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东莞地区楼宇智能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适应行业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实践,构建一个符合现代企业用人需求和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体化培养体系。文中在讲述改革目标设计、实施方法、实践情况的同时,重点介绍改革的思想、方法及实践情况。
关键词:高职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一体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33-03
一、引言
智能建筑已进入高技术化、实用化发展阶段,从事楼宇智能化产品开发与制造、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施工及智能化社区管理的企业逐渐走向专门化和专业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跨行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它把建筑、电气、电子、自控、通信、计算机、安防、消防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相互融合和集成优化。楼宇智能化行业涉及到的学科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而且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快,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东莞市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的中心区域,现代化的智能住宅小区、高档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等配套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管理和运行等方面已普及,而且已成为智能建筑配套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集散地。我院在2011年筹办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012年正式招生,每年招生两个班约80人,现有在校学生211人。在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框架下培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利用现有的良好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训室的条件有所侧重地开设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一)定位专业核心能力
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面向本土楼宇智能化工程行业所需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要求具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有运用智能建筑软件调试系统的能力;具有智能建筑分项工程资料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具有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施工安全检查的能力;具有物业管理师的物业管理能力;具有编制智能建筑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文件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能力进阶规律,前5个学期实行“课程学习 技能实训”,第6学期为工作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分阶段逐步培养技术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将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实施“教、学、做、考、评”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课程体系
为满足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本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典型工作过程,开展“应用类”和“工程类”的课程,见图1。确立以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为主线,从专业认知实训开始,通过“工程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的递增,达到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的递进。根据系统典型工作任务,选取电气设备的装配、电气设备的维修、智能楼宇集成系统产品的装配、安防设备装配、客户线路及终端的装维服务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进行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设计,将工作过程序列与学习过程顺序对应起来,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还结合楼宇智能化行业的发展不断地开发新的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针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主要围绕技能培养和技能测试,追求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打破以结果为依据的单一考核模式,综合学生、分析、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自主学习与科技创新能力。采用学生、教师和企业导师三方共同参与的“三结合”和“四评”考核与评价办法(见图2)。在双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对学生打分,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等多元角度评价。将校内学习考核、校内顶岗考核与企业顶岗考核相结合,即“三结合”。对每个相关课程采用过程和结果考核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企业导师)对团队评价和教师(企业导师)对学生评价,即“四评”。
三、实践情况
(一)“政校行企”协同育人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实现政府推动行业、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发展。利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由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引领东莞智能建筑、安防设备等行业,把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教师的实际工程应用,最终形成人力资源链、实训链、成果转化链、产业链等,从而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还通过协同育人平台聘请政府、行业、企业导师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论证制订和审核,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和条件。
(二)校内外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有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线路板制作室、单片机实训室、组态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室8间基础实训室,设备价值达230余万元。在建的专业实训室有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室和楼宇智能化综合实训室,提供楼宇智能化工程学习和实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得到结合,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专业实训室的建成能满足教学、实训、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等一体化要求。
校外实践基地有集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东莞台商大厦两个专业认知实训基地。可提供顶岗实习企业有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东莞分公司、广东大榕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同时也为学生在这些企业“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内外“双顶岗”培养
利用学校的数字校园和平安校园等楼宇智能化资源,在企业顶岗基础之上,增加校内顶岗,开展“双顶岗”实习(见表1)。针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应用性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导性和工程规范要求的特点,把校园内建筑、电气、通信网络、安防、消防等方面实际应用的案例作为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实践资源。采用学科领域与技能类型交叉组合的方法设置岗位职责,解决企业实习岗位类型的“有限”问题,为学生提供在此专业领域中的设计、生产、系统集成、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多种岗位实践机会,并培养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技能鉴定
