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场面?辩论会、拔河比赛、十岁成长礼、图书跳蚤市场的活动情景都是场面。把场面写下来,就是场面描写。
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们先来读一读李晓涵同学《激烈的校运会》中的场面描写:
发令枪响了,运动员们像出膛的子弹一样离开了起跑线。他们一个个憋足了劲,你追我赶。观众席上,同学们挥动彩旗,加油声震耳欲聋。
看,暂居第二的郭骏两臂快速摆动,他的头发向后飘起。又是一个弯道,只见他突然加速,与前面选手的距离在逐渐缩小,4米、3米、2米……哇,他终于冲到了最前面!
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常用方法,“面”是整体,“点”是局部或个体。第一段文字中的众选手和观众是“面”,第二段文字中的郭骏是“点”。如果只写“面”不写“点”,留给人的印象是粗略而模糊的;倘若只写“点”不写“面”,又无法使读者感受到比赛的紧张与激烈。只有点面结合,才能把场面表现得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点面结合写场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观察“面”,要用广角镜头,整个场景尽收眼底,避免遗漏;描写“面”,要用概括性的文字记录整体印象,不拘泥于局部细节。在同一篇文章中,可能会出现范围不等、内容不同的多个“面”,这些“面”组合在一起,又构成更大、更完整的“面”。
比如,《开国大典》一文写阅兵场面,有写受阅部队的“面”:“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还有写人民群众的“面”:“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閱兵式的场面十分宏大,“点”的数量众多,而且不停地活动变化。作者把整个场面分为受阅部队和人民群众这两个“面”,既方便描写,又有层次感。这两个“面”缺一不可,如果只写受阅部队,就缺少了热烈、隆重的气氛;如果仅写人民群众,又没有了威武、庄严的感觉。
有的场面,“点”的数量寥寥无几,比如,写一家三口大扫除的场面,只有三个“点”,这类情况可以一个点一个点地写。然而,多数场面中的“点”数不胜数,不可能逐一描写,必须挑选一个或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点”重点写。要是选出来的“点”不止一个,那么“点”与“点”之间既要有联系,又要有差异。
请看《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片段: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人民群众送他最后一程的感人场面。作者选取了一位老奶奶、一对青年夫妇、一群少先队员这三个“点”重点写,他们分别是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的代表,也就是所有人民群众的代表。虽然他们年龄、动作、神情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悲痛是一样的,对周总理的爱戴与怀念是一样的。
人们在观察场面时,习惯于先看整体后看局部,所以场面描写通常先写“面”后写“点”。如果从“面”中选择了多个“点”来写,这些“点”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出现,做到有条不紊。比如《开国大典》一文中介绍海军部队、步兵部队、炮兵部队、战车部队、骑兵部队等“点”,是按照入场的先后顺序写的;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这三个“点”,是按人物年龄排序的。此外,“点”还可以按由主到次、从详到略等顺序来排列。
再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片段: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这段话在关注人物群体的基础上,依次描写了每一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虽然战斗场面是混乱的,但作者按照五壮士的级别和年龄设计他们的出场顺序,细致描写每一个“点”,让我们分明感受到这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血性的队伍。如果打乱这几个人的出场顺序,读起来会是什么感觉呢?大家不妨试试看。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场面描写有窍门,“面”要完整“点”要精。出场顺序有讲究,“点”“面”结合场面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们先来读一读李晓涵同学《激烈的校运会》中的场面描写:
发令枪响了,运动员们像出膛的子弹一样离开了起跑线。他们一个个憋足了劲,你追我赶。观众席上,同学们挥动彩旗,加油声震耳欲聋。
看,暂居第二的郭骏两臂快速摆动,他的头发向后飘起。又是一个弯道,只见他突然加速,与前面选手的距离在逐渐缩小,4米、3米、2米……哇,他终于冲到了最前面!
点面结合是场面描写的常用方法,“面”是整体,“点”是局部或个体。第一段文字中的众选手和观众是“面”,第二段文字中的郭骏是“点”。如果只写“面”不写“点”,留给人的印象是粗略而模糊的;倘若只写“点”不写“面”,又无法使读者感受到比赛的紧张与激烈。只有点面结合,才能把场面表现得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点面结合写场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观察“面”,要用广角镜头,整个场景尽收眼底,避免遗漏;描写“面”,要用概括性的文字记录整体印象,不拘泥于局部细节。在同一篇文章中,可能会出现范围不等、内容不同的多个“面”,这些“面”组合在一起,又构成更大、更完整的“面”。
比如,《开国大典》一文写阅兵场面,有写受阅部队的“面”:“受检阅的部队就由聂将军率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还有写人民群众的“面”:“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閱兵式的场面十分宏大,“点”的数量众多,而且不停地活动变化。作者把整个场面分为受阅部队和人民群众这两个“面”,既方便描写,又有层次感。这两个“面”缺一不可,如果只写受阅部队,就缺少了热烈、隆重的气氛;如果仅写人民群众,又没有了威武、庄严的感觉。
有的场面,“点”的数量寥寥无几,比如,写一家三口大扫除的场面,只有三个“点”,这类情况可以一个点一个点地写。然而,多数场面中的“点”数不胜数,不可能逐一描写,必须挑选一个或几个最有代表性的“点”重点写。要是选出来的“点”不止一个,那么“点”与“点”之间既要有联系,又要有差异。
请看《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片段: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人民群众送他最后一程的感人场面。作者选取了一位老奶奶、一对青年夫妇、一群少先队员这三个“点”重点写,他们分别是老年人、青年人、少年儿童的代表,也就是所有人民群众的代表。虽然他们年龄、动作、神情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悲痛是一样的,对周总理的爱戴与怀念是一样的。
人们在观察场面时,习惯于先看整体后看局部,所以场面描写通常先写“面”后写“点”。如果从“面”中选择了多个“点”来写,这些“点”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出现,做到有条不紊。比如《开国大典》一文中介绍海军部队、步兵部队、炮兵部队、战车部队、骑兵部队等“点”,是按照入场的先后顺序写的;再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老奶奶、青年夫妇、少先队员这三个“点”,是按人物年龄排序的。此外,“点”还可以按由主到次、从详到略等顺序来排列。
再看《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的片段: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这段话在关注人物群体的基础上,依次描写了每一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虽然战斗场面是混乱的,但作者按照五壮士的级别和年龄设计他们的出场顺序,细致描写每一个“点”,让我们分明感受到这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血性的队伍。如果打乱这几个人的出场顺序,读起来会是什么感觉呢?大家不妨试试看。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场面描写有窍门,“面”要完整“点”要精。出场顺序有讲究,“点”“面”结合场面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