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就被各地区广泛使用,并且得到众多的好评。与此同时,教师们在教学中也发现了苏教版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就苏教版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起到指导作用,并促进教学改革向深入发展。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优势
苏教版的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追求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效应,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双边效应,着意于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开放效应。总的来说,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苏教版新教材的选文从作品风格、类型看,既有高雅的精品佳作,如鲁迅、冰心、老舍、季羡林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力求为学生提供典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白话文作品,如《我的母亲》,还有反映民俗风情的通俗而富有理趣的小品文和民俗对联,如《端午日》。教材在文言文板块选择了反映手足深情的《人琴俱亡》,选择了体现民族传统精湛技艺的《核舟记》,还选择了反映士大夫微妙心境的《小石潭记》。
2.课文选择立足生活紧扣时代
苏教版的范文和读写听说活动、专题的材料还重点编进了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文化内涵丰富的具有现代理念和现代色彩的中外典范作品,如引进了《幽径悲剧》这样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时代活水”。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时代发展的步伐也越迈越大,所以,新教材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生活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教材的选文注意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苏教版的编写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以往应试教育所催生的“高分低能”儿已经遭受到各界的批判。在应对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等各种能力中,语文学科承担了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苏教版教材开设了“口语交际”、“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和探究”等栏目。“专题”栏目的开设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不足
尽管苏教版语文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中也表现出了不少弊端。
1.过于强调人文性而减弱了工具性
任何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明白,不论如何地强调突出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与人教版相比,苏教版在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上过于强调对文章的宏观把握,而忽视了对字词句的落实,尤其是没有编入像人教版课后习题中一词多义现象。这是一个失误,因为一词多义现象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应该来编入并加强化一下。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系统的认识,切实可行的语言运用体系会让学生有随时随地的收获,会让学生像做数理化练习题一样随时都有成功的喜悦,这对学生是有益的。
2.选入篇目多,教师学生压力大
必修(一)到必修(四)共4册书,有16个专题94篇文章,教师要在一个学年内完成原先人教版两个学年的教学任务,时间很紧,难度很大。有些篇目讲明了是自读课文,可是也需要老师点拨。例如必修(三)的第一专题内的现代诗歌板块,是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讲解的。与教材配套的读本中有许多的现代文和古诗文名篇,教师必须带着学生梳理一遍。再有课堂教学中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课要进行,这样一来,上课十分紧张,每堂课都必须给学生讲很多内容,学生短时间内很难一一理解透彻。
3.教材的适用度受到限制
教材的适用度可能更偏向于城市地区。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这套教材对教师有效、高效使用教材提出巨大的挑战。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技能、资源欠缺。许多农村教师对教材的各个板块编写理念琢磨得不够透彻,或根本无意去解读编者意图,不少教师还是按自己的老步调、老节奏、老习惯去使用教材,对为什么而教、如何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并没有作深入的思考,导致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经过初步探讨,笔者认为:苏教版语文教材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同时也存在减弱了语文教材的工具性,教师学生压力大及教材的适用度受限等不足。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但自试用以来也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王薇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一.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优势
苏教版的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追求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效应,讲求知识与能力的双边效应,着意于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开放效应。总的来说,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内容上,注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苏教版新教材的选文从作品风格、类型看,既有高雅的精品佳作,如鲁迅、冰心、老舍、季羡林等名家的经典作品,力求为学生提供典范的文化内涵丰富的白话文作品,如《我的母亲》,还有反映民俗风情的通俗而富有理趣的小品文和民俗对联,如《端午日》。教材在文言文板块选择了反映手足深情的《人琴俱亡》,选择了体现民族传统精湛技艺的《核舟记》,还选择了反映士大夫微妙心境的《小石潭记》。
2.课文选择立足生活紧扣时代
苏教版的范文和读写听说活动、专题的材料还重点编进了时代感强、生活气息浓、文化内涵丰富的具有现代理念和现代色彩的中外典范作品,如引进了《幽径悲剧》这样的一些文质兼美的“时代活水”。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时代发展的步伐也越迈越大,所以,新教材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生活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教材的选文注意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苏教版的编写有利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必须具备多种能力。以往应试教育所催生的“高分低能”儿已经遭受到各界的批判。在应对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等各种能力中,语文学科承担了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苏教版教材开设了“口语交际”、“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和探究”等栏目。“专题”栏目的开设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不足
尽管苏教版语文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在使用中也表现出了不少弊端。
1.过于强调人文性而减弱了工具性
任何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明白,不论如何地强调突出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也不能忽视其工具性。与人教版相比,苏教版在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上过于强调对文章的宏观把握,而忽视了对字词句的落实,尤其是没有编入像人教版课后习题中一词多义现象。这是一个失误,因为一词多义现象对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应该来编入并加强化一下。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系统的认识,切实可行的语言运用体系会让学生有随时随地的收获,会让学生像做数理化练习题一样随时都有成功的喜悦,这对学生是有益的。
2.选入篇目多,教师学生压力大
必修(一)到必修(四)共4册书,有16个专题94篇文章,教师要在一个学年内完成原先人教版两个学年的教学任务,时间很紧,难度很大。有些篇目讲明了是自读课文,可是也需要老师点拨。例如必修(三)的第一专题内的现代诗歌板块,是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讲解的。与教材配套的读本中有许多的现代文和古诗文名篇,教师必须带着学生梳理一遍。再有课堂教学中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课要进行,这样一来,上课十分紧张,每堂课都必须给学生讲很多内容,学生短时间内很难一一理解透彻。
3.教材的适用度受到限制
教材的适用度可能更偏向于城市地区。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这套教材对教师有效、高效使用教材提出巨大的挑战。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技能、资源欠缺。许多农村教师对教材的各个板块编写理念琢磨得不够透彻,或根本无意去解读编者意图,不少教师还是按自己的老步调、老节奏、老习惯去使用教材,对为什么而教、如何教、教得怎么样等问题,并没有作深入的思考,导致在使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经过初步探讨,笔者认为:苏教版语文教材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同时也存在减弱了语文教材的工具性,教师学生压力大及教材的适用度受限等不足。尽管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但自试用以来也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王薇薇,教师,现居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