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鉴赏是每年高考复习中的重头戏,也是难点。给学生分类复习可以让学生较有条理地掌握知识体系。
咏史怀古诗是古典诗歌银河中璀璨的明珠,杰出诗人群星闪耀,而中唐的刘禹锡与晚唐的杜牧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明星。下面就以两人的诗为例,谈谈怎样复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诗如其人,它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读其诗,首先要“知其人”“论其世”。
刘禹锡:关心现实,热爱生活,勇于革新,爱憎分明,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容秋毫。”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精警超迈。诗人并不是单纯怀古,书写泛泛的今昔兴亡之感,而是从现实出发,站在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的高度,将现实的感受与历史的沉思结合起来,以历史题材表现现实内容,寓深刻的哲思于咏史怀古之中。《石头城》是借古讽今的不朽名篇。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即金陵(现南京)。前枕大江,后倚钟岭,壮丽险峻。它最早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东吴孙权在石头山(今南京市西)上修筑城郭、宫殿,故改名石头城。六朝时代这里一直是国都。经六代繁荣,至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开始废弃。在唐王朝国运衰微之际,刘禹锡伤悼石头城六代繁华的消歇,抒发怀古之忧思。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唐帝国中兴成梦的忧伤情绪。
刘禹锡立意高远,以意串象,精选了山、水、月这三种景物,描绘出石头城的冷落衰败,好一幅古城月夜图。画面上,群山沉寂,夜潮声寒,月色凄清城垣残破。画面不仅有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响,有感情的流动和起伏,而且还有深沉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对山川依旧人事已非的哲理感悟。真是语约意丰,震慑人心!
诗的前一联妙用对仗,使群山、潮声、空城互相对照、衬托,“故国”是历史,过去的国都,指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国都,昔日繁华地,“空城”是指石头城被废弃的现实。“一时多空”式的意象横向组接。“寂寞”是拟人。诗人移情于物,赋予江潮以感情和知觉,它热烈地拍打城郭,发出轰隆之声,但空城冷落,石壁冰凉,于是它只好带着寂寞的心情叹息着退去。古城的凄清荒凉,诗人的惆怅忧伤,全都借着这潮声的涨落得到微妙、深刻的表达。
诗的后一联,一气贯注,使全诗章法富于变化,更有利于“一空多时”式的意象纵向组接。月照空城的意象,更具流动感。以“淮水东边旧时”来修饰“月”,以月为枢纽,联系古今,打破时空界限。历史和现实,昔盛与今衰巧妙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一轮明月,曾照见秦淮河上酒楼舞谢,彻夜笙歌的热闹景象,目睹六朝的王公贵族个个穷奢极欲,醉生梦死,而今,她又在横贯石头城的秦淮河东边升起,照旧那么多情地从城垛(“女墙”)上洒落清辉。然而,她见到的只是一片凄凉。六代繁华已随流水一去不返了。
这首诗通篇写景,诗人将历史的兴亡与哲理的沉思,熔铸入苍茫凄清的景物意象,情含景中,意溢言外。
杜牧(803—853):殷忧国事,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力图实现匡时济世的远大抱负,然而却事与愿违,十年屈居他人的幕府,后来也只是在地方或朝廷的无关大局的职位中浮沉,年方五十即逝世于长安。尽管如此,他的诗风高华俊爽,雄姿英发。“他远紹李白,近承刘禹锡,同时张扬个性追求独创,作品‘好异于人’。”(李元洛《璧玉与珍珠——绝句之旅》)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张斌荣说此诗是“借繁华丽景抒兴亡之叹”。第一、二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上,第一句姹紫嫣红,第二句素淡质朴;从电影蒙太奇看,第一句是广角镜头,第二句是特写镜头。这样,第一句就成了第二句的陪衬与背景。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目的在于言寺庙之多。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是偏义复词,重在“少”。这样第三、四句就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烟雨”一词给人的感受是朦胧、扑朔、迷离的。此一意境又与第一、二句形成的意境又形成对比。“明媚晴朗之境中的种种景物是可见可感的,而朦胧迷离之境中的种种景物是不可见的,但却是可感的。”“南朝寺庙就成了一个代名词——它所涵盖的意思其实就是整个流逝了的历史以及这种永恒不居的时间之内一切不永恒的东西。于此,诗人惊诧莫名,感慨唏嘘。这其实是一种迁逝之慨,兴亡之叹。其深层意义也就不是反佛或写景所能揭示的。”(张斌荣《借繁华丽景抒兴亡之叹——杜牧〈江南春〉的深层意蕴》)
