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具体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學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其目的不仅是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教育学生珍爱他人的生命。这与新课程标准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比较中学各学科课程,语文学科是最富有情感,合乎人性的学科。它包含有大量的情感、道德、意志教育的内容。从语文阅读教学入手,进行生命教育观的渗透,特别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社会的认识和自然的接触来了解生命、感受生命、珍爱生命和善待生命,活出人的尊严和意义。对语文学科里有关生命教育因素的充分挖掘与利用,符合生命内在发展的规律和需求,对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进一步发展都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内涵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生命的活动,换言之就是要借助“生命课堂”,用语文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观的渗透,就是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走近生命,了解生命,思考生命,超越生命。这一种学科的拓展,体现了教育的育人性,是语文阅读教学和生命教育融合所走的重要一步,在对以生命为主题的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读者和作者达到了生命的交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者走近作者,通过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生命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唤醒。
  在阅读教学中,“经过生命化的过程,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与教师的生命意义的对接,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完成知识的传播和生成,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知识,融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同时完成教师生命价值的提升。在整体连续的阅读教学中,师生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师生的潜能得以不断的发挥,知识得到不断的生长,创造和增值。最终,使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完整生命得到充实、发展和完善,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创造和提升”。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内容
  新课标作为教学改革的纲领,为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理论支撑,而语文阅读教学又为生命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生命资源。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将语文阅读与生命教育融合起来,让语文阅读教学“生命化”。其具体内容如下:
  关注生命。这是一个前提。只有老师和学生都在语文的大背景下将目光投向“生命”,将情感倾注于“生命”,将目标旨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才有可能实现。关注生命,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意识到探讨生命的重要,意识到自己如何对待生命,将对自己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认识生命。这是生命课程的第一页,要确定如何对待生命先得了解生命。人的生命从生到死是怎样的过程?(当然,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从自然的生物的角度来谈这一话题,而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人的生命有哪些特点?人的生命对人具有怎样的意义?不同的人有怎样的生命观?又得有怎样的人生?死亡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索去探讨的问题。
  尊重生命。生命虽然脆弱,但生命并不卑贱!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仅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权利,也尊重他人生命承载着的思想、情感、经历、生活方式等,并给予他们自由呈现和生长的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空间,就像《<宽容>序言》所要告诉我们的那样,真正的宽容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不是一方给另一方的施舍,而是站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把宽容当作彼此的一个机会,这时候的宽容,就是一种尊重。同时,尊重生命的意识也应该如史怀哲在《我的呼吁》中所言:一切生命皆有生存意志,皆为平等,尊重生命就是对生命的全然肯定。
  珍惜和热爱生命。生命需要用心呵护,珍视她,爱惜她,绝不可随意破坏、践踏甚至杀戮或抛弃生命。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生存技能以避免生命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要以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素质来加强生命的韧劲以承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们更要提高生命智慧来让生命保持丰满润泽,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颗热爱生命之心,热爱生命就会热爱自己、热爱他人,就会热爱生活中的一切体验,不仅喜乐幸福,也包括悲愁哀苦,因为,这都是生命的馈赠!就象一句话里说的,失去太阳不要哭泣,你还有月亮;失去月亮不要哭泣,你还有星星;失去星星你不要哭泣,你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使连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也不要哭泣,你还有一颗明亮的心!热爱生命的心就会是这一颗明亮的心!
  欣赏和享受生命。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有其内在的美丽。欣赏生命实质上也是欣赏灿烂多姿的自己。生命就如一张没有底色的风景画,全靠人们不同的心态给它绘上不同的底色。心中有春天的人,会给它绘上快乐祥和的底色,衬出一幅最美好的风景画;心中郁闷、懊恼的人会给它绘上哀痛、悲凉的笔调。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短暂却又最精彩的,多一份欣赏,生命就会涣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你的生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生命也是人唯一的财富,一切的物质与名利都是人们用生命换取的不等价交换物。有人使用生命,用终生去换取无法胜数的物质和社会的承认,却没有学会享受生命本身,最后留下那些生不带来死带不走的物质离开人世时,失去的却是未经享受的最大财富——生命。生命中对友情、爱情、亲情的珍视,对大自然的欣赏,对艺术的品味,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这是心灵的愉悦、至心的快乐。有灵气的生命如鲜艳欲滴的花瓣上的露珠,这种状态下你能感受到生命本身的美。享受生命需要更多的是一颗敏感而有活力的心。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具体途径
  (1)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凸显发展生命
  人的知识是教育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教育与人的关系也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教育的本体应该坚持以“人”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来培养,而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个体生命为本。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教育而延续。教育是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解放人、提升人,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这是当代教育必然的逻辑与最为迫切的核心使命,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立人”。毫无疑问,语文课在这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韩军认为:“语言即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这种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的总要求。这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来的,是对阅读教学的认识达到的一种新高度、新境界。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的提升过程。只有从生命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生命价值以及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才算是真正把握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内蕴。   (2)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中充满人性(爱情、亲情、友情)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之可贵,学会善待生命、完善生命、激扬生命。
