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觉得文言文教材艰深,而低估了学生的智能,认为学生动手动脑会耽误时间,因而上课采取“填鸭式”觉得这样保险。而老师串讲、学生死记、一潭死水的教法,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中,也违背了新课程的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疲惫、学生辛苦,收效不佳。
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宗旨,变“塞”为“导”,力求教“活”,使学生学的知识能够迁移运用。
一、导读中激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常常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讲授新课时,我往往先告诉同学们本课的重点、难点,以上作为指导学生自学课的提纲,使学生心中有数,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如我在讲孟子《醉翁亭记》时,提示学生注意“而”字用法这一知识时,启发同学们回忆,大家稍一动脑就纷纷回答了所学过的例子,再来寻找本课的一个知识点,积极性就明显调动起来了。因为明确了这个问题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就会发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疑问就要思索,比之纯粹地听、记,印象就深刻多了。又如学习《鱼我所欲也》这课之前,告诉学生本课的“为”字数量多,而它们的用法和读音又各不尽同,甚至有较大的区别,必须紧扣上下文来分析、比较。同学们经过分析,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多数同学经过分析、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后能当堂解决问题。
二、讨论中启迪
“众人拾柴火焰高”,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小组口译课文的做法,不但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互为启迪,共同提高。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激发兴趣,而兴趣又有赖于成功。当几个人一起完成或大致完成了全部译文后,大家都会感到一种心理满足,有一种充实感、愉悦感。在互相学习时,成绩好的同学固然有较大的优势,而成绩差的同学亦会“一鸣惊人”。当后进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后,解决了其他同伴未能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的增强。很多时候,难点出现时,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研究、讨论中问题就越趋明确。讨论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一些难点即使一时不能解决,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当然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释疑了。
三、对答中释疑
我有时候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问题,同学们把小组中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摆出来,以求得准确的答案,这本身就是竞赛。由于有速度要求,学生更容易集中精神,这又有别于小组的讨论启迪。这种“定向思维”能较快唤起人的“注意中心”对知识的掌握,自然清晰而深刻。青少年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两个同学都想获胜,“问”的一方常常千方百计企图难倒对方,而“答”方亦绞尽脑汁去答,这就逼着大家事先去找各种资料来充实自己,同学们在发言中互相启发不断发生智力碰撞,补充并完善各自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有的同学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不容易理解。当学生的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就有不少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回答和争论中解决了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在学生对答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语句及容易弄错的地方教师也应给予点拨、指导。
四、归纳中类比
学生的“感”被解之后,不应就此罢休,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出方法或总结一般性乃至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讲“介词后置”时,《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便与《曹刿论战》本文中的“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比较,对于这种“于……”的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时,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后置”。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掌握了语序规律。总之,文言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很重要,甚至可以类比对已探求的知识来个收势,对将探求的知识又来个蓄势,引发学生多角度考证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性,一匙开万锁。
责任编辑 邱 丽
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我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中解放出来,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宗旨,变“塞”为“导”,力求教“活”,使学生学的知识能够迁移运用。
一、导读中激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常常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讲授新课时,我往往先告诉同学们本课的重点、难点,以上作为指导学生自学课的提纲,使学生心中有数,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如我在讲孟子《醉翁亭记》时,提示学生注意“而”字用法这一知识时,启发同学们回忆,大家稍一动脑就纷纷回答了所学过的例子,再来寻找本课的一个知识点,积极性就明显调动起来了。因为明确了这个问题是本课的一个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就会发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有疑问就要思索,比之纯粹地听、记,印象就深刻多了。又如学习《鱼我所欲也》这课之前,告诉学生本课的“为”字数量多,而它们的用法和读音又各不尽同,甚至有较大的区别,必须紧扣上下文来分析、比较。同学们经过分析,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多数同学经过分析、讨论和老师的点拨后能当堂解决问题。
二、讨论中启迪
“众人拾柴火焰高”,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小组口译课文的做法,不但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互为启迪,共同提高。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激发兴趣,而兴趣又有赖于成功。当几个人一起完成或大致完成了全部译文后,大家都会感到一种心理满足,有一种充实感、愉悦感。在互相学习时,成绩好的同学固然有较大的优势,而成绩差的同学亦会“一鸣惊人”。当后进生智慧的火花迸发后,解决了其他同伴未能解决的问题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的增强。很多时候,难点出现时,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研究、讨论中问题就越趋明确。讨论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互相启发、补充的过程,一些难点即使一时不能解决,也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当然也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去释疑了。
三、对答中释疑
我有时候把全班分为两大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问题,同学们把小组中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摆出来,以求得准确的答案,这本身就是竞赛。由于有速度要求,学生更容易集中精神,这又有别于小组的讨论启迪。这种“定向思维”能较快唤起人的“注意中心”对知识的掌握,自然清晰而深刻。青少年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两个同学都想获胜,“问”的一方常常千方百计企图难倒对方,而“答”方亦绞尽脑汁去答,这就逼着大家事先去找各种资料来充实自己,同学们在发言中互相启发不断发生智力碰撞,补充并完善各自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有的同学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不容易理解。当学生的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就有不少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回答和争论中解决了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在学生对答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语句及容易弄错的地方教师也应给予点拨、指导。
四、归纳中类比
学生的“感”被解之后,不应就此罢休,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出方法或总结一般性乃至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讲“介词后置”时,《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便与《曹刿论战》本文中的“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的比较,对于这种“于……”的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时,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后置”。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掌握了语序规律。总之,文言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很重要,甚至可以类比对已探求的知识来个收势,对将探求的知识又来个蓄势,引发学生多角度考证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真正获得学习的主动性,一匙开万锁。
责任编辑 邱 丽