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4年1月,我从高中毕业回到了“鸡叫鸣三县、山大沟又深”的家乡——黄堡镇南沟村。
春节刚过,村长来找我,说:“保元,外村的老师嫌咱沟里条件太差,调走了。这一走,咱小学没有了教师。经村里研究,决定你来教咱村里的娃,你看咋样?”我一时为难了,我从没想到要当教师,就随口回答:“让我想想。”村长说:“你想想也好,咱村里没有学校,娃们上学就成了大问题。六七岁的娃娃要跑十多里山路去上学,太不方便了。”村长走后,我把当老师的事告诉父亲和大哥。老父亲用耿直的语气说:“自己沟里的娃你不教谁教?你不光要教,还要把娃教好,让娃都有长进,有出息。”老父亲的话给了我很大和鼓励,使我下定了当“孩子王”的决心。于是我在亲人的支持和乡亲们的期盼中,走上了南沟小学的课堂。
南沟小学,两孔土窑洞,几张旧长条桌和几条长凳子。墙上的一块木板便是黑板。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还分三个年级。面对天真、幼稚、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教好他们,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所以,第一节课就讲了一个多小时,唯恐讲得不周到,可当我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时,多数学生却没有掌握,使我非常失望。初为人师,我才知道教书也不容易。我反复回想了教学过程,没有什么错误,可为什么学生没听懂呢?于是,当天下午就跑了十多里山路,到郝口村吴治亮老师家,向他请教。吴老师详细询问了我的教学过程,结合教学实例,对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复式班怎样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启发、讲解、辅导,详细对我进行了指导,使我受益匪浅。我按照吴老师说的方法去备课,去上课,效果好多了。但是,要教好学生,还得再下大功夫。我每周六步行十多里山路去听吴老师上课。星期日再给学生补上星期六的课,一直坚持了半年多,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具备了驾驭课堂的基本功。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耕耘就有收获。1988 年黄堡镇举行期末质量统测,我校一、二年级学生成绩分获全镇第一和第二,受到上级的奖励和乡亲们的称赞。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我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山区从教的决心和信心。
1983年秋季。绵绵秋雨下了四十多天,学校的两孔土窑洞因年久失修,随时可能发生意外,这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我每天早出晚归,时刻查看,提心吊胆。9月18日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学校,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我最担心、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学校的土窑洞已经倒塌,办公用品、课桌凳全埋在废墟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景,我一时束手无策,只好临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让他们先回家学习,就急忙去找村长,村长一时也没了主意。于是,我踏着泥泞的山路,跑了三十多里路,将情况向镇文教专干做了汇报。专干说:“学校倒塌的情况我马上向领导汇报。但建一所学校不是一时三刻能办到的事,你先回去同村上商量,在村里找地方上课,学生的课不能耽误。”我听后只好返回,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找村长。村长说:“村上确实没地方,还是找上级想法儿解决。”第二天我又找文教专干,专干说:“既然找不到上课的地方,只有把学校撤了。你到郝口小学任教,学生到郝口小学去上学。”这能行吗?孩子们太小,路又这么远,加之山高坡陡,他们不是要失学吗?专干无奈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只好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村里。乡亲们听我一说,大家都忧心忡忡,这可咋办呢?娃们上学又成了大问题。乡亲们很不富裕。村上也无分文收入,建一所小学对—个穷山村来说,的确成了天大的难事。这事真让我犯难了,但一看到乡亲们既为难又期盼的面孔,一想起那些幼稚、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的心又提起来,想个啥办法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萌发了在自家窑洞办学校的念头。回到家里,我把这一想法告诉给老父亲和妻子。老父亲爽快地说:“学校不能撤,娃们要念书,学校就放在咱家!我住饲养室行了。”就这样,经领导同意,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南沟学校在我家又复学了。这一办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间的酸甜苦辣无以言表。期间,最让我过意不去的是,那年我父亲病重,需要静养,可学生的吵闹声使他老人家无法休息。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两个姐姐坚决让我把学校搬走。还指责我连点孝心都没有,要把父亲吵死才心甘!当时我有苦难言,无言以对。最后还是大哥说服了她们俩,但她们心里仍然埋怨我。父亲临终前,把我们叫到面前说:“你们不要怨保元,他是我们家第一个教书先生,他做得对,山沟里的娃一定要念书。”说完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我们。但父亲的高风亮节,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激励着我将这条路走下去。