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积极开设企业合作和课证相融课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高度融合“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新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培养切实满足行业需求的“双证书”人才。目前,本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维修电工、电工上岗、建筑CAD、电子CAD、综合布线等。
(五)教学资源
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开发基于楼宇智能化工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教材。如与企业共同编著的“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培训教程”已被三届定向培养班采用,效果理想。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楼宇3D教学软件,进行虚拟实验、虚拟工艺等仿真教学。教学实践资源以同类知识点与技能点归集、汇总和分析整理,建成共享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专业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六)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开展第二课堂,训练与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交流沟通、工程规划及实施等能力,丰富职业素养,提高综合职业技能。目前,本专业学生参加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智慧城市”专题竞赛,获三等奖一项;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实施”,获三等奖两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智能温室无线监控系统”。
(七)经费投入
除实验实训室建设按预算审批流程外,学院每年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划拨6万专款作为日常建设经费,同时还另外配置了校内实验耗材经费、毕业设计费、校外实践教学经费、产学研合作经费、设备维修经费、学生参加竞赛费等,专门用于本专业的日常实践教学,从而充分保证了本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行业企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快,要求高,加大校企合作,主动走入企业了解,优化目前课程中覆盖不到但企业要求的技能和素质。积极申报和承担教改项目、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通过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本专业师资队伍中从事楼宇自控设备设计、管理和拥有楼宇智能工程建设背景的教师较少,并且现师资队伍职称均为中级,职称结构不合理。通过引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相关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背景的高级职称教师1~2名,并从现有师资队伍中培养高级职称教师1~2名,建立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
五、总结
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创新性地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还推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校内校外“双顶岗”实习等多种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的新职业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彩莲,卞建勇,杨润丰.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2012(20):105-107.
[2]王向岭.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与战略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104-106.
[3]高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导刊,2011(7):56.
责任编辑 何丽华
关键词:高职教育;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一体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5-0033-03
一、引言
智能建筑已进入高技术化、实用化发展阶段,从事楼宇智能化产品开发与制造、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工程设计与施工及智能化社区管理的企业逐渐走向专门化和专业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是跨行业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它把建筑、电气、电子、自控、通信、计算机、安防、消防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相互融合和集成优化。楼宇智能化行业涉及到的学科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而且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快,对从业人员技能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东莞市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的中心区域,现代化的智能住宅小区、高档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等配套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管理和运行等方面已普及,而且已成为智能建筑配套的楼宇自控、智能化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集散地。我院在2011年筹办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2012年正式招生,每年招生两个班约80人,现有在校学生211人。在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框架下培养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利用现有的良好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实训室的条件有所侧重地开设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二、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一)定位专业核心能力
以服务东莞、珠三角地区及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面向本土楼宇智能化工程行业所需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要求具有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有运用智能建筑软件调试系统的能力;具有智能建筑分项工程资料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进行智能建筑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具有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施工安全检查的能力;具有物业管理师的物业管理能力;具有编制智能建筑工程预决算与招投标文件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能力进阶规律,前5个学期实行“课程学习 技能实训”,第6学期为工作学期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分阶段逐步培养技术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将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实施“教、学、做、考、评”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课程体系
为满足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本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典型工作过程,开展“应用类”和“工程类”的课程,见图1。确立以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认证为主线,从专业认知实训开始,通过“工程类”和“应用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知识的递增,达到岗位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的递进。根据系统典型工作任务,选取电气设备的装配、电气设备的维修、智能楼宇集成系统产品的装配、安防设备装配、客户线路及终端的装维服务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进行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设计,将工作过程序列与学习过程顺序对应起来,建立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还结合楼宇智能化行业的发展不断地开发新的教学项目,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针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主要围绕技能培养和技能测试,追求科学性和合理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打破以结果为依据的单一考核模式,综合学生、分析、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自主学习与科技创新能力。采用学生、教师和企业导师三方共同参与的“三结合”和“四评”考核与评价办法(见图2)。在双顶岗实习期间,采用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制度对学生打分,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等多元角度评价。将校内学习考核、校内顶岗考核与企业顶岗考核相结合,即“三结合”。对每个相关课程采用过程和结果考核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企业导师)对团队评价和教师(企业导师)对学生评价,即“四评”。
