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美丽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3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的村子后面有一条河,儿时常在这河里野泳。河很宽,总想游到对岸去,却总是游到一半就赶紧折返,害怕因体力不支而造成危险。河很美,两岸有村庄和稻田,让人不由想起那首歌来,“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河上经常会驶来大大小小的船只,待满载石料或石砂之后,即匆匆驶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忙碌的河面恢复宁静,回归到空旷与辽阔。
  河的西头是连绵的山脉,船上所载砂石即产自这大山深处。山很高,山顶经常有云雾缭绕,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山很深,重峦叠嶂,起伏绵延,我们想象着大山深处的神秘与美丽,心生向往和探秘的欲念,却终因父辈的警告而敬畏胆怯,止步于山前,不敢唐突与造次。
  老家的西南方向有一个湖泊,很远,坐船或步行,得花上半天时间。在老家的山顶上眺望,能透过前方两山之间的空隙,望见那湖泊的一片水面。湖水仿佛自天而来,水天一色,横无际涯,那是一片多么浩瀚的汪洋啊!远山如黛,碧水似镜,有渔船在缓缓移动,太阳的光斑在水面上闪烁跳动,恍若梦境。
  这些都是我儿时的一些记忆片断,或是对一些事物的直觉判断。但是,渐渐地,我的这些感觉似乎越来越虚幻失真了。譬如村子后面的那条河,昔日如天堑般难以逾越的宽阔,在今日看来,只不过是一条细窄的沟渠,一纵身就能跃过;又如,河西头的那道山梁,其实并不是那般山高林深,巍峨险峻,在我眼里,那就是一堆堆山丘土墩,随时可以征服于脚下,毫无雄奇壮观可言;还有,那片遥远的湖泊,现在看来其实也不遥远,坐上汽车只需一刻钟工夫就能抵达,那湖面也似乎没想象中那么辽阔无垠,天晴的时候可以看清对岸的青山、绿树和高楼。这样的变化让我百思不解:河还是那条河,山还是那座山,湖还是那片湖,为什么在今天看来,宽的河变瘦了,高的山变矮了,大的湖变小了?我怀疑我的眼睛是否患上了什么疾病,或是我对事物判断的心理认知正在发生病变。
  我陪着已经动迁离乡的老父不止一次回乡,站在桥上凝望那条河流。我发现,河的两岸已不闻稻香蛙鸣,村庄长成了高楼,那条儿时眼中的大河如今委屈在高耸的楼宇间,已然瘦成了一條细窄的河沟,静默而无力地流淌,没有人关注它的存在。
  我曾经以健康的名义,加入浩浩荡荡的走山大军,多次征战于河西头的那片山岭。当我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山巅,环顾四周,心头却无端涌起一阵悲凉。这崇山峻岭早已被林立的高楼所包围,伫立山之巅峰,伸出手去,似可触碰到远处摩天大楼那炫目的幕墙。高楼压低了山脊,城市的欲望正在吞噬这片最后的绿洲。走山人踏遍了这大山的每一个褶皱,却让大山从此不再有隐私,也不再有尊严。
  我如今的工作单位就位于那片遥远的湖泊之畔,当昔日的遥远成为咫尺,当这片大湖的周遭也被许多的新城高楼所簇拥,被高楼里那些窥视的目光所俯瞰,我对这片湖泊的初始印象开始改变。大湖似乎变小了,变温顺了,变成了大户人家割据在后院的那方池塘,美则美矣,却少了些许的野性和情趣,人们对湖岛深处的想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苍白了。
  客观来讲,河的变瘦、山的变矮、湖的变小,这是人的心理基于参照物相对关系的一种反应,也是人的心理基于人生阅历的条件反射。这样的变化应是时代前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迹,正如道路的修筑,是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道路的通达拉近了距离,缩短了时间,促进了商贸的流通,加深了文化的渗透。可是,事物发展的两面性告诉我们,道路在与人方便的同时,也在滋生、刺激和膨胀着人类的欲望,人们在享受与满足中得寸进尺,渐渐变得无所畏惧,肆意妄为。道路把城市与湖山的距离拉近了,却让湖山离开人类渐行渐远。
  这样的变化,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选自《文汇报》2015年12月10日,有删改)
其他文献
我享受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时光,那满眼的蔚蓝,无暇,透明,纯净,安谧。它是那么的温柔,好似能把人融化。蓝色,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美的颜色。  没有人能够具体形容那片海的美——它是一个调皮的精灵,无时无刻不在变换着身姿,时而灵动、时而脱俗……  那抹蓝,让人心醉。  清晨的海是清新的。太阳从山那边缓缓升起,将几抹金黄洒在海平面上。气温尚低,海上笼罩着一层白雾,远方的小岛若隐若现,依稀听到发动机“隆隆隆”的
期刊
这些年,我不止一次地与文友们驱车登临翠绿欲滴的旅游景区华石山。那山、那烟云、那水,深深地储存在我的脑海里。  面包车载着我们从县城出发,沿109国道拐过几个弯,途至小高陵村向南驶去,远方阳光灿烂,云铺深壑,紫遮危岩,峰峦犹如刀剑,嵯峨直指青天,华石山已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再复前行,我们便到了华石山脚下,车再也无法前行,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进入华石山的山谷中。眼前疯长的草木炫耀着生命的灿烂。金露梅、银露梅
