马勒同时代的晚期浪漫派大师,他最流行的作品是其盛年所作的一组交响音诗,如《唐璜》、《英雄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唐·吉诃德》等。这类标题音乐大都注重于描绘性的艺术效果,并且富于华丽的色彩,确实不乏可听性。然而我更喜爱他晚期的一部作品——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的《回首最后的歌》。这首作品反映出作曲家晚年的悲凉心境,尽管其内涵尚达不到《大地之歌》那样的深度,但就艺术表现来讲,却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美感特征的同工之妙。另外,这首作品听起来也比作者那些交响音诗更为朴实、自然,所以更为耐听。我现在所藏的版本是:德国女高音歌唱家施瓦茨科普夫演唱、塞尔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一九六六年的原版录音AAD。在我耳里,施瓦茨科普夫对这部作品的艺术表达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那种抒情的高雅气质和细致入微的演唱处理也许是后人无法超越的。目前几个著名的女高音如诺曼、卡娜瓦在演唱这部作品时,其艺术表达与气质明显都要低于前者。
来美国留学后,我对西方早期音乐的兴趣倍增,尤其着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从整体上讲,文艺复兴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其体裁的繁荣、形式的规范、作曲技巧的成熟、作品的众多,与音乐表现力的强烈,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我非常欣赏这时期的弥撒曲,它既保持这一体裁特有的肃穆与纯净感,同时又通过复调技巧使音乐的发展形成丰富的变化。我藏有一张文艺复兴后期音乐大师帕莱斯特里那所作弥撒曲的CD,音乐精彩之极,演唱是著名的欧洲重唱团(EnsembleVocalEuropéen)和皇家教堂声乐团(DeLaChapelleRoyale),水平堪称一流。我还藏有另一张精彩的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的CD——英国作曲家塔里斯为四十个声部而作的经文歌《SpemInAlium》。该作品中复杂的多声效果与多变的艺术表现听来真让人难以想象。当然这张CD的版本也很好,由国王学院合唱团(King’sCollegeChoir)演唱,其艺术水准几乎不可挑剔。本人并不信仰基督教,但我不得不承认西方教堂音乐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氛围。另外,我现在愈来愈感觉到,如果不熟悉西方教堂音乐的特点与发展(由中世纪至文艺复兴),很难对西方艺术音乐的整体演进有深层的理解。
我在这里读西方音乐史专业,同系的好多同学都爱收藏CD。马克与我同班,全系同学中大概数他的CD收藏最多。每次我们上讨论班课,轮到他发言并用音响资料举例时,他总是选播从自己家中带来的CD,从不向图书馆借。有一次我问他:“你有多少张CD?”马克回答道:“八百张。”当时听到这个数字可把我镇了一下,因为我知道与这个数字对等的美元数也足够可以的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依我的经济能力去收藏我所喜爱的CD,但愿到我毕业时数量能超过三百。
有人说,唱片也是书,这话有道理。要想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真谛与奥妙,首先就得去聆听作品,而且要多听、多比较。只有经常“读乐”,才能不断积累艺术感受的经验,提高鉴赏的品味。我想,CD的鉴赏与收藏,或许会大大增加这一“阅读”与理解的乐趣。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四日于洛杉矶
“发烧友”这名词挺逗,有意思,我认为它应该大摇大摆地走进“语词的密林”。对这词的来龙去脉我尚未做过深究,只知它是港台音乐与音响杂志中的常用词。所谓“发烧友”是特指那些爱好音乐、收藏激光唱片、摆弄音响设备的乐迷。这批人不是一般地迷,而是迷得厉害,所以就玩得很“疯”。想必只有烧得够呛,才能进入迷狂的状态。不管怎么说,音乐“发烧友”这名儿起得绝。
CD是英文COMPACTDISC的缩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激光唱片。许多中国的音乐爱好者现在也已习惯于用CD来称呼激光唱片。CD的历史不过十多年,它的出现对这世上所有爱好音乐的人来讲真是一大福音。CD的最大优点是其卓越的音响品质,它能非常逼真地展现出音乐演奏的立体声效果,其音色的清晰度和音量的对比度之完美,是普通立体声唱片与磁带所无法企及的。另外,CD体积小,容易收藏,加上它是“永不磨损型”,可以毕生享用。因此,对钟情于音乐的人来说,收藏与鉴赏CD可算是一件大有乐趣之事。
