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琳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写作的定义是表达能力而非艺术创作。在小学阶段,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教学中,无论是教学与写作方法,还是评价学生作品,都应体现这种基础性。本文从看图作文、写人作文教学两个角度,浅谈培养小学生写作基本技能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作文教学 看图作文 写人作文 基本技能
一、看图作文教学
小学看图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图作文教学包括看图和作文,二者即独立又相互联系。前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后者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看”的教学
无论是哪一类看图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看懂画面。如一幅风景画,一要引导学生看清楚画面中有哪些景物,二要引导学生看清这些景物是怎样组合的。学生看一眼便能看清画面主要景物,再仔细看,就能看清细微的景点。但要弄清楚这些要素是怎样组合的,就得有观察顺序,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接下来看什么,当学生看图“路线”清淅了,写作思路也就明了了。
又如一幅叙事的图画,一要引导学生看清画面里发生了什么事,二要引导学生看清画面中能折射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要素。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常常把这些细节看漏了,作文写得不知所云。教学中,应该把这方面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要引导学生围绕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写景看图作文中也有想象,是局部的联想;写作主体是画面内容。一幅叙事图画不可能像摄像机一样把事情的每个环节都展示再来,恰恰这些环节就是作文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学生引入画面中,激活学生的联想机关,事情发生的过程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轮郭清淅的画面。学生的想象只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这样的想象对于看图作文来说才是合理的。
(二)、“写”的教学
图画看清楚了,作文却写乱套——这是看图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原因是学生写作文时忘记了看图时的思路。引导学生写观察摘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经。观察纲要以学生看图过程为主线。写景看图作文可以这样写:
观察点(写清景物名称)——观察点前、后、左、右的景物。
也可以这样写:
观察点——近处景物——远处景物。反之亦然。
叙事看图作文的观察摘要可以这样写: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学生的想象写出)。
学生写的观察摘要可能会包罗万象,老师要引导学生去繁就简,删次保主,不能面面俱到。在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老师要反复强调写作思路要与观察过程一致。
看图作文教学还可以设计一个“说”的环节。“说”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说自己的的观察摘要。“说”可以在小组里进行,也可以在全班里进行。“说”不仅可以使学生说出观察心得,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以便查缺补漏。也有老师担心这样会“说”出千篇一律。笔者认为,观察一幅图画,学生观察到了相同之处,显了学生对这画面的认同度,相同的地方越多,认同度就越高,也体现学生观察越仔细。“说”出来的一样,写出来的不同,这才是看图作文中的求同存异。
二、写人作文教学
小学写人作文属于记实作文,根据课标要求,这类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要求所写的人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人,所写的事就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感情真实”要求学生对所写人物的主观评价是从心灵上发出的“原声”。“人”是客观世界最复杂的事物,对“人”的认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远没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高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目标设置要适中。一般来讲,一是要写清楚人物的外貌,二是要表达清楚所写人物在自己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者是作文的主要内容。写好这方面,一要引导学生选好“人”,二要引导学生选好“事”。
(一)、选好“人”
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熟悉人物的“清单”,从中选出自己最容易写的人物来写。这里不是强调写最熟悉的人,学生最熟悉的人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但是学生不一定能把这些最熟悉的人写得最清楚。原因是人都有很多“忌讳”——在人类文学宝殿中,以自己的父母亲、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为直接写作对象的,除人物传记,为数并不多,原因就在于此。举个例子,如果学生的父親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学生写他时,就会产生家丑不外扬的心态,不愿把那些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写出来。如果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且他所做的事也是一些平凡的事,学生也很很难把父亲的形象写好;当然,如果父亲做了些不平凡的事,学生就有可能写好父亲的形象。一篇写人作文,没有人物活动的典型事例,肯定平淡无奇。在学生的生活中,奇人奇事很多,只要引导学生仔细罗列,他们就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事。在“人”和“事”都要真实的写作原则下,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写、最敢写又最容易写的人物作为写作对象,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二)、选好“事”
写人离不开记事,要塑好“人”,就需叙好“事”。怎样才能叙好“事”呢?选好“事”是前提。人生活在“事”中,也是“事”中的人,与人物相关的事例举不胜数,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这些浩瀚如烟的事件中选择几件来写:
我要写人的是(名字或称呼)
他是一个(身份)
他是一个的人(好人或坏人,可细化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尽职尽责、聪明能干、冷漠无情、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十恶不赦······)
他做过(事例,一个或多个。如:前一空“乐于助人的人”,这里就写关于他乐于助人的几个事例的名称)
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剥笋法”,层层分析,明确写作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小学课文中,有很多好的表达方法,比如其中有关于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方面的技能,学生在写作文时,如能运用这些写作技能,要肯定和倡导,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刻意要求。因为语言表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同样的人和事,中小学生的写作不在同一水平上。笔者认为,平价小学生作文,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只要作文水平达到了课标要求,就要肯定,哪怕他只是用最普通的词句,或是不很通顺的句子。在小学阶段,写作是作为一种能力而不是一门艺术来定义的。如写人作文,做到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生就具备了写这一类作文的基本能力。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会自觉的以前一阶段的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作文水平。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写作的定义是表达能力而非艺术创作。在小学阶段,写作是一种基本能力。教学中,无论是教学与写作方法,还是评价学生作品,都应体现这种基础性。本文从看图作文、写人作文教学两个角度,浅谈培养小学生写作基本技能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作文教学 看图作文 写人作文 基本技能
