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选美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人们对于服饰的审美从单调沉闷转向了个性多样。1980年代的街上盛行女子穿五颜六色的连衣裙、男子戴蛤蟆镜穿喇叭裤;到1990年代,前卫大胆的露脐装、吊带装风靡一时。
告别了统一的灰蓝绿黑,人们不再认为追求个性美是件羞耻的事,并且兴奋不只停留于追求自身的美,同样也学会了善意地对别人的美进行欣赏、评判,并跃跃欲试与之一较高下,于是选美比赛应运而生,热潮迅速席卷大江南北。
1985年初,受“港姐”选美比赛的启发,“首届羊城青春美大赛”悄然又轰动地在广州举办,宣传报道很少,甚至无人敢称这场活动为“选美”;但街头巷尾的男女老少依然对这个不敢叫“选美”的选美比赛给予了热切关注,踊跃参与其中;到1992年,选美比赛依然是以选“礼宾小姐”的名头来举办。
1993年,山西阳泉举办“阳泉十佳大奖赛”,这是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首次选美。此后,“南京小姐”“深圳小姐”等选美比赛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不过当时的选美比赛与如今人们所熟知的选美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选美目的不同
选美比赛这项娱乐活动并非是一夕之间就产生的。古代的选美是为服务于封建统治者的私人欲望,容貌、家世是最为重要的选美标准和项目;到近代,西方的选美比赛一部分是为延续皇室贵族精神而举办,一部分的诞生则关乎女性意识的觉醒,其项目设置加入了裙装展示、插花等才艺文化活动,只是家庭背景依旧为重要的考量标准;到现当代,选美成为了商业娱乐活动,主要考量的是经济收益,虽然传统意义的选美比赛日渐式微,但新形式的选美比赛——“选秀”又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选美比赛的模样几经变换,选美比赛模式的设置也随着主办方的需求而发展。不过,1993年中国首届选美比赛的模式和目的,却与以上的选美比赛有很多差异。
1993年,新中国开始举办选美比赛的原因,正如“阳泉十佳大奖赛”主持人的开幕词所言,“为了丰富阳泉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落实山西省委关于对外文化交流要向地市县延伸,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总格局需要的精神”,即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地方的对外交流和适应改革开放的精神需求。
从此之后,选美活动不再是给封建统治者提供服务,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举办。
比赛模式不同
从1993年的中国首届选美比赛中可见,那时的选美主要决策者是官方领导组成的评委团,观众发挥的作用是拉票,他们可以表达自己支持哪位选手,但没有抉择的权力。
十多年后,当“选美”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观众参与度极高的“选秀”。“选秀”选手由观众投票产生,投票者不由自主地将自身的愿望希冀附加在所投票的选手身上,例如迫切地希望她夺得冠军,为之可以不惜代价的付出金钱、时间,这是一种选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由于1993选美的目的是为了选出引领广大群众解放思想的模范,故官方参与度较高;而今的选美和选秀则是商业化的产物,调动更多人亲身参与,才能赚取更多的利益。
考核项目不同
随着选美目的的改变,选美的考核项目也发生了变化。1993年“阳泉十佳大奖赛”的决赛项目包括三个方面:体型风度、服饰仪表、知识问答。
按照如今的选美比赛流程,大多数人一定以为重头戏是前两个项目,比如在3年前的国际小姐中国大赛总决赛中,决赛项目就只保留了两个:服装形体展示和舞蹈表演,服装展示占80%的时间,没有知识问答环节。但在1993年的中国首届选美比赛中,知识问答环节占整场比赛60%的时间,并且选美比赛的初试就是对选手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知识进行考察的笔试。
考察的问题涉及社交礼仪、人生志向、诗词文化等范畴,如“主人与客人告辞时,谁先伸手?”“在朋友之间,你感觉最珍贵的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这些都是现场主持人对选手们的提问。
知识问答这一环节其实借鉴自“港姐”选美。不过,“港姐”的问答内容多有关于港岛地理文化知识,但也不乏对女性不怀好意的粗俗玩笑,而1993年中国首届选美的问答题则是健康、正向的。