学校办在家中,最难处理的是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家人和学生的关系。我非常注意这一点,经常告诫家人,上课期间,我是教师,家里应遵守学校的规矩。不许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不准干涉学生的活动。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学生来围观,弄得客人不好意思。课堂的读书声,课间追逐戏闹声,不习惯的人真难以接受。特别是雨雪天,平整的院子,被踩得东一个坑、西一个窝,到处是泥巴,妻子埋怨过多次。但每次雨过天晴,她都主动平整、打扫院子,还长年给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学生烧开水,冬天还给孩子们热馍,这些似乎成了她的份内事。有些孩子衣服破了,钮子掉了,她给缝好。正因为她善待学生,所以我们家的威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但也有难堪的时候。1992年夏收时节,有一天下午,我正在给学生辅导,妻子来到教室门口对我说:“山那边有乌云上来了,可能要下雨,场里还晒着麦,赶快收拾去。”我说:“你先去吧,再等半个小时就放学了。”妻子急得直瞪我。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我连忙将妻子推到一边,说:“你先去,我安排一下,马上就来”。妻子走了,我照样去辅导。直到下课时间,我才走出教室。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黄豆大的雨点子直落下来。我连忙向麦场跑去,可是已经晚了。场里到处是水,麦子全被泡在水里,妻子用扫帚、编织袋使劲挡着,麦子还是被雨水冲走了许多。妻子哭着、诉说着、埋怨着,我无言以对。
事后,我对妻子解释说:“学校办在家中,校长、教师都是我一个人,如果不按学校的规矩办事,群众会怎么看咱们?如果我在外地教书,下雨还能跑回来?以后家里的事,你要多操心,不要靠我。”妻子尽管对我很有意见,但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学校之所以能在我家办十八年而群众没有意见,功劳确实有我妻子的一半。
随着改革开放,许多人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因为我们这里的条件太差,有些人还没有摆脱贫困,所以,对个别贫困生减免书本费、杂费是很平常的事。1990年8月,我去动员适龄儿童齐康善上学。当我走进低矮、潮湿的土窑洞时,眼前的情景直让我看得心酸。我只知道孩子的父亲离家出走,母亲瘫痪不能劳作,可没想到这个家竟然穷到如此程度。除一个破旧的小木柜外,土炕只有一条旧棉被。他母亲说:“赵老师,娃想上学,可我没有钱,实在没有办法。”我看着她实在为难的样子,就说:“不要愁,不用怕,明天让娃来上学就是了。”几年来我给齐康善同学免收各种费用,文具、作业本都是我给他买,直到她上完小学为止。30年来,受过我资助的学生不少于100人次,有效地保证了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我们村无一个学生辍学,无一个新文盲产生。有人曾问过我:“到底为学生垫了多少钱?”我回答说:“从来没记过、没算过。”我这样做,就没打算让他们偿还。要说到回报,那就是希望他们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学到真本事,长大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在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里,最敏感的工作是财务。二十多年来,我坚持按规定收费,量入而出,做到收支平衡,确保学校工作。为了给大家一个明白,给群众一个交待,还建立健全了各种明细账册,本着节约的精神,不乱花学校一分钱。有时学校的桌椅破损了,我自已修理,学校用的清扫工具,全都用我家的。教室光线暗,通风效果差,为了更换成大门大窗,我说服了妻子,用自家的木料,请来木匠加工,还用自己的钱买来水泥,将教室地面予以整修,使教室光线明亮,地面平整,教学环境大大改善。