一、看图作文教学
小学看图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看图作文教学包括看图和作文,二者即独立又相互联系。前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后者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看”的教学
无论是哪一类看图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看懂画面。如一幅风景画,一要引导学生看清楚画面中有哪些景物,二要引导学生看清这些景物是怎样组合的。学生看一眼便能看清画面主要景物,再仔细看,就能看清细微的景点。但要弄清楚这些要素是怎样组合的,就得有观察顺序,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接下来看什么,当学生看图“路线”清淅了,写作思路也就明了了。
又如一幅叙事的图画,一要引导学生看清画面里发生了什么事,二要引导学生看清画面中能折射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要素。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常常把这些细节看漏了,作文写得不知所云。教学中,应该把这方面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要引导学生围绕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写景看图作文中也有想象,是局部的联想;写作主体是画面内容。一幅叙事图画不可能像摄像机一样把事情的每个环节都展示再来,恰恰这些环节就是作文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学生引入画面中,激活学生的联想机关,事情发生的过程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轮郭清淅的画面。学生的想象只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这样的想象对于看图作文来说才是合理的。
(二)、“写”的教学
图画看清楚了,作文却写乱套——这是看图作文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原因是学生写作文时忘记了看图时的思路。引导学生写观察摘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经。观察纲要以学生看图过程为主线。写景看图作文可以这样写:
观察点(写清景物名称)——观察点前、后、左、右的景物。
也可以这样写:
观察点——近处景物——远处景物。反之亦然。
叙事看图作文的观察摘要可以这样写: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学生的想象写出)。
学生写的观察摘要可能会包罗万象,老师要引导学生去繁就简,删次保主,不能面面俱到。在学生写作文的过程中,老师要反复强调写作思路要与观察过程一致。
看图作文教学还可以设计一个“说”的环节。“说”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说自己是怎样看的,说自己的的观察摘要。“说”可以在小组里进行,也可以在全班里进行。“说”不仅可以使学生说出观察心得,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以便查缺补漏。也有老师担心这样会“说”出千篇一律。笔者认为,观察一幅图画,学生观察到了相同之处,显了学生对这画面的认同度,相同的地方越多,认同度就越高,也体现学生观察越仔细。“说”出来的一样,写出来的不同,这才是看图作文中的求同存异。
二、写人作文教学
小学写人作文属于记实作文,根据课标要求,这类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要求所写的人就是学生生活中的人,所写的事就是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感情真实”要求学生对所写人物的主观评价是从心灵上发出的“原声”。“人”是客观世界最复杂的事物,对“人”的认识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远没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高度。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目标设置要适中。一般来讲,一是要写清楚人物的外貌,二是要表达清楚所写人物在自己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后者是作文的主要内容。写好这方面,一要引导学生选好“人”,二要引导学生选好“事”。
(一)、选好“人”
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熟悉人物的“清单”,从中选出自己最容易写的人物来写。这里不是强调写最熟悉的人,学生最熟悉的人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但是学生不一定能把这些最熟悉的人写得最清楚。原因是人都有很多“忌讳”——在人类文学宝殿中,以自己的父母亲、兄弟姐妹、老师同学为直接写作对象的,除人物传记,为数并不多,原因就在于此。举个例子,如果学生的父親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学生写他时,就会产生家丑不外扬的心态,不愿把那些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写出来。如果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且他所做的事也是一些平凡的事,学生也很很难把父亲的形象写好;当然,如果父亲做了些不平凡的事,学生就有可能写好父亲的形象。一篇写人作文,没有人物活动的典型事例,肯定平淡无奇。在学生的生活中,奇人奇事很多,只要引导学生仔细罗列,他们就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事。在“人”和“事”都要真实的写作原则下,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写、最敢写又最容易写的人物作为写作对象,写作就会得心应手。
(二)、选好“事”
写人离不开记事,要塑好“人”,就需叙好“事”。怎样才能叙好“事”呢?选好“事”是前提。人生活在“事”中,也是“事”中的人,与人物相关的事例举不胜数,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这些浩瀚如烟的事件中选择几件来写:
我要写人的是(名字或称呼)
他是一个(身份)
他是一个的人(好人或坏人,可细化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尽职尽责、聪明能干、冷漠无情、损人利己、自私自利、十恶不赦······)
他做过(事例,一个或多个。如:前一空“乐于助人的人”,这里就写关于他乐于助人的几个事例的名称)
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剥笋法”,层层分析,明确写作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小学课文中,有很多好的表达方法,比如其中有关于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方面的技能,学生在写作文时,如能运用这些写作技能,要肯定和倡导,如果做不到,也不必刻意要求。因为语言表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同样的人和事,中小学生的写作不在同一水平上。笔者认为,平价小学生作文,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只要作文水平达到了课标要求,就要肯定,哪怕他只是用最普通的词句,或是不很通顺的句子。在小学阶段,写作是作为一种能力而不是一门艺术来定义的。如写人作文,做到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生就具备了写这一类作文的基本能力。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会自觉的以前一阶段的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