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以生为本的科学探究活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在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活动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在实验中体会追求真理的乐趣,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本文对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开展以生为本、体验求真的探究活动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
  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其参与教学实践,探索科学问题的答案,这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一、组织以生为本的科学探究活动
  在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设置一些有趣的实践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明确科学实践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的比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并且结合生活实际合理设置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有效地激发其求知欲和探究欲。在开展科学实验时,教师进行示范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增强其课堂参与性,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的步骤、过程、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土壤》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把土装在透明的塑料袋中,然后将其密封,放在阳光下观察其变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塑料密封袋的内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其中的科学原理,然后让学生对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等进行总结整理,促使学生对科学原理进一步理解,增强其科学发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探究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相比于语文、数学、英语,一些有趣的学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科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使用熟悉的器材进行实验,使之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在开展实验时也会存在一些危险,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对实验只是好奇,他们对实验过程、结果的思考也会相对缺乏。因此,教师要在进行科学实验前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对于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有充分的认识,降低实验操作的危险性,并且在实验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结果、现象进行总结,并对实验仪器进行归位。
  例如在进行水位测量实验时,教师可以将水先放在相同的容器中,学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哪個容器中的水较多,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水放在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再让其进行辨别。在学生做出选择后,再让学生将容器中的水倒入量筒中进行测量,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可以拓展其思维,而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实验器具放回原位,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坚持以生为本,合理安排科学实验活动
  在实施以人为本、体验求真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刻板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科学实验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探究兴趣,但进行科学探究并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地尝试中得到探究结果,获取科学实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并且,由于科学实验中存在很多需要合作才能进行的环节,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让小组内部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尝试,通过科学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亲自体验了探究的过程,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从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固体放入水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学生熟悉的实验物体进行实验,比如蜡烛、铁块、萝卜、橡皮等。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理由,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看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制定适合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分工,从而更好地对每一个想法都进行实验验证。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时间,产生结果后,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和自己预测的结果进行思考,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点评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体验求真的教学理念,并且注重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科学实验,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体验、寻求方法、提高能力、改变思维。科学老师必须改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做法,要基于“源于教材、贴近生活”的理念设计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得到充分的锻炼,更好地达到提升科学素养的目标。一要优化实验,拓宽实践渠道;二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快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小学教学问题,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转变教学模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工作,还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
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贯彻新课标的背景下,基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当前的小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这其实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目前这种环境下,将主题活动探究式教学引入小学科学课堂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熟练掌握此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开始接触科学世界的奠基石,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而且,小学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的重要举措。小学生通过学习小学科学的内容以及理论,可了解简单的科学常识,并在后续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形成以科学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的学习态度。在持续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的驱使下,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均会获得良好的发展与进步,进而更加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科学合理地健康成长
在实际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基本宗旨,让学生能有更多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机会,以探究活动为主进行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更好大满足,促进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以及科学的现象有更加本质的理解。只有有效地让课堂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光彩,让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距离更加贴近。  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要在教学设计中体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面大旗。而实验教学就能很好地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于一体。演示法则是教师配合讲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
在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及还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遵循“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教育与劳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才能给学生提供验证与发现科学原理的机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通过科学教学引发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但是小学生认知能力还不强,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在科学教学中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可以
商会艳: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曾荣获“首都劳动奖章”。长期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连续12年的北京市小学科学学科市级骨干教师,多篇课题研究及教学论文、案例获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参加过中国教师研修网“学科教学知识(pck)”远程培训精品课程研发与录制。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应用成果展示课获国家级一等奖。曾承担北京数字学校名师同步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带领孩子走进科学的殿堂,认真上
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热潮,研究发现,深度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深度学习内涵解读  鉴于理论认知的视角不同,国内外研究者对深度学习的概念认知不断变化。我们认为小学科学深度学习具备这样一些特征:  (一)深度学习的“真”  深度学习的兴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生产力的发展、經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基
无边的大漠又起了风沙。一群骆驼缓缓地走了过去,渐渐的,消失了。远远的,又走来了一只骆驼。大漠到处都干干的,除了他那双潮湿的眼睛。  他看上去很孤单,别的骆驼都疏远他。他也曾主动去接近他们,但听到的却是——  “你真怪!”  “你傻了吧?别忘了你只是一匹骆驼!”  “哪里有你说的那样的世界?根本没有!”  ……  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无边的大漠,他孑然一身走在天地的尽头,仿佛走在那轮红日的旁边。他喜欢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