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在增强实践教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技术开发与转让、职业技能培训、生产经营与社会服务等功能,其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加快了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在功能多元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仍然存在着普及率偏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经济效益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完善。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084-02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新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为校内实训提供了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了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1]这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模式,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增加了盈利,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地拓展了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了高职院校、高职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笔者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包括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两个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推行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而校内实训基地承载着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应该定位为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拓展功能也就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有机融入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产品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活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实训环境由仿真向全真转变,更有效地完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任务。需要指出的是,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和企业的经营运作有着较大差别。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是锻炼教师,培养学生;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则是盈利。实训基地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之后虽然具备企业的大部分功能,但因经营性质不同,实训基地在市场营销尤其是广告宣传、产品推销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对区域市场的依赖度比企业更高,只有能够融入区域主导产业的实训基地才能有效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并非所有的实训基地都具备这一功能。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都加大了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再加上高职院校主动与大中型企业强强联合,其实训基地在场所、软硬件、人员等方面快速扩张,一些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也突破了教学实践的单一功能,逐渐向融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转变,社会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十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往往占到全部专业课程的50%左右。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表现,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了满足行业认知性教学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生产性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少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要求,[2]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出现了一批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提供社会服务的“教学车间”“教学商场”式的大型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少数地方政府还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组建高职园区,兴建了一些综合性实训基地,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常州市武进区共建信息、机电产业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市白下区共建大学科技园。[3]实训基地不断向大型综合性的趋势发展,为拓展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创造了重要条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合作,引进后者的经营管理模式,共建集教学培训、科研、开发、服务和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生产性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基地设有大型购物中心、华润苏果发展战略研究所、江苏经贸连锁经营培训学院、中国商业联合会店长培训中心、华润苏果员工培训中心等,每年接收10万人次的学生参加认知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现了“把企业搬进学校、把课堂设在商场”的目标,完成了从“实训工作情境化”到“管理模式企业化”的转变。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要求和生产经营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与实践,更加突出岗位体验,在直接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完成实训任务,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零距离”,并在实训过程中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江苏经贸职业学院和华润苏果超市双方决定将基地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结晶和典范,使之成为商贸流通与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教学工场”,成为连锁经营领域高级职业经理人、职业店长、中高层业务人员的培训中心,成为连锁经营研究开发基地,成为中国华润苏果连锁超市的旗舰店、样板店、试验店和示范店。[4]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华润苏果超市共建的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的一个典型代表。
2.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新建实训基地时,注重与相关企业合作,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实训基地也由教学的单一功能向生产、科研、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与培训等多元化功能转变,不仅拓展了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也使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既实现了高职院校、企业双方的资源共享,还为实习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习条件,另外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实习费用。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践教学的“职业性、技术性、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以及校内实训基地的个性化要求,遵循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采用多种途径建设实训基地,探索出了“植入式工作站”“生产车间”“校中厂”“企业托管”等模式,建设了一批集教学实训、生产、科研技术服务、顶岗实习、就业“五位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实现了“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实训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设施合一、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实训以及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同时也推动了校内实训基地向社会与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职业培训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 3.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加快了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就提出了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新建实训基地时,注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教学实践为基本功能,有机融入科学研究、生产、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优化了实训环境及实训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快了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内综合性大型实训基地,主要由水禽、种猪、宠物、农业观光旅游四大产业构成,其中,基地内的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同时也是国家级产学研基地。截至2013年底,水禽基因库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24项,获得科研经费1300万,获得省部级、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项,推广新培育各类水禽6000余万只,带动规模养殖户1200余户走上致富之路,同时还承担了5000余人次的学生实训、农民培训的任务。[6]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承担实践教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融合技术开发与转让、生产、服务功能,其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在功能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普及率偏低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融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等基本条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只有少数高职院校重点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拥有这些条件,90%以上的普通实训基地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普及率非常低,高职院校仍需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精心筹划,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管理、运营,大幅拓展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减轻对校外实训基地的依赖,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
2.多功能多元化给实训基地的管理带来难题
调查资料表明,在投资主体及功能多元化背景下,多数实训基地牵涉到高职院校、企业、实训学生等多方的利益,多方参与主体之间经常会出现利用纠纷。与此同时,教学实践、技术开发与转让、生产经营等多个功能之间也时常发生失衡的现象,出现难以兼顾的矛盾。这给实训基地的管理带来了难题,需要参与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协商,通过制定管理制度,设立管理机构,进行规范管理,从而平衡各方利益,为实训基地多功能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3.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增强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训环境,培养其职业精神,锻炼其专业技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乃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产品质量、营销网络、品牌意识、售后服务、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经营区域往往局限于当地市场,经营规模偏小,盈利能力有限,经济效益不高,甚至经常发生因亏损而退出市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王怡波.江苏高职:政府给力职教发展的样本[N].中国青年报,2013-05-06.
[4]赵建春.江苏经贸把课堂设在商场[N].中国教育报,2010-07-09.
[5]蒋玉梅.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N].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0-04-01.
[6]园区介绍[EB/OL].http://sfy.jsahvc.edu.cn/.