中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往往是经验世界的直观总结。中国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强调纲常人伦,缺少西方那种宗教性的超越。比如歌德《浮士德》中对永恒本体的追求,在中国诗歌中是找不到的。对中国诗人来说,时间是不能超越的。人生就是百年,历史就是千古兴亡。所以中国人只是在自然生命和人文历史的框架内进行思考。由此出发,咏史怀古诗通常采用的思维结构之一,就是将自然景物和历史陈迹并置,以自然的永恒去反衬人事的短暂。第二,退化的历史观。儒家的人本主义往往使得古人在人文历史中去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西方人以未来的死亡去把握现在。中国人从过去的历史去把握现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时代。由此生发,咏史怀古诗通常采用的另一个思维结构,就是将过去与现在并置,以过去的兴衰,去反衬现实的衰落。
鉴赏咏史怀古诗,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诗词曲中古代的人物和事迹有所了解并了解诗人提到这一古人或事迹的用意。例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国东吴孙权字仲谋)辛弃疾为什么对孙权夸赞不已?是要表达世无英雄之慨。当时,不但没有统一中国的英雄,连像孙权这样隔江自守的英雄也找不到哇。
2、 要了解诗人所处的现实状况。
3、 要找准自然景物与历史陈迹的扭转点。如刘禹锡《石头城》中的月,《乌衣巷》中的燕子;杜牧《江南春绝句》中寺庙的“楼台”,《泊秦淮》中商女所唱的《后庭花》这亡国之音。
4、 要了解诗人在诗词曲中所流露或深藏的感情。或感慨昔盛今衰,或叹息怀才不遇,或感叹功业未成,或仅是客观叙述,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
5、 要了解诗人所用典故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深意。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内容和作者深意是:(现在)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时年64岁),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我想,做到这些,大概能挖掘出诗人在咏史怀古诗中的真意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天佑中学)
咏史怀古诗是古典诗歌银河中璀璨的明珠,杰出诗人群星闪耀,而中唐的刘禹锡与晚唐的杜牧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两颗明星。下面就以两人的诗为例,谈谈怎样复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诗如其人,它是诗人心灵的写照。读其诗,首先要“知其人”“论其世”。
刘禹锡:关心现实,热爱生活,勇于革新,爱憎分明,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改革家。刘禹锡在《董氏武陵集记》中,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容秋毫。”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精警超迈。诗人并不是单纯怀古,书写泛泛的今昔兴亡之感,而是从现实出发,站在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的高度,将现实的感受与历史的沉思结合起来,以历史题材表现现实内容,寓深刻的哲思于咏史怀古之中。《石头城》是借古讽今的不朽名篇。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即金陵(现南京)。前枕大江,后倚钟岭,壮丽险峻。它最早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东吴孙权在石头山(今南京市西)上修筑城郭、宫殿,故改名石头城。六朝时代这里一直是国都。经六代繁荣,至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开始废弃。在唐王朝国运衰微之际,刘禹锡伤悼石头城六代繁华的消歇,抒发怀古之忧思。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唐帝国中兴成梦的忧伤情绪。
刘禹锡立意高远,以意串象,精选了山、水、月这三种景物,描绘出石头城的冷落衰败,好一幅古城月夜图。画面上,群山沉寂,夜潮声寒,月色凄清城垣残破。画面不仅有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响,有感情的流动和起伏,而且还有深沉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对山川依旧人事已非的哲理感悟。真是语约意丰,震慑人心!
