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批影印视听作文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wblj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出自陈与义的《早行》
  【赏析】以梦与“寂寞小桥”结合,意象丰满,让人玩味不尽。赶路而做梦,说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觉没睡醒,一上马就迷糊过去了。怎么知道在过桥呢?就因为他骑马,马蹄踏在桥板上发出的响声惊动了他,意识到在過桥,于是略开睡眼,看见桥是小桥,桥外是稻田,听到稻田深处草虫的鸣叫声,又朦胧进入半睡眠状态。视觉、听觉、感觉并写,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更反衬出深夜的沉静,显现出使人由漂泊引起的孤独感。
其他文献
“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怎么可能呢?”  我顺着同学们的议论声凑过去,“包打听”接着说:“今天早上我去办公室补交作业,是从老师们谈话中听到的,我敢打包票!”  “上次雾霾天,你说放假,结果到现在还没放呢!”“包打听”同学顿时涨红了脸,嘴唇动了几动,结结巴巴地说:“这次是真的……”话没说完就溜回座位上,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了。  下午自习课,大家快要忘记早上议论的时候,班主任匆匆走
期刊
【图片解读】  这是非洲一个饥饿的孩子,他手上只有两颗糖,卻把其中的一颗糖给了站在他对面的摄像师!他给全世界的人上了一堂课:原来所谓的富贵,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是否会分享。善良是一种天性,无关贫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孩子比我们很多人都富有。  【适用话题】  分享;爱;富有;善良…… 67岁的玛格丽塔·温贝里是瑞典一名退休的临床医学家,住在首都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松德比贝里。一天早上,温贝里收到邮
期刊
五岁那年,我随妈妈到过云南,我在西双版纳看到了美丽的原始森林;七岁那年,我随爸爸到过河北,我在白洋淀里倾听到了荷花绽放的声音;九岁那年,我随老师到过韶山,我在简朴的故居里感受到了伟人的力量。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慢慢地消失在记忆的长河里,唯有家乡的山山水水,总是那么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浮现在我的眼前。  秀峰湖畔的柳树,是我童年最美的记忆。那一排排的杨柳,仿佛是一位位熟悉的朋友。春天,它们像妈妈一样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曲学家吴梅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当时,唱曲子还被传统学问家视为“小道末技”,北大聘请吴梅讲课,就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连北大的大学者黄侃也非常不满,两人曾经在酒醉后发生口角,甚至动起手来。还有一次,黄侃讲完课,发现吴梅坐在教授专用沙发上休息,于是怒问:“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吴梅理直气壮地答道:“我凭元曲。”吳梅还真不吹牛,他不仅自己写词作曲,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传奇杂剧作家,还能唱曲,
期刊
每日放学,都会经过一家便民缝纫店。那窄小逼仄的门面夹在其他高大明亮的店堂间,显得十分可怜。因经济上的困窘,缝纫店里并没有安装空调,每逢夏日,女主人便静坐在梧桐树下的藤椅里纳凉,偶谈及房东,那眉目间依旧蓄着笑。那样的门面,自是能够一眼望到底的——女主人的儿子正值少年,一台缝纫机充作书桌,哪里安放得下他的长手长脚呢?他只得微蜷着身子,低着脑袋苦读。然而清秀的面容如早春的湖面,安宁平静得一丝波澜也没有。
期刊
从前有一个人,为了躲避仇家,藏在深山野林里。某天晚上,月白风轻,这人出来逛森林,忽然看见白杨树下站着个鬼,吓得要死,赶紧往草丛里钻。倒是鬼看见他了,友好地问道:“老兄,为什么不出来啊?”那人浑身发抖,回答说:“我怕你!”鬼听他这么说,大笑不已:“至可畏者莫若人,鬼何畏焉?使君颠沛至此者,人耶?鬼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纪晓岚笔下的狐狸鬼魅,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而且常常语出
期刊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有一种石涯鱼,这种鱼体长有三十几厘米,嘴里有尖銳的牙齿,喜欢在激流飞泻而下的瀑布底部的石缝中生活,常常独居。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好斗,在属于它的领地里,要将所有水生动物制服,有时甚至敢向闯入它领地里的鳄鱼发起挑战。  这种鱼虽然凶狠,但它的味道却十分鲜美,而且因为其好斗,频繁活动,肉质十分有嚼头,土著人常把烤石涯鱼作为上等的佳肴款待来客。但捕捉这种鱼却十分艰难,因为它们喜欢在石缝中活
期刊
走近音乐,我的心弦总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拨动。  琴弦拉动,传来的是那首《二泉映月》。缠绵委婉,如泣如诉,让你不由得想起盲人音乐家阿炳的凄惨故事。寂静的夜晚,心中涌起万千思绪,孤身一人的他满是回忆。悲愤的弦鸣划破长空,开始了他对人生的痛诉、对家人的思恋、对茫然前途的找寻。想说话,却又不知向谁人倾诉,心中的悲痛用言语如何能够表达?他握紧手中的二胡——这位与自己共患难的同伴。霎时,他似乎找到了什么,心中的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打我自己上中学那时起,中学作文的教学方式似乎就没怎么变过,老师会总结出许多写作文的模式让学生去模仿甚至背诵。我对中学作文的印象大概就一直停留在这种“新八股”的状态上。直到我参加“北大培文杯”决赛阅卷时,我才发觉这种印象略有误差。  我当时是看到了河南实验中学一个叫胡浩然的中学生的参赛作品《蒋扈氏》,它让我大吃一惊。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学作文的一篇很成熟的文学作品。小说写的是孙子蒋红涛和奶
期刊
有人说,句号,不仅仅意味着终结,也意味着圆满。它像田径场上的奖牌,是对长途跋涉者抵达终点时的奖赏;它像中秋夜团圆时之明月,洒向你心头的是一片美丽的清辉。这样的句号我也喜欢。但是,朋友,你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人生还有另一个句号。  这个句号是什么?你在做一道习题,咬着笔头思考着,忽然有一种“劲头感”时,这句号就隐隐出现,如果你停下来,你眼前就会清晰地现出一个句号。本来,你是可以做出来的,但因为你的逃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