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走上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一切都很新鲜,我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力争了解每一个孩子。在我的兢兢业业下,班级学习风气很浓,纪律很好。每一位科任教师在上完课后都会称赞班级的纪律,听后我的内心很是自豪,经常以此激励学生。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班级虽然学风很好,但由于学生们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掌上明珠,无论什么都是自己独立完成,无论什么也都想自己独占,心里根本没有集体意识,没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独立去做一件事都能做得很好,但一旦与他人合作,不是不欢而散就是一塌糊涂。
恰好在这时,学校要举行拔河比赛,我心头一喜,想借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赛前我在班级里大讲团结合作,让学生们明白队员间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形成一股合力,这样才能赢得比赛。不上场的同学要为队员们鼓劲加油,从气势上配合场上的队员。效果不错,比赛时队员们都很团结,其他的同学也卖力地喊加油。就在我以为这个问题已解决的时候,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又开始“特立独行”起来了,尤其是没有上场的同学。我才恍然明白,毕竟当时他只是在场边加油,没有真正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获得胜利后的喜悦。为此,我决定利用班会,通过一个小游戏使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明白合作的意义。
班会的铃声一响,同学们诧异地望着走进教室的我,只见我手里拿着剪刀、圆规、三角板、直尺、一摞硬纸板和一块秒表。走上讲台后我告诉大家,这节班会我们玩一个游戏。听见玩游戏同学们都很开心,我讲起了游戏规则,“你们将被分成六组,每个小组都会发到一些工具和材料,但每个小组的工具和材料又是不同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的图形,不同的图形具有不同的价格。将做好的图形存入讲台旁边的银行里,图形的价格会随时变化,请留意黑板上的通知。十分钟的游戏时间,最后结束时存款额度最高的小组获胜。”我将参加过拔河比赛的一部分人抽调出来做银行工作人员,剩下的一部分人组成了第一小组。其余的同学分成了另外五个小组,而且特意将平日不怎么交流甚至有矛盾的人分到了一个小组。
“好,圆形10元、三角形5元、长方形2元,计时十分钟,现在开始。”我的话音未落,同学们已忙碌了起来。有圆规的小组赶紧做起了圆形,而旁边没有圆规的小组则抱着一摞厚厚的硬纸板无奈地做起了长方形、三角形。不出我的意料,虽然每个小组都在忙碌,但只有抜过河的那一组成员们互相商量着分工,每个人负责一种图形,有条不紊地剪着。其余的小组成员都只是自顾自地忙着,自己剪起了圆形就是圆形,根本不管别人在做什么。四分钟后,我在黑板上改变了图形的价格:圆形2元、三角形10元、长方形5元。六个小组中只有第一小组注意到了价格的变化,并根据价格变化调整了小组的制作。过了一会陆续有一些小組看见了价格变化,手忙脚乱地调整自己的制作。还剩下两分钟时,我又将价格进行了调整,圆形10元、三角形2元、长方形5元,又是一片热火朝天。还剩下一分钟的时候,我适时地提醒了时间的不多,除了第一小组派了一个代表去存作品外,其余的小组几乎所有的组员全都到银行去存作品,银行前霎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第一小组留下的成员仍旧利用最后一分钟紧张地制作产品,并通过排在前面的组员顺利地存入了银行。
一分钟过去了,我宣布比赛结束,更多的人无奈地拿着已制作好的作品垂头丧气地回到了组内。银行的组员统计各小组的存款,最终第一小组以近千元的成绩遥遥领先。我没有过多地说什么,只是问所有人:“想知道第一组取胜的原因吗?”“想!”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没有作总结,而是请第一组选个代表来告诉大家。其中一个组员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商量了一下,进行了分工。有人负责看价格变化,以便及时通知小组调整制作;有人负责去银行存作品,这样不至于使已制作完的作品积压;其余的人则负责剪图形,就这样简单。”望着瞠目结舌的所有人,我说道:“的确,就这么简单。简单到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什么——”“分工合作。”又是异口同声。我知道不用多说其他的道理,学生们已经从刚才的失败中真切体会到了“不合作”的苦涩,也真正地明白了合作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有多重要,也知道了应该如何合作。
