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胎动不安患者2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8例)。2组均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2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2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74%(98/1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有效组和发展为流产的无效组B超子宫PI、R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基础上联合中药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胎动不安可明显提高疗效;子宫动脉上行支的PI、RI值可作为妊娠是否存活的辅助判断指标。
  关键词:固肾育胎贴;三阴交;胎动不安;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临床疗效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现代医学究其原因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包括母体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免疫因素、母胎血型不合等)、胎儿和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外因包括机械性因素,接触某些有毒物质如镉、铅及放射性物质,以及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锰等。中医认为其发病多由于肾虚、气血虚弱、血热、父母精气不足,以及跌仆损伤等,致使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安胎治疗基础上,采用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6例观察病例为2007年7月-2012年7月本院不孕不育科胎动不安住院患者。对216例患者进行编号,根据Excel rand函数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8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5岁,平均孕周7.2周,平均产次0.36次;对照组108例,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8.7岁,平均孕周7周,平均产次0.43次。2组患者年龄、停经时间、孕产史、症状分布及B超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经χ2或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妇产科学》[2]的有关内容拟定。①有停经和早孕反应史;②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疼痛或有腰酸痛;③尿妊娠试验阳性;④妇科检查示: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医妇科学》[3]有关内容拟定。
  1.3.1 肾虚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黯斑,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滑,尺脉弱。
  1.3.2 脾肾两虚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腰酸、腹痛、下坠,或神疲肢倦,声低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1.3.3 肾虚血热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1.3.4 气血虚弱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
  1.3.5 肾虚血瘀型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红或黯红,少腹拘急,甚至腰酸,胎动下坠,皮肤粗糙,口干不欲饮,神疲肢倦,舌黯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1.4 纳入标准
  ①中医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胎漏;西医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②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时间≤12周);③B超检查可见完整胚囊,或有胎心、胎动存在;④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β-HCG)、孕酮(E2)、孕酮增高;⑤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妊娠时间超过12周的先兆流产患者;②合并有妊娠剧吐、子宫肌瘤、感染等且该疾病明显影响第一诊断治疗的患者;③合并有心血管、肾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
  1.6 治疗方法
  1.6.1 治疗组 给予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①固肾育胎贴由菟丝子、续断、桑寄生、补骨脂、白芍、白术、党参、砂仁、木香、棕榈炭、艾叶炭、黄芩等23味中药组成,将诸药按比例加工成外敷贴(由深圳华润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提供),外敷双侧三阴交;每日1次,每次35 min,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②同时辨证选用不孕不育专科系列中药方:肾虚型选用固肾方(菟丝子、续断、阿胶、党参、黄芪、木香、竹茹等),脾肾两虚型选用育宝调经方(人参、当归、菟丝子、鹿角霜、白术、续断、淫羊藿、墨旱莲等),肾虚血热型选用固肾方加熟地黄、黄芩,气血虚弱型选用固肾方加升麻、紫河车,肾虚血瘀型选用固肾方加蒲黄、棕榈炭。水煎服,每日1剂。③黄体酮软胶囊(法国Laboratoires Besins-Iscovesco生产)200 mg,每8 h口服1次。
  1.6.2 对照组 单纯给予中医辨证论治、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7 观察指标与方法
  ①观察患者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情况以评定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变化,评分标准见表1;②治疗前后观察子宫PI、RI变化,以了解胚胎发育存活情况。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医妇科学》[2]有关内容拟定。①治愈:治疗后5 d内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消失,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②显效:治疗后7 d内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明显减轻,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③有效:治疗后10 d内阴道出血停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有所减轻,B超检查子宫大小、胚胎发育与孕周基本相符,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水平或有波动。④无效:治疗后阴道出血超过10 d未止,小腹疼痛及腰酸胀痛等症无减轻或有加重,B超检查子宫大小与孕周基本相符或小于孕周,胚胎发育不良或停止发育,基础体温保持黄体期波动较大或下降,甚至流产。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组有效率采用频数、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2组总体疗效采用χ2检验;症状积分、PI、RI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胎动不安的中医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
  肾虚、冲任不固是胎动不安的主要发病机制,《傅青主女科》言:“夫妇人受妊,本于肾气之旺也”、“夫胎也者,本精与血之相结而成……故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若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乏,冲任不固,胞胎难系;肾气不足致脾气怯弱,气血不足,难以养胎、载胎;肾水不足,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胎必不安;跌仆闪挫,劳力过度者致气血紊乱,胞络受损;“胞络者系于肾”(《素问·奇病论篇》),今胞络受损,肾气亦伤。基于肾虚、脾弱、热扰冲任致胎元不固的病机,以补肾、健脾、调肝与调和冲任为治疗胎动不安之治则,笔者以固肾方等专科系列方剂辨证论治,每获得良效。
  3.2 固肾育胎贴与三阴交的安胎作用机制
  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其可能的机理有三:一是穴位的刺激联络作用。固肾育胎贴具有固肾健脾调肝、行气止呕安胎作用,注重调理肝、脾、肾及冲任脉,通过外敷刺激三阴交,疏通经络,传感于相应脏腑,以达到调理肝、脾、肾三脏,使任脉通、太冲脉盛、胎元固的目的;二是药物吸收后的药效作用。药物经皮吸收后,经过血管及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三是两者的综合作用。研究表明,穴位敷贴通过抗菌消炎[4]、改善血液流变指标[5]、提高机体免疫能力[6]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具有补肾健脾、调肝养血安胎作用,对妇科病有广泛疗效。实践证明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能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从而减少妊娠恶阻反应,中药敷贴具有简、便、验的特点和优势[7]。