(责任编辑:孙晴)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8-0084-02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践教学新形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教学与生产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为校内实训提供了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了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1]这不仅深化了校企合作的高职办学模式,大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企业增加了盈利,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地拓展了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了高职院校、高职生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为了推动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笔者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包括基本功能和拓展功能两个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推行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而校内实训基地承载着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应该定位为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拓展功能也就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同时有机融入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密切相关的产品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活动,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实训环境由仿真向全真转变,更有效地完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任务。需要指出的是,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和企业的经营运作有着较大差别。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是锻炼教师,培养学生;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则是盈利。实训基地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之后虽然具备企业的大部分功能,但因经营性质不同,实训基地在市场营销尤其是广告宣传、产品推销等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对区域市场的依赖度比企业更高,只有能够融入区域主导产业的实训基地才能有效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并非所有的实训基地都具备这一功能。
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都加大了对高职院校建设的支持力度,再加上高职院校主动与大中型企业强强联合,其实训基地在场所、软硬件、人员等方面快速扩张,一些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也突破了教学实践的单一功能,逐渐向融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功能转变,社会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十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训课程往往占到全部专业课程的50%左右。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表现,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了满足行业认知性教学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生产性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实训课程的教学要求,不少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的要求,[2]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建设实训基地,出现了一批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提供社会服务的“教学车间”“教学商场”式的大型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少数地方政府还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组建高职园区,兴建了一些综合性实训基地,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常州市武进区共建信息、机电产业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市白下区共建大学科技园。[3]实训基地不断向大型综合性的趋势发展,为拓展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创造了重要条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润苏果超市合作,引进后者的经营管理模式,共建集教学培训、科研、开发、服务和经营于一体的大型生产性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基地设有大型购物中心、华润苏果发展战略研究所、江苏经贸连锁经营培训学院、中国商业联合会店长培训中心、华润苏果员工培训中心等,每年接收10万人次的学生参加认知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现了“把企业搬进学校、把课堂设在商场”的目标,完成了从“实训工作情境化”到“管理模式企业化”的转变。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按照专业岗位群的要求和生产经营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与实践,更加突出岗位体验,在直接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完成实训任务,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零距离”,并在实训过程中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江苏经贸职业学院和华润苏果超市双方决定将基地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结晶和典范,使之成为商贸流通与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教学工场”,成为连锁经营领域高级职业经理人、职业店长、中高层业务人员的培训中心,成为连锁经营研究开发基地,成为中国华润苏果连锁超市的旗舰店、样板店、试验店和示范店。[4]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华润苏果超市共建的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的一个典型代表。
2.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新建实训基地时,注重与相关企业合作,由学校提供场所,企业提供设备,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实训基地也由教学的单一功能向生产、科研、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与培训等多元化功能转变,不仅拓展了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也使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与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既实现了高职院校、企业双方的资源共享,还为实习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实习条件,另外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实习费用。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践教学的“职业性、技术性、针对性、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以及校内实训基地的个性化要求,遵循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采用多种途径建设实训基地,探索出了“植入式工作站”“生产车间”“校中厂”“企业托管”等模式,建设了一批集教学实训、生产、科研技术服务、顶岗实习、就业“五位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实现了“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实训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设施合一、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基础训练、专项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生产实训以及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同时也推动了校内实训基地向社会与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职业培训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 3.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加快了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就提出了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新建实训基地时,注重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教学实践为基本功能,有机融入科学研究、生产、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优化了实训环境及实训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加快了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内综合性大型实训基地,主要由水禽、种猪、宠物、农业观光旅游四大产业构成,其中,基地内的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同时也是国家级产学研基地。截至2013年底,水禽基因库承担市厅级科研项目24项,获得科研经费1300万,获得省部级、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项,推广新培育各类水禽6000余万只,带动规模养殖户1200余户走上致富之路,同时还承担了5000余人次的学生实训、农民培训的任务。[6]
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在承担实践教学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融合技术开发与转让、生产、服务功能,其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在功能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普及率偏低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融入区域主导产业、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等基本条件。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只有少数高职院校重点发展的大型综合性实训基地拥有这些条件,90%以上的普通实训基地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的普及率非常低,高职院校仍需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精心筹划,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管理、运营,大幅拓展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减轻对校外实训基地的依赖,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
2.多功能多元化给实训基地的管理带来难题
调查资料表明,在投资主体及功能多元化背景下,多数实训基地牵涉到高职院校、企业、实训学生等多方的利益,多方参与主体之间经常会出现利用纠纷。与此同时,教学实践、技术开发与转让、生产经营等多个功能之间也时常发生失衡的现象,出现难以兼顾的矛盾。这给实训基地的管理带来了难题,需要参与各方尤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协商,通过制定管理制度,设立管理机构,进行规范管理,从而平衡各方利益,为实训基地多功能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3.经济效益有待提高
增强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训环境,培养其职业精神,锻炼其专业技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乃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产品质量、营销网络、品牌意识、售后服务、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经营区域往往局限于当地市场,经营规模偏小,盈利能力有限,经济效益不高,甚至经常发生因亏损而退出市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王怡波.江苏高职:政府给力职教发展的样本[N].中国青年报,2013-05-06.
[4]赵建春.江苏经贸把课堂设在商场[N].中国教育报,2010-07-09.
[5]蒋玉梅.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N].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10-04-01.
[6]园区介绍[EB/OL].http://sfy.jsahvc.edu.cn/.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