也许有人会问,你在偏僻的山沟里任教这么长时间,想没想过调离?我可以坦率地回答,想过,但我没有这样做。1985年在外工作的姐夫对我说:“我给你找了一份工作,到黄堡信用社当会计,每个月100元工资,福利待遇也好。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犹豫了,但我又想:我走容易,山沟里的下一代怎么办?南沟小学已走了 11任教师,我还能走吗?思前想后,我婉言谢绝了姐夫的好意。1994年7月,郝口村完全小学老校长病倒了,村支书和文教专干找我谈话,让我到郝口完小担任校长。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展现才华的良机,但我考虑再三,如果我一走,谁来南沟小学任教?况且学校还办在自己家里,我又一次谢绝,继续留在了南沟小学,从事着自己心爱的职业。为了改变家乡贫穷面貌,为了山里的孩子,我一定要植根大山,矢志不渝,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无怨无悔。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现在我已近50岁了,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西安工作,家中只有我和妻子两人。60多岁的哥哥希望我搬回条件好的老家和他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连庄基地的批文都给我办好了。侄子们说:“建房子不用你出钱,只要你说句话就行了。”去年正月,三个侄子、侄媳和儿子都劝我离开南沟,说公办教师可以调动了,让我给领导说说,我没有同意。为了南沟的明天,我义无返顾地留下了。与我所挚爱的事业相依相伴,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建一所新学校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为了使理想早日变为现实,借西部大开发、危房改造的历史机遇,在1999年2月黄堡镇人民代表大会上,我提的建校议案被政府采纳,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上级领导发动群众,捐资助学。我积极带头,两次共捐款600元。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崭新的南沟小学终于建成了,孩子们已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南沟村无校舍的时代成为历史。山区人民多年的夙愿实现了。每当我站在漂亮的校园里,看着五星红旗在大山之中高高飘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工作,为山构的孩子付出了自己真挚的爱,付出了一腔热血,我无怨无悔,心甘情愿。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扬。党和人民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被评为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还当选为黄堡镇人大代表。但是我绝不以此为满足,更要加倍努力,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更好地完成人民赋予我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为山村里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孩子们的希望。
春节刚过,村长来找我,说:“保元,外村的老师嫌咱沟里条件太差,调走了。这一走,咱小学没有了教师。经村里研究,决定你来教咱村里的娃,你看咋样?”我一时为难了,我从没想到要当教师,就随口回答:“让我想想。”村长说:“你想想也好,咱村里没有学校,娃们上学就成了大问题。六七岁的娃娃要跑十多里山路去上学,太不方便了。”村长走后,我把当老师的事告诉父亲和大哥。老父亲用耿直的语气说:“自己沟里的娃你不教谁教?你不光要教,还要把娃教好,让娃都有长进,有出息。”老父亲的话给了我很大和鼓励,使我下定了当“孩子王”的决心。于是我在亲人的支持和乡亲们的期盼中,走上了南沟小学的课堂。
南沟小学,两孔土窑洞,几张旧长条桌和几条长凳子。墙上的一块木板便是黑板。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还分三个年级。面对天真、幼稚、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教好他们,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所以,第一节课就讲了一个多小时,唯恐讲得不周到,可当我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时,多数学生却没有掌握,使我非常失望。初为人师,我才知道教书也不容易。我反复回想了教学过程,没有什么错误,可为什么学生没听懂呢?于是,当天下午就跑了十多里山路,到郝口村吴治亮老师家,向他请教。吴老师详细询问了我的教学过程,结合教学实例,对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复式班怎样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启发、讲解、辅导,详细对我进行了指导,使我受益匪浅。我按照吴老师说的方法去备课,去上课,效果好多了。但是,要教好学生,还得再下大功夫。我每周六步行十多里山路去听吴老师上课。星期日再给学生补上星期六的课,一直坚持了半年多,我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基本具备了驾驭课堂的基本功。
有付出就有回报,有耕耘就有收获。1988 年黄堡镇举行期末质量统测,我校一、二年级学生成绩分获全镇第一和第二,受到上级的奖励和乡亲们的称赞。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我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山区从教的决心和信心。
