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对策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非常复杂且难以避免,其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主要从水泥与所用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加剂被应用于提升混凝土使用效能上,成为现代混凝土制备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适应性问题,对混凝土使用性能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如何改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成为当前相关单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水泥与所应用的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不适应性,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减少或者增加而导致混凝土凝结速度出现过快或者过慢问题,有的还是明显降低水泥的强度;第二,受到外加剂品种及成分的制约,众所周知,外加剂均是由化学成分合成的,比如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性能与磺化物质相结合,则能够对部分分子量的大小以及平衡离子等起到一定的缩合作用,增加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不稳定性;第三,水泥中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也会给外加剂和水泥之间的适应性带来一定影响,水泥强度越高、颗粒就越细,应用实际面积也会相应增加,且所需的水量也会变大,这样一来外加剂的浓度就会明显降低,极易产生裂缝。下表为三聚磷酸钠缓凝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时间:
  2、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以及掺加工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混凝土外加剂都有一个最优掺量,掺量取值越精准,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就会越容易发挥。而这个混凝土外加剂的最优掺量是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的。与此同时,外加剂的掺加工艺也会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大量实践表明,相比较先掺法,后掺法效果更优。
  2.2混凝土搅拌时间与速度
  混凝土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不仅能够对混凝土的含气量进行调节,还会对混凝土的分散效果和凝结时间进行调节,并最终实现对混凝土各种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调节。
  2.3混凝土外加剂品种
  在混凝土外加剂中,不同化学键水泥颗粒,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外加剂的分子形状、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均会导致混凝土外加剂出现不同的性能。其中,水泥中的游离CaO、C3S、C4AF、C3A等吸附效果存在差异加大,其会对二水石膏的溶解度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进而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产生影响。
  2.4水泥方面的因素
  第一,矿物成分。C4AF、C3A两种矿物质在水泥中占据的比例越低,其减水剂的分散效果也就相对越好。大量实践表明,与水泥中的磺化超塑化剂相比,水泥中硫酸根离子的化学键更具活性,更容易与铝酸盐发生作用。所以,C3A与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平衡情况会对高效减水剂的浓度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石膏的形态和掺量。刚与水接触时,水泥中的石膏掺量、形态以及品质会对液相中的硫酸根离子与C3A之间的平衡状态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将无水石膏作为水泥的调凝剂,那么一旦碰到木钙或者糖钙减水剂时,就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不仅无法达到减水效果,还会造成流动性损失过快的情况出现,导致凝结异常。
  第三,其他因素。除了上文提及的矿物成分、石膏的形态和掺量之外,水泥的细度、碱含量、温度以及新鲜度等均会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一旦水泥碱含量过高,水泥的新鲜度则会降低,其减水剂的塑化效果也会相应降低。
  3、关于解决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措施
  3.1技术措施
  第一,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坍落度值的高低对2h经时损失速度有着较大的影响,二者成反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初始坍落度损失值较小时,其坍落度2h经时损失速度则较大。所以,对于运输距离比较远的商品混凝土而言,一旦坍落度损失速度出现过快的情况,即便是对外加剂的使用量和配方进行调整也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可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在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加大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
  第二,對外加剂的掺入时间加以改变。通过多次添加法以及后掺法,对混凝土的流动性予以保障。在水化反应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水泥桨体中的外加剂浓度进行调整,以免因外加剂减少,而使得大多数新生的水化物无法得到外加剂吸附的情况出现,对避免水化产物的凝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三,对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进行合理试验。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并对外加剂和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此外,还需要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好的材料予以合理配置,并对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确定,以免因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不适应性导致工程事故发生。
  第四,复合使用外加剂。当前,复合使用外加剂是有效提升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的手段。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气剂与减水剂复合使用,其主要是通过对众多微小气泡的引入,大大提升混凝土搅拌无的流动性和黏聚性,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的效果;第二,缓凝剂与高效减水剂复合使用,其主要是通过缓凝组分的缓凝作用达到对水泥早期水化反应进行抑制的效果;第三,两种或者多种减水剂的复合使用,该种方式主要是通过“超叠加效益”和“协同效应”来完成的,有效提升了水泥与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
