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开展了“师徒展示课”活动,教师自主组合,师傅和徒弟各上一节课。有一对师徒选了《生命生命》来展示。师傅这样设计: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个事例“飞蛾求生”,归纳出学习方法。然后,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文中另外两个事例“瓜苗生长”和“倾听心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再做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徒弟则依照“读—画—感—悟”来讲解课文,并且在讲解事例中加入了一些情感体验。比如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飞蛾求生的句子,再让他们说出体会到的情感;又如展示汶川地震的图片,让学生交流内心受到的触动;再如让学生把手搭在脉搏上,感受脉搏的跳动,然后交流各自的体会。
课上完了,大家对两节课评价都很高。徒弟评价师傅的课不但注重了学法指导,而且在每一个事例品味中都穿插了诵读,给学生心灵以震撼;师傅说徒弟在课堂上能利用朗诵来感染学生,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到生命的存在。这样做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由此让人看到了创新,自己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对师徒对自己课的反思,对对方课的理性认同,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同课异构活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最大的贡献在于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年轻教师在听了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之后,可以从老教师的授课模式以及课堂上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中,对比自己,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及课堂应变能力。而老教师也能从同课异构中发现自身的思维缺陷,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吸纳青年教师身上的新思维、新观念。
然而,也有问题值得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教师注意。比如,有些人将同课异构狭隘地理解为单打独斗式的教学模式,漠视了集体备课的作用,这便是一种荒谬了。我们知道,同课异构是要在大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追求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故而,同课异构应先求得教学目标的“同”,然后才能追求教学风格的“异”。如果同一篇课文教下来,几位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到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全都“异构”,那么肯定有一些课会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但同课异构又必然存在着“异”。这个“异”,就如开头所说的师徒俩的不同教法,属于教学技能的“异”、教学设计环节的“异”和教学活动安排的“异”。这样的“异”,是为了体现教师的特长,为了适应学生的学情。这样的课堂,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能彰显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如何更好地让同课异构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要在把握教材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同课异构应是在同一教学目标指引下的自主性知识建构,承担着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重任。在此过程中,能否做好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并将其付诸实践,决定着活动的成败。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呢?我认为最理想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设计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在活动中运用知识,最终形成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教材应该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屈从于教材。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淡化教材,甚至创建内容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当然,淡化也好,重构也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同课异构中的“同”。活动可以“异”,方法可以“异”,目标却必须“同”。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求异与存异的关系。同课异构中的“课”,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个存在又是一种变量,无法形成统一的解读答案。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便无法拥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只能以独具个性的方式,存在于不同解构者的大脑中。这就为“异构”提供了纵马驰骋的广阔空间。在此空间内,一切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法都值得引入课堂进行大胆实践。如此不断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便能不断提高认识,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基于此,教师便应该大胆进行同课异构,不迷信名师的课堂,敢于在自己的课堂中展现个性化设计。
总之,异构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是为了在研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只有基于这样目的的同课异构,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智慧才会不断提高。毕竟,殊途是为了更好地同归。
徒弟则依照“读—画—感—悟”来讲解课文,并且在讲解事例中加入了一些情感体验。比如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飞蛾求生的句子,再让他们说出体会到的情感;又如展示汶川地震的图片,让学生交流内心受到的触动;再如让学生把手搭在脉搏上,感受脉搏的跳动,然后交流各自的体会。
课上完了,大家对两节课评价都很高。徒弟评价师傅的课不但注重了学法指导,而且在每一个事例品味中都穿插了诵读,给学生心灵以震撼;师傅说徒弟在课堂上能利用朗诵来感染学生,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悟到生命的存在。这样做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由此让人看到了创新,自己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对师徒对自己课的反思,对对方课的理性认同,正是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同课异构活动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最大的贡献在于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年轻教师在听了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之后,可以从老教师的授课模式以及课堂上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中,对比自己,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及课堂应变能力。而老教师也能从同课异构中发现自身的思维缺陷,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吸纳青年教师身上的新思维、新观念。
然而,也有问题值得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教师注意。比如,有些人将同课异构狭隘地理解为单打独斗式的教学模式,漠视了集体备课的作用,这便是一种荒谬了。我们知道,同课异构是要在大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追求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故而,同课异构应先求得教学目标的“同”,然后才能追求教学风格的“异”。如果同一篇课文教下来,几位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到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全都“异构”,那么肯定有一些课会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
但同课异构又必然存在着“异”。这个“异”,就如开头所说的师徒俩的不同教法,属于教学技能的“异”、教学设计环节的“异”和教学活动安排的“异”。这样的“异”,是为了体现教师的特长,为了适应学生的学情。这样的课堂,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能彰显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如何更好地让同课异构发挥作用呢?我认为应该抓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要在把握教材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同课异构应是在同一教学目标指引下的自主性知识建构,承担着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重任。在此过程中,能否做好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并将其付诸实践,决定着活动的成败。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呢?我认为最理想的方法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设计有价值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在活动中运用知识,最终形成能力。在这样的活动中,教材应该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屈从于教材。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淡化教材,甚至创建内容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当然,淡化也好,重构也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同课异构中的“同”。活动可以“异”,方法可以“异”,目标却必须“同”。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求异与存异的关系。同课异构中的“课”,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个存在又是一种变量,无法形成统一的解读答案。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便无法拥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只能以独具个性的方式,存在于不同解构者的大脑中。这就为“异构”提供了纵马驰骋的广阔空间。在此空间内,一切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习方法都值得引入课堂进行大胆实践。如此不断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便能不断提高认识,最终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基于此,教师便应该大胆进行同课异构,不迷信名师的课堂,敢于在自己的课堂中展现个性化设计。
总之,异构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是为了在研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只有基于这样目的的同课异构,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智慧才会不断提高。毕竟,殊途是为了更好地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