  “体验”概念最初由19世纪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在他看来,“体验”特指“生命体验”,是“构成个人生命经验的基石”。体验具有本体论意义,“是一种生命活动状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悟解、领会、关照、神思状态,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狄尔泰认为,对人生的体认不能诉诸理性,而只能是“体验”,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人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文本体验是一种情感的领悟、价值的叩问。语文教师应根据文本体验的这一特性精心创作教学情境,将平面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立体丰富的形象,将死的语言赋予活的生命力,召唤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亲临其境,调动感知觉,运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进行阅读活动,感受生命价值的提升。
  体验是一种自主、自觉的活动,必然受到自己经历、动机、情感、气质等的“塑造”,成为个体独特的感受。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对文本世界产生“神与物游”的对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体验的兴奋与冲动;二是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动口、动手、动脑,神游怀想,三是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允许学生“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借文解惑,借文生疑,见仁见智。体验是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渗透,是学生自我实现的愉悦,是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超越。
  (3)通过情感领悟而重视生命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充满人性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爱情、亲情、友情)的可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从而重视生命。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祭十二郎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泪”,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作者本人的亲情观念和人伦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悲情”,理解韩愈因为什么而悲伤。作者悲情的由来,与韩门家庭的不幸关系很大。作者“衔哀致诚”的“诚”实际上是“孝梯”观念的具体化。他在追忆往事的时候,点明自己幼年“惟兄嫂是依”,借用嫂嫂说的“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来突出宗族家庭因素,在表达自己得知噩耗后悲伤的心情,反复哀叹“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作者是为老成悲伤,又是为兄嫂悲伤、为家族悲伤。文章最后对后事安排细致而明确的表述,更清晰地把悲情落实在今后的责任上。“教吾子与汝女”、“长吾女与汝女”,这是对老成的情意,也是对兄嫂的汇报,更是对亲情责任的庄严承诺。韩愈在表达自己悲情的同时,也为后世的“情感教育”、“亲情教育”留下了范文。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一方面学习他关心家庭、关心亲人、关心他人的爱心和责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要懂得自己在家庭和亲人朋友中的位置。生命绝不只属于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有绝对选择怎样度过的权力,要认识到个人的安危生死给亲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要明白自己如何对家庭、亲人负责,从而对生命有意识地约束和自爱,珍惜生命,并重视生命、乐观对待生命。这类作品还有很多,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冰心的《繁星》、鲁迅的《藤野先生》、《羚羊木雕》、《我儿子一家》、《金盒子》、《散步》、《小橘灯》、《爸爸的花儿落了》、《纸船——寄母亲》、《我家有女初长成》、《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与妻书》、《项脊轩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反映父(母)子情、师生情、友情的典范,它们由于内容、题材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更容易被感染、感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以我们熟悉的“友情”为主题的文章为例,无论是屠格涅夫笔下闪耀着母性光辉的麻雀,还是朱自清笔下苦涩而凝重的父亲的背影,虽然是经典名篇,但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母亲,爱的主题从来都被不同时空的人在丰富地演绎,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可以辨别、体验到这种感情的存在,父亲的沉默是爱,母亲的唠叨也是爱,牺牲是爱,放弃也是爱,文本的意义不是把爱模式化,而是把爱引向更丰富的体验中,这也是生命教育中最为核心的意义,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回馈生命。
  (4)通过欣赏生命意象欣赏生命
  通过阅读教学,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萬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者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是这类主题的作品,是揭示生命意义的典型例子。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能够承认并欣赏别人的美是一种豁达。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许并不是平等的,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谁也无法替代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有了他们各不相同的个性,世界也因为他们而变得丰富多彩。学会欣赏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开放的心灵,是使自己拥有无限可能的前提条件,进而也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比如以此为主题的课文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第一次真好》、《行道树》、《春》、《花的话》《绿色帼帼》,《山中访友》等,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
其他文献
斯宾塞说:“一旦形成了专注的习惯,孩子的心智潜能是巨大的。”是啊,无论哪一个人如果能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地去研究问题,再难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容易。但问题是孩子们都有爱动的天性,生性贪玩,见异思迁。如何才能让他们的心安静下来,专注于学习呢?我们语文教师又如何利用我们学科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注习惯呢?  一 、简洁有趣味的导入、明确的教学目标、适度设疑  (一)简洁有趣味的导入
期刊
该文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别是超级计算机冷却为背景,以常用微电子设备冷却剂R-113为工质,对自由射流和浸没射流情况下5mm×5mm模拟电子芯片的局部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射流的附壁偏转效应和横向流筛分原理可以组合设计一种新型亚微米干式分级机,处理能力50 ̄300kg/hr,切割粉径0.5 ̄50μm,d〈,90〉≤2μm,d〈,97〉≤3 ̄5μm,特别适合1 ̄10μm的细粉的高精度分级。该文还论述了微粉颗粒在
【摘要】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属于核心部分,那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这已经是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者现阶段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本文首先指出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强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
期刊
如果以水来比喻课堂教学,有的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有的如涓涓细流,欢快清澈;有的如惊涛骇浪,动人心魄;有的貌似平静,实则激流暗涌;有的九曲十八弯,一波三折……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哪种风格的课堂教学都要求有活力,要摒弃那种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一堂“活(优化)”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
期刊
【摘要】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在这一目标之下,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便成为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的特质,就让我们选择了实行开放的双项课程结构,将“课外活动”引进课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又保留课外活动的阵地,让学生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扩大知识视野,增强学生语言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活动教学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