现在出版的CD,大都标明“DDD”、“ADD”或“AAD”。这三种标记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CD技术制作。“DDD”是指CD制作采用数码录音机录音,数码技术混音、剪辑,和数码技术制版。“ADD”为模拟录音机录音,数码技术混音、剪辑,和数码技术制版。“AAD”则是模拟录音机录音,模拟技术混音、剪辑,和数码技术制版。毫无疑问,就CD的技术制作来讲,当然是第一种最先进,音响效果也更佳。八十年代开始原版录音(Originalsoundrecording)的作品,几乎都已采用“DDD”的技术制作,而“ADD”和“AAD”则用于翻版制作老录音的CD,即:将八十年代之前为普通唱片和磁带制作而灌制的录音,经过技术加工再转制成CD。美国目前的CD价格基本上分四档——十五元、十二元、九元和六元。这价格的档次与上述的技术制作分类有一定关系,“DDD”的都要卖到十五元一张。但是,有些“ADD”或“AAD”的也得花上十五元才能得手,原因是这些CD的演奏版本相当好,均为以往的著名演奏(唱)家、指挥家和乐团所灌录,作品被公认为大师级的艺术阐释。
我接触CD始于一九八八年,不过那时是为别人购买,为公家收藏。记得那年秋末,上海黄浦区图书馆沈馆长经朋友介绍找到我,说黄图拟办一个音乐欣赏厅及相应的音乐资料室,已经划出专款来购买唱片和磁带,希望我能帮忙为他们选购。在以后的近两年中,我就成了黄图音乐资料室采购唱片的“特命全权代表”,大约每隔半月就跑一次延安路上的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唱片及磁带销售部。除了买进一些普通唱片与磁带外,我为黄图大量购买的是CD。那时我自己尚无欣赏CD的音响设备,当然也没经济条件去收藏CD。但每当我以“特命全权代表”的身份尽情选购CD时,总好像是为自己买似的,一种快感便油然而生,真可谓:先过瘾!
一九九○年暑假末,我赴美国读书,这才真正开始了属于我个人的CD收藏。我就读的大学地处洛杉矶西城的威斯特坞,这一地段的层次若用上海人的话来讲,属于“上只角”,学校外围的住户大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家。学校附近的威斯特坞大街不是以热闹繁华取胜,而是以宁静幽雅为特色。这条街上所卖的东西大都要比其他地区贵许多。还算好,街上所开的两家CD店,货品的价格倒与其他同类店基本相同。这两家CD店分别属于洛杉矶两大专销CD与LD(激光录相)的商业联号——Tower与Where-house。相比之下,前者拥有的古典音乐类CD更多、更全,而且专设一个独立的店堂。因此,我更乐意逛Tower,每次到那儿一泡就是二、三小时,很有乐趣。店里的CD放置主要按作曲家的人名划分,在同一作曲家的名下再按音乐作品的体裁分类,如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像Tower这样的大店,某些名家的名曲可找到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演奏版本。这的确给爱挑剔版本的CD收藏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与乐趣。
在美国,CD已基本上代替了普通唱片。虽然CD的主要市场是流行音乐类,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热衷于选购、收藏古典音乐类的CD。因此,像《Gramophone》、《Fanfare》、《StereoReview》等专门评论CD版本、纵谈演奏得失、褒贬音响效果的杂志就很有读者。另外,我见到的《CD购买者指南》(《CDBuyer’sGuide》)之类的专著就不下六、七种。这类书刊由此行业的职业评论家(这类评论家不同于学院派的音乐学家)撰文。有些评论虽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毕竟这些人专吃这类饭——CD听得多,所谈的东西多少有一些参考价值。所以不少音乐爱好者选购CD版本时,很受这些评论家的影响。我虽然也喜欢翻看这类书刊作为消遣,但我购买CD时更相信自己的鉴赏力。好在我校的音乐图书馆内CD藏品甚丰,这就给了我选听、比较的机会。每当我认定哪一个版本后,就非想买到它不可。如果店里一时缺货,我情愿耐心等待它下次的到来。