1983年秋季。绵绵秋雨下了四十多天,学校的两孔土窑洞因年久失修,随时可能发生意外,这使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我每天早出晚归,时刻查看,提心吊胆。9月18日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学校,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我最担心、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学校的土窑洞已经倒塌,办公用品、课桌凳全埋在废墟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景,我一时束手无策,只好临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作业,让他们先回家学习,就急忙去找村长,村长一时也没了主意。于是,我踏着泥泞的山路,跑了三十多里路,将情况向镇文教专干做了汇报。专干说:“学校倒塌的情况我马上向领导汇报。但建一所学校不是一时三刻能办到的事,你先回去同村上商量,在村里找地方上课,学生的课不能耽误。”我听后只好返回,拖着疲惫的身子去找村长。村长说:“村上确实没地方,还是找上级想法儿解决。”第二天我又找文教专干,专干说:“既然找不到上课的地方,只有把学校撤了。你到郝口小学任教,学生到郝口小学去上学。”这能行吗?孩子们太小,路又这么远,加之山高坡陡,他们不是要失学吗?专干无奈地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我只好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村里。乡亲们听我一说,大家都忧心忡忡,这可咋办呢?娃们上学又成了大问题。乡亲们很不富裕。村上也无分文收入,建一所小学对—个穷山村来说,的确成了天大的难事。这事真让我犯难了,但一看到乡亲们既为难又期盼的面孔,一想起那些幼稚、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的心又提起来,想个啥办法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萌发了在自家窑洞办学校的念头。回到家里,我把这一想法告诉给老父亲和妻子。老父亲爽快地说:“学校不能撤,娃们要念书,学校就放在咱家!我住饲养室行了。”就这样,经领导同意,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南沟学校在我家又复学了。这一办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间的酸甜苦辣无以言表。期间,最让我过意不去的是,那年我父亲病重,需要静养,可学生的吵闹声使他老人家无法休息。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两个姐姐坚决让我把学校搬走。还指责我连点孝心都没有,要把父亲吵死才心甘!当时我有苦难言,无言以对。最后还是大哥说服了她们俩,但她们心里仍然埋怨我。父亲临终前,把我们叫到面前说:“你们不要怨保元,他是我们家第一个教书先生,他做得对,山沟里的娃一定要念书。”说完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我们。但父亲的高风亮节,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激励着我将这条路走下去。
学校办在家中,最难处理的是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家人和学生的关系。我非常注意这一点,经常告诫家人,上课期间,我是教师,家里应遵守学校的规矩。不许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不准干涉学生的活动。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学生来围观,弄得客人不好意思。课堂的读书声,课间追逐戏闹声,不习惯的人真难以接受。特别是雨雪天,平整的院子,被踩得东一个坑、西一个窝,到处是泥巴,妻子埋怨过多次。但每次雨过天晴,她都主动平整、打扫院子,还长年给中午不回家吃饭的学生烧开水,冬天还给孩子们热馍,这些似乎成了她的份内事。有些孩子衣服破了,钮子掉了,她给缝好。正因为她善待学生,所以我们家的威望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但也有难堪的时候。1992年夏收时节,有一天下午,我正在给学生辅导,妻子来到教室门口对我说:“山那边有乌云上来了,可能要下雨,场里还晒着麦,赶快收拾去。”我说:“你先去吧,再等半个小时就放学了。”妻子急得直瞪我。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我连忙将妻子推到一边,说:“你先去,我安排一下,马上就来”。妻子走了,我照样去辅导。直到下课时间,我才走出教室。这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黄豆大的雨点子直落下来。我连忙向麦场跑去,可是已经晚了。场里到处是水,麦子全被泡在水里,妻子用扫帚、编织袋使劲挡着,麦子还是被雨水冲走了许多。妻子哭着、诉说着、埋怨着,我无言以对。
事后,我对妻子解释说:“学校办在家中,校长、教师都是我一个人,如果不按学校的规矩办事,群众会怎么看咱们?如果我在外地教书,下雨还能跑回来?以后家里的事,你要多操心,不要靠我。”妻子尽管对我很有意见,但认为我说的有道理。学校之所以能在我家办十八年而群众没有意见,功劳确实有我妻子的一半。