三、实践情况
(一)“政校行企”协同育人
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实现政府推动行业、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发展。利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由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引领东莞智能建筑、安防设备等行业,把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教师的实际工程应用,最终形成人力资源链、实训链、成果转化链、产业链等,从而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还通过协同育人平台聘请政府、行业、企业导师参与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论证制订和审核,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提高思维判断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保障和条件。
(二)校内外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有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能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线路板制作室、单片机实训室、组态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室8间基础实训室,设备价值达230余万元。在建的专业实训室有楼宇智能化工程实训室和楼宇智能化综合实训室,提供楼宇智能化工程学习和实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得到结合,使课堂讲授与工作场所经验指导相整合。专业实训室的建成能满足教学、实训、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等一体化要求。
校外实践基地有集现代建筑智能化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东莞台商大厦两个专业认知实训基地。可提供顶岗实习企业有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东莞分公司、广东大榕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同时也为学生在这些企业“零距离”上岗奠定基础。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内外“双顶岗”培养
利用学校的数字校园和平安校园等楼宇智能化资源,在企业顶岗基础之上,增加校内顶岗,开展“双顶岗”实习(见表1)。针对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应用性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导性和工程规范要求的特点,把校园内建筑、电气、通信网络、安防、消防等方面实际应用的案例作为楼宇智能化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实践资源。采用学科领域与技能类型交叉组合的方法设置岗位职责,解决企业实习岗位类型的“有限”问题,为学生提供在此专业领域中的设计、生产、系统集成、安装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多种岗位实践机会,并培养实际工作中观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技能鉴定
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积极开设企业合作和课证相融课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高度融合“智能楼宇管理师”国家新职业资格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模块,培养切实满足行业需求的“双证书”人才。目前,本专业学生可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维修电工、电工上岗、建筑CAD、电子CAD、综合布线等。
(五)教学资源
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选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优秀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开发基于楼宇智能化工程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教材。如与企业共同编著的“东莞电信定向培养班培训教程”已被三届定向培养班采用,效果理想。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智能楼宇3D教学软件,进行虚拟实验、虚拟工艺等仿真教学。教学实践资源以同类知识点与技能点归集、汇总和分析整理,建成共享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专业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六)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开展第二课堂,训练与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交流沟通、工程规划及实施等能力,丰富职业素养,提高综合职业技能。目前,本专业学生参加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智慧城市”专题竞赛,获三等奖一项;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广东选拔赛“智能电子产品系统工程实施”,获三等奖两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2012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智能温室无线监控系统”。
(七)经费投入
除实验实训室建设按预算审批流程外,学院每年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划拨6万专款作为日常建设经费,同时还另外配置了校内实验耗材经费、毕业设计费、校外实践教学经费、产学研合作经费、设备维修经费、学生参加竞赛费等,专门用于本专业的日常实践教学,从而充分保证了本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
四、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
行业企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快,要求高,加大校企合作,主动走入企业了解,优化目前课程中覆盖不到但企业要求的技能和素质。积极申报和承担教改项目、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等,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通过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本专业师资队伍中从事楼宇自控设备设计、管理和拥有楼宇智能工程建设背景的教师较少,并且现师资队伍职称均为中级,职称结构不合理。通过引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相关楼宇智能化工程项目背景的高级职称教师1~2名,并从现有师资队伍中培养高级职称教师1~2名,建立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
五、总结
我院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创新性地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还推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校内校外“双顶岗”实习等多种培养模式,不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与系统运行维护的新职业专门人才,服务地方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彩莲,卞建勇,杨润丰.高职电子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2012(20):105-107.
[2]王向岭.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模式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与战略思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104-106.
[3]高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导刊,2011(7):56.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