我收藏的第一张CD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演奏版本是:次女高音克里斯塔·路德维希,男高音弗里茨·温德里希,指挥奥托·克勒姆佩雷尔,演奏新爱乐乐团(前身为伦敦爱乐乐团),原录音为一九六七年,技术制作分类为AAD。我之所以特别喜爱这张CD是有缘由的。几年前,当我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硕士时,撰写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马勒的交响曲。在马勒的所有交响曲中,我最欣赏这首《大地之歌》,因为它是作曲家创作的巅峰,音乐本身的美感与渗透其中的哲理意蕴都让人回味无穷。那时我就比较过几个不同的演奏版本(当然听的都是磁带),其中让我听来最感震撼的就是现在这个版本。两位歌唱家的演唱艺术极为精湛,表达细腻贴切,尤其是温德里希的演唱更为动人心魄。克勒姆佩雷尔对整部作品的把握极好,艺术处理很有感染力,把马勒音乐中那种特有的情感宣泄与复杂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实话,每次聆听这一版本的录音,我的心灵都受到一次震颤。来美后,我又选听过近十个不同版本的《大地之歌》,无论是卡拉扬的,还是索尔第或伯恩斯坦的,没有一个能与克勒姆佩雷尔的强烈艺术效果相比。这样,当我首次决定买CD时,毫不犹豫地就挑了这张。
目前我已收藏约七十张CD,数量虽不多,但自我感觉其中有不少无论从作品还是从演奏版本的角度,都值得再侃上一番。
理查·斯特劳斯是与马勒同时代的晚期浪漫派大师,他最流行的作品是其盛年所作的一组交响音诗,如《唐璜》、《英雄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与《唐·吉诃德》等。这类标题音乐大都注重于描绘性的艺术效果,并且富于华丽的色彩,确实不乏可听性。然而我更喜爱他晚期的一部作品——为女高音与乐队而作的《回首最后的歌》。这首作品反映出作曲家晚年的悲凉心境,尽管其内涵尚达不到《大地之歌》那样的深度,但就艺术表现来讲,却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美感特征的同工之妙。另外,这首作品听起来也比作者那些交响音诗更为朴实、自然,所以更为耐听。我现在所藏的版本是:德国女高音歌唱家施瓦茨科普夫演唱、塞尔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演奏、一九六六年的原版录音AAD。在我耳里,施瓦茨科普夫对这部作品的艺术表达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那种抒情的高雅气质和细致入微的演唱处理也许是后人无法超越的。目前几个著名的女高音如诺曼、卡娜瓦在演唱这部作品时,其艺术表达与气质明显都要低于前者。
来美国留学后,我对西方早期音乐的兴趣倍增,尤其着迷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从整体上讲,文艺复兴是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其体裁的繁荣、形式的规范、作曲技巧的成熟、作品的众多,与音乐表现力的强烈,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我非常欣赏这时期的弥撒曲,它既保持这一体裁特有的肃穆与纯净感,同时又通过复调技巧使音乐的发展形成丰富的变化。我藏有一张文艺复兴后期音乐大师帕莱斯特里那所作弥撒曲的CD,音乐精彩之极,演唱是著名的欧洲重唱团(EnsembleVocalEuropéen)和皇家教堂声乐团(DeLaChapelleRoyale),水平堪称一流。我还藏有另一张精彩的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的CD——英国作曲家塔里斯为四十个声部而作的经文歌《SpemInAlium》。该作品中复杂的多声效果与多变的艺术表现听来真让人难以想象。当然这张CD的版本也很好,由国王学院合唱团(King’sCollegeChoir)演唱,其艺术水准几乎不可挑剔。本人并不信仰基督教,但我不得不承认西方教堂音乐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氛围。另外,我现在愈来愈感觉到,如果不熟悉西方教堂音乐的特点与发展(由中世纪至文艺复兴),很难对西方艺术音乐的整体演进有深层的理解。
我在这里读西方音乐史专业,同系的好多同学都爱收藏CD。马克与我同班,全系同学中大概数他的CD收藏最多。每次我们上讨论班课,轮到他发言并用音响资料举例时,他总是选播从自己家中带来的CD,从不向图书馆借。有一次我问他:“你有多少张CD?”马克回答道:“八百张。”当时听到这个数字可把我镇了一下,因为我知道与这个数字对等的美元数也足够可以的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依我的经济能力去收藏我所喜爱的CD,但愿到我毕业时数量能超过三百。
有人说,唱片也是书,这话有道理。要想理解西方音乐文化的真谛与奥妙,首先就得去聆听作品,而且要多听、多比较。只有经常“读乐”,才能不断积累艺术感受的经验,提高鉴赏的品味。我想,CD的鉴赏与收藏,或许会大大增加这一“阅读”与理解的乐趣。
一九九二年六月十四日于洛杉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