随着改革开放,许多人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因为我们这里的条件太差,有些人还没有摆脱贫困,所以,对个别贫困生减免书本费、杂费是很平常的事。1990年8月,我去动员适龄儿童齐康善上学。当我走进低矮、潮湿的土窑洞时,眼前的情景直让我看得心酸。我只知道孩子的父亲离家出走,母亲瘫痪不能劳作,可没想到这个家竟然穷到如此程度。除一个破旧的小木柜外,土炕只有一条旧棉被。他母亲说:“赵老师,娃想上学,可我没有钱,实在没有办法。”我看着她实在为难的样子,就说:“不要愁,不用怕,明天让娃来上学就是了。”几年来我给齐康善同学免收各种费用,文具、作业本都是我给他买,直到她上完小学为止。30年来,受过我资助的学生不少于100人次,有效地保证了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我们村无一个学生辍学,无一个新文盲产生。有人曾问过我:“到底为学生垫了多少钱?”我回答说:“从来没记过、没算过。”我这样做,就没打算让他们偿还。要说到回报,那就是希望他们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学到真本事,长大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
在只有一个教师的学校里,最敏感的工作是财务。二十多年来,我坚持按规定收费,量入而出,做到收支平衡,确保学校工作。为了给大家一个明白,给群众一个交待,还建立健全了各种明细账册,本着节约的精神,不乱花学校一分钱。有时学校的桌椅破损了,我自已修理,学校用的清扫工具,全都用我家的。教室光线暗,通风效果差,为了更换成大门大窗,我说服了妻子,用自家的木料,请来木匠加工,还用自己的钱买来水泥,将教室地面予以整修,使教室光线明亮,地面平整,教学环境大大改善。
也许有人会问,你在偏僻的山沟里任教这么长时间,想没想过调离?我可以坦率地回答,想过,但我没有这样做。1985年在外工作的姐夫对我说:“我给你找了一份工作,到黄堡信用社当会计,每个月100元工资,福利待遇也好。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犹豫了,但我又想:我走容易,山沟里的下一代怎么办?南沟小学已走了 11任教师,我还能走吗?思前想后,我婉言谢绝了姐夫的好意。1994年7月,郝口村完全小学老校长病倒了,村支书和文教专干找我谈话,让我到郝口完小担任校长。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展现才华的良机,但我考虑再三,如果我一走,谁来南沟小学任教?况且学校还办在自己家里,我又一次谢绝,继续留在了南沟小学,从事着自己心爱的职业。为了改变家乡贫穷面貌,为了山里的孩子,我一定要植根大山,矢志不渝,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终生无怨无悔。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不知不觉现在我已近50岁了,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西安工作,家中只有我和妻子两人。60多岁的哥哥希望我搬回条件好的老家和他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连庄基地的批文都给我办好了。侄子们说:“建房子不用你出钱,只要你说句话就行了。”去年正月,三个侄子、侄媳和儿子都劝我离开南沟,说公办教师可以调动了,让我给领导说说,我没有同意。为了南沟的明天,我义无返顾地留下了。与我所挚爱的事业相依相伴,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建一所新学校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为了使理想早日变为现实,借西部大开发、危房改造的历史机遇,在1999年2月黄堡镇人民代表大会上,我提的建校议案被政府采纳,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上级领导发动群众,捐资助学。我积极带头,两次共捐款600元。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崭新的南沟小学终于建成了,孩子们已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教室,南沟村无校舍的时代成为历史。山区人民多年的夙愿实现了。每当我站在漂亮的校园里,看着五星红旗在大山之中高高飘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在3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我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工作,为山构的孩子付出了自己真挚的爱,付出了一腔热血,我无怨无悔,心甘情愿。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赞扬。党和人民也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被评为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还当选为黄堡镇人大代表。但是我绝不以此为满足,更要加倍努力,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更好地完成人民赋予我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为山村里的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孩子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