为了让所有人更加真实地体验到合作胜利后的喜悦,也为了加深学生们对合作的认识,我顺势宣布:“第二轮游戏开始,规则同上。开始!”这一回,仍旧是一片热火朝天,但不再手忙脚乱。每一个小组都先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合作。不仅这样,融会贯通的他们还学会了去用自己手中已有的工具去别的小组交换自己没有而又需要的工具或材料。十张硬纸板换来了圆规一把,两个圆规换来了三个直尺……十分钟又很快就过去了,银行前没有再排起长队。统计结束,各小组的存款基本持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看来已不需要我再多讲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应该说是同学们已经“言”了,是用行动“言”的。从那以后,班级不仅学风浓厚,而且有很强的凝聚力,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宽容的与他人合作,非常的团结,班风蒸蒸日上。
恰好在这时,学校要举行拔河比赛,我心头一喜,想借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赛前我在班级里大讲团结合作,让学生们明白队员间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形成一股合力,这样才能赢得比赛。不上场的同学要为队员们鼓劲加油,从气势上配合场上的队员。效果不错,比赛时队员们都很团结,其他的同学也卖力地喊加油。就在我以为这个问题已解决的时候,我发现一部分同学又开始“特立独行”起来了,尤其是没有上场的同学。我才恍然明白,毕竟当时他只是在场边加油,没有真正体会到与他人合作获得胜利后的喜悦。为此,我决定利用班会,通过一个小游戏使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明白合作的意义。
班会的铃声一响,同学们诧异地望着走进教室的我,只见我手里拿着剪刀、圆规、三角板、直尺、一摞硬纸板和一块秒表。走上讲台后我告诉大家,这节班会我们玩一个游戏。听见玩游戏同学们都很开心,我讲起了游戏规则,“你们将被分成六组,每个小组都会发到一些工具和材料,但每个小组的工具和材料又是不同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的图形,不同的图形具有不同的价格。将做好的图形存入讲台旁边的银行里,图形的价格会随时变化,请留意黑板上的通知。十分钟的游戏时间,最后结束时存款额度最高的小组获胜。”我将参加过拔河比赛的一部分人抽调出来做银行工作人员,剩下的一部分人组成了第一小组。其余的同学分成了另外五个小组,而且特意将平日不怎么交流甚至有矛盾的人分到了一个小组。
“好,圆形10元、三角形5元、长方形2元,计时十分钟,现在开始。”我的话音未落,同学们已忙碌了起来。有圆规的小组赶紧做起了圆形,而旁边没有圆规的小组则抱着一摞厚厚的硬纸板无奈地做起了长方形、三角形。不出我的意料,虽然每个小组都在忙碌,但只有抜过河的那一组成员们互相商量着分工,每个人负责一种图形,有条不紊地剪着。其余的小组成员都只是自顾自地忙着,自己剪起了圆形就是圆形,根本不管别人在做什么。四分钟后,我在黑板上改变了图形的价格:圆形2元、三角形10元、长方形5元。六个小组中只有第一小组注意到了价格的变化,并根据价格变化调整了小组的制作。过了一会陆续有一些小組看见了价格变化,手忙脚乱地调整自己的制作。还剩下两分钟时,我又将价格进行了调整,圆形10元、三角形2元、长方形5元,又是一片热火朝天。还剩下一分钟的时候,我适时地提醒了时间的不多,除了第一小组派了一个代表去存作品外,其余的小组几乎所有的组员全都到银行去存作品,银行前霎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第一小组留下的成员仍旧利用最后一分钟紧张地制作产品,并通过排在前面的组员顺利地存入了银行。
一分钟过去了,我宣布比赛结束,更多的人无奈地拿着已制作好的作品垂头丧气地回到了组内。银行的组员统计各小组的存款,最终第一小组以近千元的成绩遥遥领先。我没有过多地说什么,只是问所有人:“想知道第一组取胜的原因吗?”“想!”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没有作总结,而是请第一组选个代表来告诉大家。其中一个组员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商量了一下,进行了分工。有人负责看价格变化,以便及时通知小组调整制作;有人负责去银行存作品,这样不至于使已制作完的作品积压;其余的人则负责剪图形,就这样简单。”望着瞠目结舌的所有人,我说道:“的确,就这么简单。简单到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什么——”“分工合作。”又是异口同声。我知道不用多说其他的道理,学生们已经从刚才的失败中真切体会到了“不合作”的苦涩,也真正地明白了合作对于一个集体来说有多重要,也知道了应该如何合作。
为了让所有人更加真实地体验到合作胜利后的喜悦,也为了加深学生们对合作的认识,我顺势宣布:“第二轮游戏开始,规则同上。开始!”这一回,仍旧是一片热火朝天,但不再手忙脚乱。每一个小组都先商量如何分工、如何合作。不仅这样,融会贯通的他们还学会了去用自己手中已有的工具去别的小组交换自己没有而又需要的工具或材料。十张硬纸板换来了圆规一把,两个圆规换来了三个直尺……十分钟又很快就过去了,银行前没有再排起长队。统计结束,各小组的存款基本持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看来已不需要我再多讲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应该说是同学们已经“言”了,是用行动“言”的。从那以后,班级不仅学风浓厚,而且有很强的凝聚力,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宽容的与他人合作,非常的团结,班风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