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南京市对于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非常重视,于2012年开展了“网络与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实验项目”。在此背景下,我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资源支持型教学系统”,并在试点班级配备了移动学习终端(即平板电脑),在多门学科中予以实践应用。
电子作业本是该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平台,拥有普通的教学平台所不具备的强大功能,并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和开发。通过移动学习终端,并利用其中的电子作业本功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研究。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将电子作业本的强大功能巧妙地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
1 资料搜集,分享资源,优化课前预习效果
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课堂的教学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前知识,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前的资料搜集,提前了解课堂内容,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在传统的多媒体课堂上,课前资料的搜集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但教师却较难对学生资料搜集的情况进行了解、汇总和展示,学生往往以制作成PPT、电子小报或直接口头叙述等形式进行展示,相对注重形式,浪费时间。并且教师难以进行资料筛选,课堂展示也显得比较复杂和繁琐。
借助于移动终端系统的电子作业本,不仅只是完成作业的电子工具,其功能的拓展和利用完全可以根据教师的意愿,借助网络可以构建“一对一”的数字学习环境,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资料搜集、整理,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予以及时点评,对学情有了进一步地了解。
例如,对于“生态系统的类型”的知识点,教师安排课前资料搜集,将任务借助网络通过电子作业本提前发送给学生,要求利用电子作业本的拍照或绘画、书写等多种功能,搜集和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对该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简要介绍,尝试区分和比较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资料大搜索——七嘴八舌说类型”的形式对学生的资料搜集进行展示。借助移动终端的一对一便捷操作,教师在课前可以快速查看每一位学生资料的搜集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将网络搜集的资料绘制成表格进行展示;有的学生利用拍照功能,拍了居住小区内的池塘,并附上文字的介绍等。教师可以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完成度较好的课前资料进行课堂展示,大大提高了课前资料展示的效率,很好地实现了该教学知识点的突破,并将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地共享,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前资料搜集的积极性,也优化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
2 随时批注,现场投影,展示探究思维过程
2011版新课标的基本课程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然而传统的多媒体课堂却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往往使用分组合作的形式来展示探究实验设计的最终讨论结果,很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探究思维过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而利用电子作业本的随时查阅批注,现场问题投影等强大的互动功能,能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发挥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本节课中为了提倡探究性学习,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教师事先创设了合适的教学情境,即展示一段“新闻链接”,即一种被商家冠以“招财鱼”的迷你生态球。先由学生判断其是否是生态系统,如果不是,再开展学生活动“试做‘生态瓶’设计师”。要求学生利用电子作业本功能,设计“招财鱼”生态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并使小鱼存活的时间尽可能地长。教师事先通过电子作业本将一个空的“生态瓶”图案发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打开该任务单,在课堂上,利用平板电脑的手写笔在“空生态瓶”中绘制各种成分,如生产者、分解者、阳光等,完成设计要求。教师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的投影批注功能,展示不同学生的设计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分析,讨论:影响该生态球中小鱼存活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用探究实验来证明?在此基础上,再在电子作业本中开展学生活动,进行绘制探究实验的对照实验设计。
在学生绘制的同时,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子作业本的互动,可以随机点开任何一个学生的操作页面,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可以对该学生的绘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了解其探究思维的过程并及时批注,也可将学生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投影。利用移动学习终端还能在学生绘制的较短时间内,监控到所有学生的绘制过程和展示任意学生的最终结果。教师在及时的反馈监控中,了解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知和了解,及时解决课堂上未掌握的问题。最终展示代表性的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和分析,很好地实现了“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3 及时评价,数据分析,提高评价反馈教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新课标对于评价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
传统的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在课堂最后的评价环节,即使设置了较好的评价题目,但是受到了教学平台的限制,往往只能抽取个别学生回答,很难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水平。有的教师采用全体学生用手势作答的形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但由于学生在举手势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参考或者改变答案,从而失去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反馈评价环节,利用电子作业本功能进行总结与反馈练习,并利用其“及时评价”功能对学生反馈结果的数据分析,就显得高效而有针对性,充分体现出了平板软件的强大优势。