诗的前一联妙用对仗,使群山、潮声、空城互相对照、衬托,“故国”是历史,过去的国都,指六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的国都,昔日繁华地,“空城”是指石头城被废弃的现实。“一时多空”式的意象横向组接。“寂寞”是拟人。诗人移情于物,赋予江潮以感情和知觉,它热烈地拍打城郭,发出轰隆之声,但空城冷落,石壁冰凉,于是它只好带着寂寞的心情叹息着退去。古城的凄清荒凉,诗人的惆怅忧伤,全都借着这潮声的涨落得到微妙、深刻的表达。
诗的后一联,一气贯注,使全诗章法富于变化,更有利于“一空多时”式的意象纵向组接。月照空城的意象,更具流动感。以“淮水东边旧时”来修饰“月”,以月为枢纽,联系古今,打破时空界限。历史和现实,昔盛与今衰巧妙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一轮明月,曾照见秦淮河上酒楼舞谢,彻夜笙歌的热闹景象,目睹六朝的王公贵族个个穷奢极欲,醉生梦死,而今,她又在横贯石头城的秦淮河东边升起,照旧那么多情地从城垛(“女墙”)上洒落清辉。然而,她见到的只是一片凄凉。六代繁华已随流水一去不返了。
这首诗通篇写景,诗人将历史的兴亡与哲理的沉思,熔铸入苍茫凄清的景物意象,情含景中,意溢言外。
杜牧(803—853):殷忧国事,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力图实现匡时济世的远大抱负,然而却事与愿违,十年屈居他人的幕府,后来也只是在地方或朝廷的无关大局的职位中浮沉,年方五十即逝世于长安。尽管如此,他的诗风高华俊爽,雄姿英发。“他远紹李白,近承刘禹锡,同时张扬个性追求独创,作品‘好异于人’。”(李元洛《璧玉与珍珠——绝句之旅》)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张斌荣说此诗是“借繁华丽景抒兴亡之叹”。第一、二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色彩上,第一句姹紫嫣红,第二句素淡质朴;从电影蒙太奇看,第一句是广角镜头,第二句是特写镜头。这样,第一句就成了第二句的陪衬与背景。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目的在于言寺庙之多。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是偏义复词,重在“少”。这样第三、四句就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烟雨”一词给人的感受是朦胧、扑朔、迷离的。此一意境又与第一、二句形成的意境又形成对比。“明媚晴朗之境中的种种景物是可见可感的,而朦胧迷离之境中的种种景物是不可见的,但却是可感的。”“南朝寺庙就成了一个代名词——它所涵盖的意思其实就是整个流逝了的历史以及这种永恒不居的时间之内一切不永恒的东西。于此,诗人惊诧莫名,感慨唏嘘。这其实是一种迁逝之慨,兴亡之叹。其深层意义也就不是反佛或写景所能揭示的。”(张斌荣《借繁华丽景抒兴亡之叹——杜牧〈江南春〉的深层意蕴》)
中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识有两个特点。第一,它往往是经验世界的直观总结。中国的人文精神主要是强调纲常人伦,缺少西方那种宗教性的超越。比如歌德《浮士德》中对永恒本体的追求,在中国诗歌中是找不到的。对中国诗人来说,时间是不能超越的。人生就是百年,历史就是千古兴亡。所以中国人只是在自然生命和人文历史的框架内进行思考。由此出发,咏史怀古诗通常采用的思维结构之一,就是将自然景物和历史陈迹并置,以自然的永恒去反衬人事的短暂。第二,退化的历史观。儒家的人本主义往往使得古人在人文历史中去寻找个体存在的价值。西方人以未来的死亡去把握现在。中国人从过去的历史去把握现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时代。由此生发,咏史怀古诗通常采用的另一个思维结构,就是将过去与现在并置,以过去的兴衰,去反衬现实的衰落。
鉴赏咏史怀古诗,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诗词曲中古代的人物和事迹有所了解并了解诗人提到这一古人或事迹的用意。例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国东吴孙权字仲谋)辛弃疾为什么对孙权夸赞不已?是要表达世无英雄之慨。当时,不但没有统一中国的英雄,连像孙权这样隔江自守的英雄也找不到哇。
2、 要了解诗人所处的现实状况。
3、 要找准自然景物与历史陈迹的扭转点。如刘禹锡《石头城》中的月,《乌衣巷》中的燕子;杜牧《江南春绝句》中寺庙的“楼台”,《泊秦淮》中商女所唱的《后庭花》这亡国之音。
4、 要了解诗人在诗词曲中所流露或深藏的感情。或感慨昔盛今衰,或叹息怀才不遇,或感叹功业未成,或仅是客观叙述,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
5、 要了解诗人所用典故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深意。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内容和作者深意是:(现在)靠谁来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时年64岁),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我想,做到这些,大概能挖掘出诗人在咏史怀古诗中的真意吧!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天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