期刊
古诗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清”就有多种义项,在“水尤清冽”中意为“清澈”,在“以其境过清”中意为“凄清”。那么,在阅读古诗文时,如何正确辨析其中的词义呢?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语境分析法  虽然一个词有多种解释,但是上下文的语境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语境来判断词语的意思,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例如《桃花源记》中“寻向所至”和“未果,寻病终”,“寻”有“
期刊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天气出奇的冷。而在这样一个严冬,我们终于迎来了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我最害怕的数学。  那天早上,奶奶送我去考试。一路上,没有太多文化的她一直跟我絮絮叨叨,“考试要认真审题啊,不要紧张啊,要沉着冷静啊”说了一路,到了校门口,我跳下车,和奶奶道别,奶奶向我挥手,我跑进校园里。只是我不知道,奶奶那温暖的、炽热的、期盼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直到看不见我为止。  这次的试卷好难!后面几道
期刊
裴琰之作同州司戶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 △ 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 △ 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④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
期刊
每到麦子成熟的季节,田野被金黄渲染时,我总会想起外婆。那微驼的身躯,赤着一双大脚,推着那辆小小的手推车,踏着温润的泥土,在被麦浪包围的小径中越走越远……  小時候,爸爸妈妈工作忙,是外婆将我一手带大的。可以说,我的幼年是和外婆一起度过的。当然,在幼年的记忆里,自然少不了那辆手推车,外婆就是用这辆手推车稳稳地载着我,整整五年。  十多年前,外婆才五十出头,家里、地头整日忙碌不歇。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
期刊
江南之韵,在古朴香樟的纹路里,在龙井茶田的清香里,在西湖的烟波浩渺里,也在岳王庙的铮铮铁骨里。  高大挺拔的香樟树洒脫地生长着,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江南的湿润空气下,绿色的苔藓和藤蔓肆意生长,交织成一张张生命的网。忽的,满眼绿色中闪出一抹红霞,那是一棵火红的树。一片片叶子分外精致,染着不同的红,有的艳如火,有的深似血,像火把一样的树,照亮了幽静的林。  豁然,香樟不见了,藤蔓不见了,眼前空旷了许多
期刊
【文题呈现】  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各有特色,若山水结合,更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郦道元的《三峡》以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代表作。山水是大自然的灵魂,正是有了这些山山水水,大自然才充满了神韵和灵气。观山游水,祖国的大美河山已成为许多人心灵深处的情结。  【写作指导】  “大”是非常、特别的意思,“大美”就是非常美、特别美的意思。它修饰了“河山”,只要是与大美“
期刊
有一次,孔子正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向东奔流而去的河水,他的学生子贡问道:“君子一见到大水便要前去观赏,这是为何呢?”孔子回答:“因为大水能够不停地向前流动,惠溉四方,润泽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所到之处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这就像‘德’;它流动时,由高处向低处流,舒缓湍急皆循其理,这就像‘义’;它浩浩荡荡,千支万流汇入汪洋,永无穷尽,这就像‘道’;它奔赴幽深的山谷也毫不畏惧,穿山崖,凿石壁,勇往直前,这就
期刊
【技法简析】  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是景物描写的常用方法。写景的角度有:景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味道等;远眺、近看,俯瞰、仰视,正面、侧面,静态、动态,整体、局部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在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中,作者就运用了多角度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描摹的景物各具特色,特点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绘声之悦耳  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作者以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