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抒情现代性”命题:“抒情”如何“现代”,“现代”怎样“中国”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抒情现代性”是王德威继“晚清现代性”之后提出的又一重要学术范畴。一方面,它的命题与问题意识直接来源于普实克、夏志清、李欧梵等人代表的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传统,另一方面,它借鉴了陈世骧、高友工等人于20世纪中期在北美和中国台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开创的有关中国古代的“抒情传统”的思考。王德威尝试将二者嫁接在一起,重构现代中国的情感结构与文学谱系。“中国抒情现代性”接续了他在“晚清现代性”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意识,将对“中国现代性”的寻找由晚清延伸到中国古代——进一步拓展到中国思想与情感的内部,表现出海外中国研究者对文化多元主义、“后学”、文化研究以及批判理论等在内的当代西方人文思想的回应,同时也表现出这一代海外中国研究者独特的文化乡愁。虽然无论是以“抒情”这一西方诗学概念来描述中国古代美学传统,还是以“抒情”对“史诗”的对抗来描述现代中国历史,王德威都面临着一系列知识难题与思想陷阱。从理论到历史,“抒情现代性”铺陈太开,中国传统抒情、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都被一锅端地笼统归纳在“中国现代抒情”的名义之下,王德威在“情与志”、“情与性”、“情与理”、“有情与无情”之间不断“辩证”,将这个既“中国”又“现代”的历史范畴变成了一个超级能指。事实上,当王德威试图以“抒情”这个超级能指来“重写文学史”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置于一种史论分裂的悖论性情景中:一方面,他要“解构”历史,以“抒情”这一“前现代”的非历史范畴来扰乱由“启蒙”与“革命”建构的线性中国现代史;另—方面,他又试图“建构”历史,以“抒情”为主线来建构新的——并且同样是线性的中国现代史。以反历史的方式写历史,以反逻辑的方式建构逻辑,以“解构”的方式“建构”——这一切如同“单手击掌”,显然无法在“历史”之内加以理解。但王德威的“抒情”方式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摘编自《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作者:李杨)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在越南困难重重的战事,使得华盛顿冷战整体战略受到极大牵制。尼克松不得不面对现实,以尽快脱离战略与政策困境。尽快“体面地”结束战争成为美国亚洲政策一个亟待解决的议题。尼克松政府试图接触中国政府,缓和中美关系,在越南问题上同中国进行利益交换,不仅为了降低东南亚对美国“抵御共产主义”的战略重要性,同时希望通过中美“政治交易”,促进河内改变强硬的态度。这种策略完全出于尼克松、基辛格的现实主义考虑
期刊
笔者最近有幸拜读了何孝荣教授等人的新作《明朝宗教》(37万字,南京出版社,2013年),受益匪浅,该书集全面性、精深性、创新性和思辨性于一体,是一部全面深入反映和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对于我们了解明代宗教的发展史和特点具有极大裨益。  第一,全面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所涉及的宗教种类的全面。何孝荣教授研究中国佛教史多年,学术成果丰硕。他带领几位博士生、硕士生,根据各人专长,分头研究和撰
期刊
摘 要近代中国母性主义思想产生于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以后母性主义思想开始富有本土色彩并且产生了重要影响;母性主义并不等同于贤妻良母主义,其与易卜生主义也并非存在分歧,三者的关系說明任何有关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都要顺应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需要,母性主义思想最终成为了建构近代中国新女性形象和话语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母性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易卜生主义,新女性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走近乡村——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一书系统梳理和概述了20世纪中国乡村发展进程中的思想交锋及其理论探索问题,在把握时代趋势和学者关切中将乡村发展问题划分成不同阶段,并力图带领读者在学者的不同观点中找寻解决中国乡村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该书是一本研究20世纪以来乡村学术思想史的佳作,同时具备了乡村问题工具书的功能。  [关键词]20世纪中国乡村问题,农村建设,乡村学术思想史
期刊
【关键词】东方外交史,中华民族主体意识,东方史观  【中图分类号】K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0-0071-02  为了总结东方外交史研究的既有成就,整合学界的力量和探讨东方外交史研究的发展方向,由外交学院东方外交史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东方外交史研究前沿论坛”于2012年11月24日在外交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来自国内二十几所高校与研究机构。本次论坛的成功召
期刊
Abstract:Shandong province is a land of full of heroes,heroic deeds and heroic spirit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War and Liberation War. People of Shandong have contribu-ted a great to the final victory
期刊
中国的移民数量之多、距离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不同地域的移民既具中国移民的整体特征又有独特地缘性。因此,开展国内区域移民及其社会研究,不仅在史料挖掘、个案实证、理论建构,以及推进地方、中国乃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研究,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中国政府善治人口流动问题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国际社会有效管理跨国跨境移民也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具体而言
期刊
秦汉以来,在中国的文化生态中,精英文化几乎占据了全部,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在这种一元的、单线的文化生态模式中,民间的、大众的文化不仅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缺乏大范围传播的媒介。这一情况直至宋元才有所变化。印刷术的发明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可能,而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出版,是商业出版使“以往孤立的个人开始成为受众”。  明中后期,商业出版空前繁荣,仅南京一地就有150家左右的书坊。出版
期刊
摘 要临清贡砖是明清时期重要的钦工物材之一,其生产技艺目前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对于其生产工艺的研究相对丰富,而对于当时大规模生产背后的组织管理,尤其是针对其质量的管理措施较少探讨。乾隆八年开始,临清砖窑奉命为乾隆皇帝的万年吉地工程烧制贡砖,但在此后连续几年出现大规模砖块质量不敷使用的状况。有鉴于此,清工部连续出台多项质量管控措施,保障了工程用砖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也为清政府积
期刊
在清末民初的梁启超等先驱者看来,按世界上现代民族国家的标准,直至清末,中国“无国”“非国家”且“无国名”,国人尚缺乏缺乏现代国家观念。国家观念的生成、现代国家的创建与现代中国国号的形成是在晚清接触西方文明之后的现代性事件。  我们可以从外部关系上的国家与世界,内部关系上的国家与社会(国民)、国家与个人三重互动关系入手,即从国权、民权与公民个人的人权三个维度,去梳理晚清知识分子现代国家观念形成的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