  3.2管理措施
  第一,制定相关政策,并采用多种方式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予以解决,同时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重要性予以重点宣传。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提升相关部门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适应性的处理水平和处理能力。
  第二,制备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的确定等环节予以严格把控,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构成技术参数的精准性,还能对其整个施工情况予以充分了解,从而有效提升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合理避免了因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不适应而导致施工问题的出现,降低了施工成本。
  第三,混凝土制备单位、水泥生产企业以及外加剂生产企业之间能够加强交流与沟通,并通过亲密合作来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问题加以解决,以免因企业自身的疏忽导致严重工程出现时相互推脱责任情况的出现。具体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外加剂生产企业进行原料生产的过程中,发现需要进行配置的水泥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设计标准,此时,外加剂生产企业应在自身现有条件下采取弥补措施,为工程施工做好材料准备工作;第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计时人员在计时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还需要综合考虑外加剂生产企业的建议,如果与施工要求相符,则可积极采纳,从而实现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规格和类型的合理调整。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混凝土外加剂的用量比较少,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产品质量检验予以重点关注,否则一旦出现工程事故,则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其最佳掺量范围应通过大量试验解决,切勿盲从经验或者脱离实际,尽最大努力提升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性能,为工程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后期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瑛.浅谈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现状及未来趋势[J].安徽建筑.2015,(05):90-91.
  [2]赵华.浅谈混凝土外加剂[J].江西建材.2015,(05):34-35.
  [3]耿杰.浅谈混凝土外加剂在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4,(06):89-90.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医院之间的相互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对于现代医院来讲,就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医院制度,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研究探讨了加强医
风险社会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于1986年在《风险社会》(Risk Soc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在《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一项决策可能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当今时代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有着根本的区别,已经呈现出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过渡的种种迹象。而一系列的事实,如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
以前,我对“天下检察是一家”的理解是肤浅的,总认为这是兄弟检察院之间的检察官们在交往时挂在嘴边的一句客套话。近几年,由于侦办职务犯罪案件,经常到外地检察院请求协助,
【摘要】建筑工程测量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安全准确施工建筑的基础性保障,随着各项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对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教学的改革也不断与时俱进。本文就建筑工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为如何培养实用型建筑工程测量人才提出新型的实训模式和实训内容,以期促进国内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筑工程测量;实训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以及土木类相关专业进行相关教
法医准备给她量脸部的疤痕面积时,她摘下遮住脸部三分之一的墨镜,一张伤痕累累的脸呈现在我眼前.忽然看见这张斑驳的脸,我觉得心里有点堵,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安慰她.“真可怜!
一、涉诉信访现行机制描述及其成因分析(一)涉诉信访现行机制描述1.多口管理、自办自案的接访机制。现行接访机制中,对于正在诉讼程序中的案件,人大信访机关、纪检监察部门、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的经济与物价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增长,但是在近几年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物价的波动关系必须得到控制,避
【摘要】本文针对以吊脚楼民居为主流的重庆吊脚楼进行实地调研、历史文献资料分析,通过对比其他区域的吊脚楼指出重庆吊脚楼分布规律及其空间形制和实用性特征,提出重庆吊脚楼是兼顾实用性和美学性的地域性乡土建筑,体现了其场所精神。  【关键词】吊脚楼;形制;场所精神;重庆  重庆地形多陡坡悬崖和峭壁坡地,气候则常年多雾。吊脚楼是结合地形、适应气候的典型地域性建筑作品。重庆吊脚楼建筑平面灵活自由,依坡而建,体
一、造成东西方产业结构差异的管理文化根源分析    (一)东西方管理文化中产业结构优化效益目标的差异是由产业资本来源的差异造成的  东方社会现代化的资本来源主要是储蓄,高储蓄推动着高投资,高投资驱动着高增长,从局部来看,结构效益优化。西方社会资本主要来源于消费转化为投资,在以物为中心、崇拜金钱的个人主义管理文化中,以经济增长作为单一目标的前提下,总体结构效益优化。  (二)东西方管理文化对产业资源
起诉裁量权,指检察官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斟酌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起诉的权力.综观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检察官都享有一定的起诉裁量权,而且呈现出扩张的态势.法国长期实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