展现服装不同
说起选美比赛的服装,人们大概印象深刻的也不过就是拖尾礼服和泳装,由主办方提供的衣服几乎长得一模一样,似乎是为了更明显地看出哪位佳丽身材最为出挑。
不过,在1993年的那场中国首届选美比赛现场,18位选手初登场造型各异:第一位女孩穿了条修身黑裙,上披白色针织披肩,很是优雅;第二位同样是黑白经典搭配;到第三位就不同了,她穿一條玫红色垫肩套装裙,裙上有亮片围成的大图案;接下来的选手,有的穿亮紫色礼裙,有的是一身衬衫长裤的偏中性打扮……
选手第二次出场,是真正的服装展示环节,着重展示的是流行时装,当时的剪裁、色彩都极为大胆,没有如今流行的“极简风”或“莫兰迪色”,服装设计以鲜艳的大色块和大轮廓为主。
与台下穿着碎花衬衫、黑长裤的观众相比,选手们的着装看起来极为大胆开放,衣服生动地展现出了每个人的个性:活泼的爱穿短裙,文静的喜欢衬衫长裙,开朗的都有大垫肩,矜持的则穿套装。
或许这更像是模特比赛或服装秀,但二者又有差别:服装秀场的主导是设计师,所有的衣服都在传达设计师的同一理念;在1993年的这场比赛中,衣服则是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彼此看起来没有联系,但传达的理念一致的——解放个性。
泳装和旗袍一直是选美比赛的保留服装展示项目,不过,差别也是存在的。就泳装而言,1993年之前选美比赛尚无人以“选美”冠名,当然,泳装也不可能是如今选美比赛常见的比基尼样式,选手所穿的都是高叉连衣泳装,且仅出现在复试阶段,决赛现场并不会有泳装展示环节;旗袍多是长款改良旗袍,除长短外今昔差异不大。
“衣”小见大,从1993年选美比赛的服装可见当时人们对于个性解放的态度,既有张扬的一面,又保有几分矜持;而之所以有夸张的一面,是因为人们被沉闷压抑已久的个性终于得到了自由舒展的空间。
人人跃跃欲试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闪亮登场,但对于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人总会本能地保持距离。这也正是举办这场选美比赛的缘由:鼓励所有人积极去拥抱新时代和新变化。
选手状态不同
要问什么是1993首届选美比赛与如今选美比赛最大的不同?那一定是人的不同。如今打开电视看选美比赛,大多数观众都难以提起兴致,因为再完美无瑕的物品,也难以经受得住单调的重复。
选手的容貌、状态似乎都是完美模板的复制粘贴,都有着露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能做出得体的回答,甚至连每个人的模样,都变得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双眼皮的大眼睛、直挺的高鼻梁、红润的“微笑唇”和尖下巴,选美比赛从轰动一时发展到如今乏人问津,想来公式化的审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当我们回头看1993年的首届选美比赛选手容貌时,有浓眉有细眉,有单眼皮有双眼皮,有樱桃小口有皓齿朱唇;选手个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很羞怯,有的说到高兴时便爽朗地大笑。
她们虽说穿着与台下观众很有差异的靓丽时装,但带口音的普通话却总会让人觉得很亲切,自我介绍时虽会语无伦次,但总会令观众认为这是个很真实的人,而非被精致包装过的商品。
比如其中一位是这样做自我介绍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8号选手,我的职业是名运动员,专业是大多男孩子感兴趣的射击,我的个性和我从事的专业一样,只要举起手中枪,就要全身心地投入。我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唱歌、绘画、跳舞我样样喜欢,但怎么说呢,我虽然是个女孩子,我爱红装也爱武装,所以在今天的比赛中,我也要努力用我最出色的表演赢得大家的认可。”
言语虽有些生硬和拘束,但其热情和纯真是显而易见的。比起今天的选美佳丽们说话声音宛转悠扬,谈吐极为优雅却缺乏亲切感,不得不承认,1993年首届选美比赛选手展示出的生机勃勃和自信健康,是如今的选美比赛选手无法重现的。
当辉煌了近半个世纪的“港姐”也因缺乏推陈出新而变得暗淡无光后,大众的目光早已不愿在“选美”这项早已过时的娱乐项目中多做停留,只是看多了“流水线”的美总觉单调乏味,又偶尔刮起一阵“复古风”时,才会有人感叹曾经的“选美”节目很好看、选出来的佳丽也很好看,可惜如今是没有了。
一味追求利益所包装出来的美,只会造成盲目跟风,束缚个性和创新。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1993年新中国首届选美比赛的现场,不禁又一次思考:模板化的美和个性美,究竟什么样的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