电子作业本是该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平台,拥有普通的教学平台所不具备的强大功能,并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和开发。通过移动学习终端,并利用其中的电子作业本功能,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研究。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将电子作业本的强大功能巧妙地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
1 资料搜集,分享资源,优化课前预习效果
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更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课堂的教学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前知识,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前的资料搜集,提前了解课堂内容,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在传统的多媒体课堂上,课前资料的搜集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资料搜集,但教师却较难对学生资料搜集的情况进行了解、汇总和展示,学生往往以制作成PPT、电子小报或直接口头叙述等形式进行展示,相对注重形式,浪费时间。并且教师难以进行资料筛选,课堂展示也显得比较复杂和繁琐。
借助于移动终端系统的电子作业本,不仅只是完成作业的电子工具,其功能的拓展和利用完全可以根据教师的意愿,借助网络可以构建“一对一”的数字学习环境,布置学生课前完成资料搜集、整理,并在课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予以及时点评,对学情有了进一步地了解。
例如,对于“生态系统的类型”的知识点,教师安排课前资料搜集,将任务借助网络通过电子作业本提前发送给学生,要求利用电子作业本的拍照或绘画、书写等多种功能,搜集和了解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对该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简要介绍,尝试区分和比较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资料大搜索——七嘴八舌说类型”的形式对学生的资料搜集进行展示。借助移动终端的一对一便捷操作,教师在课前可以快速查看每一位学生资料的搜集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将网络搜集的资料绘制成表格进行展示;有的学生利用拍照功能,拍了居住小区内的池塘,并附上文字的介绍等。教师可以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完成度较好的课前资料进行课堂展示,大大提高了课前资料展示的效率,很好地实现了该教学知识点的突破,并将资源进行最大程度地共享,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前资料搜集的积极性,也优化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
2 随时批注,现场投影,展示探究思维过程
2011版新课标的基本课程理念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然而传统的多媒体课堂却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往往使用分组合作的形式来展示探究实验设计的最终讨论结果,很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探究思维过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而利用电子作业本的随时查阅批注,现场问题投影等强大的互动功能,能在开展探究性教学时发挥有效的作用。
例如在本节课中为了提倡探究性学习,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教师事先创设了合适的教学情境,即展示一段“新闻链接”,即一种被商家冠以“招财鱼”的迷你生态球。先由学生判断其是否是生态系统,如果不是,再开展学生活动“试做‘生态瓶’设计师”。要求学生利用电子作业本功能,设计“招财鱼”生态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工封闭生态系统,并使小鱼存活的时间尽可能地长。教师事先通过电子作业本将一个空的“生态瓶”图案发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打开该任务单,在课堂上,利用平板电脑的手写笔在“空生态瓶”中绘制各种成分,如生产者、分解者、阳光等,完成设计要求。教师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的投影批注功能,展示不同学生的设计结果。然后师生共同评价分析,讨论:影响该生态球中小鱼存活时间长短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用探究实验来证明?在此基础上,再在电子作业本中开展学生活动,进行绘制探究实验的对照实验设计。
在学生绘制的同时,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电子作业本的互动,可以随机点开任何一个学生的操作页面,并投影到大屏幕上,教师可以对该学生的绘制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了解其探究思维的过程并及时批注,也可将学生绘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投影。利用移动学习终端还能在学生绘制的较短时间内,监控到所有学生的绘制过程和展示任意学生的最终结果。教师在及时的反馈监控中,了解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知和了解,及时解决课堂上未掌握的问题。最终展示代表性的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和分析,很好地实现了“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3 及时评价,数据分析,提高评价反馈教学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新课标对于评价同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生物学课程学习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
传统的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在课堂最后的评价环节,即使设置了较好的评价题目,但是受到了教学平台的限制,往往只能抽取个别学生回答,很难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水平。有的教师采用全体学生用手势作答的形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但由于学生在举手势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参考或者改变答案,从而失去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反馈评价环节,利用电子作业本功能进行总结与反馈练习,并利用其“及时评价”功能对学生反馈结果的数据分析,就显得高效而有针对性,充分体现出了平板软件的强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