  3.3 疗效分析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固肾育胎贴外敷三阴交治疗,该治疗方法结合中药口服、中药外敷、穴位经络作用、西药针剂治疗4个方面的作用而成,优势互补,尤其是中药外用穴位敷贴能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减少妊娠反应,使药物更有效的吸收,患者更容易接受,从而与口服药物互补,加强治疗作用。
  3.4 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值与疗效关系
  本研究显示,疗效与治疗前PI、RI值无关,即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不能说明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对于正常妊娠患者之间或中止妊娠患者之间有何治疗优势,但有研究表明,当优势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的PI、RI值明降减低时(PI<1.80,RI<0.77),提示妊娠自然终止的可能性极大[8]。胚泡外层的合体滋养层具有侵蚀功能,从胚泡着床开始,就对子宫内膜进行破坏和侵入,使胚泡完全进入到内膜,胚泡发育的同时,滋养层细胞继续侵蚀子宫螺旋动脉,使螺旋动脉壁肌肉层消失,管腔扩大,失去收缩能力,血管阻力下降,血液无阻碍地充满胎盘绒毛间隙,形成胎盘局部血供“高流低阻”现象。这在早期妊娠评估中占重要价值,在子宫-胎盘循环中螺旋动脉的低阻高舒张期血流特征最为明显,反映了滋养细胞侵入胎盘床和螺旋动脉肌层内。妊娠时间越长,子宫螺旋动脉显示率越高。多数早期先兆流产在病理上先是胚胎死亡,然后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少数先有宫缩出血,此时胚胎尚存活。由于底蜕膜出血,血肿形成,滋养层血流减少,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舒张期末流速下降,阻力指数上升[9],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所以,子宫动脉上行支的PI、RI值可用来辅助判断妊娠是否终止。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3-258.
  [2]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
  [3] 罗颂平.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5-149.
  [4] 刘素芬,贺春.穴位敷贴疗法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C]//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西安,2012:91.
  [5] 汪慧敏,王倩.复方血竭巴布剂穴位敷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2):83.
  [6] 海鹏,史宝林,葛丽平,等.玉屏风散与沙参麦冬汤配合穴位敷贴防治慢性支气管炎297例[J].陕西中医,2007,28(8):946-948.
  [7] 刘起华,文谨,王菲,等.中药穴位给药应用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2):104-106.
  [8] 钱敏,张丹,马玉庆.多普勒超声对妊娠自然终止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3):402-405.
  [9] 雷小莹,谢晴,周琦,等.阴道彩色多普勒对子宫病变血流的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9):896-897.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发病率快速上升,已成为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黄酮类单体具有多重生物活性,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使其迅速成为天然降糖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分类总结了近年来抗糖尿病天然黄酮类单体成分,并对其作用机制做一概述。  关键词:糖尿病;黄酮;单体;天然产物;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9.042  中图分类号:R259.871
期刊
摘要:目的 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软件挖掘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的组合规律。方法 软胶囊囊皮配方来源于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及相关专利文献,筛选出与明胶软胶囊皮配方相关的文献41篇,整理其中出现的囊皮配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囊皮配方组合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筛选出明胶软胶囊囊皮配方的核心组合为甘油-明胶-水,外围组合包括山梨醇、柠檬黄、二氧化钛、氧化铁、PEG400、羟苯乙酯
期刊
摘要: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方法 收集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57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8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 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中医药发展对基层卫生机构业务量、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医疗服务费用水平的影响分析,明确中医药在我国以“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方法 于2012年4-5月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湖南省岳阳、湘潭、衡阳、常德、株洲、湘西自治州等基层卫生机构、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典型病种费用进行调查。结果 随着中医药服务的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乡居民中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对《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中西医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对比性分析,为将来物价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医、西医项目制定价格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中医项目与西医项目之间、中医各专业组之间的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结果 中医与西医项目比较,中医项目技术难度和风险程度赋值偏低,二者基本处于一种倒置的状态,中医各专业组
期刊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结果 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张允岭;肌萎缩;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37  中图分类号:R277.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10-02  张允岭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医疗工作30余载,擅长治疗多种疑难痼疾。本案例为国内外极罕见病例,发病原因不详,患者就诊时已出现双下肢进行性
期刊
摘要:目的 完善方剂知识发掘的方法,在提高方剂治法模型识别能力的同时,发现影响模型稳健性的关键因素。方法 提出中医方剂智能分析系统(CPIAS)知识库的扩展和改进设计,如效-候关系启发式筛选规则的建立,效-素关系、效-素关系鉴别、素-证关系等知识表的创建。在此基础上,CPIAS计算出量化数据,应用中医方剂分类模式识别系统(CPSVM)进行方剂治法建模实验,并对学习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知识库扩展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辨证分型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sE-cad)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90例胃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E-cad水平,SPSS16.0软件分析胃癌证型与血清sE-ca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瘀血内阻证sE-cad与脾胃虚弱、胃热阴伤、气阴两虚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证型间血清sE-cad水平比较见表4,脾胃虚弱证与气阴两
期刊
摘要:目的 用RBL-2H3细胞初步评价清开灵、血塞通注射液类过敏反应,为完善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测定2种药物对细胞生长的IC50;采用不同浓度药物、C48/80或培养液分别刺激细胞30 min,检测上清液中组胺、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另取刺激后的细胞,观察其脱颗粒率及超微结构变化。取ICR小鼠进行类过敏试验,以含伊文思蓝的药物或生理盐水单次尾静脉注射30 m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