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涉密载体管控系统,解决了涉密载体在没发现、没看见的情况下就无法阻止以及人为管理有差错、有遗漏等重大难题,由于采用非接触式RFID电子标签,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收集涉密载体有效信息,并在后台处理相关信息,为解决有效管控涉密载体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涉密载体;物联网;RFID技术
在结合使用传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感知与识别等物联网信息技术,在公文、技术资料、移动存储介质等涉密载体上贴上电子标签,采取远距离、非接触式采集射频卡的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存档、审核等归档处理,对于非授权的带出,进行报警并记录,实现涉密载体在移动状态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涉密载体的自动化管理。
一、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涉密载体管控系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与信息化网络平台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整个系统主要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后台数据处理等三个模块,系统三个模块结合在一起,实现涉密载体智能化管控。下图为涉密载体管控系统示意图。
(一)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实现数据信息采集的基础平台,由RFID电子標签、RFID读写器、分支天线、网络元器件及主机等构成。硬件部署在部队机关以及各大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扩充。RFID电子标签部署在公文、技术资料、移动存储介质、笔记本及台式计算机等涉密载体上。RFID读写器安装在关键的监控位置,可产生射频载波信号并由分支天线发射出去,激活进入其辐射范围的射频识别卡,同时分支天线接收RFID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经传输网络送到后台数据库,为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提供数据基础。射频信号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二)数据传输模块:以部队内部局域网作为传输网络,完成前端数据采集与后台数据处理传输、交换及各设备间连接。
(三)后台数据处理模块:后台处理模块是整个系统枢纽,接收硬件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在后台标识出每一个涉密载体与电子标签的对应关系,精确计算电子标签所对应的涉密载体的位置、存在和状态信息,实现对涉密载体的实时定位。
二、系统功能及工作机制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应用RFID技术,具有智能识别的技术优势,可有效解决安全管理中没发现、没看见就无法阻止以及人为管理有差错、有遗漏这两大难题。实现自动识别、自动追踪、自动报警、历史追溯等功能。
部队机关各部门及大队将所有需要管控的涉密载体汇总上交通信网络管理室,通信网络管理室对涉密载体进行区分,粘贴RFID电子标签后录入管理系统,在通信值班室电视墙或大楼门口等其它位置实时显示,以达到对涉密载体进行动态监控;当人员携带涉密载体到达办公室、保密室或大楼门口的等重要出入口时,系统自动判断其是否允许“进出”。如果允许,通信值班室电视墙或大楼门口大屏幕显示涉密载体图片、责任人、通过时间等信息,并保存出入记录;否则启动报警功能,提醒工作人员发生违反保密规定行为并由警卫或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处理,同时,系统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系统特点
基于物联网的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是以RFID技术作为基础,依托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设备等建立了物联网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运用非接触式的RFID技术,实现了高可靠的自动数据采集,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及时性。二是实现了对涉密载体属性(状态、位置等)的全天候跟踪监控。授权带出涉密载体进出门口时不发出提示音,显示载体相关信息(单位、责任人、载体类型、时间、状态等)并自动记录;无授权带出涉密载体出门口时发出报警提示音,显示载体相关信息(单位、责任人、载体类型、时间、状态等),由警卫或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处理。三是防拆除电子标签功能。当有不法人员想拆除涉密载体上的电子标签时,系统立即报警,并在管理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四是系统设两级监控点,分别保密室、办公室和大楼门口,系统在注册载体时,可根据载体的使用情况来设置报警点,使用更加灵活和人性化。五是符合我部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实现了涉密载体管控系统与内部局域网、通信网的无缝整合。
参考文献
[1]物联网与数字营区/何明等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1
[2]物联网工程基础/胡国胜,肖佳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7
(作者单位:91919部队司令部通信网络管理室)
关键词:涉密载体;物联网;RFID技术
在结合使用传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感知与识别等物联网信息技术,在公文、技术资料、移动存储介质等涉密载体上贴上电子标签,采取远距离、非接触式采集射频卡的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存档、审核等归档处理,对于非授权的带出,进行报警并记录,实现涉密载体在移动状态下的自动识别,从而实现涉密载体的自动化管理。
一、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涉密载体管控系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与信息化网络平台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整个系统主要设计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后台数据处理等三个模块,系统三个模块结合在一起,实现涉密载体智能化管控。下图为涉密载体管控系统示意图。
(一)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实现数据信息采集的基础平台,由RFID电子標签、RFID读写器、分支天线、网络元器件及主机等构成。硬件部署在部队机关以及各大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扩充。RFID电子标签部署在公文、技术资料、移动存储介质、笔记本及台式计算机等涉密载体上。RFID读写器安装在关键的监控位置,可产生射频载波信号并由分支天线发射出去,激活进入其辐射范围的射频识别卡,同时分支天线接收RFID电子标签发射的射频载波信号并将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经传输网络送到后台数据库,为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提供数据基础。射频信号在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二)数据传输模块:以部队内部局域网作为传输网络,完成前端数据采集与后台数据处理传输、交换及各设备间连接。
(三)后台数据处理模块:后台处理模块是整个系统枢纽,接收硬件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在后台标识出每一个涉密载体与电子标签的对应关系,精确计算电子标签所对应的涉密载体的位置、存在和状态信息,实现对涉密载体的实时定位。
二、系统功能及工作机制
涉密载体管控系统应用RFID技术,具有智能识别的技术优势,可有效解决安全管理中没发现、没看见就无法阻止以及人为管理有差错、有遗漏这两大难题。实现自动识别、自动追踪、自动报警、历史追溯等功能。
部队机关各部门及大队将所有需要管控的涉密载体汇总上交通信网络管理室,通信网络管理室对涉密载体进行区分,粘贴RFID电子标签后录入管理系统,在通信值班室电视墙或大楼门口等其它位置实时显示,以达到对涉密载体进行动态监控;当人员携带涉密载体到达办公室、保密室或大楼门口的等重要出入口时,系统自动判断其是否允许“进出”。如果允许,通信值班室电视墙或大楼门口大屏幕显示涉密载体图片、责任人、通过时间等信息,并保存出入记录;否则启动报警功能,提醒工作人员发生违反保密规定行为并由警卫或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处理,同时,系统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系统特点
基于物联网的涉密载体管控系统是以RFID技术作为基础,依托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设备等建立了物联网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运用非接触式的RFID技术,实现了高可靠的自动数据采集,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及时性。二是实现了对涉密载体属性(状态、位置等)的全天候跟踪监控。授权带出涉密载体进出门口时不发出提示音,显示载体相关信息(单位、责任人、载体类型、时间、状态等)并自动记录;无授权带出涉密载体出门口时发出报警提示音,显示载体相关信息(单位、责任人、载体类型、时间、状态等),由警卫或相关人员进行干预处理。三是防拆除电子标签功能。当有不法人员想拆除涉密载体上的电子标签时,系统立即报警,并在管理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四是系统设两级监控点,分别保密室、办公室和大楼门口,系统在注册载体时,可根据载体的使用情况来设置报警点,使用更加灵活和人性化。五是符合我部信息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实现了涉密载体管控系统与内部局域网、通信网的无缝整合。
参考文献
[1]物联网与数字营区/何明等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1
[2]物联网工程基础/胡国胜,肖佳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7
(作者单位:91919部队司令部通信网络管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